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子的名言1
1论孔子名言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我想大概是少之又少吧!但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开朗的人必然会比内向的人朋友多,人缘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内向的人羡慕那些外向开朗的人缘,如果他一天只会在那想:“哎,如果我是他那该多好,那么我就不会再孤独,再寂寞,如果我是他……”如果他不去想办法使自己变开朗,变得人缘好,那么,他一切一切的“如果”就会永远的是“如果”,不会去实现,他也永远不会变得人缘好;成绩好的人,必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的夸奖,如果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梦想自己的成绩变好,得到老师赞赏,同学夸奖,可如果他一天不去努力使自己提高,成绩出类拔萃,只会在那空想的话,那他的梦想就怎么也不会变成现实,他终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夸奖终究只是梦,只是幻影;富人必然会有很多穷人没有的权力,如果一个穷人想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却只会坐在那乞求上帝,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富人,让自己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地上乞求富人施舍钱财。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焉”的这种精神,那么穷人还是穷人,成绩差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内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看到一些品德差的人就只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也正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品格,别人同样的讨厌你,因此,我们应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我们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正因为这样,我还失败过呢。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妈妈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思索了一会儿,“我知道了!
”妈妈说道。她把那道题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豁然开朗。还有一次,我记得我画了一幅画,自己认为画的很不错,就得意洋洋地拿给爱画画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后说:“画得真好,我还画不出这样的画呢!
”我高兴地笑了,妹妹也高兴地笑了。妹妹又仔细地看,她说:“哥哥,你好象有一处地方画错了。”“哪里?我看看。”我说。妹妹指着画说:“你画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风,这可是牛头不对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
妹妹你真仔细啊,你可以做评画专家了。”我赞叹着。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大有收获。我以后一定改正这个缺点,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我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今天,我们学了《论语十则》一课,里面都是论述孔子与他弟子的名言警句,使我受益匪浅。而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问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问也。”
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先生为何用“文” 做孔文子的是好,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嗜好。”“不耻下问”是后来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意思就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当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一样,虽然有些人的知识学问的确不如我们,但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在某些方面及时不如我们,但是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没有人是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取长补短,多跟别人学习技术与经验。只要他们在其他方面屄我们好,他们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虚心地去学习。而另一方面就是让我们勤奋刻苦地学习,也不能全依靠别人的帮助。
我也有同样的经历,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宁愿不会,空着不写也不会虚心地去请教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只是一味地自己去想,最后终究落掉了重要的知识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要虚心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取长补短。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历史的画卷,因岁月的冲洗,显得枯黄陈旧,将历史的足迹点点抹淡。然而,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总有些像《论语》一类的书籍虽早已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显得古老陈旧,但实则它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题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中有许多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感悟与实践。它用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但其蕴含的道理绝不会同表面一样容易。就像《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孔子的学子之一子贡,曾问了孔子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使人终生奉行的呢?孔子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了八个字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么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少年在公交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少年感到很难堪,不愿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少年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告诉我们,得理且让人。宽容的感化常比剑拔弩张的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少年去擦痰,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也许,不用我说,也可以想象得到。正因为女售票员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以宽容之心完美的化解了这件事。
怎样算宽容呢?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包容他人;就是要学会忘记。因为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从根源愈合心灵的伤口。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宽容的真正境界。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如何适应日常的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让我们学会如何去宽容别人吧!得过且过,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着想,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会更加和谐,幸福,并充满了快乐。
——后记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
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创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创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这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观也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接受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
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创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创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这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观也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接受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从小便是孔子爷爷的小“粉丝”。每每打开《论语》,品读那些字字句句,就如同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与孔子爷爷对话,聆听智者的心音,体悟圣者的教诲,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莫过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结伴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再审查自己,有利于自我对照检查改正和提高。这样,无论同行的人善或不善,都能帮助我变得更好更强。
“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我们能者便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身边总有一些人陪伴着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其实,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可贵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借鉴,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在我们拥有55个成员的班集体中,许多同学都有着一技之长。那些运动健儿、“绘画大师”、手工巧匠、“小提琴家”,都是班级里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老师,不是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我们做人应谦逊、要宽容。谦逊和宽容是一种态度和精神,也是人与人相处的调和剂。传说上帝在造人时,把装有每个人缺点的口袋缝在后背,装有别人缺点的口袋缝在胸前。所以,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孔子爷爷早在千年前就用寥寥十余字告诉我们,我们要多学习他人长处,将别人缺点引以为戒。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不仅自身修养得到提高,还与身边的朋友更加亲近。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不是吗?
