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
邓亚萍,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
通向冠军的第一块木板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在1950年开始打球,那个时候省里没有专业队。他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球,后来进入河南省队,并且代表河南省队,参加过中南五省乒乓球赛,拿了单打冠军。按邓大松这个成绩算,应该相当于当时国家队队员的实力。
邓亚萍5岁时,就开始接受她父亲的乒乓球启蒙训练。说来很有意思,那时的邓亚萍站在球台前只露出一个脑袋。不善罢甘休的父亲,找块木板垫在小邓亚萍的脚下。就这样,“乒乓女皇”邓亚萍的乒乓生涯,在垫着的木板上开始了。
1982年,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单打冠军。从此,邓亚萍结束学业,一心打球。
虽然有好成绩,但到了河南省队训练了仅15天后就被退回。理由很简单,就是身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这在邓亚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刚满10岁的邓亚萍知道了很多本不是她这个年龄应该知道或明白的事情。
后来,邓亚萍回忆,这辈子她四次流泪,这是第一次。“身材太矮,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先天如此无法改变,因此当时很灰心,他的父亲告诉她身材不行,就得从其他地方弥补,脚步必须灵活。”解决身材不高的惟一办法,是步伐更快,进攻更加凶狠,防守更加顽强。在通向世界冠军的路上,邓亚萍用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就在河南省队拒绝邓亚萍的尴尬时期,郑州市新成立一个乒乓球市队。球队的教练李凤朝,恰好是邓大松在省队时教过的队员。无奈之中,邓大松只好将女儿邓亚萍送到了李凤朝所在的郑州市乒乓球队。
一见到邓亚萍,李凤朝喜欢邓亚萍身上那种争强好胜的气质。同样,李凤朝也承受着邓亚萍个子太矮的压力,将邓亚萍收留在他的门下。日后,李凤朝成为邓亚萍乒乓生涯极为重要的启蒙教练。
因为种种原因,刚刚成立的郑州市队,漂泊在风雨之中。为了生存,惟一的办法就是出成绩。邓亚萍刚一进队时就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和要求。几个月后,邓亚萍的乒乓天赋就渐渐显露了出来。连续3年独揽了少年赛的单打冠军后,邓亚萍引起了河南省新任女队总教练关毅的注意。1986年初,邓亚萍被借调到了省队。这次借调,成为邓亚萍的乒乓生涯的重要转折。
1986年4月份湖南怀化举办全国乒协杯比赛。这次比赛邓亚萍和队友合作为河南省拿到了团体冠军。同年底,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邓亚萍代表河南队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这一年,她仅13岁。
辩证法救了邓亚萍
矮个子的邓亚萍以优异成绩,被河南省队认可了。然而,省队毕竟不是这个天才少女最终的归宿。1986年至1987年,让邓亚萍尽快进入国家队,成为最让教练李凤朝牵肠挂肚的事情。
其实,13岁的邓亚萍在全国锦标赛上力挫多名世界冠军,夺得女单冠军,早已引起国家队教练员的注意,尤其看好邓亚萍的是当时国家女队的教练张燮林。
为邓亚萍进队的事,张燮林多次会议上专门提出过,并与各位教练多次沟通。当时整个教练班子争论得很激烈,五人中有四人不看好邓亚萍,原因还是个头太矮,技术上没有发展前途。
最后还是张燮林一个充满辩证意味的玩笑“挽救”了邓亚萍。张燮林说:“你们认为邓的个子小是不利条件,也许这是她的优势,因为个子小,在别人看来很矮的球,她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费尽周折,邓亚萍终于进了国家队,但还是多了一个条件,先进国家青年队。
或许历经了太多的挫折,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再次让性格坚强的邓亚萍流下眼泪。她讲过这样一句话:“我得了这么多冠军,在我看来这是应该的,因为我知道我的个子不如别人,别人允许有失败的机会,我没有,我只能赢,我赢了还不一定能进国家队,更别说输了。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是逼出来的。”
事后有人评价邓亚萍的球风:邓的球风确实凶狠、霸道,不像是女孩子打出来的球。如果不喜欢她的打球风格,是因为不了解这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再回头看看,那是一种王者之气,不是狠气、霸气。辉煌生涯与缺憾之美“世界向你敞开了大门,因为你有了这把钥匙。”这句话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特意对邓亚萍说的。
拼搏开创“邓亚萍时代”
邓亚萍从进入国青队到进入国家队,用了一年时间。一年之中,5次全国尖子选手比拼的队内大循环比赛,邓亚萍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的优异成绩。一年后,邓亚萍终于进入国家队。
训练时,教练最常给邓亚萍的指示不是“要练什么”,而是“要注意休息,别练过了”。有人做过统计,邓亚萍平均每天加练40分钟,一年就比别人多40天。实际上,邓亚萍的训练量要超过正常运动员很多。国家女乒主教练张燮林回忆,邓亚萍每天练球,都要带两双鞋,湿了一双再换一双。一筐200多个的训练用球,邓亚萍一天要打掉十几筐,练一组球的脚步移动,相当于跑一次400米,邓亚萍的一堂训练课,相当于跑一次1万米,这还没算上数千次的挥拍动作。她经常因为训练错过吃饭的时间,很多时候,只能用方便面对付一下。
刻苦的训练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1988年11月,历经磨砺的邓亚萍终于进入中国乒乓球队。5个月后,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16岁的邓亚萍与乔红合作,一举夺取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中国乒乓球女队与韩国女队争夺女子团体金牌的鏖战,成为国人对邓亚萍最深刻的记忆。决赛中,17岁的邓亚萍在成就自己中国女乒领军人物地位的同时,她展示出的那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也使她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体育明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正处于年龄、运动成绩的巅峰。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邓亚萍无惊无险顺利地拿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河南省为表彰她,分给她一套两个单元的房子。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卷土重来,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那天,萨马兰奇特地来到现场观看邓亚萍比赛,并又一次给邓亚萍发奖。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媒体称这个时期是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从不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人生总是有遗憾的,无论多么辉煌的人生,遗憾都会占据其中的一个位置,以缺憾之美点缀人生。在邓亚萍的运动生涯里,她拿过大大小小几百个冠军,但惟独没有拿过混合双打的世界冠军;她身经百战斩获无数荣誉,却也有过世乒赛泪洒哥德堡、亚运会梦断广岛的不能承受之痛;可以说,她的对手灵光一现的卓绝表现,成就了邓亚萍人生中不多的几处缺憾之美。
