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实用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考作文 篇1
大自然的美丽,总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人间天堂”——杭州也是如此。它有着浓密的现代气息,却也不失森林的那种神秘。
来到杭州的第一天,我们便去了著名景观——西湖。这时晨光熹微,一阵微风吹过,岸边的大树翩翩起舞,湖面微微泛起阵阵波纹,湖面上的小舟摇摆不定,构成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面。 我们沿着岸边,继续前行。我向前远望,一个黑色的小点映入我的眼帘。那是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向前奔去,探个究竟。随着黑点的'扩大,一阵阵若隐若现的清香扑 面而来,这是什么树我看到那个“黑点”时,惊呆了!它拥有伸展而遒劲的枝干,朴素的美中还透着点儿帝王的神韵。看
着它神气的外表,闻着那阵阵的清香,它 好像在时光的迅速的净化中,成为了一位威武而又不缺乏温柔的常胜将军。这就是香樟树。
我慢慢走上前,仿佛也与香樟树融为一体。我闻着它“温柔”的味道,不,那不止是“温柔”的,更是大自然的味道。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呼吸声,感受到了它的心跳。这棵香樟树仿佛像用它那单薄的力量维持这座城市的性格,使它不失去森林的那种神秘感。
这一次它引起了我的思考。树是什么它是建筑物,用来供人居住吗它是商品,供人们交易吗这些答案统统都不是。它是引我们回故乡的曲折小径;它是帮我们从被复制过无数次的城市中找到家的“圣人”;它是心灵的创伤药为我们治愈心灵的伤口。
树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可我们呢想想那些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的纸杯、一次性的纸碗,无一不是人类伤害树的首要证据。它们在锋利的锯子面前难道没有发抖我们在需要它时砍伐它,而不在它需要时呵护它。想想20xx年的沙尘暴,要是它们还在,我们会看到那黄沙漫天的景象吗答案是“不”!
我们那么需要树木,就应该爱护它们。让我们以保护地球的名义保护树木吧。像呵护自己一样呵护树木吧。我相信在未来树木将会成为北京的形象大使,更会成为中国的形象大使!
思考作文 篇2
计算机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飞机的自动驾驶让飞行员省去大量劳动,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也正日趋成熟;多元高次方程组,计算器在毫秒内便可以得出结果;手机,电脑,像米饭般存在于我们的身旁,离开一天乃至数小时便好像失去了整个世界……
这或许正是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担心的。他不担心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因为计算机因应人类而诞生、存在,终究受人类的主宰。可人类的思考方式,却也受着计算机影响着,我们便由此引发了思考——人类将如何思考?
信息时代,人类愈来愈多的依赖计算机,从驾驶,查阅资料,聊天,乃至数学考试都有着计算器的存在,我们人类自己也便因此变得像计算机般思考。思考着从家到学校那条路最近,却不会想那条路的风景最美,思考着怎样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却遗忘了知识背后的历史和魅力。我们像计算机一样更加理智而聪明的思考着,让我们生活的更快,让我们控制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因此,我们的生活被撕碎,变得碎片化,我们的心也“热”了起来,这亦或是影响我们思考的另一个原因。我们难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去感受旅行途中,沿途的美丽建筑,去品味诗人笔下的优美文字,去回忆自己与挚友之间的'点滴故事。亦或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变得像库克所担心的那样,失去了价值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我们需要像计算机一样快速的思考方式,我们的生活变得高效,也需要一点味道。
不妨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动中求静,安安静静的去听一首歌,品味每一个字。享受每一段旋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我们可以发现歌手背后的感情有多么曲折,发生过多少起伏,对我们自己,它又有着何等的意义。不断向前奔跑的同时,我们也该不时慢下脚步,欣赏一下沿岸的树木。观察自己曾留下的脚印,这并不是一种后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冷静,沉稳且智慧的走上更加遥远的慢慢长路,又何尝不是新的前进。
