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科学作文100字
当我们在信息世界里遨游时,有没有想过这是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变化?是科学,是它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活与科学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科学点亮生活】
科学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上周六,我们小记者来到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来探索化学的奥秘。
开始,研究院的阿姨给我们讲解了有关表面活性剂的知识。我们才知道,生活中我们吃的冰激凌、奶油,还有家里用的洗涤剂,都和表面活性剂有关。呵呵,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呀!
接着,我们参观了各个实验室,我还亲手做了一个小实验。叔叔指导我把一种透明的液体倒进烧杯,又用试管将几滴红色液体滴进烧杯中,摇一摇,原本透明的液体竟然变黄了;叔叔又让我把另一种透明的液体滴进几滴,再摇一摇,液体又由黄色变成了淡粉色,太神奇了!最后,叔叔让我把原先烧杯里的液体再滴进去,淡粉色的液体又重新变回了透明的颜色!伴着小记者们的阵阵惊呼声,我透过烧杯里的透明液体,仿佛看到了化学那独有的色彩……
一个半小时的科技之旅结束了,我明白了是科学点亮了我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无穷乐趣。
【篇二:科学改变生活】
当我们在信息世界里遨游时,有没有想过这是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变化?是科学,是它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比如电脑。
电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它的功能可不少,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同朋友聊聊天,查查资料,玩玩游戏……以前没有电脑,想了解什么资料很麻烦,要去图书馆查阅,想联系哪个人只有长途跋涉,走路过去同他取得联系,现在可不一样了,上网一查,非常快捷,应有尽有,登上qq,随时联系朋友,让我们节约了更多宝贵的时间,电脑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这就是科学改变生活,我希望科学越来越发达,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快捷。
【篇三:生活中的科学作文】
一天,我看见妈妈在烧菜,拿着勺子舀了一勺菜汤尝尝咸淡,我想盐水中证发出的水蒸气也是咸的吗?我准备做一场实验,证实我的想法。妈妈对我的“科研”大力支持。
我开始准备材料:盐,水,金属小勺,电磁炉,锅。先把水和盐倒入锅内,把锅盖上,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当水蒸气冒出,把小勺放在水蒸气中,一会儿小勺上凝出水珠,把小勺放在嘴里尝一尝——一点也不咸。
这是怎么回事吗?我查阅了《百科知识——科技》才知道:原来水元子比盐分子要小,从盐水中蒸发出的水蒸气中没有盐分子。水分子的距离遇到勺子之后逐渐缩短。最后凝聚在勺子上,成为一个整体——一滴水珠。原来水元子比盐分子要小要轻,水珠中所以没有盐分子,小勺子就不咸了。水分子越烧越少,越来越咸。听说盐就是海水利用这个原理晒出来的。
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只有热爱科学,善于仔细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它。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味。
【篇四:生活与科学】
真科学能造福人类,伪科学会贻祸一方。我们学科学,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所以要抱有一颗善良的和谐的心,保持一份淡然的平和心态去面对科学,善待科学,用好科学。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只要我们勤奋学习,永不言弃就会得到真科学。
一个个奇思妙想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聪明利用。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发明走想大发现的.,科学的大门永远向爱探索的孩子们敞开。同学们,你也试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走进科学,科学界中有许多妙不可言的事情,观察气象,收集标本,科学实验,科普活动,生活发现等都是探索科学的一种,人类因科学而进步,科学因人类而创新,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也离不开人类。
【篇五:生活处处有科学】
生活处处有科学,今天中午,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中午放了学,我飞快地跑回家,因为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回到家,一阵香味儿扑入我的鼻中,我问:“妈,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妈妈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嘿,还卖个关子,那我就等一会儿吧。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餐桌。有土豆丝;大米饭;紫菜汤。看着这些饭菜我真有点馋涎欲滴。平时我最爱吃的就是土豆了。因为土豆很面,容易入味,所以我很爱吃土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土豆丝今天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那么面呢?脆脆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心里想着。然后,我问了妈妈,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放醋土豆就很脆,不放醋就会面了。有可能醋和土豆不相容吧!”我哈哈地笑了起来,我那三岁半的弟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在餐桌上空荡漾……
看我们多幸福呀!要是爸爸在家就好了,可惜爸爸出差了,不在家,如果爸爸在家,肯定会和我一起探个究竟的!
看,生活处处有科学,而发现科学的机会只留给那些细心的人!
【生活与科学作文100字】相关文章:
科学与生活作文01-28
生活与科学作文06-28
生活的科学作文05-21
科学与生活作文09-21
科学寄于生活生活寓于科学作文09-08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07-28
生活处处是科学作文08-18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04-11
关于科学的作文:生活处处有科学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