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随笔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清明的散文随笔(通用2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的散文随笔 1
随着时代的进步,都市化生活越来越浓厚,许多乡村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能够流传的应该称得上精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人们除了祭祖还愿,少数地方还会把老祖宗遗留下的一些生活习俗保留下来。清明节吃清明粑在少数地方似乎也能算是微不足道的精华之一吧。
小时候,我从父辈那里听说过清明粑,却一直没吃过这种东西,因此想品尝清明粑的这个夙愿就一直藏在心里。
十年前,我有了新的家庭。婆婆是一位非常贤良的人,我到新家后,不管什么节日,婆婆都特别重视,因此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记得次年清明节,婆婆说这个节气有清明粑可吃。我听得有些兴奋,惊讶于我们这些地方向来很少有人做清明粑。婆婆大字不识,怎会知道得那么多?后来先生告诉我说,婆婆以为吃了清明粑眼睛会清亮。我对婆婆的这种看法有些将信将疑。
那年婆婆已差不多八十高龄,但身体一直很健康,她执意要去坡上采清明草。
清明草我认识。它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一般高不过三四寸。清明草长着长而椭圆的`叶子,叶及杆子都密密地长着一层灰白的绒毛,看起来不怎么招人喜欢。等到成熟时期,草的顶端还会开出密匝匝黄色的小花蕊来。
虽然清明草看起来极不显眼,但在以前,山丘、田埂、路边……漫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清明节气,就到了采摘清明草的最佳时期。
婆婆采来清明草,洗干净后把水沥干,然后切碎,和上糯米面、小麦面,再加上适量水、盐或糖等,揉捏均匀分成拳头大小的饼状,放入蒸锅里蒸熟,或直接用热锅炕熟,清明粑就做成了。
清明粑闻起来没什么特别的香味,可咬一口在嘴里,其香甜软糯的味道即刻溢了出来;细细品尝,你不得不赞叹人类的智慧。
婆婆做的清明粑特别好吃,我由衷的赞叹。或许因我无意间流露的喜爱缘故吧,那年以后,每逢清明时节,婆婆都会亲手做她拿手的清明粑给家人吃。
如今,婆婆已然年近九十,子女们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陆续离家在外工作,少有时间回来,只有作为儿媳的我与先生还呆在婆婆身边。
前段时间,我忽然想起清明粑来,又恰逢快到清明节了,于是跟先生唠叨着,说想吃清明粑。先生说现在清明草不好找了,他自己也没怎么学会做清明粑,况且婆婆年事已高,这事就闲聊于此。
昨天下班回家,当我又提起清明粑时,先生说婆婆已悄悄背着他特意去市场买了清明草准备做清明粑。婆婆说她一直记得我喜欢吃清明粑。
没曾想我念念不忘的清明粑,被婆婆牢牢的记住了,我听得心里暖烘烘的。我那慈爱的婆婆,虽然她身体不如十年前,但她记忆力仍旧这么好,待人依然宽厚仁慈,她老人家怎能不长命百岁呢!
清明的散文随笔 2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清明的散文随笔 3
今天是乙未年的清明节,又到祭奠先祖的时候了。因为一些年来经常在外“打工”,以及其它原因,已有七、八年的清明节没有回老家祭奠先祖了。今年早已做好了清明节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计划,但因这几天一直阴雨不断,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只得放弃清明节的回家祭祖计划。
之前的一些清明节,当没有回老家的时候,我往往会在驻地附近找个高昂之处,面对家乡的方向跪拜,再把几张冥钱,连同写的几句寄托哀思的文字一起点燃,了结思亲念祖的殷殷心事……如在福建、在陕北等地时,我都是这样办的。在渭南家中时,我多是上到渭南南塬之顶,站在塬边的最高、最佳处,面对家乡方向,跪拜在地,并点燃写着哀思的文字纸张。
放弃了回家祭祖的计划,那就按常规去渭南南塬吧。但天公不作美,雨不停地下了几天。你看,前天和昨天,一会儿小雨,一会儿中雨,断断续续地下着,昨晚雨也没有停歇。
今天早晨,我五点钟就起床了,电脑上显示的天气预报是“小雨”,我再拉开窗帘一看,天色阴沉沉的,楼下的地面湿漉漉的,窗口上方的遮雨篷不时地响着“嘀嗒—嘀嗒—”的声音,空中好像还零零星星地飘着细细的雨丝。这样的天气,上渭南南塬的打算恐怕又得“泡汤”了。如果上不了南塬,那就站在我的北屋窗前,面对家乡所在的方向祭奠吧。
不到七点钟我开始准备早饭,边做着早饭,没有想到天色竟然慢慢地明亮起来。吃了早饭,到了八点半的时候,阴云退去了不少,一时半会不会有雨来临了。由于天还阴着,为了以防万一,我就拿起了一把雨伞,向着南塬的方向走去,准备仍按原计划上渭南南塬祭奠先祖。
