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作文

时间:2023-08-17 16:45:08 [第三单元]写童话 我要投稿

童话的作文(汇编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话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话的作文(汇编8篇)

童话的作文 篇1

  就在月光要消失的时候,小公主和伙伴们正好到了月亮里面,小公主终于在生日这天来到月亮里面。这一刻,小公主在鲁道夫的背上跳起舞来,开心的笑着,“鲁道夫,我们终于到月亮里面了,看鲁道夫,我们追到月亮了。”

  “是的,小公主。”鲁道夫开心的看着在自己背上跳舞的小公主。

  “圣诞,小声点,我们可不能引起那只坏兔子的注意,我们是从月亮的后面偷偷进来的,兔子还守在月亮的入口。”伙伴们对小公主提醒到。

  “对的,我一开心的都忘了那只可恶的坏兔子。”

  “鲁道夫,小公主,那只坏兔子肯定又在偷听爷爷做礼物的声音,每天爷爷做完礼物都会开心的笑起来,兔子听到笑声后,就会跑到月亮宝藏里偷走一些礼物。”驯鹿伙伴们说道。“兔子还会一直守着月亮宝藏,我们很难把礼物带回去的。”

  “我先等爷爷做完礼物发出笑声后,趁兔子去月亮宝藏的时间去见爷爷。”鲁道夫说道。

  “我还知道兔子把藏起来的礼物放在哪了,有一次我看到它偷礼物,所以它才会把我们从月亮上赶走。”闪电说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伙伴们,我们要把所有的礼物都带回去。”鲁道夫说道。

  “狡猾的兔子就把偷起来的礼物藏在了爷爷的屋子下面,它在屋子下面挖了个很大的洞,藏起来的礼物都在那里。”虽然爷爷会觉得礼物的数量不对,可是月亮上能找到的礼物都在月亮宝藏那,爷爷怎么也不会想到,兔子就把他做的礼物藏在了桂树屋下。”

  “小公主还有伙伴们,等兔子又去藏礼物时,我们就去见爷爷。”鲁道夫说道。

  爷爷的笑声又传来了,小公主和伙伴们远远的看见坏兔子又离开爷爷的枞树屋去偷礼物了。

  兔子刚走掉一会,爷爷从屋子里面出来了,手里面拿着新的礼物,他要到月亮宝藏去,把礼物放到里面。

  “奥,这么说,鲁道夫现在是你的宠物了?我可不会同意的。”爷爷对小公主说道。

  “爷爷,你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就知道鲁道夫是属于谁的。”

  “奥,可爱小的圣诞,那你问吧。”

  “爷爷,你说,一只可怜的小鸟被人从花园里赶了出来,被我捡到了,把它养大,那这只小鸟属于花园的主人的,还是我的?”

  “奥,应该属于你的.。”老爷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爷爷,那你说,被兔子从月亮里赶了出去后,可怜的鲁道夫在雪地里被我捡到了,把他养大,那他属于你的,还是我的?”

  “这……”老爷爷没想到鲁道夫到了小公主的嘴里,就和自己没关系了。“鲁道夫,看来你的新主人可真是个聪明的娃娃,哈哈。”爷爷大声的笑了起来。

  “对了,爷爷,老枞树爷爷说你的胡子和头发是黑色的,为什么会变成了白色的了?”小公主看着白头发,白胡子的爷爷。 “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爷爷等会再回答你的问题;孩子们跟我进屋里来,我带你们去见这里的老桂树爷爷。我和这个老家伙,在一起也1000年了。”

  爷爷、小公主和驯鹿们进了桂树屋,桂树屋和森林里的枞树屋看上去一点也不一样,森林里的枞树屋长满了植物与花儿,而这里的桂树屋和月亮一样只长着光秃秃的月桂树,白白的一片,没有森林的枞树屋漂亮。

  “爷爷,这里就是月亮里的桂树屋吗?”小公主问道。

  “是的,小公主,这颗高高的大树就是月亮里的老桂树。”

  “老伙计,今天来了新朋友,你不出来看一下吗?”老爷爷对桂树喊道。

  “是新朋友吗?我刚想睡一觉,跟着月亮出去一天了,把我这老骨头都累坏了。”

  “你就是月亮里的老桂树爷爷吗?就是你用桂树粉每天让月亮看起来那么亮的吗?”

  “对爷爷总‘老’字,可一点都不礼貌奥。你叫什么,孩子?”

  “我叫圣诞,桂树爷爷,可你已经好几千岁了,为什么不老了?听森林里老枞树爷爷说,你会做神奇的月光宝袋。你可以给我一个月亮宝袋嘛?”

