民风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2-09-13 11:08:22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关于民风的作文600字集锦十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的作文600字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民风的作文600字集锦十篇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新年、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新年。

  新年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新年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新年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新年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2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过年。这年味可在四处飘溢,风俗自然也是少不了。中国的传统风俗可是一样也少不了,那自然而然地就会一脉相承,声声不息。

  年俗NO.1 除旧迎新

  在过年前,人们总是会把家里的一些旧物品扔掉,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把没用的旧物换作新的,以迎接年的到来,使新年变得更加有韵味。

  不仅要把物品换作新的,新年还需要有新气象。每个人的精神面貌自然也需要有所改变,也要有所进步。

  年俗NO.2 年夜饭

  除夕夜,人们最忘却不了的自然就是年夜饭了,在除夕夜的晚饭中,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这顿饭象征着团圆,是一种对信念的美好向往。

  自然,我的肚子这回可是也有福气了。这顿饭,足以让它叫好了!

  年俗NO。3 拜年

  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最缺少不了的就是拜年这个风俗了。人们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家中闲聊一番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去喝些茶,互相送去一声声祝福与问候,来年自然大吉又大利。

  自然我们这些小朋友趁着大人们聊天的时候,更加少不了一段嬉戏玩耍。把衣服玩脏了,可能还会遭到大人们的无止境的一大堆唠叨。

  年俗NO.4 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的实际最好不过于除夕夜了,吃完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之后,来到楼下。看着一道道绚丽的烟花接连在天空中绽放,我似乎看见了我新一年幸运的记号。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怎么能不为此而欢呼呢?

  我们的拜年风俗中蕴含着浓浓的年味,新的一年要来到了!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4

  大家好,欢迎来到德昂族。我是这儿的导游,大家先在这儿休息,听我来介绍吧!

  我们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民居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哦。瞧,你们感受到古代的韵味了吗?我们还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来找我哦!

  前几天我们刚过了泼水节。虽然你们没有机会与我们一起过泼水节,不过,听了我讲之后,你们一定也能感受到泼水节的气氛哦!

  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赤着脚边跳舞边向四周的人泼水。我们这儿的姑娘跳舞可棒了!“来,过来,给大家瞧瞧吧!”“来啦!”你们瞧,多美呀!泼水跳舞应该是众人皆知的。我们的泼水节最具特色的是——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很特别吧!我们的泼水节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兴趣的人待会儿来问我哦!

  我们大家都信奉小乘佛教。如果你们四处逛逛,是很容易见到小和尚的。如果你们在1950年前来到德昂族,会发现我们的祖先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故名思意,就是见到禽畜被杀的场面,听到被杀时的惨叫,是不会吃的,非常仁慈!

  每逢节日,我们就要相互宴请成俗,不管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必定要有一碗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我们不怕辣哦!吃的时候还要蘸辣椒水吃,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不怕辣的游客朋友们,也来品尝一下吧!保准你会流连忘返。

  至于我们的食俗,游览时再给你们一一讲解吧!很不错哟!

  再给大家讲讲我们的祭龙习俗吧!祭龙十分富有情趣,仔细听吧!祭龙一般选在春季,这时就要杀猪杀鸡了,祭司画好纸龙,我们大家一起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有他人劝阻,直到比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呵呵,怎样?

  不错吧!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走走吧,希望喜欢我们哦!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5

  俗话常常说:“三月三,鬼上山”。这就是说鬼节。鬼节在我们中国还有部分地区进行,在我们家乡至今也过这种节日。按我们这农历三月三就过鬼节。有人一听鬼节中的“鬼”字,不禁浑身发抖,冒冷汗了。这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很早的时候就信奉鬼神之说,所以鬼就被比喻成一切不好的东西了。虽然有不少人讨厌鬼节,但也有不少知道鬼节来历的人吧,我也知道。