我们亦可以在这样碎片化的生活中,把一个个碎片拼凑起来。化碎为整,把那些刷朋友圈,逛贴吧聊天的时间在某一段时间中清除掉。集中全部身心去完成同一件事。让我们的生活变为碎与束的统一,让碎不再零散,让整不再空洞,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越来越充实而有意义。
人类的思考,需要向计算机般高效智慧。但不能失去了人类独有的情感和价值观变得麻木。找到二者的统一,我们的人生也便不再单调乏味。而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
思考作文 篇3
冬,总是像个无言的行者,未等待到满地落叶被风吹去,便匆匆而来。
目光顺着窗外望去,树枝上的叶子愈来愈少了,寒风凌洌着,树尖上的枝丫把苍白的天空分割成一块一块。阳光很温和,在干冷干冷的空气里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仿佛点亮了这个时节。冬,它宁静而冷漠的模样恍若定格了整个世界,没有鲜花的芬芳,却有寒冷的味道;没有葱郁的色彩,却有枝干的线条;没有炽热的温度,却有别致的清爽。
围好围巾,穿上棉衣,我走到街边去轻轻触摸这个冬天。一辆一辆的车驶过,似乎没有了往常的喧嚣热闹,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万般无奈里又不免埋怨,只得把外套扣得严严实实,手也要揣在衣兜里面。这个时节抛弃了蝉鸣鸟歌,失了色彩的城市让人们少了一份闲情逸志更多地驻足。
或许人们有些厌倦了冬的冷漠,我却喜欢它的与世无争。冬天收束了一切的喜怒哀乐和兴衰枯荣,它懂得人情世故的冷傲,而是怀着丰富的情感,历经三个季节的沉淀,变得简单又沉重。春的生长,夏的纷争,秋的华丽,冬看淡了花儿的张扬,叶子的浓郁。它留下干冷的空气,阳光也仿佛变的更加轻薄,那金灿灿的色彩附在路而上,棉衣上,车子上,轻盈得宛若水一般。冬的情感那么强烈,却表达得柔软,像未到的雪花和那阳光,它的内敛与丰富,不易察觉却是鲜明的。
冬,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初冬,是这个季节最初的模样。未雪的.时节给人们带来了许些期盼,时而望向天空,想象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雪花如同一口气吹散了的蒲公英,如同漫天飞舞的柳絮,又如同一群穿着六角舞裙的白色精灵,落在我们的头上,肩上,为我们带来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将那片纯净的白色染遍这里的屋顶与大地。冬,预示着一年的结束,又一年的开始。它是一种情感的蕴藏,沉稳温柔,它是另一种眺望的目光,越过未来的雪花,与漫天遍野的白色,向来年更加绚丽多彩的春天展望。
初冬是一种宁静脱俗的纯美,无人能够读懂它的情感。它带给我们一份思考,却灿烂而孤独地流淌在时光里,存在在这干冷的空气里。
思考作文 篇4
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历来备受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而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的折射或引领。今年尽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题,但高考作文命题有其稳定性的特点,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呈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选材逐年限制。今年的高考作文将会继续坚持以"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为特点的'开放式话题作文,但从我们阅卷情况来看,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理解很片面,本以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忽视了话题范围和话题材料的限制,忽视了写作内容与话题的契合。
其次,立意逐年放开。高考作文命题限制立意的价值取向,已逐渐被证明这是一种较大的缺憾,如"诚信"、"心灵的选择"等话题,只能从正面立意,很难立足其他角度,这种所谓正统的立意取向,框定了写作的主题,也束缚了考生的手脚。去年的话题,没有预约的主题,考生不必为迎合某种主题而忍痛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同层次的考生能够根据他们对话题的把握,可以正写,可以反写,也可以辨证地写,写出反映自己水平的文章,表现自己的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
