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

时间:2024-08-14 14:06:23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通用】民风民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风民俗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民风民俗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人声鼎沸,我循声而望,原来那是在舞龙灯。走进了看是一条金龙。金黄色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露了出来。伴随着“咚咚锵、锵锵锵、咚咚咚”,那条龙舞动了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神气十足。我好奇地问一个村上一个年纪大的爷爷:“爷爷,你们为什么要舞龙灯啊?”

  只听那位爷爷说:“因为龙是一个代表吉祥的动物。我们舞龙灯就把这份吉祥之气带到了每一户人家,让每一户人家都平安地迎接新年!”我听了爷爷的话,开心地跟着“龙”去每一户人家送喜气去咯!

  我到了一户人家门外,发现主人吧100—200元人民币放在“龙”的嘴里。我脑子里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钱在龙的嘴里呢?我找到了一位村上的一位奶奶,她告诉我说:“因为这样就表示可以让人家一生平安、健康、长寿。”

  后来,我又从村上的`一位爷爷哪儿得到了一些关于舞龙的知识:原来,在农村舞龙灯代表村民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在企业里舞龙灯代表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甚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舞龙灯也代表全国人民恭贺新年、万事如意!

  原来,这小小的一个舞龙灯、竟发扬着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发扬光大!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云南的风俗我的家乡不是在云南,我是从课外书书中了解到的。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见一篇文章,写的是云南的风俗。文中说,云南居住的有:傣族,白族和彝族,其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傣族。傣族的风俗节日很多,比如十分有名的泼水节和火把节等。在泼水节当天,街上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互相泼水,已表示对对方的祝福。人们用锅碗瓢盆来向街上的人泼水,被泼到的人也通常会回泼,除非他们没有“武器”。在那天,街头巷尾都变成了“战场”。

  傣族人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喜欢起竹楼。竹楼是架空的,文章中说这样可以防蛇,还可以养牲口。上面一般是若干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客厅用来招待客人,不过卧室是不能让客人进去的.。傣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竹筒饭,这种饭是用竹子做的碗装的,饭上有肉和青菜吃起来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食物。他们还经常吃用荷叶包着烤的鸡,这种鸡是他们自家养的鸡,是吃虫子长大的。他们把鸡收拾好后,就放在荷叶上,包起来,放在火塘上烤,烤熟后把荷叶打开,只闻到一股香味登时窜进了你的鼻子里,鸡肉的颜色是金黄的,看上去十分诱人。啊!美丽的云南,你就是祖国西南方的一颗明珠,让人流连忘返。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凤眼珍珠是赣州龙南县的土特产,客家人把这道菜称为“精珠子”或“精珍珠”。几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欢这道菜,因为凤眼珍珠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主食。

  凤眼珍珠,又称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种特色风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为客家人的`传统名菜,生产历史悠久,每逢年过节或请嘉宾时,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据说,“凤眼珍珠”这个名字的来由,还有个小故事呢!

  后来钦差临走时,徐思庄特地送了一大袋凤眼珍珠让钦差带回京城,皇上品赏后,也爱不释口,凤眼珍珠成为历代贡品。

  的确,凤眼珍珠是一道绝世的民间美食。我也尤其爱吃,煮好的凤眼珍珠热气腾腾,幽香袭人。食之口中,觉得柔中带韧,润滑可口,味美难喻,吃上几口,肠胃舒适,脑清目眀。除外,凤眼珍珠汤还有滋补,清热,降压,醒脑,眀木的作用。怎么样,口水流出来了吧!

  如果你来到龙南,可千万别忘了吃一碗凤眼珍珠汤哦!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门神也是和春联有着同样地位的一件春节必备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它已经不多见了。

  我个人认为它的衰弱应该是因为现代建筑对于大门的改革,门神的.画像很难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渐消散了。

  经过多方寻找,我终于看到了它。

  听卖画人介绍,这是神茶及郁垒的画像,他们一个手执钢鞭,一个腰带铁锏,大有怒发冲冠之势。

  通过资料,我了解到,在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

  采摘野果,摘种桃树生活。

  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

  一天,鬼王想在这里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却被两兄弟打了一顿,鬼王一气之下,现出原形,在晚上闯进了两兄弟的住所。

  两兄弟沉着冷静,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喂了老虎,众鬼便对他们俯首听命。

  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桃树下检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有人文历史积淀,有独特于世间、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就是文化品牌.梧州的文化品牌,自然就是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宗教文化、西江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既自有特色和范畴,又彼此圆融渗透,互为表里,是梧州山水文化的组成部份和物质载体.

