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2024-02-07 16:03:13 外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婆的作文通用(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婆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婆的作文通用(8篇)

外婆的作文 篇1

  在我印象里,外婆和她的歌儿似乎从未分开过。无论在做家务活,或是闲下来打毛线,看电视,外婆一直哼着我从未听过的小曲小调。

  我曾经问过外婆,她到底哼的是什么曲子,外婆则像犯了错的孩子似的,支支吾吾地说不清,只讲是山歌。

  山歌?那是要有自然韵味和民族特色的歌曲才称得上山歌,不过外婆和我们一直住在大城市里,去哪里学习这种韵味的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还好,外婆懂得把这些歌儿印到日常的生活用品上,让我从中捕捉到了一些线索。

  外婆的拖鞋是首当其冲的,密密的针眼,密密地缝。外婆钩拖鞋的手艺可谓一绝,冬天很多人会慕名来买她的拖鞋。她虽然买了一本拖鞋的样式书,但买回来之后就没有翻过。我问起,外婆答:“上面的图案不好看。”因此她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钩。她把自己歌儿里的主人公印在鞋上。

  当她每每钩拖鞋的时候总是要尽量坐端正,清清嗓子先哼一段前奏。前奏结束,曲子即将开始,外婆苍老的手握住一端的线头另一只手里的针引领着毛线有节奏的舞蹈。

  曲到高潮部分,外婆手中的针线开始更快的上下翻飞、交融、缠绵。各个颜色的线在外婆的.手中仿佛变成一条五彩斑斓的龙,随时可能冲上云霄。一曲终了,一些好寓意的图案便会现在鞋面上为歌曲谢幕。

  记得一次生日,外婆便送了我一双上面有小人图案的拖鞋,我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钩小人的图案?”外婆笑眯眯地解释道:“小人在脚,以后品德不好的小人就不会冒犯你,因为你在‘踩小人’”我虽然当时并不是很明白这对小人究竟有什么寓意,但这双鞋一定也保存这外婆的一首歌,一首能让我细细品尝的歌。

  即便已经时隔多年,那双拖鞋我依旧穿着,这些许年下来竟未见半分损坏。可惜的是,外婆年纪也大了,在妈妈与舅舅的劝说下便不再做这些手工活,唯一不变的是外婆那悠扬的歌声。

  我忍不住,又去追问她的歌儿究竟是从哪儿学来的。

  外婆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只得说出真相。她笑这告诉我:“我年轻的时候下乡改造,村里的女孩都唱这歌,我觉得歌儿不错,也就学会了,那时,你妈还是个豆大点的娃娃。”

  我沉默了,文革,下乡。这对文化青年来说绝对是个灾难,外婆居然说的如此轻松、坦然。

  刹那间,我好像明白外婆的歌儿究竟在唱些什么了,唱的是对历史的不羁,对痛苦回忆的直视和乐观面对。

  外婆的歌儿,那旋律会响彻天际、永不停歇。

外婆的作文 篇2

  落落余晖,盈盈月光,一天将逝。时间流水般匆匆,漫漫人生,无数回忆,唯有在乡下,门口那桩数年的梧桐,油菜花田中祖孙漫步下,外婆的背影犹记于心。

  孩提时代,爸妈忙,所以我就与外婆住在乡下。门前有一棵屹立不倒的梧桐树。我总喜欢顺着它凹凸不平的“外壳”爬到树顶,小风徐徐,远处乡村景色,田园风光一眼收尽眼底。可这可不是我的小心思。每当我调皮的爬到树上,外婆就会火急火燎跑过来焦急的喊道:“小鬼,快下来,这就给你做甜甜圈。”外婆转过了身去,意示着我踩着她的肩跳到地上。那时的我,殊不知,外婆的腰本就有旧疾。可在我的心中外婆的背影始终是强大、安全的。下了树,外婆又像往日一样露出了幸福的笑脸。似乎孙女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时间的马车飞逝,我走出了那个小村庄,来到了陌生的大城市。虽然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却时常怀念外婆的陪伴。

  每逢放假,我都会“幸灾乐祸”般回到小村庄。离的老远,就能清晰看见外婆站在梧桐下,夕阳映照斜影,一切都那样美好、和谐、暖心。无论春雨绵绵,夏日炎炎,还是秋风瑟瑟,冬日凛冽,外婆始终如一。

  时隔多年,我与外婆到那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散步。斜阳洒下一片红光,配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着实是一副让人好生眷恋的画面。外婆虽与以前一样总是乐呵呵的`,但是腰更弯了,由那一缕银丝变成了满头白发。还未走几步,便明显感觉外婆步履蹒跚,气喘吁吁。脑中突然出现儿时,我还刚学会走步,那时还跟不上外婆的脚步,而如今……我泪如雨下,外婆把她的一生给了我,养了我,而我又为外婆做了些什么呢?