  “哦,那个老家伙,可真是的,把我的秘密到处说,不过今天是圣诞小公主你的生日,桂树爷爷就送你一个漂亮的月光宝袋。爷爷我不老,我还活好久好久了,哈哈。”

  “虽然你不说自己老,却说老枞树爷爷是个老家伙,你可真调皮。”小公主对老桂树说道。“桂树爷爷。我要用月光包袋去惩罚那只可恶的兔子。”

  “不急,小公主,今天你等好好休息,我们要为你好好的庆祝生日,那只坏兔子没有办法到桂树屋里来,它一定守在月亮宝藏里的,等我送礼物过去。”老爷爷对小公主说道。

  “谢谢,爷爷。”

  小公主的生日庆祝开始了,小公主可没想过可以在月亮里面过生日,到月亮里来真是太幸福了……

童话的作文 篇2

  这是一堆普普通通的炉灰,它是木材的灵魂。

  它就这样,在那堆积着,没人去动它。

  它没有自暴自弃,只是静静地在等待着,等待着……

  一天,有个人拿来几口碗,抓了几把炉灰,用它擦碗。炉灰在碗里滚动着,滚动着……

  奇迹出现了!那几口黄极了的碗渐渐变白了!污垢消失了!几口碗获得“重生”了!终于白水冲开黑水,洁白的几口碗揭开了遮盖已久的`面纱。

  至于炉灰,它再次被丢弃了,重新做回那堆普普通通的炉灰,没人去动它。不过,它还是没有自暴自弃,只有它自己知道——因为它曾经贡献过。

童话的作文 篇3

  秋天到了,大雁南飞、树叶变黄、枫叶变红,今天上演了一部来自枫叶的故事。

  有一天,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叶落了下来,这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经过这里看到了枫叶问:“你的颜色为什么是火红火红的呢?”枫叶回答道:“因为我的叶片中除了叶绿素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色素如黄色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红色的花青素等(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则呈紫色),但因为叶绿素的含量较大而遮盖了其它颜色,使叶片呈绿色。到了秋天,叶绿素因为气温下降而渐渐分解,其它色素的颜得以显露出来。除此之外,我体中贮存的糖分还会分解转变成花青素,使我的颜色更加鲜红,更加娇艳。”“哦!我知道了,既然如此,那你可以过来陪我玩吗?”“哦!我知道了,不过我的体重可是很轻的哦!你要小心一点,要不然我会被风吹走的。”小鸟和枫叶玩了很长的时间,到了傍晚,小鸟才和枫叶依依不舍地告别,并说好了再见的'时间。

  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到了。枫叶又和小鸟见面了,这是小鸟问了枫叶一个问题:“你变红有什么传说吗?”“当然有了,它是一个关于母爱的传说: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对母子。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去田地中务农;下午一起踏着清风回家 ;一路上有小鸟野兔相陪;晚上月光撒在院子里,母亲坐在板凳上,给孩子讲神话,生活过得好不惬意。渐渐地,孩子讨厌了这片森林,这里除了母亲和他,就是山禽野兽。儿子不再与母亲一起务农,不再搭理母亲。母亲出去用自己的鲜血给孩子换来了野兔、虎皮、水。母亲嘱咐好孩子就静悄悄的离开了人世。秋天到了,孩子没能等到母亲,那时所有的枫树叶全都红了。”

  枫叶把这个传说讲完后,就被一阵风吹跑了。

童话的作文 篇4

  小猪兜兜是一只非常可爱又活泼的猪,但是小猪兜兜不爱吃西红柿和蔬菜,又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有一天,小鸡蜜蜜来敲兜兜家的大门,“你好,小猪兜兜,你愿意和我去维生素世界玩吗?”小猪兜兜听到维生素世界就一蹦三尺高。连忙说:“我去,我去,我去。”小鸡蜜蜜就领着小猪兜兜去了维生素世界,到了维生素世界,小猪兜兜才知道维生素是什么呀,全都是蔬菜水果,还有它最不爱吃的西红柿,可是小猪兜兜看到了小鸡蜜蜜什么也不敢说,蜜蜜问:“这里好玩吗?”“这里真好玩。”虚荣心在捣乱,小猪兜兜不敢说出自己挑食的毛病,小鸡蜜蜜笑了一声就消失啦,小猪兜兜留在维生素世界里。

  啊,我不喜欢吃蔬菜怎么办呀?干脆就不吃,过了这几天就可以回家吃肉和零食啦,突然小猪兜兜看见一个盒子,里面有些饼干,“对啦,我要去吃饼干,我才不吃那些讨厌的蔬菜,最讨厌的西红柿呢!”小猪兜兜立刻奔向房间,拿起饼干就一口一口的吃起来,就天天都吃饼干,五天之后,小猪兜兜猪坚持不住了倒在了地上,小猪兜兜非常难受被送到这儿最好的'医院。

  医生说:“你天天吃饼干,所以,你现在不是特别健康,哦,对了小猪兜兜你喜欢吃什么呀?”