再次,更加注重思辨。去年的话题牵涉到"情与理"、"知与行"、"判断和处理"的关系,对哲理性和思辨性的要求无疑更进了一步,需要考生扣住"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样一个辨证、动态、相互转化的过程,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事物、认知事物。可以说,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个提示:作文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还要引导学生用辨证眼光去判断、分析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思考作文 篇5
当下的人们似乎一直在思考,学生们在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刷题,来换取令人羡慕的分数,耀眼的成绩;白领们在思考如何才能升职加薪,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说到底,人们如此地“思考”是为了生存。取得好分数,就能考上好大学,进而找到好工作,最后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享受物质的富裕带来的愉悦;升职加薪,以牟取最大的利益,最后坐享山珍海味,手上有无尽的权利财富。
于是,渐渐被物质财富所迷惑并且束缚的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变了,思考的方式也变了,变得如同机器一样,只会单一地思考,只会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后果地思考。结果便是,人们逐渐地像计算机一样地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其实,造就大部分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而不懈刷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们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本身,失去了热爱。学习并不只是生活的工具,它不是一把让我们可以打开未来美好的物质生活的钥匙。它是我们不断发展的渠道,是我们精神变得更加富有,知识更充裕,气质更加出众的方法。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腹中的诗书定不是大量的习题与解题套路。学习的价值是很广阔的,它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让你有勇气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它让你思维更加跳跃,更敏捷,更加聪明。它更让你可以收获最纯粹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最后一刻,点点的回甘,是有价值的快乐。
这种价值,才是有品位的价值,让学生们拥有这样一份美好的价值观,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更好的发展。
当下的白领们,朝九晚五,体面光鲜的他们,心灵却被这样单一式的思考束缚着,囚禁着,侵蚀着。他们渐渐地对人对事变得冷漠,失去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应有的同情心,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他人的`生活。诚然,利益是重要的,但如果触及到道德的底线,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是可耻的。像某某医院的医生,收取了病人家属的钱财,竟帮助病人家属杀害一个畸形的婴儿,一个幼小的生命就此陨落,这样的医生,失去职业操守,为了自身利益,失去同情心,责任心,像一个恶魔,夺走了一个婴儿的生命。而让人们重新拥有同情心的方法,便是挣脱束缚,寻找利益以外的美好事物。如亲情,友情,爱情,如快乐,幸福,这样为了快乐幸福活着的人,才会对世界上任何一切,充满热情与同情。
最后,我想说,莫要让计算机式的思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温暖与善意,多一些精神的追求与享受,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思考作文 篇6
刚刚写完了一篇文章,突然发现,自己灵感的迸发大部分都集中在本应该处于睡眠状态的夜晚也可以说是凌晨。
或许是因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下来,没有了汽车的喧闹声,人群的嘈杂声,只剩下自己聆听到夜晚的安静,最多再有偶尔传来夜晚独有的稀少的车辆发出的深夜鸣笛声。所以,没有了太多的干扰,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在白天时无法安静下来认真思考的事情或问题,或者在白天根本不会出现的一些值得细究的事情。总的`来说,夜晚是再好不过的用来反思自省的时间。