  晚风送走最后的余晖,一年又即逝。感恩是我最想对外婆说的话。您的背影见证了您为我付出的一切。而我最贴心的回报,则是陪伴。哪怕一个电话。

  未来的日子,我会珍惜与外婆的时光。感恩是我最想对您说的话!

外婆的作文 篇3

  今天,阳光明媚,太阳公公炙烤着大地。我和妈妈批发了一点棒冰给外婆送去,让外婆在炎炎夏日清凉一下。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3根棒冰,递给妈妈一根,递给外婆一根,还给自己留了一根。吃完棒冰,我说:“我们来打老k吧!”妈妈自愿当裁判。

  第一局,我发到的牌分别是:红桃3,草花3,草花4,黑桃6,草花9,红桃10,红桃Q和黑桃A,王是方块A,被夹在最后一张。“唉,我一个王都没有!”

  我先出了红桃3,因为我想先消灭一些小牌,外婆出了红桃4,我心想:哈哈,我有,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我又出了草花4草花3,我拿了4张牌,“嘿,运气还不错!”我拿到了3张方块(王),和一张红桃A。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赛后,妈妈宣布我赢了。

  第二局,我发到了:红桃7,红桃8,草花8,草花K,草花A,黑桃A,黑桃K和方块A,王是黑桃。我心想:我肯定赢,这牌太好了。由于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我输了。

  第三局,我和外婆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格外认真起来。打着打着,竟然打成了平手。

  打老K我虽然没有赢,但它让我懂得:胜不骄,败不馁。这个道理。

外婆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外婆68岁的生日,我要给外婆一个惊喜。

  我叫上妈妈,一起去为外婆订蛋糕。我对蛋糕店的阿姨说:“我要为外婆订一个生日蛋糕,我外婆是属蛇的,请你帮我在蛋糕上做一条活泼可爱的蛇,再在上面做两个寿桃,下面写上生日快乐。”阿姨说:“小朋友你真乖,我一定把蛋糕做成你希望的那样。”我高兴地对阿姨说了谢谢。

  半个小时后,蛋糕做好了,我高兴的左看看右看看,哇!一条绿绿的`、白白的、昂着头、吐着红芯子、背面有黄色斑点的活泼可爱的蛇盘踞在蛋糕上。贪婪地看着那两个又大又红的寿桃。忽然,我一不小心,把蛋糕碰在墙上了,我想:我做事怎么这么毛糙呢?现在把蛋糕碰坏了,外婆看不到那条活泼可爱的蛇了……一路上,我低着头,到了饭店,我急切地把蛋糕拆开,但是蛇已经没了头,蛋糕也成了“错层建筑”了,这时外婆来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外婆听,外婆说:“没有关系,不就是少了个头吗!要是头在那儿,这条蛇说不定会把外婆吓着呢!”外婆就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对我都是宽容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办事稳重的好孩子。

外婆的作文 篇5

  昨天晚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和妈妈来到新大新百货为外婆买“三八妇女节”礼物。

  我们走了二楼和三楼,走到二楼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运动鞋、跑步鞋。到三楼时妈妈看见两件衣服,她就问我:“昱瑜,你觉得哪件好看?”我发现了一件衣服上有一点点花纹,于是,我就选了那件最有特色的衣服。当时我很高兴,因为我为外婆选了一件衣服,我想外婆也一定会很高兴。

外婆的'作文 篇6

  星期天早上,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家有只小鸡可爱极了!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胖胖呼呼的身体,两只小脚留下的痕迹就像一个“个”字,好看极了。

  这个小家伙可调皮了,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皮皮”,它连大黄猫也敢欺负。如果谁欺负它,它就会用尖嘴巴来啄你,因为它不把外人放在眼里,它最不放在眼里的'是小猫。看!小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鱼,“皮皮”又来了,它啄了啄小猫了,就把鱼抢走了!还有一次,公鸡捉到了虫子,“皮皮”看见了就跑过去,尽力一抢,抢走了半条虫子。大公鸡就生气地追着“皮皮”,“皮皮”就一边跑,一边吃了这半条虫子。大公鸡看见“皮皮”把这条虫虫吃了,就怒气冲冲地走了。

  因为它是最小的,难免会撒娇。有的时候,外婆干完活回来,“皮皮”就围着她团团转,好像在说“:主人、主人,我最爱吃虫子啦!你有没有带虫子回来?我饿啦!我要吃虫子!”外婆就笑眯眯地说:“我带啦!我带啦”!

