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作文5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有关人口的作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中国人口
30 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1、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仍然偏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就有了第一次婴儿潮。第二次出现在三年自然灾害后, 1962-1973年,这是人口出生最多的时期。第三次在1985年后,人口增长率明显回升。这三次婴儿潮让中国人口总数急剧增加。现在已经是13亿多人口,更有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我国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如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公顷,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江河径流量人均仅有245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3.5%。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2、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5 年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 8 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 岁以上人口中的`盲率达到11. 04 %。另一方面还有人口的身体素质不高,据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 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 9 % 。
3、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但自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 5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这和我国的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老一辈的人都讲究传宗接代,差不多都重男轻女。这一思想让男女出生人数严重不等,导致性别比偏高。
4、人口分布不平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 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 54 %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 13 %;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 46 % , 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 87 %。东部地区多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地理条件的优越,国家的大力支持发展,让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起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导致人口越来越多。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让许多人都不愿到西部地区去。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5,、人口严重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指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历史欠账较多、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特点。据2005年底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5%。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 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
6、就业压力大。大量的人口让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没文化,他们干的大多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而且工作时间长,工资也低,大多只能扶生活,还存在工资拖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工问题还是没解决。目前就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面临失业。找工作难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这和人口总数多,人口素质偏低是分不开的。
人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人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人口与自然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下游地区连续普降暴雨,洪水袭击了中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暴雨并不是造成这次洪涝灾害的唯一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这说明大自然已经对我们吹起了警号。
大自然对我们警号长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不遵循客观规律,对大自然肆意破坏所造成的。在史前时代,我们是崇拜、敬畏自然。农业时代,我们是有限地改造自然,且没有超出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能力,面临的是气象灾害对农业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而进入工业社会后,我们开始大肆改造自然,企图征服自然。发展不遵循客观规律,不与环境相协调,如“三废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使得自然受到破坏。我们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是我们不遵循客观规律的所造成的。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主要的人为因素有: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围湖造田;乱砍乱伐树林;图航运、灌溉、发电的方便,建造不合理的水利设施等。
我们过分改造自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原于我国人口过多。我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数字使自然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加大,形成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又反过来使人们更加贫困,造成恶性循环。每个人都要消耗大自然的资源,但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为了生存,只能向大自然大量索取资源。当大自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时,我们只能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如围湖造田、建造不合理的水利设施。使超过了大自然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口数量的变化,也是使大自然警号长鸣的原因之一。
那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呢?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要保护环境。人类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环境协调统一,否则就要受到环境的惩罚。我国政府应该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严惩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人大代表做好监督工作,使破坏环境的行为减少。并宣传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情,使我国公民提高环保意识薄弱,加强自觉性差,使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在人口这方面,我们应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可以解决人口问题。实行计划生育,还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青少年应自觉学习保护资源环境等基本国策,向家人好友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帮助大家树立环保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承担环保责任;作为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本领,为长大建设祖国奠定基础;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废弃物,积极使用宣传环保产品等,并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使大自然警号停止长鸣。
专家点评:
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