高山之所以雄伟绵延,是因为它从不舍弃一块石子;大海之所以壮阔无边,是因为它不随意挥洒一滴水珠。我们要象山和海一样,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爷爷,谢谢您为我们留下如此生动的教诲。
其实我在班里的成绩还不错的,可是到了这里就排在后面了,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8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出自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论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为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说的是几个朋友在一起相处,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能凭借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人品的好坏,就算一个人脑子再笨,那他身上肯定也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就那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我由于不小心把王俊辉的鼻子撞出血了,于是班主任刘老师把我妈妈和王俊辉奶奶都请到了学校。王俊辉见他奶奶来了,赶紧对她奶奶说:“奶奶,您不要着急,您先坐下来。”他奶奶走的时候,王俊辉又说:“奶奶,下楼梯您要慢慢走,不要摔着。”我看到了这一幕,心理很是佩服,王俊辉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王俊辉在礼仪方面做得比我好。在学习上,王俊辉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写,如果写的话也是糊,成绩也不好,每次考试总是排在全班的倒数,和我的成绩根本就不能比,但是我今天却发现了王俊辉还有懂礼貌这个优点呢!所以王俊辉这方面还是值得我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七个字教会了我看人不能往他的短处上看,要多看看他的长处,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更上一层楼,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这就是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理解。
孔子的名言2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1·1)——学习并且不断地温习,不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高兴的吗?
《论语》开篇如是说,可谓人人皆知的名言,尤其后一句,时常被人挂在嘴边,动不动就乎来乎去地。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1·4)——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朋友是不是忠实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参说的。曾参,字子舆,后世名气极高,曾被奉为“宗圣”。
《礼记》中记载,曾子病危,童子看其铺的席子很华丽,就冒冒失失地问了一句是不是大夫用的,曾子一想,是呀,我不是大夫,怎么能违反礼制用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呢?就要求换掉。结果等席子换好,曾子也被折腾的一命呜呼了。
3、“礼之用,和为贵。”(《学而》1·12)——礼的功用,以和谐为贵。
以和为贵,常说,就来自这里。
本句出自有子之口。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论语中称有子,这是尊称。这个人很老实,中规中矩,而且长得和孔子很像。孔子死后,几个学生曾想立他为偶像,代孔子接受弟子们的朝拜。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1·16)——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的本意是,一个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没人用。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2·11)——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和认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讲学习的方法。温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与思的过程,只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收获。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2·15 )——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疑惑, 反过来,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懈怠。
学与思的关系。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2·17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道。
孔子的学生中,子路好勇武,性格直爽,但也显得比较鲁莽,大概有时候说话口无遮拦,不注意分寸吧,孔子看不惯,呵斥他:仲由,我不是告诉你什么叫知了吗?怎么一眨眼功夫就忘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
记住,再忘了的话,小心打板子。
这里,孔子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2·22)——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
说得好啊!
9、“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3·1 )——这样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
前面还有一句“八佾舞于庭”,是说鲁国大夫季平子用六十四人的规格在自家院子里舞蹈奏乐。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用八佾(一佾八人),其下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平子的级别,只配用四佾,显然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属僭越中的僭越,所以孔子极其愤慨。
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是针对季氏而言的:他这样的事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不忍心去做的呢?
现在我们说这句话是忍无可忍的意思,但感觉后一种解释更好。
10、“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4·8 )——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值了。
有点怕怕的感觉。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乎?我也不知道。唉!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各位看着办吧。
孔子的名言3
1.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出处:论语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处:论语
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
4.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
5.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
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7.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8.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出处:论语
9.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10.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1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者:孔子
13.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14.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15.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的名言4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1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孔子的名言5
1、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不学礼,无以立。
3、有教无类。
4、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放于利而行,多怨。
7、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5、刚毅木讷近仁。
1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7、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3、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不学诗,无以言。
26、过,则匆惮改。
2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4、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41、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巧言乱德。
6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的名言6
1)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 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4)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6) 礼之用,和为贵。
7)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0)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1)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1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的名言7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巧言令色,鲜矣仁。
5)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名言8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11.巧言令色,鲜矣仁。
1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的名言9
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4.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
6.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 不学礼,无以立。
9.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作者:孔子
10.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
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
12.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出处:论语
1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14.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作者:孔子
孔子的名言10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8、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8、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的名言11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不迁怒,不贰过。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的名言12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礼之用,和为贵。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过,则匆惮改。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有教无类。
3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朽木不可雕也。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4、不学礼,无以立。
6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7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0、巧言令色,鲜矣仁!
81、不迁怒,不贰过。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8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9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的名言13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6、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10、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15、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17、不学礼,无以立。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2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4、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德不孤,必有邻。
3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9、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4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4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4、刚毅木讷近仁。
45、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46、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47、见得思义。
4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4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1、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5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3、不迁怒,不二过。
5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5、朽木不可雕也。
56、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0、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的名言1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得思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的名言15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4.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5.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7.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8.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9.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0.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11.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12. 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13.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14.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15.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16. 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7.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18.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9.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20.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3.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2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2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27.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28. 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29.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3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3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3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3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3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4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4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论语》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46.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4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4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50.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名言】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09-29
孔子的名言启示11-23
孔子道德名言09-29
孔子的经典名言汇总11-10
孔子哲理名言10-21
关于孔子的名言10-25
孔子的经典名言大全11-19
孔子的名言警句11-08
孔子名言名句04-17
孔子的哲理名言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