1991年41届世乒赛的经历对邓亚萍来说是难忘的。在女团决赛上,邓亚萍1∶2意外输给了南北朝鲜联队的俞顺福,中国队痛失女团金牌。失掉女团金牌的中国队在接下来的女单比赛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
赛后,邓亚萍自己一个人跑到训练室单练发挥失常的反手发球,整整练了一个晚上。历史给了她将功补过的机会,在单打16进8的对手,正好是团体决赛中失手的朝鲜选手俞顺福,结果对手见到邓亚萍的反手发球就发懵。单打比赛战胜俞顺福之后,邓亚萍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2年前在40届世锦赛女单比赛中,将邓亚萍挡在8强之外的朝鲜著名运动员李粉姬。
这场决赛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临比赛现场观看比赛。面对2年前的老对手,邓亚萍气势如虹,在精神上彻底压倒了对手。有人在评价这场决赛时说,李粉姬打出了速度,而邓亚萍打出了超速度。在超速度中,邓亚萍将儿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夺取了世锦赛女子单打冠军,也因为这场比赛,邓亚萍跟萨马兰奇主席从此结下了一段奇缘。
在邓亚萍输球的字典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她不会第二次输给同一个选手。外国选手中她只输过三人:朝鲜的李粉姬、俞顺福和瑞典的斯文森。但第二次和她们再相遇时,邓亚萍都赢了回来。只有两个人是例外,不是说没有赢回来,是她没有机会再次交手。一个是让邓亚萍没能蝉联三届世界冠军的原中国运动员井浚泓,一个是在日本广岛亚运会上的小山智丽,这个记录在世界乒坛上鲜有。不在一个坑里跌倒第二次,邓亚萍做到了。
博士:中国运动员的又一突破
1997年,由于受到严重伤病困扰,加上王楠等年轻球员已经成熟,24岁的邓亚萍选择了退役。除了在乒乓球运动上的突破,她还打算在学业上突破,攻读博士,争取成为中国学位最高的运动员。这一转型,被誉为中国运动员最成功的转型。
运动员不仅仅能运动
对运动员而言,人生能有一个高峰就不错,高峰一过就面临退役,二次择业问题也随之摆在眼前。在中国,因文化水平基础不好,很多运动员退役以后不得不从事老本行———选择当教练。而不服输的邓亚萍,决定另辟蹊径,从运动员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我相信普通人能做的运动员也能做到。所以我选择了另一条路。”邓亚萍如是说:“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导师一开始对她没有信心
1997年邓亚萍告别了喜爱的乒坛。退役后,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5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10多岁入选到国家队,一直到24岁退役,邓亚萍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基础,在清华这样集中了众多精英的著名学府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但她用当年夺取世界冠军的毅力和决心,在另一个领域开拓了被专家们称为“第二个奇迹”的全新局面。1998年,在清华读书的同时,她交叉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时间至2001年。2002年底,邓亚萍完成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的学习,并交上了《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这一“中国研究”式的纯英文硕士论文。这一论文,导师最终没有改动一个字。也正是这时候,导师才透露了当年的担忧:“收你时,不知你能不能完成。现在,你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
读博是中国运动员的突破
2003年初,邓亚萍回国,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几乎同时,她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研究方向是“2008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至此,邓亚萍成为中国奥运冠军中学历最高的运动员。
邓亚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深知2008年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导师特批她回国,边工作,边学习,“因为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贵材料”。
而国家体育总局袁伟民局长和书记李志坚同样鼓励邓亚萍继续学习。他们认为,这已经不是邓亚萍个人的事,中国运动员读到博士的不多,能拿到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更少,邓亚萍不仅在乒坛上,在学业上同样是中国运动员的榜样。
童年
童年的邓亚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他被关到了体校的门外。倔强的邓亚萍没有气馁,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那时邓亚萍只有七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身高虽为150厘米的邓亚萍,先后获得了150余枚国内外乒乓球比赛奖章!
从小的理想就是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邓亚萍做到了,她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好比大海,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把握好航船的方向,达到幸福的彼岸;人生犹如攀岩,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登上顶峰;人生恰似旅行,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达到心中的乐土。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许多困难,没有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克服这些困难。理想决定了你的高度,想要更高就要怀着崇高的理想。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相关文章:
丑小鸭的故事改写作文09-28
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02-22
丑小鸭童话故事(精选20篇)10-30
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10-30
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02-16
0到3岁的童话故事06-25
2024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邓亚萍04-16
丑小鸭故事续写作文(精选37篇)10-20
关于丑小鸭童话故事作文(精选39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