  相传一个靠山的村子里有一个人到山上砍柴,因为太累了,在山上睡了一觉,可是做了噩梦:遇见鬼了。村民被吓醒了,一看天色也已经漆黑一片,于是准备下山回村,但不料碰到几团浮在空中的紫蓝色火焰,由于村民从小生活在山里,知识不广泛,一见这火,丢了柴,撒腿就跑。吓得半死的柴夫以为自己梦成真,是被鬼发现才这样,于是告诉村民,并劝告别上山砍柴。一些大胆的人不信,依旧去那儿砍柴,但先后先看见“鬼火”。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知道有鬼,便在柴夫遇见“鬼”这天定为鬼节。每年这天,家家户户晚上都关门大吉,百里空无一人,家家吃大鬼粑驱鬼。先用面粉做成球形,并在里面放肉馅,菜馅,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为了驱鬼造福,吃打鬼粑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到现在农历三月三这天晚上,街上都没有多少人,有的是为了目睹鬼火才出来,但也是成群结队的,大多会垂头丧气回家,因为大街上十不可能看得到的。后来就有科学证明,鬼火之所以出现在祖先们的坟墓旁,是因为人遗体骨骼存放久了会出现化学反应,产生磷元素,这种元素燃点很低,温度高一点便会燃烧,聚起来成了“鬼火”,它轻与空气因此会漂浮起来,人们看见后定会吓得逃跑,产生风,也带动“鬼火”飘动,所以鬼火就想跟着人走一样,才导致人们以为是鬼神的原因。

  虽然人们过鬼节只为图个吉利,但一定要相信科学,不能光信鬼神之说,让外国人看笑话。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6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苗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7

  我的家乡──兴义,有一种风俗习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去摸秋,分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和小伙伴最喜欢这一天。早在几天前,我们就盼望着……这一天终于到了。晚霞姐姐刚和我招手再见,我就背起小背筐,提着小灯笼去找小丽、玲玲、祝梅。我们大家手拉着手,一蹦一跳地朝地里走去。

  今夜是这般宁静,远远望去千盏灯笼闪闪发光,萤火虫也亮着小灯笼来凑热闹了,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为我们照亮。不知不觉,已到了地里。我们按传统方法,先拔一些葱、蒜、白菜和青莱。听老人说,你拔了这些东西,新的一年中你就会变得聪明,会算,还很清白。

  我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去摘蚕豆,“我家的蚕豆最好,又嫩又大还很甜。走,去摘我家的。”祝梅先发出邀请。“我家的才好。”小丽也不甘示弱。望着她们,我想了想说:“这好办,我们一家里摘点,吃着一比,不就行了吗”这主意大家都同意了。

  于是我们一会儿在这家地里,一会儿又蹿到那家地里、不大工夫,就摘了大半筐。走出菜地,坐在一块干净的草坪上。这时我的肚子“咕咕”地提意见了,我想出个好主意,就说:“咱们把蚕豆煮熟了吃。”我的话刚出口,玲玲马上拍手赞成。小丽和玲玲挖坑、剥,祝梅回家找锅、柴,我去提水大家齐动手,很快就把蚕豆煮上了。

  蚕豆很快就煮熟了。我着又软又甜的蚕豆,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大概小星星也闻到了香味,都从云层中钻了出来。一大锅蚕豆很快就被消灭了。“真好吃!”小涛说。“谁家的最好吃?”小丽问。祝梅、小丽两家蚕豆我都摘了,分不清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只好说:“两家样好吃。”

  月亮姐姐照着我们踏上了归途。今年真有意思,大人摸回一年的成果,我们呢?摸到了欢乐。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8

  提起放风筝,同学们都会很兴奋吧?

  是的,我也很喜欢放风筝。每年的清明左右,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爸爸都会带我去放风筝。

  今天,爸爸就要带我到世纪广场去放风筝了,我急切地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恨不得像风筝一样一下子飞到世纪广场。

  世纪广场终于到了,爸爸拿出我们的“长龙风筝”,我帮爸爸将风筝一节一节仔细地理顺好,爸爸把粗粗的呢绒线上的钩子挂在“龙头”的挂钩上锁定。我便拿着“龙尾”,向后面一步一步地移动,爸爸拿着“龙头”也向他的后面移动,待将“龙身”拉直后,我们默契地等待着稍大一点的好风的到来,因为“长龙”需要较大一点的风力才能起飞。

