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生活的作文

时间:2021-01-24 11:23:45 生活 我要投稿

关于春节生活的作文(精选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节生活的作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春节生活的作文(精选5篇)

  春节生活的作文1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传统节日。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的最爱。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已经开始了,在我们这里叫小年。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一个开幕式。这一天,是要祭灶的。祭灶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来,说明过年的气息离我们更近了些。

  过了小年,大家就更忙了,必须准备过年的东西,正式迎接年的到来。

  除夕真红火,每家每户都鞭炮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家家都赶着包饺子,到处是饺子的香味,人人都穿上了新衣,贴上红红的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笑声不停,灯火辉煌,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午夜十二点,春节的钟声响起来了,伴随着钟声到来,预示着辞旧迎新,大家都长大了一岁,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我好想停留在那长不大的童话世界里……

  正月初一和除夕之夜,虽然只是一个时差的区别,但却给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正月初一,不像以前那样守旧,不在是男人拜年,女人在家接待客人,现在一家人去给长辈拜年,也不在是叩头如捣蒜,现在只要说声祝福语,行个礼。哈哈!压岁钱就到手了,春节拜年收红包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其次,还要去上坟,就是给以逝的亲人去拜年,鞭炮声又一次响起来,一演示对逝世亲人的怀念,还要烧些纸钱,祭些酒菜,我不禁想到:“人世间,为什么要有生离死别呢?今年是双传统节日,一边是春节,一边是情人节,这又给今年的春节增添了一份喜庆美好的色彩。

  正月十五,春节的最后一层台阶了,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今年,我们这里的灯在宾河路上展示,整条街像是在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是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虎灯,有的是大红宫灯,有的是龙灯…。每个人都好像坠入仙境一般。一眨眼间,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化成五光十色的星星点点,洒满在视野里伴着满路的花灯,把天空打扮得金光灿烂,碧玉滢滢。元宵节就是吃元宵呀。欢欢喜喜过大年,团团圆圆吃元宵,这的确是件美好的事情。

  正月十五就是年的闭幕式。美好的正月十五给年彻底拉上了一卷令人怀念的帷幕。

  春节生活的作文2

  北京的朋友在微博上问,"人都走空了,城市就能清静起来了吗?"朋友描述的有点夸张,不过说的倒是实情,到了春节这个节奏,城市的人群潮水般地,朝着农村蜂拥而去。两三年前春节,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从所在的小城市,坐公交客车跑到一百公里外的重庆主城,然后公交车一路漫游,所到之处清清静静,那才真是一个畅通无阻。

  当然记忆当中的回家过年,更多是处于不畅通状态。大女儿一岁那年,怀里抱着孩子、背上压着重重的行李,好不容易排队买到去重庆主城的客车票,然后又是好不容易打到的士,从菜园坝一路奔袭至朝天门长途汽车站;然而一到客运大厅顿时傻眼,弯来拐去的排队长龙,一眼根本就望不见头和尾。更崩溃的是,花了三四个小时,还只是买到了车票,手持车票还得排队上车,这其中又是三四个小时,饥肠辘辘倒也罢了,抱着孩子四处寻求把尿之处,遭遇到的侧目尴尬则有n次之多。孩子现在十岁多了,估计已经忘记、或是对这次苦不堪言的回家过年毫无记忆了。

  相比农村长大的同龄人,出生在城里的孩子幸运的是坐车机会更多,然而我家的孩子却是经常晕车,这恐怕是受到遗传因素的牵连。出生在山村的我,小时候不要说坐车,就是看到车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就是要看到公路,都得步行两三个小时到山外的亲戚家"走人户",羡慕地看着有客车货车拖拉机,隔三差五在他家背后的泥石公路上,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偶有机会坐车进城去亲戚家过年,上车第一个节目必定是吐得一塌糊涂,然后软趴趴地摊在座椅上,一个劲地暗暗发誓:老子再也不坐这个车啦!

  到了可以当"老子"的年龄,不幸的是我仍然晕车,尽管每年春节来临总是归心似箭,但都得备好塑料袋以备张口即来的猝不及防。奇怪的是,真正当了"老子"、作为孩子的父亲,也许是心思转移到了晕车的孩子身上,总之是自己就再不晕车了。不过,不晕车并不代表坐车就一定是舒服的享受:一方面要对车底行李箱里的东西牵心挂肠,担心沿途下车的乘客有意无意提错了包;另一方面,怀里的孩子总是小动物般地蜷缩成一团,自己多累多想睡觉都得咬牙切齿地忍住。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回过头去看已经发生了故事的春节,尤其是每当过年时节,站在家门口迎接疲惫不堪的儿女归家,再为儿女吃好睡好和玩好、忙得疲惫不堪的父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频频动员父母,春节时候离开农村到城里过年。这几乎就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拉锯战,年年都在给父母作动员,他们年年都答应着"明年来看",但到了第二年仍然是儿女们一路飞奔跑回农村老家过年。