  舜德文化

  这个品牌很重要,是梧州人文历史的根,是梧州之骄傲,是梧州历史上叫得最响的品牌.

  虞舜大帝是历史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缔造者和传播者的虞舜大帝,南巡狩苍梧之野,给苍梧百越各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和礼乐伦理道德观念,使苍梧各族“明德”,启蒙了苍梧文化和文明,由此流布岭南.我们有理由说,苍梧之野是岭南文明的发祥地.

  在古代,外地人一提到梧州、提到苍梧,就想到舜帝;一提到舜帝,就想到苍梧想到梧州.这是天下的共识,是中国文化的普遍常识,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一份珍贵记忆,一份无价的人文遗产.唐太宗有句诗称梧州为“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并对开国大臣李靖说过“碧桂之林,苍梧之野”云云.唐代一大批诗人,包括沈佺期、宋之问、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结、张籍、项斯、李商隐、李涉等,都曾以舜帝、苍梧为题材吟咏过梧州.当时或谪戍或派驻岭南的官员或文人墨客无不以到苍梧参拜舜帝陵庙为荣.宋代文豪苏东坡南贬海南岛,路过梧州赋诗说:“我行忽至舜所藏”;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干脆在诗中称舜帝为“苍梧君”;明清的文臣武将们驻行辕于梧州,他们咏舜帝和苍梧的诗文就更连篇累牍了.

  如此一个在全国叫响几千年、连外国人也崇敬的招牌,今天被我们梧州人丢弃了,有上千年历史的舜帝庙(首见于杜甫诗,最后见于1902年英国人的报告)也废弃不顾,连重建重修的打算也没有.

  龙母文化

  如今梧州百姓没有人文始祖舜这个偶像可拜了,还有个龙母娘娘,也是拜了上两千年的神圣.龙母是西江的女神,源于战国时代,比宋代福建海边的妈祖历史悠久多了.梧州战国时地属楚越,信巫道,杂神崇拜.大禹治水,没治过西江.西江不用治,有女神龙母庇护,她养了五条龙子,听话驯服,行云播雨,风调雨顺,海不扬波.连自称祖龙的秦始皇知道有个妈咪在苍梧,也想巴结.宋神宗更有意思,册封龙母为妃子,在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重修梧州龙母庙,诰封龙母温氏为永济夫人和灵济崇海妃,五龙亦一一赐封.

  骑楼文化

  骑楼是房子,西方建筑风格,骑楼连片成街区,是谓骑楼城.有骑楼,而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升华而为文化———骑搂文化.骑楼文化并非西方外来文化,是地道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建筑都有屋檐,屋檐是传统古典建筑的重要特征,屋檐是城市人生靠泊的港湾,风雨烈日中可让人歇息,屋檐这功能很人性,也很艺术.凉亭就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骑楼也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前者更古典但孤独,后者很现代且连接为廊!妙就妙在这廊!上为楼,下为廊,古典的屋檐在西方建筑设计师手中演变成现代化的行人通道.骑搂底,港湾一样的'人文底蕴,水文化的深层潜意识,那才是梧州人生活的乐趣:躲雨、遮阳、歇脚、候车、聊天,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人气十足,伦理十足.

  骑楼城遍布南洋、南亚、珠三角的城镇,是大英帝国殖民的产物,这是政治学上的说法.殖民的政治被人类历史丢入垃圾箱了,而文化人类学、建筑学意义上的骑楼文化艺术倒成了世界人类共同的遗产,其中梧州的规模最大、实用功能至今不衰.

  宗教文化

  全国宗教名山、宗教名城多得很,梧州不是要当宗教名城,但宗教确是梧州能向天下叫板的又一张品牌!

  梧州是佛教东传中国的首站!梧州汉代的学者牟子,是中国首部佛教理论专着《理惑论》的作者,“佛”首先是牟子由印度方言翻译过来的;佛教无君无父、舍妻弃子的教义特别让中国百姓反感,要立足连门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便遇到很大的难题!这项把佛教中国化、传法解惑、宏观调控、包装注册、领取准生证的攻关工作必须有人去做,正是梧州人牟子.

