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的作文

时间:2022-05-07 18:51:04 我要投稿

与书的作文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书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书的作文四篇

与书的作文 篇1

  从我成长记事开始,我便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图书,从一年级的图画书到了五年级的小说,丰富我的知识。

  我看过很多很多的书。有萧红写过的,《呼兰河传》。它是一部充满童心的书,她用她浑重又轻盈的文笔,在我们眼前塑造了那个不朽的时代,用她的生命点缀出属于那个年代所有的色彩,那是她的童年,是她那看似平凡似乎又不平凡的生活,照就了这个巅峰之作。矛盾生前曾用他那独特的标准品味《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啊,谁看了《呼兰河传》后不会被感动呢?那竟境,那语言,是别人所达不到的,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鹤立鸡群,并且不输任何年代。可角落的那本《穿堂风》却让我受益匪浅。它讲述了一个男孩橡树,因为父亲是小偷,所以,众人丢了东西后,总是先想到他,孩子们也不愿跟他玩,他每天都孤零零的,别的孩子可以享受穿堂风,他却不能,还得忍受大家排挤的目光,最终,他运用自己的方法,让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是啊!一个人无论是多么地受人排挤,但是,只要像橡树一样,胆于用自己的方法让别人重新认识自己,这难道不是这篇小说的极终体现?这也不是生活中一些人的成长经历吗?打败拦着你的挫折,你就先进了一步,成功了一步。生活中的挫折有非常多,有一个女孩,她既不埋怨自己命运不公,也不抱怨自己为什么会发这高烧,而是静静地,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写成一篇篇小溪流水似地文章来。这个人 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女主人公海伦。凯勒,她以她那不平常的人生去想象去思考自己假如拥有三天光明会干什么样的事,那是多少强烈地渴望啊!一个残疾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色彩,我们这些健全的人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地学习呢?海伦。凯勒不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道理吗?

  书是我成长中的伴侣,它将会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地去走向那遥远的成功,会永远,永远……

与书的作文 篇2

  书,是我的朋友,书,是我的启蒙老师,书,更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幼年时,每晚入睡前,《365夜故事》和《格林童话》便成了我的伴侣,渐渐的,我对这些故事有了一些体会,我时常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高兴,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了怜悯,为白雪公主有这样七个朋友而开心,也曾梦想和灰姑娘一样变成美丽高贵的公主,慢慢地我能自己读故事了,入学后,我认识了不少字,便不再满足于这些满是图画的小人书。

  一天,我无意中在少儿频道看到了动画片《淘气包马小跳》,这个动画深深地吸引了我,只可惜一天播两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杨红樱阿姨写得一套书,我便央求爸爸妈妈给我买一套,妈妈怕我不喜欢读,就先给我买了3本,谁知,我书一到手就乐不思蜀了,一直看书,不再看电视了,再后来,我又迷上了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

  现在,我已经能够读名著了,像外国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居里夫人传》,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史记》,还有四大名著我都已经看过了,因此我知道了许多的中外名人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书,它令我着迷,它陪我长大,让我了解古代历史,让我开拓视野,让我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书,可以用来消遣,可以用来做知己,更可以来学习,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与书的作文 篇3

  我与书的趣事,如天上的繁星那样多,有些我已忘记了,但有些我却印象深刻,那些事情有危险的,温暖的……

  为书“丧命”

  二、三年级时,哥哥送我了一本科普书,我爱不释手,一天下午,我在一条小河旁看书,由于我认识的字不太多,所以看一下就要翻一下字曲。我正专心对付字典,一不小心那本心爱的书一不小心就掉到小河里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扎进水里,书是摸到了,可是,我不会游泳啊!幸好大哥及时赶到,回家又是一顿毒打。

  书“灵丹妙药”

  一个周末,我突然发了高烧,不能去参加与朋友们的效游了,我心里很难过,即使有妈妈在身边陪伴我。

  我心里很难过,随手拿起床头的一本小说读起来,因为很薄,所以很快读完了,读完后,又想起了书有趣的情节不时哈哈大笑。身体突然不难受了,神清气爽,书真是我的灵丹妙药。

  书,让我爱不释手,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书的陪伴,在动车上、在飞机上、在睡觉前……书陪着我一起成长。

与书的作文 篇4

  上学时就很喜欢读书, 那时读书的原因很简单 , 就是单纯的爱好。或买或借,拿来一本书就一头钻进去,遇到特别喜爱的书甚至废寝忘食。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语言魅力,常常陶醉其中,乐此不疲。不过读的书仅限于文学书籍,大部头的小说、杂志常常是阅读的首选对象。 参加工作后 读书的爱好 渐渐搁置下来,直到与新教育相逢。

  在校长的推荐下,开始阅读些一线教师写的作品 。这时的阅读应该定位于实用性阅读吧?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 能帮助 自己的 教学, 提高管理 管理班级的 水平 ,以解自己燃眉之急 。 薛瑞平 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启了我正式的专业阅读之路。这之后, 李镇西、王金战等老师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王莉、郑学志等老师的关于班级管理的书籍, 《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常常摆在案头。 这些来自一线的老师的文章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操作性强 。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又像一部字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几乎都可从中查到解决办法。尝到甜头后,便开始摘抄,认为有哲理或用得着的经典内容摘抄下来,或模仿,或改进,一招一式地学,一点一滴地进,就这样亦步亦趋地跟着往前走。

  今年年初,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书班, 阅读的境界似乎又提高一些。读的书数量多,范围广,难度大。除了跟着读书班一起共读书外,还有语文组的共读书籍。王荣生的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 等书籍都在阅读之列。所读的书不仅专业性强,难度也大。《教学勇气》这本书就是一点一点的啃着读的。有时也曾想过放弃这类艰涩难懂的书籍,但想到我崇拜的薛瑞平老师都提倡教师读点哲学类书籍时,又想到和读书班的老师同行,便坚持了下来。以前读书习惯只读一本,直到把这本看完再换其他书籍。如果遇到特别喜欢的书籍,就会想法搜集这个作者的其他书籍,看他写的系列书籍,一下子看那么多自己喜爱的书,那情景真叫过瘾。不过这次无法这样,看《教学勇气》不能看太多,因为它需要消化的时间太长。于是在读这本书时,我穿插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和自己喜欢的叶嘉莹的 《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原本担心交错着读书会不会影响阅读质量,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和 《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中的相关内容正好可以印证《教学勇气》中的某些观点,艰涩难懂的内容在这些鲜活的例子下变得浅显易懂,使我豁然开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如果说自己读书可以自娱自乐的话,那么听“高手”解读阅读则是如沐春风。 4月20日,学校请来读书会的几位读书达人作的关于阅读的报告, 解决了我读书中遇到的疑问,令我茅塞顿开。他们的阅读经历,读书观点,读书方法,让我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才知道自己读书,尤其是阅读《教学勇气》这样的书籍原来只是盲人摸象而已。和他们相比,自己的阅读真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惭愧之余,也更坚定了读书的愿望。

  和书同行,且思且行。

【与书的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与书的作文02-25

与书的作文10篇04-12

与书的作文九篇03-19

与书的作文8篇03-11

与书的作文7篇03-02

与书的作文9篇02-26

与书的作文八篇02-08

与书的作文6篇02-05

读书_我与书的故事作文03-06

【精品】与书的作文五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