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时间:2024-02-09 17:56:53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必备)清明的作文8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清明的作文8篇

清明的作文 篇1

  在这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时节,清明如期而至。

  细雨飘飘洒洒地漫天袭来,似乎给复苏的万物鼓劲加油。却在不经意间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让人的心里也飘着细雨。

  从懂事的时候开始,我便每年跟随父兄去扫墓,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辈,我一个都没见过,只知道他们是我的先人。 在墓地旁边,种着大片的油茶,父亲和哥哥在墓地前清除杂草的间隙,我就会在油茶林间逡巡。油茶树上正结着被称为“茶包”、“茶耳”的果实,带着甜甜的味道,或许这才是年少的我跟着去扫墓的最大动机。那些清明的细雨我从不放心上,也根本不属于我。

  我读初三的那一年,清明的雨也轻轻柔柔地,慢慢地进驻到我的空间。

  那年刚过年,爷爷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棺木被钉子钉住的一刹那,我突然知道再也看不见爷爷,心痛的嚎啕大哭。过了一两个月就是清明,我们第一次来到爷爷的坟前,杂草才刚刚冒出新绿,没多久,墓地就被我们打扫干净。我们摆好祭品,点起香烛,焚烧纸钱,深深地跪了下去。想起爷爷的音容笑貌,此刻竟阴阳两隔,眼眶不觉间湿润起来。

  天空飘起了小雨,已经十六岁的我明白,清明的雨开始丝丝茬茬飘进我的心间。

  我的奶奶在父亲8岁的时候去世,父亲和姑妈全靠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地带着长大。我们年幼的时候,也常常在爷爷的怀里撒娇。爷爷用胡子扎在我们的脸上,痒得我们一边缩着身子,一边咯咯地直笑,爷爷见我们狼狈的样子,也呵呵呵地笑着,两种笑组成一种别样的和声,充盈着小屋。

  爷爷不大言语,但似乎对我有所偏爱。每天吃过晚饭,总要我去陪他睡。爷爷不会讲故事,总是从抽屉里拿出几个银元,要么掂在手上,让我听银元撞击的乐声;要么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甲,捏着银元吹一口气,然后迅速地放到耳边,耳中便长时间听见“嗡……”的响声。

  岁月荏苒,不觉间二十多年过去,我常站在岁月的桥头,找寻银元撞击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思绪里,一次次走进爷爷的世界,追寻那份遥远而又虚无的亲情。我想,爷爷也一定来过我的世界,只是我无法捕捉,无法懂得罢了。

  清明的雨又开始密密麻麻地弥漫空中,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我和父亲又一次来到爷爷的坟茔,清理墓地的杂草,焚香祭拜。冰冷的雨水滴进泥土,无声无息,像是寂寞的'倾诉,不知这是否您的告白?油茶树叶上一粒粒水珠成线落下,不知怎的,我似乎看见你在垂泪。

  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饭菜,女儿和侄子在屋子里嬉戏,见了父亲就“爷爷、爷爷”的叫个不停,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心中的寂寞慢慢变得温馨起来。

  抱起女儿,看着屋外。远处,被雨水冲洗后的群山格外清新,山脚下清亮的溪水潺潺地流着,村庄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田野里几个农民还在忙碌着什么。

  小雨又沙沙地下起来,不知是不是雨水的缘故,我的视线变得模糊,但我分明看到一幅好看的图画。

清明的作文 篇2

  清明这个节日是寄托人们的哀思的,不像其它节日那样喜庆,大家忙着扫墓祭奠逝去的人,人们带着鲜花美酒到陵园扫墓祭拜,在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做清明粿,也叫“菠菠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这做清明粿可是有讲究的,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这做粿皮可不简单要把菠菠菜汁倒入糯米饭中,然后放到一个石臼里反复的捶打直到把它锤得和菜汁完全融合变成绿色,然后以枣泥、豆沙、萝卜丝和炒过的肉末等为馅捏制而成一个个小包。虽然它造型比较简单,但味道十分清香,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清明粿以春天的绿意。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来祭奠逝去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清明节是我们祭奠逝去亲人,也是我们对过去的回忆。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然而,今年的清明却是阳光明媚,煦风轻拂,长时间遭受寒风沙尘侵扰的人们,终于感到了春的娇美,春的亲近!在这新燕呢喃,万物复苏之际,一种怅然微微袭来,偌大的实验园,难以再寻找张校长那熟悉的身影!