  说到西方宗教.据《剑桥中国明代史》记载:公元1650年2月6日,南明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第二次躲到梧州苟延残喘,德国耶稣会士安德烈亚斯·科夫勒被接受洗礼的大臣介绍给永历皇室.皇太后和司礼太监庞天寿于是请求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给予支援,随后,安德烈亚斯给两位太后、皇后和永历太子施行了洗礼,取了教名.这是梧州最早因皇室而与西方宗教的结缘.

  梧州开埠后,外国人根据条约开始在梧州通商.随同商贸而来的就是施医、传教、办学等文化活动.从此,外国传教士、商人通过梧州纷纷进入广西,梧州很快就成了天主教、基督教在广西最早最大的传道基地.

  这是近年梧州文化人圈子提出的一个文化命题,其内涵及边际可能涵盖古苍梧以来历史和当代的人文门类、物质门类.如此看来,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旅游建筑农耕等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哲学、道德、法律等等均包括在内.古苍梧、西江流域,地盘延至今梧州市以外广大地域,别人认同还是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大有可为,作为文化品牌则有点守株待兔了.

  粤语文化

  梧州是货真价实的粤语发源地.西江流域大部份城镇居民的母语均为粤语,方言是文化最顽固的部份,鬓毛已衰,乡音不改,代代承传.粤语承传了秦汉时期的古汉语,成熟于唐,谓之唐音,是秦汉文化的活化石.中国七大方言中,唯有粤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词汇,最古香古色,通行于两广,流行于海外,使用总人口约近一亿.粤语不但很国语,还具有世界性,海外华侨及华裔其母语多系粤方言,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西籍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的.

  粤语文化还包涵岭南粤域的民情、风俗、礼尚、习性等人文特色,因此粤剧、粤曲和地方曲艺、舞狮、舞龙、鹿儿戏等等,也是要光大发扬的文化品牌.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叮当,叮当”,从我们的学校里发出了阵阵的骰子声。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哈哈,没错,我们正在进行中秋的博饼活动呢?

  在上午的早会中,王老师就告诉我们下午的第三节课会举行博饼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自己在今天下午能够博到什么东西。

  到了下午,在午休时,同学们把博饼的东西都带到学校来,都在讨论自己带的物品。下午还有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我压抑住自己激动地心,认认真真地把课上完。

  钟声敲响了,第三节课到了,只听老师说了一声“开始博饼”,同学们开始把东西都倒了出来,激烈的博饼活动开始啦!

  原本寂静的校园,现在可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桌面上那些东西都十分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样多式的粘贴纸还有那精美的笔记本。可是那是四近的奖品,而且数量不多,如果没有及时博到的话,那就没戏了。

  终于,轮到了我,我把骰子一把抓到了我的手心里,暗暗说着“千万要博中四近啊”。可是,老天偏偏与我作对,我只博到了个二举,虽然也有奖品,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

  接下来,我们组的许多同学都博到了我想要的那些东西,见那些东西越来越少,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但是,我没有灰心,接下来的几轮,要么我只博到了个一秀,要么就啥都没博到,我不禁心灰意冷。我平时的运气可没这么差啊!今天这怎么回事啊!······

  忽然,程老师走了过来,那时正好是陈思语刚博完的时候,程老师高兴地叫起来:“思语博到状元啦!”我们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五子大壮元啊!我们高兴地为她鼓掌欢呼。她高兴地拿走了奖品。

  转眼间,好多同学把我最想要的那些东西都给博走了。现在的粘贴纸和本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又轮到了我,我还是照样的祈祷。终于,我的力气没有白费,在骰子停住的时候,一个四近的图标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耶!我博到粘贴纸了!我在心里暗自欢呼。

  到了最后一轮,只剩下一本本子了,可能是老天看我这么辛苦的祈祷,所以又让我博到了个四近。当我再次博到时,我乐不可支,急忙把本子收进了袋子里。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这次的中秋博饼活动在我们的紧张和欢乐中离去了,同学们各自拎着自己博到的东西提回了家,校园里还在荡漾这我们欢乐的笑声!中秋博饼,乐也!