  这是一只既可爱、聪明又有趣的“皮皮”!你知不知道我是多么喜欢你呀!

外婆的作文 篇7

  我刚记的事儿的时候,外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了。小小的个子,瘦骨嶙峋,微驼的背,花白的头发稀少而楛槁,深陷的眼窝,灰暗无神,牙齿集体下岗休息了,只剩一副皮牙壳儿,没有了牙齿的支撑,布满沧桑的脸上沟坎纵横,看上去像八十多岁。

  外婆很讲究衣着,一辈子只喜欢穿分蓝色的衣服,宽宽大大的土布芬兰大襟布衫儿,到膝盖以上,缀的小肉扣儿,既精细又支楞,用面浆浆过以后,放在捶布石上,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儿的捶半天,一直捶的板板正正,连布丝都捶成扁的为止,穿在身上不倒褶。两条细的像麻杆一样的小腿儿,穿上肥大的芬兰裤子,脚脖子上扎着一层层的黑带子,大布衫儿下的两条裤腿像灯笼一样,一双不到三寸的小金莲,穿着表姐给她做的精致的绣花鞋,看上去一种别样的美。

  外婆扶着凳子才能站起来,颤颤巍巍的身体,走路一手拐棍儿,一手扶墙。

  别看外婆沧桑瘦弱,却是个非常勤快还爱干净的人,屋里那土地平打扫的明晃晃的,掉块豆腐都不会沾灰。

  外婆屋里除了一个烂木箱子,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那些老掉牙的格朗棒器的旧东西都当成宝贝,放在那个泥巴台子上,摆得整整齐齐,金贵的了不的。

  外婆不喜欢小孩儿在她屋里玩儿,她的孙女孙娃一来她家,她就靠在门框上,用拐棍儿指着说:白来这儿,上外头玩去吧。

  只有我去的时候,二舅家的小表姐才敢和我一起去她屋,外婆一看见,生怕碰着她的那些宝贝疙瘩弄坏了,看得结结实实,小孩子总被好奇心驱使,越不让看就越想看,越不让动,就越想动,还没到跟前,外婆拉着脸说:唉唉唉!不敢摸啊!上门上玩儿去!

  小表姐故意去摸摸气她,被外婆打一拐棍儿,表姐哭了,我俩那小嘴儿噘的能拴个驴,悻悻地去一边儿,我还不停地白瞪着小眼儿翻着外婆,小声嘟囔着:真小气篓儿,以后再也不来你家了。

  大妗子耳朵可灵了,听见了笑眯眯地问:俺小黑妞儿这么乖,谁又惹俺生气了,来上这屋跟妗子玩儿,我就喜欢俺小黑妞儿。

  从小到大一直认为外婆不亲,咋也不象中原人们常说的顺口溜儿:山老鸹黑幽幽,俺上婆家住一秋,外婆见了真喜欢,妗子见了瞪两眼。

  一直认为大妗子最亲,才不会瞪俩眼呢。所以每次走外婆家,最想见的就是大妗子,大表姐和小舅。

  小孩天性都是惦记着吃,就像小猫小狗一样,谁给好吃的,就和谁亲近,每次一到外婆家,大妗子都慌着烙小油馍儿,里边加上芝麻盐,葱花儿,炕的油津津的,一层一层的,外焦里香,还有咸鸡蛋,蛋黄腌成一包油,看着都让人垂涎三尺,吃着津津有味。

  大妗子总是笑嘻嘻地说:乖,慢慢吃,多吃点,吃饱都不想家了,在妗子这儿多住几天。

  吃饱喝足了,抱着亲亲妗子的脸,妗子心里美滋滋的。

  外婆从来也不会说一句暖心的话,还抠抠索索的,不舍得做好吃的,一会儿说吃饭掉饭粒儿了,一会又说吃馍掉渣儿了,还老是嫌吃的多,唠叨不休。吃一顿饭,能被她数落的迷三倒四,在外婆面前心里怵怵瞧瞧的,不敢展翅儿。

  长大以后不断听母亲说,才慢慢明白,外婆这辈子过的太艰辛了,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也没穿过一件好衣服,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才让外婆养成抠门儿的习惯。

  外婆年轻的时候,外公脾气暴躁,专横跋扈,外婆一直逆来顺受,言听计从,本来家里有几亩地,也算瓷实实的小疙瘩户,膝下三男二女,大舅已经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一家人男耕女织,很滋润的小光景儿,外公也不知那根神经短路了,嫌发财慢,带着大舅去打劫,不到三天,不但钱财没抢到,爷儿俩被两颗枪子送进了阎王殿。

