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4-06-03 12:53:54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实用的民风民俗的作文(集合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民风民俗的作文(集合5篇)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1

  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孙玉国厨师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汤”入眩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服装,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和广州的民风民俗有着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

  湖南的公交车和广州的完全不一样。车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蔼、慈祥。广州一上公交车就有一个机器让你投两元钱进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车上,有个专门售票员。她会先问你到哪里,如果是远的地方就会收多你一点钱,如果是6元,你给5元,她也不会说什么。是10多元,还可以讨价还价。碰上新年的话,售票员会对你说 “新年快乐。”

  湖南人很热情,跟广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者过寿,只要一碰上喜事,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来参加。湖南人称这不叫派对,叫做酒,参加的人称吃酒。吃酒时男人都是坐在大厅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里,这是由于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里做,请一个艺术团在外面搭个舞台,表演。再请个煮饭的'队伍,来煮饭。客人们看完表演就去里屋准备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来了,一桌五六个人,十盘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广州,广州聚会都是喝红酒,而湖南乡村是喝营养快钱和米酒还有白酒。湖南把米酒当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这就是我老家的民风民俗,它跟广州的可大不一样呀!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4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

  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牲口节的起源,据说与中国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传说,朱元璋从小失去了父母后,生活贫困,被迫去给财主放牛。这天,财主想起“马不吃夜草不肥”的说法,硬逼干了一天活的朱元璋和长工们夜里去放牛。朱元璋和伙伴们又累又饿,而财主却在家里花天酒地。朱元璋气愤不过,指挥伙伴们偷来杀牛刀,大家一齐动手,杀牛的杀牛,烧火的烧火,不一会儿,一头活牛变成了一堆喷香的烤牛肉。天快亮时,打着饱嗝的伙伴们发愁了,牛少了一头,财主定会变本加厉惩罚大家。朱元璋低头沉思一会儿,指挥众人将剩下的牛肉藏起来,把牛尾巴插在山坡上,然后让一个小伙伴回去报信,谎说牛钻到地底下了。待财主随着小长工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发现黄牛真是钻到了地下。地面上不见牛身,只露牛尾。他气急败坏地拽住尾巴往上拉,谁知地底下真地“哞!哞!”叫了两声,财主只拉出一条牛尾巴。后来,财主又命人挖地,结果什么都没有挖出来。他垂头丧气,自认倒霉。事后,伙伴们庆幸没有受罚,一边吃着剩下的牛肉,一边把牛鞭甩得噼噼叭叭响。从此以后,人们为感谢耕牛,就把农历七月十五当作“牲口节”,意在感谢它为穷人谋福,希望它重新转世。 中原是农耕地区,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劳力”,秋耕又是牲口最繁重的劳动,人们把农历七月十五专门奉为“牲口节”,足见人们对牲畜的重视以及牲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5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称“仲秋”。河南民间多直呼为“八月十五”、“八月节”。

  是从古人的祭月、迎寒发展而来,作为节日,在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间,中秋节活动历来围绕着“圆月”(祭月)、赏月和庆丰收、乐团圆进行。

  摸瓜送子。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妇女在圆月之后,多相互结伴,悄悄到瓜地里摘冬瓜,然后送回家中床上,意为娘娘送子,祈祝来年添生贵子,俗称“摸瓜送子”。

【民风民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的民俗作文09-10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21

(精选)民俗民风的作文08-19

民风民俗作文06-12

【经典】民风民俗的作文08-10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05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14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03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06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