民风民俗作文 篇8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通用】民风民俗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作文06-12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21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10-11

民俗民风的作文(经典)10-12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27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07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06

民俗民风作文12-26

民俗民风的作文(经典)03-14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7-17

【通用】民风民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风民俗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民风民俗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人声鼎沸,我循声而望,原来那是在舞龙灯。走进了看是一条金龙。金黄色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露了出来。伴随着“咚咚锵、锵锵锵、咚咚咚”,那条龙舞动了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神气十足。我好奇地问一个村上一个年纪大的爷爷:“爷爷,你们为什么要舞龙灯啊?”

  只听那位爷爷说:“因为龙是一个代表吉祥的动物。我们舞龙灯就把这份吉祥之气带到了每一户人家,让每一户人家都平安地迎接新年!”我听了爷爷的话,开心地跟着“龙”去每一户人家送喜气去咯!

  我到了一户人家门外,发现主人吧100—200元人民币放在“龙”的嘴里。我脑子里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钱在龙的嘴里呢?我找到了一位村上的一位奶奶,她告诉我说:“因为这样就表示可以让人家一生平安、健康、长寿。”

  后来,我又从村上的`一位爷爷哪儿得到了一些关于舞龙的知识:原来,在农村舞龙灯代表村民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在企业里舞龙灯代表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甚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舞龙灯也代表全国人民恭贺新年、万事如意!

  原来,这小小的一个舞龙灯、竟发扬着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发扬光大!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云南的风俗我的家乡不是在云南,我是从课外书书中了解到的。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见一篇文章,写的是云南的风俗。文中说,云南居住的有:傣族,白族和彝族,其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傣族。傣族的风俗节日很多,比如十分有名的泼水节和火把节等。在泼水节当天,街上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互相泼水,已表示对对方的祝福。人们用锅碗瓢盆来向街上的人泼水,被泼到的人也通常会回泼,除非他们没有“武器”。在那天,街头巷尾都变成了“战场”。

  傣族人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喜欢起竹楼。竹楼是架空的,文章中说这样可以防蛇,还可以养牲口。上面一般是若干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客厅用来招待客人,不过卧室是不能让客人进去的.。傣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竹筒饭,这种饭是用竹子做的碗装的,饭上有肉和青菜吃起来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食物。他们还经常吃用荷叶包着烤的鸡,这种鸡是他们自家养的鸡,是吃虫子长大的。他们把鸡收拾好后,就放在荷叶上,包起来,放在火塘上烤,烤熟后把荷叶打开,只闻到一股香味登时窜进了你的鼻子里,鸡肉的颜色是金黄的,看上去十分诱人。啊!美丽的云南,你就是祖国西南方的一颗明珠,让人流连忘返。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凤眼珍珠是赣州龙南县的土特产,客家人把这道菜称为“精珠子”或“精珍珠”。几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欢这道菜,因为凤眼珍珠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主食。

  凤眼珍珠,又称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种特色风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为客家人的`传统名菜,生产历史悠久,每逢年过节或请嘉宾时,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据说,“凤眼珍珠”这个名字的来由,还有个小故事呢!

  后来钦差临走时,徐思庄特地送了一大袋凤眼珍珠让钦差带回京城,皇上品赏后,也爱不释口,凤眼珍珠成为历代贡品。

  的确,凤眼珍珠是一道绝世的民间美食。我也尤其爱吃,煮好的凤眼珍珠热气腾腾,幽香袭人。食之口中,觉得柔中带韧,润滑可口,味美难喻,吃上几口,肠胃舒适,脑清目眀。除外,凤眼珍珠汤还有滋补,清热,降压,醒脑,眀木的作用。怎么样,口水流出来了吧!

  如果你来到龙南,可千万别忘了吃一碗凤眼珍珠汤哦!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门神也是和春联有着同样地位的一件春节必备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它已经不多见了。

  我个人认为它的衰弱应该是因为现代建筑对于大门的改革,门神的.画像很难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渐消散了。

  经过多方寻找,我终于看到了它。

  听卖画人介绍,这是神茶及郁垒的画像,他们一个手执钢鞭,一个腰带铁锏,大有怒发冲冠之势。

  通过资料,我了解到,在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

  采摘野果,摘种桃树生活。

  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

  一天,鬼王想在这里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却被两兄弟打了一顿,鬼王一气之下,现出原形,在晚上闯进了两兄弟的住所。

  两兄弟沉着冷静,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喂了老虎,众鬼便对他们俯首听命。

  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桃树下检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有人文历史积淀,有独特于世间、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就是文化品牌.梧州的文化品牌,自然就是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宗教文化、西江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既自有特色和范畴,又彼此圆融渗透,互为表里,是梧州山水文化的组成部份和物质载体.