  早想倾诉什么,为这位威严却可敬的校长;也曾拟就了无数怀念的话语,为这位勤朴而无悔的长辈……。因为,我忘不了在通往小餐厅的那几级台阶上,经常有一个身影在扶着墙艰难地往上挪,每到这时,真想跑过去扶他一把!也不由地纳闷:为什么不休息,苦苦支撑?为什么不去医院治疗,更待何时? 思量在学生们的喧哗声中渐渐消失。转眼间,张校长已在通往教学楼的天桥上伫立,敏锐而负重的眼神在警示着每一位实验人。我在想: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挪上那三层楼之高的天桥上的……

  张校长,我们尊敬的张校长在去年腊月人们已闻到大年味的时候,匆匆地、永远地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没有多想,思维被凝固在了一幅画上:那就是几级台阶上,一个身影扶着墙艰难地挪着,无数次地……

  这幅画难道永远不会重现了?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是不会再现了,再现的是首永恒的歌——执着与无私! 时光飞逝,沐浴在春风中的'实验园,到处荡漾着少男少女们的欢歌笑语,抽出嫩芽的柳条、绿了大半的草坪无不宣示着勃勃生机,用血汗播种文明的实验人,今年该是丰收的年头吧! 哦!这别样的清明别样的情!

清明的作文 篇4

  快过年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蒸团子。

  奶奶先从装米粉的大袋子里舀了几碗米粉放到盆里,接着用水把米粉和均匀。这可是个很费力的活,奶奶弄得满手都沾满了米粉。她一边和,一边还要往里面添米粉或者水。终于,一大块软软的米粉团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包团子了,奶奶示范给我看。只见她从大米粉团上揪下一小块,用双手搓成一个圆溜溜的球,再把左手的大拇指压在圆球中心,把面团放在手心里不停地转动,做成一个小碗。她用勺子舀了一勺菜馅放进去。说到菜馅,这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做什么馅都行,而奶奶家总是用青菜和精肉做馅的,这可是我最爱的菜肉馅哦。最后把捏出的小口慢慢合拢,搓成一个圆球。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搓好了圆球,再捏成扁扁的小碗,舀了一勺菜馅放进去。奶奶看见了,说我放的菜馅太多了。我减掉了一点菜馅,再把小碗的`口慢慢收拢。好不容易捏好了口,看吧,歪歪扭扭的,外面沾了好多菜,像个大花脸,一点都没有奶奶做得好看。不过,我自己做的第一个团子还是得到了奶奶的夸奖。

  做好的团子放到蒸笼里。蒸笼上已经销好了一层箬叶。为什么要铺一层箬叶呢?待会儿你就会知道啦。

  把蒸笼架到锅上,盖好盖子,就开始蒸啦。我眼巴巴地看着,好像团子一进去就出不来了。随着水汽不断冒出,香味也开始漫出来了。闻着一股股香味,我仿佛觉得嘴里的每一个味蕾都在分泌口水。哎呀,什么时候才能蒸熟啊?

  终于出锅啦!锅盖一开,先冒出一股热气,再看诱人的团子,胖乎乎的,白白的,十分饱满,让我垂涎三尺!

  奶奶刚把这盘团子放在桌上,大家全都跑了过来,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夹起团子放在自己碗里。我也赶紧夹了一个,一小片箬叶上是一个胖乎乎的白团子。我抑制住自己急不可耐的心情,使劲闻了闻。啊,是久违的香味,混合着箬叶的清香。本想再好好端详一番,可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咕咕”叫了起来。我再也忍不住了,轻轻咬了一口外皮,好美味,滑滑的,软软的,很有嚼劲。再咬一口馅,好鲜啊!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不禁胃口大开,一口气就吃掉了4个团子,打了一个嗝。等大家都吃饱了,还剩下一些团子。我看着剩下的团子,总觉得意犹未尽,可摸着自己圆圆的肚子,知道自己实在吃不下了。蒸笼里其他地方很干净——这就是箬叶的妙用,黏黏的团子不会沾到蒸笼上。方便清洁,而且箬叶的香味还能渗进团子里,让人胃口大开!

  现在,我已经上六年级了,比以前忙,难得才有机会回一趟奶奶家。好想,好想,再吃一次奶奶亲手包的团子。

清明的作文 篇5

  清明馍馍的做法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点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馍;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四川人做清明馍,是用清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清明草的绿色汁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然后包入豆沙馅,这时候还需要一个有圆形刻花的木质模子,将包好的清明果压入模子中,再拿出来时就会有一面印上了漂亮的花纹。一般一块木板上会有三个不同花纹的模子,做好的清明馍也会各有特色。上锅蒸好后的清明馍馍碧绿的像馅饼一样的东西,没有印花的那一面会垫着一张圆形的'竹叶,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也有一些地方的做法比较简单,直接将洗净的清明草和糯米一起蒸熟,用做年糕一样的方式捣烂,入模成型或者搓条。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放入锅了煎炒,煎至表面金黄,味道咸香。

  清明馍馍在南方很是盛行,尤其是江浙沪带。清明馍也被人称作清明团子。

清明的作文 篇6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微凉的清晨,出得门来,空气中都是的味道,不由得人不深呼吸一下,我却没有那兴致,只伫立在车窗外,凝望、凝望……

  天,泛起银灰,很冷,像纤手拂过青瓷,沁凉入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不由得叹嗟。

  我撑伞,路,实在泥泞,我挽着奶奶的手,慢慢踱步,眼前的房屋,稀稀疏疏,后半部分已经塌陷,墙角爬满了青苔,泛黄的墙壁仿佛向我们诉说无尽的凄凉。我仰头,我希望有雨水滴下来,湿了我的衣裳。

