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

时间:2025-01-10 14:14:57 晓丽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

  叶圣陶《小小的船》原文

  叶圣陶 词 胡汉娟 曲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叶圣陶《小小的船》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创作背景

  1953年前后,中央从全国各地调200多位教科书编写审校人才入人教社,着力推动新中国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叶圣陶在辛安亭的协助下,领导新中国第一套教科书编写工作,开创了中国教科书编纂的新时代。期间,叶圣陶专心致志组织编写教科书,甚至有时候还亲自尝试编写一二。收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儿歌《小小的船》,就是他的潜心推敲之作。

  1955年5月9日,叶圣陶的日记里留下了这么一段记载:“自以为得意,录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多用叠字,多用an韵字,意极浅显,而情境不枯燥,适于儿童之幻想。二十年前在开明编小学课本,即涉想及此,直至今日乃始完成。”

  诗文赏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浅显生动的儿童诗歌。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诗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文中的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靠坐在月亮上,面向两颗微笑的星星,伸出手,仿佛是要邀请星星们一起上船来玩。画面充满温馨动人的童真童趣。

  这首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两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里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画。文中出现3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真实的小船,后面两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全诗韵律轻快和谐,语言通俗易懂。

  作品评价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作家叶至善:“儿歌仅四句,37字,却在日记上自批自夸,写了50多字的跋,可以想见父亲那天夜里反复吟哦的喜悦。”(《叶圣陶的〈小小的船〉》)

  作品影响

  《小小的船》从1956年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便广为流传,由一代代一年级小学生诵读,而且入选多个版本的音乐教材,家喻户晓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并仍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三学制)语文一年级上册,为第七单元课文。

【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叶圣陶童话选:小白船02-10

高考文学常识:元代文学06-23

明清文学常识03-30

《史记》文学常识08-25

文学常识大全03-14

中考文学常识08-28

高考文学常识11-22

史记文学常识04-28

文学常识试题02-07

精选经典文学常识整理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