  好风来了,爸爸迅急地把“龙头”向上一抛,手拉着呢绒线,紧盯着它的起伏,倒着身子后退着小跑起来。就在爸爸抛“龙头”的瞬间,我将“龙尾”平稳地向上一托,风筝便随着爸爸的`掌控,稍微有些沉重地飘了起来,渐渐地升高,渐渐地轻颖,它一直攀升,进而由大变小,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越来越潇洒了。

  我们的“长龙”在天上随风起伏,上下舞动,左右地摇首摆尾。爸爸紧握着线拐,努力地压线、松线、收线、放线,动作娴熟优美,洒脱自然。

  爸爸看我怔怔的样子,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笑哈哈地对我说:“儿子,不要急,你长大了,肯定会比我会放风筝的!”我转过神来,坚定的说道:“我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将风筝放的又好又高。”

  我望着天上的“长龙”,自豪于我是龙的传人,中华是龙的故乡,中国人自古就有龙的精神。是龙,就要凌霄九天,是龙,就要有凌云的壮志,是龙,就要自强不息。

  清明放风筝,使我明白了,龙要翱翔云天,就必须有一个湛蓝的天空。我是一只有待腾飞的雏龙,我的天空就是浩瀚的知识空域。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9

  Hello,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北京第一小吃——“驴打滚”。这是不是让大家觉得挺新鲜的?想必大家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有人知道,也不准出声,统统给我stop,不然,哼哼,后果大家应该知道,我可是会发飙的哦!好了,闲话不多讲,现在切入正题。

  你知道吗?我们除了“驴打滚”这个大名以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豆面糕”。可为什么又叫“驴打滚”呢?你们这些不知道的人,心里肯定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了吧?好了,不卖关子了,就由我为大家解说吧!这似乎是当地人给我们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当我们被做好时就得在黄豆面中滚一下,这就像是郊外的一头驴子在打滚,扬起的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关于我们的来历,还有个传说的。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看来,我们还得多谢谢那位小驴儿的太监,要不是他,要不是他的那一次失手,就不会有我们这个惹人好奇的名字了。

  再尝尝我的味道,那才叫做美味啊,不吃不知道,一吃停不下,吃在嘴里有香、甜、粘,有浓郁的黄 豆 粉 香味儿,味道香甜,口感润滑,真是闻一下,多活一年;吃一口,多活十年啊!

  百闻不如一见,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那就赶快到北京尝尝我吧!

民风的作文600字 篇10

  寒假到了,乡下的爷爷捎来一包糯米糍粑,乐得我都笑成了一朵花。爷爷是畲族人,做糍粑是畲族的风俗,逢年过节都要做的。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刚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大石器,它张着老虎一样的大口,这个老虎口上大中小下又大。我十分好奇,便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转过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接着温柔的对我说:“等过年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盼呀盼,大年三十了,爷爷告诉我今天就要解开“老虎口”的秘密。只见爷爷装了一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淘洗干净了,放进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的大木甑里蒸。我心里可急了,这蒸糯米和“老虎口”有什么关系啊?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想也没有头绪,开始试着问爷爷这个难题,可爷爷就是笑而不答,让我耐心等待。终于,大木甑里飘出了一股糯米的清香。爷爷将一木甑的糯米倒进清洗过的“老虎口”里,再一边抡起身旁的石锤往糯米饭上砸,一边不停地往里面加水,我想,这糯米一定好疼的吧。

  一顿饭的功夫,糯米就软软地、黏黏地粘在“老虎口”中。原来,我称为“老虎口”的石器是用来做糍粑的。软塌塌的糍粑给舀进了一个大竹匾,飘来的香气引得我直流口水。爷爷看见了,就用大勺子挖了一些糍粑放进碗里,加了些白糖递给我,说:“趁热吃吧。”我看着糍粑,立刻拿起筷子,细细的品尝,哇!这糯米的味道像蜜一样滋润我的心头,忙对爷爷夸赞道:“好吃,太好吃了!”

  想着想着,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这个寒假虽然短暂,但是我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但糯米糍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的心里……

【民风的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陕西的民风民俗作文-民风12-22

民风的作文01-23

写春节民风民俗的作文-民风12-22

有关民风的作文:开封的民风习俗11-12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400字-民风01-22

民风的民俗作文04-20

民风作文合集08-12

作文:民风民俗08-06

江西民风作文精选01-12

民风民俗的作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