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时间:2024-02-08 10:59:32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清明的作文3篇[热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清明的作文3篇[热门]

清明的作文 篇1

  近几天,老梦回故里,每日很早便醒来。

  我知道,又是一年清明至,逝去的亲人念叨我了,又到该回家祭奠他们的时候了。

  由于多年前举家迁离故乡,这两年又外出打工,我们家一直“到处流浪”,原本该到亲人坟前祭拜的日子(每年农历的7月7和10月1日),也因工作繁忙,无暇返乡。

  母亲理解我的难处,每到节前,便早早交代妻去买来纸铂,自己在家里一针一线穿起来,累了,便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滴出一会神。待我下班归家,她便交代儿子和媳妇趁着夜色(城里不允许随便焚烧),到家附近的岔路口,面向家乡方向,拜上几拜,化些纸钱,希望逝去的亲人能够收得到。

  每次,妻都陪着我,神情凝重的,轻声呼唤亲人来拿钱。我们一起看着纸钱燃烧的火焰慢慢熄灭,化为灰烬,随风飘飞……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活着的人还要活着,四处漂泊只是为混口饭吃,那边的亲人应该能理解吧。

  可是,清明就不一样了。

  清明节无论对活着的人,还是对逝去的人都是大事。

  清明时节,正是细雨纷飞的季节,打湿了活着的心,也惊醒了逝去的人。想必他们在天国已经期待亲人的到来吧!

  因此,每年的清明必须要到坟前去祭奠,不管走多远,在清明前的几天里,我和妻女都要回家,到亲人的坟前看一看。一者一年到头了,也该给亲人清理一下坟头的荒草,添上几掊新土,让亲人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二者家乡有个说法,清明没人扫墓,坟头上见不到新土,坟前没有纸灰,人家会认为地下长眠的人已经绝后了,或者在世间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

  可是我还没有绝,不去扫墓于亲人没面子,于自己也不心安。

  父亲的坟与祖坟埋在一起,原来是一片梨园,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坟头掩映在如雪的花海里,环境很优雅。

  由于父亲去的早,我很小就肩负生活的重担,放学回来,到梨园田地里干活累了,便来到父亲的坟前,躺在他的旁边睡一会儿,没有一丝的害怕。这就是亲情的缘故吧!

  可是,随着农村产业调整,梨树被砍伐,梦中几十年的梨园不见了。也因节省土地需要,农村开始平坟还田。很多坟被平掉,原来硕大的坟堆,只剩下一个个突出地面的尖顶了。父亲的坟虽坐落在别人的田里,却得以保持原貌,依然那样高大厚重。

  这得益于家乡的风俗。

  在老家,每有老人去世,必须锯一些新鲜的柳树桩,做成孝子的哭丧棒,下地的时候插在坟头,有几个儿子就要插几个,而且按照排行一字排开,一个比一个短。柳树桩如果发芽成活,就预示着这家后人将会有好的前途。如果谁动了这样的树,谁家就会招来灾祸。因此,家乡从来没人敢乱动坟头的'柳树。

  我是父亲的独子,虽历经坎坷,终长大成人;他坟头的树桩也一样历经风雨,枝繁叶茂,帮我日夜守护着父亲的住所。

  但每年返乡,处处可见的“死人不要和活人争地”的宣传标语,让我对父亲和母亲百年以后的归宿多少有些担心。我不知道父亲的墓地还能维持多久?

  因为市区离老家太远了,为了赶上回程的车,每次回去上坟都是慌慌张张,到了墓地就添坟,添完坟摆贡品、烧纸钱,然后匆匆离去。几乎没有时间陪父亲抽支烟,和父亲说说心里话,多少有些愧疚!

  想想现在自己还“到处流浪”,居无定所,但毕竟还年轻,每年可以回去给父亲扫墓,还能找到一点回家的感觉,找到一点家人团聚的温馨。可是等我慢慢老去,腿脚不灵便的那一天,谁还会到他们的坟前添土?或者,以后他们因平坟还田也要“居无定所”,那再到清明,我们一家又能到哪里去“团聚”?

  于是,我想在市区给父亲买一块墓地,让父亲到城里来和母亲团聚。但如今,在市区购买墓地动辄几万元,母亲是绝不会答应的。

  此刻,夜深人静,思绪芜杂。外面下起了小雨,正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种凄历的小雨。

  我想,还是随遇而安吧,清明的时候给父母一份想念,至于到哪里去祭拜,由他去吧。

清明的作文 篇2

  传统清明时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所以我们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回老家扫墓。

  为了迎接这天的到来,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鸡蛋,杀好了鸡,准备好了行李。为什么要吃鸡蛋呢?我问了奶奶,奶奶说:在扫墓时,我们要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鸡蛋就成了习俗。

  在去扫墓的路上总有热闹的集市,大人们就会下车买鞭炮、冥钱、蜡烛、白酒、茶水。而我也会趁这时下车透透气,路边总会有各种美艳的鲜花,我也总会忍不住要摘花,我会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车上的时间是那么漫长,空气闷闷的。终于来到了老家的房子。我们会在这里休息30分钟,爷爷会上二楼看去年养的蜜蜂有没有乖乖听话,我和弟弟们总喜欢跟在爷爷后面凑热闹,弟弟被调皮的蜜蜂蜇了几个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钟过去了,我们再次回到那个灼热的.车里,开始了我们这次扫墓之旅。在这车里颠簸了半天,我们来到了老祖宗的坟前。一下车,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整个世界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就算天气再怎么恶劣我仍然不会放弃祭祖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对我们的贡献有多大,没有他们以前的努力奋斗,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到山上,到处上满了杂草,爸爸和叔叔们负责除草,婶婶和奶奶负责搞好贡品,爷爷负责摆放好鞭炮,而我们小孩子就负责烧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开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给每个人,每人6根。每个人都对这祖宗喃喃自语,而我则要祖宗保佑我考试顺利。拜完后点炮了,爸爸叫我先带弟弟们回到车上,怕鞭炮打到我们。而他们则离得远远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声全没,我们还要等火都灭完了才走。

  扫完墓时,天已经黑了。摘了几串香蕉我们就回家了。我们的扫墓之旅也完结了。回家的途中,因为一天的祭祖,我们都累了,在车上合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清明的作文 篇3

  一

  清明将临,故乡那棵魂牵梦萦的老槐树还在。我似乎看到了槐叶上隐隐渗出的泪痕。

  树下,母亲坟冢上的杂草青翠,该掩没了几声虫鸣?