但却也不太合适,毕竟自己的大脑已经忙碌的没有停息的运转了一天了,是时候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了,自己却仍然精神亢奋的在思考问题,对身体来说确实是不益的。
总觉得这是一个悖论,怎么说都能过说的通,就看你怎么理解了。不过,合理的安排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所以,要学会,适当思考,合理休息。
思考作文 篇7
整个世界都在,你凭什么不努力?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努力,苦是暂时的。在临之际,溯我学习之生涯,此类富有感染力,使人在一段内产生动力的话语听了太多太多,可大多数人扔本着原来的懒病一直固执下去。于大多数人而言,去读一段关于努力的文字,去解析一段关于努力的文字,再在大脑里思考去写一篇关于努力的文章,这样的做法对于拥有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双富有和在庇护下安心的我们来说,给以上的启发是很少的,应付是居多的。
努力一词,在的文章里,在的教导中,变得庞大,变得必要,变得空泛,变得疏远。我听过许多大山里的努力学习走出大山的,我听过许多有残疾的人为了而努力拼搏的故事,我也听过许多差生靠自己的拼搏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心里的第一感觉是我他,但是能真正激励我及大多数走好青春这步险棋的少之又少。总是听着各种庞大的空洞的努力的话语,它里面渗透的满满正能量会大过所要吸收的努力动力及努力具体做法的养分,总是忽略了努力于同学们而言真正的含义。
我认为每个人的思考是不同的,每个人选择的道路是不同的,可能有同学就是不爱学习,有同学就是要顺着学习这条捷径往高处走。
我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个选择的权力,这个权力绝不是努力与不努力的权力,这个权力它是务实的,是以规划、梦想奠基的。不要以为长以后安享晚年,为孩子以后走得顺利这样的不会在同学们心里起波澜的,反而是灌输压力的被迫接受努力的权力,而是要以同学们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选择因为什么而去努力的权力。
许多同学对自己对未来思考太少,同学们缺少的是思考,我所说的思考不是空想,不是行动上的矮子,是对于自己未来样子的.思考,是对于未来规划的思考。我所说的这绝不是我对于同学们懒惰怠慢的保护伞,我是想给同学们心里对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定位,付诸于努力的本质的动西。
在初三这个关键的渡口,有一部分人选择去上职高,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拼搏上更好的高中。上职高并不意味着这不是努力,是自己给自己了一个准确的定位,但我希望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思考,是对于自己更长远的路的规划,同时要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付出多少努力,对自己所要追求的事情的努力的具体计划及步骤,赋予自己努力以灵魂。
我知道这个时代是需要人才的,我也知道这个时代是优胜劣汰的,但我不希望同学们是努力这一躯壳下傀儡,做了很多努力却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有理想,有,有担当,有心里放不下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的执着,活成自己最希望活成的样子,那样的努力才是值得的!
思考作文 篇8
一、“叙”与“论”
就文类的训练而言,谁都清楚:当以“记叙文”和“议论文”最为重要。至于“说明文”和“应用文”,因为前者常和议论文连起来合称“论说文”,而后者则时常夹叙夹议,很难说清文体。当然,以表达方式分,尚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区分,但琢磨一下,还是以“叙述”和“议论”这两种较为重要。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手段(辅以其他),或写人记事、或写景记游的文章—显然,这是很要紧的。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手段(辅以其他),或立论说理、或驳论辩正的文章—自然,这也是很重要的。
记叙文和议论文,一个以“叙”为主,纪“实”(人、事、物、景等)求“真”,多用具象的“形象思维”;一个以“论”为主,重“理”(事理、常理、哲理等)求“道”,多用抽象的“逻辑思维”—这二者结合起来,即叙、论并举,具象、抽象相济,这也就是较为全面的”写作(或表达)能力”了。
但就叙、论两方面言,我以为叙是基础、根本,论是补充、提高。二者相较,“叙”更是重中之重、作文之“本”!因此,不仅学生习作必须遵循“先叙后论”的原则:小学、初中,皆以叙为主,可多写些童话、寓言、故事、科幻等记叙文;高中仍以叙为主,大体可叙、论并重。因而,在整个中学阶段都要坚定地贯彻“以叙为本”的教学原则,不要让其他东西冲击、削弱这个重心。
二、“实”与“虚”