  舜德文化

  这个品牌很重要,是梧州人文历史的根,是梧州之骄傲,是梧州历史上叫得最响的品牌.

  虞舜大帝是历史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缔造者和传播者的虞舜大帝,南巡狩苍梧之野,给苍梧百越各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和礼乐伦理道德观念,使苍梧各族“明德”,启蒙了苍梧文化和文明,由此流布岭南.我们有理由说,苍梧之野是岭南文明的发祥地.

  在古代,外地人一提到梧州、提到苍梧,就想到舜帝;一提到舜帝,就想到苍梧想到梧州.这是天下的共识,是中国文化的普遍常识,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一份珍贵记忆,一份无价的人文遗产.唐太宗有句诗称梧州为“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并对开国大臣李靖说过“碧桂之林,苍梧之野”云云.唐代一大批诗人,包括沈佺期、宋之问、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结、张籍、项斯、李商隐、李涉等,都曾以舜帝、苍梧为题材吟咏过梧州.当时或谪戍或派驻岭南的官员或文人墨客无不以到苍梧参拜舜帝陵庙为荣.宋代文豪苏东坡南贬海南岛,路过梧州赋诗说:“我行忽至舜所藏”;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干脆在诗中称舜帝为“苍梧君”;明清的文臣武将们驻行辕于梧州,他们咏舜帝和苍梧的诗文就更连篇累牍了.

  如此一个在全国叫响几千年、连外国人也崇敬的招牌,今天被我们梧州人丢弃了,有上千年历史的舜帝庙(首见于杜甫诗,最后见于1902年英国人的报告)也废弃不顾,连重建重修的打算也没有.

  龙母文化

  如今梧州百姓没有人文始祖舜这个偶像可拜了,还有个龙母娘娘,也是拜了上两千年的神圣.龙母是西江的女神,源于战国时代,比宋代福建海边的妈祖历史悠久多了.梧州战国时地属楚越,信巫道,杂神崇拜.大禹治水,没治过西江.西江不用治,有女神龙母庇护,她养了五条龙子,听话驯服,行云播雨,风调雨顺,海不扬波.连自称祖龙的秦始皇知道有个妈咪在苍梧,也想巴结.宋神宗更有意思,册封龙母为妃子,在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重修梧州龙母庙,诰封龙母温氏为永济夫人和灵济崇海妃,五龙亦一一赐封.

  骑楼文化

  骑楼是房子,西方建筑风格,骑楼连片成街区,是谓骑楼城.有骑楼,而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升华而为文化———骑搂文化.骑楼文化并非西方外来文化,是地道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建筑都有屋檐,屋檐是传统古典建筑的重要特征,屋檐是城市人生靠泊的港湾,风雨烈日中可让人歇息,屋檐这功能很人性,也很艺术.凉亭就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骑楼也是屋檐的延展和扩大,前者更古典但孤独,后者很现代且连接为廊!妙就妙在这廊!上为楼,下为廊,古典的屋檐在西方建筑设计师手中演变成现代化的行人通道.骑搂底,港湾一样的'人文底蕴,水文化的深层潜意识,那才是梧州人生活的乐趣:躲雨、遮阳、歇脚、候车、聊天,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人气十足,伦理十足.

  骑楼城遍布南洋、南亚、珠三角的城镇,是大英帝国殖民的产物,这是政治学上的说法.殖民的政治被人类历史丢入垃圾箱了,而文化人类学、建筑学意义上的骑楼文化艺术倒成了世界人类共同的遗产,其中梧州的规模最大、实用功能至今不衰.

  宗教文化

  全国宗教名山、宗教名城多得很,梧州不是要当宗教名城,但宗教确是梧州能向天下叫板的又一张品牌!

  梧州是佛教东传中国的首站!梧州汉代的学者牟子,是中国首部佛教理论专着《理惑论》的作者,“佛”首先是牟子由印度方言翻译过来的;佛教无君无父、舍妻弃子的教义特别让中国百姓反感,要立足连门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便遇到很大的难题!这项把佛教中国化、传法解惑、宏观调控、包装注册、领取准生证的攻关工作必须有人去做,正是梧州人牟子.