  曾与母亲有关的事物,如欢乐,悲伤,青青的蔬菜,低低的谷禾,潺潺的溪水,高高的树木......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可以视作一种耐读的美德而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二

  多年了,清明有些深不可测,母亲的影子谁也追不上,总在梦里忽来忽去,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思想,蚕食着我忧伤的叶片。

  槐树也许太多情了,胜过土地上的油菜,葳葳蕤蕤的就覆盖了母亲劳作的身影。

  可母亲坟旁的油菜花的艳媚与芬芳迸射出惊人的美丽,那么安祥、朴素、细小和琐碎。只要心一触到,那久违的欲滴的血色和温情,就会让我颤动不己。

  三

  槐树总将阳光、雨露和空气密密实实地聚拢起来,把企图侵犯生命的脚步挡在臂膀之外。

  走回童年,季节在母亲的补丁上浮沉明灭,让清苦、疼痛和温暖钻进我身体的每个角落。

  而欣喜的是,被岁月熬得形销骨立的母亲,曾熟悉一年四季里的每一个节气,并知道,在相应的节气里,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那双干净利落的手抚摸过每一张树叶、每一寸田地、每一个流光溢影的期待......

  四

  母亲坟和槐树叶依偎在一起,清明槐便成了乡村的根和儿女的爱,让游子在眷念时就听到了槐树开花的声音,以及树下跌落在酒杯里的鸟声,同在阳光下如金属一样闪烁不停......

  我只好抟过身去,凝噎无语,让仅剩的感念化为小河里纷纷溅起的浪花。

  五

  清明,从哪里漏下的雨丝,迈过心碎的时节,洒落在母亲的坟前,浇灌着油菜花一样自由绽放的晨曦。

  那些纯情的追随,让过往的云霭已将雨丝孵化出鸟的羽翼,在栖息过的槐枝上,叶子们不再舒心地抖动,夜深时开始凝集泪珠。

  那些成串的槐花,细细读时让人有些难以割舍。

  那清明雨,如箫声,逡巡于情山意海之上;那清明槐,如琴音,吐纳着生命的芬芳与祥光。

  六

  耕作的母亲把一生的时光都种进地里,最后也把自己种入地里。

  那年秋天,体验过花开花落的虫子,在这泛凉的秋夜,把各自心中的曲子,吱吱呀呀地倾吐出来,也没有挽留住时光远去的足音。母亲把一只已开始冰凉的手,温馨地递给我。

  于是,我久久地揣在胸口,企图用热血和心跳把它焐热。最终,母亲霜凝的面容,转眼取代了晚霞的淡红;体内流布的血,汇入冻层下并没有了响动的水声。

  七

  清明,是圣洁和虔诚的象征,蕴涵着常人渴望温情的期待和祭奠,让生命的底色上永远刻印着和传承着这份光亮。

  销魂的槐树,一片叶子写着离去,一万张叶上写满悲悯,如泣如诉,浸透着亲情的慰藉和追念。

  母亲的'坟旁,一地油菜花开得如此璀璨,那不是梦境,是美丽的天堂;不是思念,是感知。

  最宽容最坦诚的土地怎么能盛得下母亲一生的沧桑和生活的情景。

  八

  槐树呀,是清明紧贴在我的胸口,除了心跳和呼吸,我剩下的全是浓浓的怀念。

  只有把耳朵贴向母亲的胸膛一样贴近坟茔,至今有一脉回响,似乎仍在延续着当初的风声雨声,悠扬、辽远、清晰......

  现在,谁还会把屋檐下相依相偎的锄头和镰刀,划成生命的双桨,迎送我们抵达生活的彼岸?

  谁还会把青禾和花朵铺满我贫瘠的路途,用一双望穿暮霭氤氲的眼眸,痴痴地守候儿女们匆匆的归程?

  谁还会在我流落异乡、饥寒交迫时,用温暖的目光和身体慰藉我寂寞的灵魂?

  九

  生命从流动到静止的过程,维系着千万朵归因。

  清明,杏花开满记忆,赶走彼岸沉重的黄昏。

  回到自己,轻抚旧时光的疼痛,忘记那些被无情灼伤的岁月,才能把感恩的种子撒向心的土壤,拱出青禾。

  清明槐,已高过母亲的坟头,仿佛在召唤一年的期待和收成。

  十

  当一座坟成为一种风骨,那么,槐树也就成了不泯的魂。

  即使命运磕磕绊绊遍体伤痛,我依然像母亲一样微笑着对生活充满感激。

  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母亲最古老憨厚的格言:把生交给死,把死托付给生。

  清明到了,不能回乡的我孤苦伶仃,伤口上撒下如血的月光,杏花雨因故地下了一场雨。

  那棵槐树上的空巢,鸟儿能找到回家的路么?谁的乳名从含香的露珠中醒来,在嫩绿母亲千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