全面、平衡的写作能力,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叙、论并举”外,还有一个“虚、实相济”的问题。
写“实”的能力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外物的“再现力”。再现什么?无非是“外宇宙”实有而非虚拟的“人、事、物、景”。用什么手段或方法去再现它们?无非是“记叙”“描写”和“说明”。因此,这三种写“实”的方式、能力,是写作表现力重要的一翼。 写“虚”的能力是一种恰切抒存阅作者主观情意的“表现力”。表现什么?无非是主体的“内宇宙”在观照外部世界后感情的激射、理性的上升或心灵的飞腾。用什么手段或方式去表现它们?那就是”抒情””议论”和”想象”。因此,这三种写“虚”的方式、能力,是写作表现力更为重要的另一翼。
“再现”和“表现”,写“实”和写“虚”,“如实记写“和”无中生有”—只有这两大“能力系统”都具备且互补、结合了,才能写出生气勃勃、神采飞扬的感人文章!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有重“实”轻“虚”、重“再现“轻”表现”的偏向。这是很没有道理的。特别是写”虚”中的”想象”,包括联想及推想、幻想、梦想等,具有很强的精神创造性,是构筑一个绚丽、迷人的“艺术世界”所断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小学、初中阶段更理应重视,亟应加强,多写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寓言等想象、编织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却一味求“实”,过早地斩断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不能在想象的天际自由飞翔,显现出一副少年老成、未老先衰的疲软模样。依我看,这是要切实改一改的。
三、“放”与”收”、
古人讲写作,一向主张先“放”后“收”。这是很有道理的。
所谓“放”,就是习作者在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这是很要紧的。因为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思想解放”是十分必要的:他在提笔为文时,倘能但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的话,就自然能大胆抒存阅、放笔行文—而这种写作的“心理状态”,正是作文这一行为过程所亟须的。其实,不止是初学作文时要“放”。我认为:“放”,怕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一种天性,应贯彻始终。但一开始强调先“放”,多写“放胆文”或“大胆文”,我看这是很正确的。
“放”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强调“收”,使习作者注意对文章的修剪、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收”,就是对文字(炼字锤句)的考究,对文面(行款格式)的讲求,以及对文体(体裁样式)的留意等。对文字不能润饰,对文面从不讲求,并缺乏起码的“文体感”,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就不是“小问题”而是“严重缺欠”了。这是写作水平不高的体现,不认真地加以解决是不行的。
但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放”得很不够,而“收”得又过早、过苛。如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命题”过多,“限制”(如不许虚构、不许写文学创作等)也过多;而在“怎么写”的问题上,“框框”(如立意应高远,感情要向上等)也不少;特别是在“批改”上,改得过多、过死(如提倡不分主次、四面出击的所谓“精批细改”等),不仅做的是无用之功,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始终未“放”,始终在“收”,这就颇“要命”了!收得过酷,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思想、心灵都飞腾不起来,还有什么“写作个性”和“精神创造力”可言呢?
所以,该放则放,当收则收。现在的'那种只“收”不“放”的状况,也要切实地改一改。
四、“多”与”少”。
鲁迅晚年在《致赖少麒》的一封信里曾谈到他自己作文的经验,他坦诚地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段话从”文章圣手”鲁迅的嘴里说出来,自然非同寻常,大凡作文之人多”耳熟能详”,于是,又从中引出了”多读多写”的作文成功规律。
“多看和练习”,我个人认为这是定而毋疑的。尽管有些很“新潮”的人说这只是“经验”而并非“理论”,似乎已“落后”“不管用”了,但我还是觉得它确确实实道出了一条学好“作文”的屡试屡验的成功之路。
“多看”这里暂且先搁置勿论,只来谈谈”练习”的幅度问题。