  外公和大舅死了,撇下老少两代寡妇,家里塌了天,两个小舅和我的母亲都尚未成年,没有了劳动力,没有了当家主事的,加上外人的唾弃和欺负,家庭陷入了困境。

  外婆一辈子没操过心,没乾坤,没本事,这个家的重担落在了大妗子的肩上。

  大妗子,当时也就二十二岁,一表人才,秉性刚烈,脾气火爆,说话做事特有魄力,带着两个小舅在娘家人的帮助下,艰难的料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由于生活的困境,大姨很快就嫁人了,母亲也被童养出去了,一直到二舅长大成人结婚以后,这个家才一分三下。

  大妗子带着表姐孤儿寡母过生计,小舅舅帮助大妗子种地,大妗子手很巧,常常做些鞋卖,表姐十多岁就会描龙绣凤,做些小卖活儿,小光景也算过得不错,大妗子对外婆也非常孝顺,外婆总夸大妗子对她好,吃个虱也没少过个大腿儿。

  二舅是个阴份人,心事颇重,瘦得像根棍儿,走路头勾着地,一年到头也看不着个喜脸儿,似呼全世界都是他的仇人,二妗子更是麻批兼泼妇,仗着娘家人多,茅斯(厕所)石头,又臭又硬,和外婆吵架,连推带打,祖宗八辈都骂上,把外婆气的躺到地上打滚儿,呼天叫地的哭。

  小舅舅和外婆一起过,小舅舅心底善良,也勤劳肯干,就是和尚命作怪,媒人介绍的也不少,一辈子也没能找个媳妇,有几个外地的逃荒妇女,都是在这住几天,骗点钱,就溜之大吉了,一辈子挣的钱都孝敬那些女人们了,日子过的捉襟见肘,导致外婆的一碗玉米糊糊都是金贵的。

  大姨和二舅一样,是个冷漠的人,刻薄又吝啬,对外婆从不管不问,外婆和小舅的穿衣,鞋脚儿袜子,都是母亲和大妗子做的。平时的生活各方面都有大妗子照顾管。

  自从大妗子跟表姐去了新疆以后,外婆和小舅没有了主心骨,生活的无聊使小舅除了干活就是打牌,挣点钱也都让他输了,外婆一个人守着个大院儿,精神无助,和强烈的.孤独感,使外婆的精神有些抑郁。母亲常常让父亲套上牛车,把外婆拉到我们家住,住不了几天,就应记她的穷家,囔囔着要回去。

  那时我们村儿还算是比较先进的,家家都有个黑黑圆圆的小广播,声音可大了,有条件的做个小四方木盒子,中间挖个圆圆的洞,把小广播装饰一下,看起来好看多了。

  外婆一到我们家,每天的乐趣就是听广播里唱戏,广播一开始,就张着大嘴巴眉开眼笑,象看大戏一样,一直仰着脸儿盯着广播。

  嘴里还不停的自言自语的念叨:咦!真妖气,恁大点儿个小方盒儿能盛下一台戏!真有恁小的小人儿?他们在里边能转过来身儿?不显憋得慌?

  逗得大家哄场大笑,谁也给她解释不明白,天天仰着脸儿,立等着那个小妖气儿给她说话唱戏。

  母亲一直是外婆五个儿女中最孝顺的,是外婆的贴心棉袄儿和精神支柱,母亲病重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哭着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常常去照顾外婆,每年给外婆和小舅做鞋袜和衣服。

  母亲走了以后,遵母遗嘱,替母行孝,每年给小舅和外婆做鞋袜和衣服,隔三差五去帮助外婆洗衣服,做点家务。

  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问:你妈咋不回来哩?我想她,她是不是不要我了?

  我总是忍着眼泪编着瞎话忽悠她,后来不知道是谁告诉她了实话,外婆听说她的孝顺女儿去世,在剖心挖肝的悲痛中,精神被彻底摧垮,耳朵也失聪了,也不太认识人了。

  外婆白天黑夜呼唤死过亲人的名字,还常常胡言乱语做些傻事儿,好几次拄着拐棍,扶着二舅家的墙边,到门前地边,用铲锅刀铲点青草,回家剁碎拌点面粉,在锅里蒸熟,叫小舅吃,小舅把它攉了。

  外婆就坐在院里拍地叫天的哭:俺好不容易蒸点蒸菜,你不吃俺吃,谁让你小三儿把它攉了,你这不是叫俺饿死哩吗?妈呀娘呀的哭闹半天。

  那时物质贫乏,没有什么好东西,每次去看外婆,用那点微薄的工资给她买点儿点心,外婆一看我就问我:你是哪庄的?拿着干粮上哪儿上学去哩?