  今年的情况总算有了改观,坚持了多年的父亲,终于答应来我家过年;年前到外省妹妹家看外孙子的母亲,也于节前回到我家。他们二老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朝着我家这个"会师"点相向而行,令人意外的是,都是上午九、十点出发,结果大同小异地都于下午三四点到达。一边是"动车 高速公交车",另一边是全程高速公交车;更让人吃惊的是,两位老人均无晕车现象。

  这是最令我高兴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比得上父母不受苦而庆幸而乐呢?不晕车的父母,怀着一份轻松和新奇的心情,来到子女工作所在的城市,看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以及他们从未想过的消费、出行方式,在这其间应该会有很多值得珍藏的片段与瞬间。城市当然不是老人家的故土,但是他们能够从农村出来过年,场景与时空的短期切换,为固守传统佳节气息的他们,丰富和充实了关于过年的时新体验。

  家里的水电气缴费事宜弄得妥妥的,柴米油盐酱醋置办得满满的;如何开电视、怎么用空调,手把手地教得好好的。再给老人奉上一个不大不小、能表心意的"红包",张罗老人、孩子们一家人吃了欢欢乐乐的团年饭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由此也就拉开了帷幕。父母从农村来城里过年;平时忙着上班的我们,趁着春节几天能和寒假重合,想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过年。几代人的过年因为家庭情感而交集重重,但又因为时空顺序的变化不同而生动各异--因为行走而不断进化着的春节,总有美丽风景在路上!

  春节生活的作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知道我为啥喜欢他吗?嘻嘻,不知道吧,那就让我一一告诉你们吧。

  我喜欢春节时的一个传统活动——放烟花。看,那一个个美丽的“花朵”,比彩虹还要美丽,比朝霞还要绚丽多彩——一个花朵还未散尽,另一朵火苗直冲天空,一瞬间在天空绽放,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那样婀娜,那样耀眼。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

  我还喜欢春节时的一个传统活动——贴春联。爸爸先用“胶水”把它涂好{其实我也不知道它叫啥,反正都是黏糊糊的.,就叫他胶水好了。春联好像在说:“不要挠我痒痒了,我快笑死了。”爸爸把涂好的胶水递给我,我本本以为贴春联很简单,于是就往门上随随便便的一贴,就在这时,姐姐过来阻止了我,我脸上充满了疑惑:“姐姐你为啥不让我贴春联。”“贴春联要认认真真的帖,不要随随便便的一贴,这样才会更好看。”说着,姐姐拿过我手中的春联,认真的贴在了门上。春联好像又在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好的家。”我和姐姐都开心地笑了。春联渐渐的贴完了,时间也随着过去了,我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贴春联,好开心。

  渐渐的已经到了夜晚,真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里,停留在这段快乐的时光里。

  春节生活的作文4

  我的春节是在外公外婆家过的,小时候每年过年都会回家,爸爸开车去。外公外婆的家在浙江丽水松阳,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很清澈的山水,也有很多绿油油的田野,满地都是种植的茶叶田,我很喜欢那里。

  每次春节,外婆都会在家里做饼给我吃,这次我在外婆家,我也学会了做饼,里面的馅是有青菜,肉丝,萝卜丝。于是我和外婆一起去田地里面拔了很大的萝卜,也拔了一颗蔬菜。外婆家的萝卜是自己种的,好大好大,需要我花很大的力气才可以拔起,不过看我的力气是不是很大,我居然可以拿起三颗大萝卜回家。外婆把馅一起做好,我就开始做饼了,这是我第一次做饼,虽然我做的样子不是最好看的,但是我居然吃了三个,特别好吃。

  除了做饼以外,还有每年大年初一早上都会放鞭炮,一个鞭炮可以放十分钟以上。爸爸说在杭州市区是不可以放的,为了环保。但是这个是外婆家每年的习俗,每年放鞭炮是代表红红火火,代表新的一年恭喜发财。

  这个假期我学会了很多本领,也感受到了农村的春节是丰富多彩。

  春节生活的作文5

  照我们揭阳市的老规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一次,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腊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果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掉,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赶回家团聚,除夕月全家吃团圆饭,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赶回家。

  送压岁钱是重要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赚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初一拜年,又称“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什么礼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若有儿女,亲戚必需掏腰包给他们,到了初三在去人拜年,会被认为礼节欠周。所以,有句俗掺:“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正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菜”。“七样菜”即由七个不同品种蔬菜煮成一窝吃。相传,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的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车温暖感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决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复职高升,亿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也菜工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采”而食,以寄托对新的一年期望。

  我们的春节怎么样?

【关于春节生活的作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的生活作文三篇05-25

关于春节生活作文4篇05-08

关于春节生活作文3篇05-07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9篇04-29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六篇04-28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4篇04-28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7篇04-25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五篇05-24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八篇05-14

【精选】春节生活作文七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