  奶奶道:“这是你爷爷亲手栽的银杏树,三十年了,时间可过的真快!”我拭干奶奶眼角的悲凉,复仰头,银杏叶颤动,你也在为谁叹息。

  爷爷与年轻时的爱情,竟也是轰轰烈烈着的,就在银杏树下,两颗年轻的心爱了。他们的婚姻就开始在无声里铺排开来,柴米油盐,一屋子的烟火熏着。再后来,病床上苍白的身影,心跳渐弱,一个年轻的生命,去了。

  奶奶亦悲凉,将他葬在银杏树下,喃喃:“老头子一辈子的'寄托也就在这银杏树上了”。

  村中亦有人住,却已是垂垂老矣了,他们和房子一样,都老了。

  我与奶奶来到坟前,坟很简易,草制的,父亲已经蹲在那儿了,静寂、无声,父亲将包好的锡元宝,倒出来,元宝慢慢缓缓的落入火堆,“噼啪、噼啪”燃烧的声音,荒凉,一阵绞痛,复上心头,两行泪,缓缓落下来,止不住的,无尽的悲伤。很快地,我止住泪水,默默走向前,抚碑,与爷爷作告别。

  这样的清明,才能将人们从那些深沉的悲痛中拉拢出来,慰以最清明的祝福。

  愿爷爷在天之灵,安好。

清明的作文 篇7

  清明时,天色阴沉。

  放学后我独自走在路上,抬头望,天空中阴云密布,天色灰暗,如夜临般阴沉。风吹树叶沙沙响,仿佛预示着一场不寻常的雨即将到来。我不禁加快了脚步,风也不知何时多了一份力,看着这即将压城的黑云,不禁心生一丝寒意。

  回到家中,天空逐渐黑沉下来,风也激荡着,在空中旋转,呼啸,演奏出一首首悲凉的'歌。才发现风也有情,也留着一份眷恋在这清明雨前吟唱。

  不一会儿,雨如期而至。楼下行人一片纷扰,都跑到屋檐下躲雨。然后总会听到大人小孩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有几个小脑袋探出来张望,一脸惊喜。雨纷纷的落着,一点一点侵湿了路面。

  不知不觉中雨势渐大,风摇曳着雨,在空中飘摇,旋转,时而像满天玉翠丽珠,时而像纷飞银带琉璃。关上窗听屋外的风和雨,几多悲凉几多愁。清明,夜已至,雨未停。风舞着雨仿佛定下了比翼连理之约流连于空,缠绵不绝,正如人的思绪,纷飞于清明夜中。

清明的作文 篇8

  清明将至,睹物思人;儿时的记忆已随时光的流逝渐去渐远,唯有对父母的举手投足仍清新如昨。

  以此拙文缅怀和祭奠已逝多年的双亲!

  十一岁那年,因自已顽皮,在与同伴玩耍时不慎从树上跌落,导致右脚踝粉碎性骨折。长久的卧床加之几近荒废的学业,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极致。听着欢快悦耳的舞曲,看着嬉戏奔跑的玩伴和翱翔天际的大雁,我会突然将手中的茶杯摔到地上,稍后父亲便会给母亲递个眼色,然后母亲就小心翼翼来到我跟前,弯身捡拾破碎的殘滞,再悄悄的退走。我的泪水一下子盈滿眼眶。

  刚刚放学的小妹,手里捧着红红的奖状,蹦蹦跳跳的过来,“哥,我今天学校跑步比赛得了第一,还得了奖......”小妹看到我脸色阴沉下来,就再没说下去。母亲匆匆跑过来,狠狠的在小妹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没看到你哥哥在想事情吗?别来烦他!”小妹离开时我分明看到红红的`脸蛋儿上淌下了委屈的泪水。

  春天的燕雀来了,在院子里来回翻舞,偶尔传来几声鸣叫,而我的情绪依然低落如常。深蔵于心底的还有对家人无尽的愧疚!

  有天天气尚好,煦暖的阳光,微柔的风。母亲轻轻走来:“儿啊,今天天气真好,东地的油菜开花了,我想推你出去走。”母亲滿脸的尴尬急急的改口,“不,是出去看看。”我理解母亲的心,强挤出一点儿笑容,“妈,是出去走走,顺便看看!好久没出去了,谢谢妈!”母亲的脸上立马溢滿幸福。

  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我的脚慢慢可以着地,恢复,行走。后来我考入了县里最好的中学,那个冬日,母亲送儿上学的单薄的身影依然印于我的脑际!

  第二年的初春,母亲由于医生的误诊离开了我们,那时我只有十二岁,小妹才十岁。仅仅相隔六个月,父亲又因过度思念母亲也随她而去。

  每每回到家乡,我都会抽时间到父母的坟前坐会儿,说说在外漂泊的苦与乐,讲讲家里的今与昨。

  时至今日,父母仍是我精神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