  我附在她的耳朵上大声说我是你的外孙女儿,来看你哩。

  好不容易才似懂非懂的说:哦!你不是上学的,你是我的外孙女儿,就是那个教学先儿吧。

  急忙捣个拐棍儿步履蹒跚地跑到二妗子家院墙外,大声喊二妗子:曲姐儿,你家有馍没有?噷给俺一个,俺家有客了,官庄那个教学先儿来了。

  弄得我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买了很多点心,骑上自行车,高高兴兴去看她。

  外婆一看见我就说:你又来了,今个你可白阁俺家吃饭,俺没做你的饭,你上前头院(二舅家)去吃饭吧。

  说的我面红耳赤,泪流满面,觉得心里可委屈了。

  我又赶忙安慰她说:你放心吧婆,俺不在恁家吃饭,俺就是来看看您,帮您洗洗衣服就走了。

  外婆这才张着大嘴,露着满嘴的皮牙壳,半天才笑着说:哦

  临走的时候,小舅舅送我到大门外,刚好二妗子,表哥,表妹,还有邻居乔外婆们一家儿都在那儿,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围着我问长问短,外婆也拄着拐棍儿颠颠儿的跟出来了,我赶紧扎好车子,过来扶着她。

  外婆笑吟吟的说:再来了领着娃儿们。

  我一愣。

  小舅舅赶紧大声嚷她:你胡说啥呀?这是官庄小外甥女儿。

  外婆还一个劲儿的白证说:俺咋不知道是外甥女儿,官庄那个教学先儿?前天外甥女婿自己骑个车子,带着俩娃儿来了,她没来,俺叫她再来了领着孩儿们和女婿一块儿,有啥不对。

  小舅越嚷,她越说,羞得我满面通红,无地自容,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小舅气得差点打她身上。

  从那以后,想起来糊涂的外婆就伤脑筋,泪流满面,两个月没去看她,突然有一天没有任何征兆,外婆就去世了。

  外婆走了,我的心里后悔极了,肠子都悔青了,恨自己幼稚,任性。

  在外婆灵前泪流满面,长跪不起,深深忏悔,为自己没有完成母亲的遗愿,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外婆的作文 篇8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记

  又是一年桃花开。

  我低头打量着手中的荷包,鼻尖似乎仍有花香在畔。淡黄色的底面上,一个小巧的红色“福”字映入眼帘,就像这桃花犹如春日中一抹嫣红,照亮眼前的世界。仍记得当时收到荷包时,心中像灿阳般的温暖。

  眼前,是那扇记忆中斑驳的木门,我轻轻推开,一道身影伴着漫天花瓣分外刺眼,阳光的脉络印在外婆更加苍老的脸上,几道皱纹深深蔓延,阳光斜斜洒下细碎的光彩,外婆如干枯的树皮一样的手颤颤巍巍地举起针线,却始终无法正确地将线递入针眼,在老花镜后有些浑浊的双眼努力睁大,却始终无济于事,微驼的脊背上几片花瓣轻轻舞蹈,花还依旧。

  木椅吱吱呀呀,响彻心头。“妈,看不清就别缝了,再伤了身体。”是母亲。

  “不行,今天孩子回来,她马上就考试了,缝个“福”字保佑她。”

  看着外婆摸索着一针一线都一丝不苟的背影,思绪仿佛与很多年前那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重合。

  那时的外婆还很年轻,坐在桃树下一架吱吱呀呀转动着的摇椅上,一幅有着巨大镜片的老花镜遮住了半张小巧的脸庞,这时的针线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寄寓了对我的满满祝福。记忆中和外婆的点点如今已隐入如白驹过隙般的悠悠岁月中,一去不回,只有桃花依旧繁茂。

  “缝好了,来,快带上。”已没过我肩膀的外婆踮起脚尖,伸出黝黑的双手将荷包绕过我的.脖颈,“喜欢吗?”阳光中,外婆的脸颊分外美丽,我轻轻点头“恩。”眼前的“福”字闪耀光辉,这寄托了外婆如桃花般繁茂的爱的荷包,记忆中那抹纷飞的残红,已隐入我心头,浅浅地流动。

  “小丫头,快长大,长大后外婆教你缝荷包。”儿时的玩笑话在耳边回荡,外婆,待我再次遇你于飞红之中,为你系上亲手缝织的荷包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