大凡一种“能力”的养成,皆需经过反复而刻苦的训练。“作文”,作为一种写作的“能力”,不去刻苦地训练、反复地实践,想要获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既是训练,自然就有一个“量”的多少问题:一个是对单篇文字幅度的要求;一个则是每学期或每年作文总次数、字数的确定。
单篇作文文字幅度的要求,现在定得太少、过低。现在较普遍的要求是:小学升初中,600字左右;初中升高中,800字左右;高中考大学,却不知何故又莫名其妙地“退”了回来,回到了600(另加一小题200)字左右。这种情况是达不到对一定年龄段学生写作水平的正常要求的。须知:文字“幅度”绝不是无所谓的—在一定的单元时间里,写作总量的多寡,反映着写作者驾驭文字的娴熟程度和运用水平。语体文写作字数定得如此之低,是我国各级学校学生作文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依我看,小学、初中各加200字变成800、1000字,应该问题不大;高考作文不宜再分两块(因为这样一“分”,看似考了两种不同文体,要求“全”了、”高”了,其实,这是一种巧妙”降低”作文难度的障眼法),其字数不应低于1200字。最起码,平时的训练应当如此要求。
作文“总量”,我大体赞成现在实施的宏观控制的办法。现在语文“大纲”规定:初中,每学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7000(这显然是少了,平均每篇才500来字,我看可提至10000字),其他练笔(自由写作)不少于10000字。这总的说还是较合适的。高中,每学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0次(未说明字数总量),其他各类练笔亦不少于10000字。它还特别指出:“45分钟能写600字的文章”。这个要求是不算低的,因为以此类推90分钟即能完成1200字,两个小时写出1500字的文章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可惜这一要求在”实战”中从未落实过。
简言之:写的次数或字数能适度”多”些,每篇文字幅度也能适度”长”些(特别是这一点),在现在的情势下怕是必要的。
五、“创”与”基”。
为了字数的整齐,这个标题有点“生”,需要诠释一下:“创”指创新;”基”指基本功。
作文的本质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的制作。崇个性、重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有人会说,学生“作文”与作家“创作”不同:作文可模仿,创作须创新。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是糊涂观念。实际上,二者决无本质不同。过去,在作文训练上确有“先模仿,后自立”的一派,但它并不正确,亦不足为训。因为作文这件事,从本质上说就是反模仿的!“模仿”惯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了,也就根本无“自立”可言了。所以,入门的路要“正”,还是要讲个性,讲创新,讲创意。当然,“作文”与“创作”也确有不同,但这只是学生和作家的不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不同、习作和存阅表的不同等,它们共同的都是写作主体一种“物—意—文”的综合、转换:只不过小学生有小学生的综合、转换,中学生有中学生的综合、转换,大作家有大作家的综合、转换而已。
作文的求“创新”与“基本功”的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宽一点说,包括作文的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文字通顺等,都可涵盖在内;但窄一点说,其核心却是指文字运用的基本功夫。
文字的“基本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语句合乎规范;二是文字书写正确;三是行款格式讲究;四是标点符号无误。这四条后三条是一块;头一条自成一块—它相当重要。因此,组词造句的通顺、畅达,正是韩愈老夫子所言“文从字顺各识职”的关键之点,是提笔属文时凭借“语感”一气呵成的功夫所在。写作文时谁也不会按“语法”的条条框框去行事,而真正起作用的恰是“语感”:写作主体对语言敏锐的直感。凭借语感,紧追思路,化意为文,缀文成章—此即“作文”之要义也。所以,这一条事关“文从字顺”,非常重要。 作文要好,文字“基本功”扎实、娴熟是重要的保证。文字、写作的“基本功”不好,不仅难于提高,使其臻于完美的胜境;而且在“门面”上也很“现眼”,给人以不好印象。从这一点说,对“基本功”(特别是后三条)的要求在”收”的时候,理应从“严”。 以上谈了我所想到的有关“作文”的八个重要问题。有些该谈而未谈的遗漏,是很可能的;谈了但谈得不深不透的,可能也不少,但水平所囿、思考所限,也只能如此了。
【思考作文】相关文章:
思考的作文11-10
思考的作文12-22
[精选]思考的作文01-18
(精选)思考作文11-02
思考作文(经典)10-17
思考作文08-13
思考作文【精选】02-15
[经典]思考作文02-17
思考作文[经典]04-14
思考作文(经典)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