  小猪兜兜连忙说:“我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

  “哎呀,小猪兜兜,我们这儿是维生素世界,可你却只有脂肪,所以你生病了,你一定要改变饮食习惯,要不,你就会一病不好的。”

  小猪兜兜一听吓坏了,找到了许多苹果、桃子、梨子……都吞进了肚子里,但是医生却给他说:“蔬菜也同样重要呀,你不能挑食了。什么都吃,改掉挑食的毛病。”小猪兜兜听了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小猪兜兜再也不挑食了。

  而且,小猪兜兜也迷恋上了吃西红柿了……

童话的作文 篇5

  什么是"童话"呢?顾名思义,就是供儿童阅读的神话故事。她把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变得可能,将所有生物,非生物拟人化,使故事中的主人公拥有魔法。

  幼年的我们很爱读童话,幻想着自己就是童话中的主人公:拥有魔法超能力宝物,并且勇敢善良聪明,童话在我们孩童时的记忆中显得多么重要,给我们留下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谁又能知道我们的人生也是一篇童话:出生时,我们睁着两只好奇的大眼睛,一边哭,一边茫然地环顾着这未知的世界;两三岁时进入幼儿园,与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嬉戏,一起狼吞虎咽地吃饭.午休时,一张张熟睡的小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上学后,逐渐成熟的我们开始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学习犹如"炼狱",将我们这些饱满的,香喷喷的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经过九百多个日夜的挤榨,成了一块坚如盘石的又干又硬的饼.毕业后,我们迎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活.在交际中领悟人生智慧,在工作中体验生活艰辛.年老退休之后,我们含饴弄孙,体验着人生最美丽的"夕阳红".当人生的最后一抹夕阳消逝时,我们真正进入了自己的童话世界.没有考试,没有欺骗,没有贫穷,没有战争.在天堂的宫殿中我们尽情玩耍,在美丽的星空下,我们如醉如痴,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自由翱翔,在灿灿的金辉中,闪着永生的希望.

童话的作文 篇6

  糟糕!小猴聪聪心想:要迟到了!都7点25分了!聪聪想着,慌忙穿上衣服,连早饭不吃,就飞奔出了家门……

  聪聪刚奔进校门,上课铃就响了。“报告!”聪聪心里上下不安,害怕地一直冒汗。只听见熊猫老师说:“进来吧,聪聪,下次不要迟到了,快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黑板上的题吧。”只见同学们又翻白眼,又吐舌头的。小兔天天说:“唉!还是学习好的学生好,老师偏向学习好的学生,这上学还有什么意思呀?”小狗汪汪说:“就是就是,这叫做差别对待。”说完,还吐了吐舌头。小鹿梅梅说:“换做别人迟到,就够他好手的'啦,为什么聪聪就不一样?”小马斑斑又说:“哎,你不懂,人家聪聪学习好呗!”……听到大家这些七嘴八舌的议论,聪聪的脸色难看极了。聪聪刚想说什么,只听教室外传来一阵很轻的脚步声。

  “报告。”小猫明明轻声说。熊猫老师故意装作没听见,继续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报告!”明明的声音大了些。熊猫老师心里的怒火爆发了,他走到明明身边,说:“明明,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迟到?班里同学迟到的人有10个的话,9个都是你!你就站那吧,这个教室容不下你!”只见明明的双眼红肿,熊猫老师见了,又跑出去不知对明明说些什么,门外传来明明的抽泣声……这时候,聪聪思绪万千……

  下课了,聪聪没出去玩,他觉得脸上一阵阵的发烫……聪聪觉得自己再也坐不下去了,拔腿就往老师的办公室跑去……

童话的作文 篇7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湖,表面看上去十分平静,但在湖里有这样一条钟情的鱼。

  在还没有遇见心动的那个人时,她在族群里是多么不被宠,每天安排她做这做那的`家务。她叫伊莎,她一生下来就是一条丑鱼,所有鱼都唾弃她,连她的父母都不想理她,除了她的师傅,曼呐汝巫师,她教伊莎魔法,也是为了让她能保护自己。曼呐汝巫师是最厉害也是唯一一个巫师,所有人表面都尊敬她,背地里也是一套。

  有一天,伊莎被安排去湖边采摘新鲜药,她去了湖边,看见有一个人被一群人围打,她鱼尾立刻变成腿跑过去,鱼尾变成腿只能维持半小时,她使出魔法赶走了那些人,被打的那个人模糊的看了伊莎一眼就晕倒了。伊莎在岸上照顾他十几分钟了,眼见要变鱼尾了,赶紧跳回到湖里,去找她师傅。伊莎想要和那个人生活在一起,但鱼尾是个累赘,求求她的师傅帮她,她师傅不答应,也是为了她好。一求求了三天三夜,终于答应了。她变成人后不能再变鱼了。她找到那个人,说了一切事情经过,两人幸福的在一起了。

  其实,伊莎是用自己30年的寿命换来20年的人生。这样痴情的人能有多少呢?

