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抒情作文:乡情
导语:抒情作文属于比较感性的文体,和议论文相对,抒情作文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下面和小编来看看抒情作文:乡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乡情
“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山脚门外,啰来,啰啰来,孤老堂,松台山里仙人井哪啰来,妙果寺里猪头钟,啰来——”
简简单单的调子,孩童拍着手,用稚气的嗓音,用不大标准的温州话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十分温馨。
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模样。那时候我连字儿都认不全,却能将这样一首童谣唱得熟稔而自在。
说起这首温州童谣,自然是要说说里头的景儿的——便以这松台山为例吧。
温州有九山,其一便是松台山。从前小小的我,总喜欢站在那松台广场上,去望松台山上那高高的净光塔,而有时,我也会同父母一起,去寻那妙果寺。
妙果寺并不常开着,或许是机缘巧合未到,我并不曾得以入内,只是时常望着寺门。那样明黄的色泽,有千余年的长久回忆,那里面的佛神,是否也是从未更改的模样,无悲无喜的瞧着这世事更迭,慈悲而又悲悯的给予一些善意?我无从知晓,只是合了掌,诚心念一句佛。
太多的历史已在岁月的车轮中滚滚而去了,温州也并非如故的模样了。可我总也不会忘的,这儿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那一方水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我的故园就在这里,一直在这里,不会离去。
篇二:细雨,旧路,乡情
这雨中,一段难以言表的情绪荡漾心头,如同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波纹。
——题记
我漫步在乡间的青石路上,由于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不免有些湿滑,空气却不像大城市的那般刺鼻而是带着一股花的清香。
知了在树丛中呢喃,蝴蝶也不停得飞舞着,伴着花的清香,我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条小溪边,也许是小溪的灌溉,溪边的花草长得格外茂盛,走近一看,那长着几朵我不认识的野花,嫩蓝色的花瓣上存留着少许的露珠,显得小花更加晶莹娇嫩。
我把目光转向小溪,阳光在水面上流动,鸟儿在半空中回旋吟唱,水中倒映着嬉戏的小鸟、温和的太阳、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几朵不时飘动的云,水中的小鱼大概也被这如画般的景色惊住了,一时之间竟忘了游动,水中的小石子也是非常的精致,我随意拾起一块,光滑的表面像是被打磨过一样,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形状。
绕过小溪,便是一片小树林了,小树林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脚踩着的不再是青石路,而是一条泥巴小路,小树林十分幽静,我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听翠绿的叶子轻柔的呼气,听幼竹无声的报出心声。抬头看,合欢花!粉色的花散发着沁人心鼻的花香,“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看着满树的合欢花,心中不免想起了这段诗句来。忽然,厚重的乌云挡住了柔弱的阳光,淅淅沥沥的雨声响在耳边,也敲在我的心头。
我感叹,这里的景色虽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却在我心中荡开层层涟漪。那场雨,那条路,以及那满树的合欢花,我心中最美而又最难以忘怀的地方。
篇三:深巷乡情
每次提到家乡,母亲的话美得像诗一样。
她说,她从小生长在古老的县城。是张玉娘的县城,是叶法善的县城,是沈晦的县城,是她的县城!
她的家乡是古巷街头小贩回荡在长长幽巷里的吆喝声;是古街两旁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是阴雨天里,隔壁阿婆油炸的金灿灿、外酥里嫩的灯盏盘……那一抹抹记忆中或深或浅的痕迹,深深地嵌进她的生命里。
原来,看不见、回不去的是母亲的家乡。
于是,我去探寻母亲梦中的家乡。
纵横交错的小巷子,入口并不很显眼,挤在两幢高楼之间,以至于我从未注意到它。路仍是青砖铺的,坑坑洼洼地,像长满麻子的脸。但只一步,便觉出小路沉淀地厚重的底蕴来,那一缕很久很久以前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虽然我从未来过此地。
小巷很狭窄,最多并行两人。巷道两边拥挤着木屋,屋顶低矮可见。一砖一瓦,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斑斑驳驳。我能感觉到它的分量,它是历史的一角,正是这一砖一瓦堆砌起几代人的记忆,正是这斑斑驳驳,诉说着母亲们经历的沧桑。
微翘的屋檐占据一方,下方虚掩的木门大多被千百年的岁月侵蚀,依稀可见纹路。许是很多年前就被废置的吧。但它掩着的门后,是几代人温馨的记忆,更埋藏着数不尽的人生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它们定是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并刻骨铭心的被人们永远藏在心里。
巷子里仍开着零散的店铺,卖着从古至今都流行的小玩意儿,还有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饮食。最受欢迎的是一家百年面馆,连牌匾都是木板刻的。木门老得嘎吱作响,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开合自如了。店门一入,就看见占据墙边的土灶:一口大铁锅,嵌在水泥里,还得添柴火的那种。总有个老妇人在锅旁架一大块木板,足足够十多人坐一桌的那种。她只顾埋头擀面,手、胳膊上、鼻尖上、脸颊上、甚至头发丝上也沾了不少面粉。店里虽只有几张红木方桌配着长板凳,却每天门庭若市。若是刚来吃面,那恐怕也得等上一会儿了。热乎乎的大瓷碗里满满的手擀面极筋道弹牙,顶着青翠的葱花,盖着炖得酥烂的大排或是铺着嫣红的酒糟猪肠,再浇上熬得滚烫的浓汤,还漂浮着油花。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是难以抵御诱惑的。
深入巷口,左侧端坐着一老宅,整整齐齐的,古朴老实。母亲指着那宅院告诉我,那是大伯公的旧屋,如今腾出来作展览了。里头还有个蛮大的院子,一口天井,切割出四角的天空。宅子邻边是博物馆,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松阳小城悠久的历史印迹:编制精巧的绣花鞋、灵动的木偶、最古老的影像播放器,以及糖糕青糕、沙擂、清明果、乌冬饭等。二楼摆设着一方品茗桌子,午后的阳光洒落在桌面上,辉映出经久不息的茶文化。如同穿梭在千百年的史册间,我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博物馆对面的木牌上刻着:山中杂记,使人忆起《山中杂记》这本书来。附近还散落着些许古玩店,一物一情一故事,静候人们去探寻。
巷道交错相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岔路通往何方,不知道下一段青石板路尘封的故事,一切随缘。松阳人的乡情就同这小巷一般绵延至远方,一眼望不到头。
当我走遍整条古街,我终于明白母亲诗里的故乡。
当我走出整条古街,我有了属于我自己的故乡。
有一天,我也会对我的孩子说,我们的故乡,是母亲们的故乡,是张玉娘们的故乡,是叶法善们的故乡,是沈晦们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