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7-11 13:11:04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名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礼记中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1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2

  1.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

  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

  4.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5.玉不琢,不成器。《礼记》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8.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9.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

  10.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礼记》

  1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1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15.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16.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17.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1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礼记》

  19.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2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2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26.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27.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28.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29.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3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31.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32.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学记》

  3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35.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36.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

  37.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38.其旨远,其辞文。《礼记》

  39.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礼记》

  40.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礼记》

  41.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4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43.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3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出处】

  《礼记·曲礼上》

  【译文】

  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译文】

  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出处】

  《礼记·王制》

  【译文】

  凡是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出处】

  《礼记· 文王世子》

  【译文】

  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出处】

  《礼记 ·学记》

  【译文】

  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教育是强国之根本。从古到今,教育都是人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出处】

  《礼记·礼运》

  【译文】

  食欲和性欲,是人最基本的欲望;死亡和贫苦,是人最厌恶的事情。(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为了保持清白的节操,可以不顾“饮食男女”,不避“死亡贫苦”,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美德。)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出处】

  《礼记·中庸》

  【译文】

  君子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巴结奉迎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为而不去苛求别人,那么就不会产生怨恨。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处】

  《礼记·表记》

  【译文】

  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貌庄重姿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出处】

  《礼记·杂记下》

  【译文】

  处于一定的职位,而没有在那个职位上所应该提供的意见,君子为其感到羞耻(或: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君子为其感到羞耻(或: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处】

  《礼记·曲礼上》

  【译文】

  礼节贵乎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其有来而无往,都是不合乎礼数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出处】

  《礼记·学记》

  【译文】

  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学问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然后才能奋发自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出处】

  《礼记·中庸》

  【译文】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4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礼记·曲礼上》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恶言不处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善则称人,过则称已,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礼记·中庸》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君以民从,亦以民亡。——《礼记·淄衣 》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淄衣 》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礼记·大学》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相关文章:

《礼记》名言警句03-14

礼记中的名言10-20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11-06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06-23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02-12

经典名著中的名言警句06-29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06-29

周礼中的名言警句02-27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汇总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