童话的作文 篇8

  内容摘要: 童话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具有幻想性、夸张性、社会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童话故事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童话故事 幻想性 夸张性 社会性

  童话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神话和传说都曾是孕育童话的摇篮,很多民间童话都是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基础上演变而来得。所以说童话中角色大都是神魔妖怪.动植物及公主王子们等等,充满了幻想,这就使童话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世界时,这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世界会令他们惊喜,会令他们留恋往返,他们和一切生命体一样总是在寻找自己的同伴.同类,于是,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小小的动物植物或石头都可以和他们交朋友,好像他们会相互交谈相互动作像自己一样。所以有句话特别贴切——幻想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具有与生俱来得灵性。恰恰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丰富多彩的幻想,广义的讲,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童话中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因此,童话倍受孩子们青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辞海》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儿童文学辞典))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 (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首先,童话具有幻想性。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幻想是对生活的象征反映,幼儿童话是一门幻想艺术,它借助幻想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映生活。也就是说,它塑造的形象都是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但这些形象揭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憧憬,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假想的形象,所讲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是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

  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段,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其次,童话具有夸张性。童话的创作一般运用拟人化和夸张的手段,遵循一点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的虚幻境界。虽然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但童话的夸张而深刻。夸张使童话中的人和物变得异乎寻常。

  第三,童话具有社会性

  虽然童话中事物千奇百怪、情节离奇,但童话中的人、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幼儿所熟悉的,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型。童话把现实和想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幼儿呈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处于幼儿阶段之前的婴儿阶段(0-3岁)的个体来说,他们是以感知运动的方式认识周围的客观环境,由于语言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婴儿对外界的认识主要是依靠感知和行动进行的。即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内化,不能在头脑内部进行,受当前直接感知和直接操作物体的影响,不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这也决定了婴儿时期的个体还不能完全通过以语言叙述和图画象征的童话作为认识外界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婴儿的认识范围是十分狭窄的。到了幼儿时期,在他们反复接触外界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积累了大量关于事物的形象,认识过程开始内化为表象的加工形式,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把这一时期个体的思维称之为具体形象思维,其特点是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借助于表象而超越了眼前的局限,从而扩大了主体对环境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当心理映象产生时,可以把它与内部每次出现的图画相比较,这就大大地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同时对事物的认识也具有了概括的特点。又由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渴望了解、参与成人的社会活动。但是幼儿年龄小,受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能真正同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幼儿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便发生了矛盾。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活动中,才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用假象的物品代替现实的物品,而且内容不变。在一定意义上,童话也具有游戏的特点,在童话欣赏中,幼儿能在假想的情境里自由地幻想着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其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是解决幼儿心理矛盾的途径之一。

  童话故事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童话所独有的夸张、拟人等特性,有助于孩子学习各种知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2—7岁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出现片面性和我向思维。尽管他们已经能够运用符号表征事物,但只能用它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还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活动。童话本身内容简单,而且具有夸张、拟人等特性,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不需要儿童进行很多的逻辑活动,正好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特性。儿童的许多知识是从童话中获得的,例如他们从童话中认识自然界的特点,知道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知道了植物怎么样发芽,开花、结果,知道了季节的交替和风云的变化,知道了许多民族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童话能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道德感

  童年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整个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不良品德若不注意,长大了就会越陷越深,而童话故事涵摄着丰富的道德自律和利他精神,如善良无私、重义轻利、宽以待人、必要时舍己为人等。这在童话故事中表现得最为丰富也最为动人,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能陶冶、启发、引导、鼓舞孩子摆脱不良品德的有害影响,朝着健康的道德人格发展。

  童话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的发展、消极情感的疏导

  童年时期是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期,童话在儿童情感培养过程中具有优势。但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情感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年龄、心理等因素,使他们的愿望、想法得不到实现,产生痛苦、抑郁、焦虑等情绪。这样的情绪一旦得不到宣泄,将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儿童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童话的形式宣泄出去,生动曲折的情节、逼真的人物角色等都让儿童陶醉其中,产生愉悦感。儿童情感愉悦了,内心得到了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而使自己神采飞扬、心情开朗。

  童话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在儿童的发展中是重要的。它为孩子树立了做人从事的榜样,交给孩子各种行为规范,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让童话故事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童话的作文】相关文章:

童话的童话作文09-12

童话谷的童话作文09-13

让童话不在是童话作文02-03

童话森林童话作文11-26

编写童话作文,童话作文01-24

童话作文_关于童话的作文10-28

童话作文:美丽的童话园09-18

童话故事童话作文11-21

童话作文01-27

童话的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