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
人口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的变迁,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而中国今天正处在新一轮人口变迁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口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传统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后,仅仅3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而且,出生率下降的趋势基本不可逆转。
可以预见,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无论人口政策如何调整,今后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也将很难回头,人口总和出生率将继续保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下甚至进一步下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人口变迁经历,都已说明了这一点。这两点变化决定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走势,比如老龄化时代到来,性别比的失衡,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以及少数族群人口在中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在西部地区聚居度增大等。
这些变化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就是发展安全。由于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总抚养比增大,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的费用增多,将使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而用于投资的部分将不得不减少,使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财政能力受到制约。如果中国因此发生经济停滞,今天中国人热衷说着的“大国崛起”、“伟大复兴”等等,将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厢情愿。
二是军事安全。近20余年来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对军事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多。但在国民收入三部分:消费、投资和防务中,由于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国防的国民收入,将来也可能不得不压缩或受到很大限制。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然在心理上总体趋向保守和防御,公众对于良好社会保障的压力会使国家不可能将更多财富用于国防建设。这一问题目前在中国还不明显,但再过一二十年,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显着变化。
在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支撑足够的军事能力,这不仅影响军事安全,也影响发展安全。同时,一个独生子女占劳动力主体、老龄化程度日深的社会,也将侵蚀一个国家防范和进行战争的能力。在独生子女家庭占中国家庭总量几乎一半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战争的承受能力将完全不同于以往。
三是社会安全。目前,中国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上城乡分别明显,中国两种社会和人口———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间的对立,今后也可能加剧,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中国人口正由传统农业人口向现代工商业人口转换,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后,一旦城市经济发生危机,很多人就将会在城市成为流民或游民。从一些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的情况看,人口转型同样产生过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由此引发过革命。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大量适婚男性将因男女比例失衡而无法组织正常家庭生活,这将不仅诱发贩卖人口现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剧活动及其他危害社会安定因素。
四是文化安全。中国近些年来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中国传统儒家文明的`继承是靠中国特定的生育文化来支撑的。然而,独生子女群体不仅在改变人口结构、社会结构,也在改变文明结构。有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牺牲奉献观念等方面,与以往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人群相比,有显着差异,在这一代人身上,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色彩更为淡薄。
由人口变迁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有些已处于逐渐爆发期,有些还处于积累期,现在来看还不是特别严峻,但未来会对中国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为此,中国的人口政策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防止人口突然增长过多不同,今后中国更应防止的是,新出生人口规模因出生率下降而出现大幅度下降,以及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加重。为此,应促使独生子女家庭在全国家庭数量中的比重逐渐减小,以保证国家发展安全,同时也保证中国传统信仰结构和文明传统不至于在一两代人之间就完全断绝,和保证未来中国军队中的绝大部分成员不是独生子女构成。再比如,在人口政策上,中国目前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人口群体分别对待,这在一定时期有其必要性,但现在已有调整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中国应根据“人口红利”可能将于2015年左右丧失的情况,加快产业升级,摆脱单纯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推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工商业发展,带动人口空间移动。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如果也能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大大减小地区发展差别,促进社会发展公平,以及东西部之间的人口交流。
专家点评:
语言平淡,不会描写
提高人口素质
泱泱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各种美德,并被龙的传人传承着,不断吐故纳新,流传至今。但今天,这些龙的传人真的有将这些传承发展吗?我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我伸手招呼公共汽车停下,车门刚开,售票员没有好气的说:快上来。我上车一看,已经没位置了,便想下车,没想到车门已经关了。我只好买票了。车在向前飞快的行驶。又一次车门开了,人潮像沙丁鱼般的涌上车。挤,车厢里的氧气在挣扎。被挤在角落里的我此时感慨良多啊。这么严重的超载,司机你还不知道吗?售票员你不会劝说吗?制约他们的交警现在又身处何地,让他们无法无天呢?礼仪之邦就是这样一次次被诠释吗?司机,售票员,交警你们的责任感在哪?中华美德又是在哪?!汽车像网一样在空气,地面张开巨口,路边的鱼被网进了汽车,然后司机欢天喜地的收网了,车上的人却快要被挤爆了,车厢里溢满腥味……
又过不久上来一位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蹒跚的挪上了车,车上坐着的人对此都无动于衷,好像视而不见。而售票员更是连扶一下都没有,还忙说动作快点,赶快买票。角落里的我呆呆的望着这一幕幕,心早已黯然神伤。跌进深渊了。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华美德吗?面对年迈的老人熟视无睹!面对严重的超载仿若没有发生!中华美德到哪儿去了,友爱,善良,真诚……都销声匿迹了吗?不!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被眼前的.利益所掩埋在内心深处。一定是这样的!一定这样的!
为什么外国人的景区里要用中文写警告语?为什么礼仪之邦的人对礼仪的诠释如此让人失望?而口口声声所说的传统美德是口头词吗?……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完美的诠释传统美德吧,提高人口素质,让这泱泱大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吧,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强大的后盾!
专家点评:
语言平淡,不会描写,详略不当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专家点评:
中心不突出,表达欠文采,详略不得当
【人口的作文】相关文章:
人口的作文01-16
人口团子作文03-14
和谐的人口作文03-14
关于人口的作文:提高人口素质-700字08-23
人口增长英语作文04-06
关于人口的英语作文(精选15篇)11-28
有关世界人口日的作文01-20
世界人口问题作文04-08
人口增长的英语作文(精选16篇)11-01
人口问题英语作文(精选16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