  说到西方宗教.据《剑桥中国明代史》记载:公元1650年2月6日,南明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第二次躲到梧州苟延残喘,德国耶稣会士安德烈亚斯·科夫勒被接受洗礼的大臣介绍给永历皇室.皇太后和司礼太监庞天寿于是请求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给予支援,随后,安德烈亚斯给两位太后、皇后和永历太子施行了洗礼,取了教名.这是梧州最早因皇室而与西方宗教的结缘.

  梧州开埠后,外国人根据条约开始在梧州通商.随同商贸而来的就是施医、传教、办学等文化活动.从此,外国传教士、商人通过梧州纷纷进入广西,梧州很快就成了天主教、基督教在广西最早最大的传道基地.

  这是近年梧州文化人圈子提出的一个文化命题,其内涵及边际可能涵盖古苍梧以来历史和当代的人文门类、物质门类.如此看来,舜德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旅游建筑农耕等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哲学、道德、法律等等均包括在内.古苍梧、西江流域,地盘延至今梧州市以外广大地域,别人认同还是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大有可为,作为文化品牌则有点守株待兔了.

  粤语文化

  梧州是货真价实的粤语发源地.西江流域大部份城镇居民的母语均为粤语,方言是文化最顽固的部份,鬓毛已衰,乡音不改,代代承传.粤语承传了秦汉时期的古汉语,成熟于唐,谓之唐音,是秦汉文化的活化石.中国七大方言中,唯有粤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词汇,最古香古色,通行于两广,流行于海外,使用总人口约近一亿.粤语不但很国语,还具有世界性,海外华侨及华裔其母语多系粤方言,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西籍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的.

  粤语文化还包涵岭南粤域的民情、风俗、礼尚、习性等人文特色,因此粤剧、粤曲和地方曲艺、舞狮、舞龙、鹿儿戏等等,也是要光大发扬的文化品牌.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叮当,叮当”,从我们的学校里发出了阵阵的骰子声。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哈哈,没错,我们正在进行中秋的博饼活动呢?

  在上午的早会中,王老师就告诉我们下午的第三节课会举行博饼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自己在今天下午能够博到什么东西。

  到了下午,在午休时,同学们把博饼的东西都带到学校来,都在讨论自己带的物品。下午还有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我压抑住自己激动地心,认认真真地把课上完。

  钟声敲响了,第三节课到了,只听老师说了一声“开始博饼”,同学们开始把东西都倒了出来,激烈的博饼活动开始啦!

  原本寂静的校园,现在可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桌面上那些东西都十分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样多式的粘贴纸还有那精美的笔记本。可是那是四近的奖品,而且数量不多,如果没有及时博到的话,那就没戏了。

  终于,轮到了我,我把骰子一把抓到了我的手心里,暗暗说着“千万要博中四近啊”。可是,老天偏偏与我作对,我只博到了个二举,虽然也有奖品,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

  接下来,我们组的许多同学都博到了我想要的那些东西,见那些东西越来越少,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但是,我没有灰心,接下来的几轮,要么我只博到了个一秀,要么就啥都没博到,我不禁心灰意冷。我平时的运气可没这么差啊!今天这怎么回事啊!······

  忽然,程老师走了过来,那时正好是陈思语刚博完的时候,程老师高兴地叫起来:“思语博到状元啦!”我们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五子大壮元啊!我们高兴地为她鼓掌欢呼。她高兴地拿走了奖品。

  转眼间,好多同学把我最想要的那些东西都给博走了。现在的粘贴纸和本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又轮到了我,我还是照样的祈祷。终于,我的力气没有白费,在骰子停住的时候,一个四近的图标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耶!我博到粘贴纸了!我在心里暗自欢呼。

  到了最后一轮,只剩下一本本子了,可能是老天看我这么辛苦的祈祷,所以又让我博到了个四近。当我再次博到时,我乐不可支,急忙把本子收进了袋子里。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这次的中秋博饼活动在我们的紧张和欢乐中离去了,同学们各自拎着自己博到的东西提回了家,校园里还在荡漾这我们欢乐的笑声!中秋博饼,乐也!

民风民俗作文 篇8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