由于刚刚雨停,上塬路上有不少小的水坑,好在塬下的路面上铺有碎石,并不泥泞;塬坡的路面上虽然很湿,但因坡面较陡,且黄土层透水性较好、雨水下渗很快,所以路面并不滑脚。九点多钟,我就上到了塬顶。
雨后塬面上的树木、小麦、油菜和草叶上都挂满了水珠,我在附近走了一会儿,鞋子和裤腿也被水打湿了。
今天早晨听陕西广播电台预告说,今天九点半要在黄帝陵举行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盛大典礼,我一看手表,恰恰也到了九点半,于是也对着黄帝陵所在的西北方向,在心中祭拜祭拜我们的始祖黄帝……
我为了响应文明祭祖的倡议,这次就免了点燃冥钱等的过往做法,只是虔诚地跪了下来,口中叨念着一个个的亲人。我先后叫着我最亲最爱和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亲、母亲、三舅、三妗子,说着对他们的'思念之语,遥寄我的思念。我虽然尽力控制,不让自己太过悲伤,但还是难以控制发自内心的感情勃发,仍遮不住眼角的泪花……我想着我那善良、好学的祖父,我那善良、乐观的外祖父,我那善良、疼爱我的祖母,我那坎坷一生的父亲,我那善良、勤劳、任劳任怨、苦病的母亲,我那善良、勤劳、对我有无限恩情的三舅三妗子,我是多么的感谢你们、思念你们呀!我没有去擦拭这些饱含着亲情、悲情的泪水,任它肆意地在我的两颊流淌……我的亲人呐,你的孙子、外孙、儿子、外甥在向你们磕头了。我没有向你们尽多少孝心,你们却已分别离世六十年、五十年、二十二年、十六年、十四年和十三年了,我有愧呀!如果你们有人还在世的话,我一定要让你们来分享我的快乐,也让你们及时来解解我的烦心事……
太阳已经半遮半掩地露了出来,我站起身来,向着北北西方向的家乡瞭望。我的眼光掠过塬边的树木,看着塬下渭南城区那一栋栋的高楼大厦,看着远处那一条条飘动着的灰色云朵,忆着我的乡情、乡愁,念着我的亲人、亲情,想着七旬过六的我的过往、现今和未来……
清明的散文随笔 4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清明的散文随笔 5
清明时节的纷纷雨,冲淡了我对挑红柳绿的期盼,本应是极好的踏青时节却给这恼人的雨搅了。昨天沪宁高速公路惨烈车祸,举国震惊,让人为之揪心,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一天的垂钓,收获也是不尽人意,望着左邻右舍的钓友虽尊称一口一个师傅老师,而鱼获远不及他们,我也是汗颜到鞋底了。人道秋风秋雨愁煞人,瞧瞧这绵延不尽的春雨也是够愁人的。你想吧?这心情恰似这清明的雨,不知是春雨谢了春红还是春红辜负了这春雨?唯浅词吟唱于心了……
朋友近日在吴中万达广场美食街开了个店,叫《安营扎寨》诚邀了几次,未能成行,正好也想换换郁闷的心情,遂呼朋唤友去喝一杯。大有“将进酒”之风,不敢说同销万古忧吧,却也有春雨摧花朵朵红,化作尘埃水自流之感。既有悲郁的无奈也有对来年的期许。自然界如此,人生如此,不都是个轮回吗?《安营扎寨》,开在吴中万达广场美食街二楼东。听其名有卸去劳顿小憩一番之意。未到店远远那悠扬的.蒙族歌曲《鸿雁》已入传耳畔。将我带入十几年前去内蒙草原对四子王旗的回忆,想到那如银的月光下,草原寂静如洗,我们一干人啤酒,举瓶对月唱着草原歌的情景,那皎洁的明月仿佛伸手可及。店内装饰极具特色,弯弓箭袋马头琴,骏马奔腾图,服务员蒙族服饰很有韵味。无不显示其辽阔草原琴声悠悠的内蒙特色。当然在餐饮竞争激烈的苏州市场,内蒙美食不多,正因其不多才具可贵,宽敞的店堂,古朴洁净,透明式的操作间,让你消费的放心。精美的美食顿让人食欲大开。这四喜丸子应了四季来财的景,也上了四个。牛羊肉食材全来自内蒙,且烹制到位,口味极佳。价格定位适中。特色菜品也是别具风味,年轻的老板虎背熊腰,浓眉大眼,优等人种,想想其祖先拈弓搭箭,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横扫欧洲大陆将华厦版图扩至1200平方公里,何等自豪。如今自有后人来江南安营扎寨,有是何等霸气!这种内蒙酒虽无牌称,口感刚柔相济回味悠长。价廉物美。酒过三巡。更添数杯。三五知己已喝得风生水起。只可惜了陆大师连日加班劳顿,虽满面生光,但睨目微词浅笑,打不起精神,但一听说干完这一杯去干瞪眼,便似乎是换了人间。咳!这清明。
清明的散文随笔 6
儿时的清明节从来没有过“雨纷纷”,相反,却总是风和日丽,柳暗花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不经事,也许是因为所有的亲人:父母兄妹,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伯叔姑姨舅,都健在,没有什么可悲伤。
如果说生命的延续像朵花,那么我是花心,外面层层亲人挤挤挨挨为我承担风雨,我安全而无忧。
再说,大人是去扫墓,去缅怀,我们却不是。平时大人忙于生计带我们出行的时间不多,现在与大人出门,仿佛是去游玩踏青。岂有不乐?
丽江的清明,天气已经很温暖,永远的`阳光明媚,柳条上满是嫩嫩的叶子。折几段,编成遮凉帽戴在头顶,柔柔的叶子挨着皮肤,好舒服,身心好像就融入了春天的清新温柔里,柳条凉帽如同是我与大自然沟通的信使。
负责走路就可以,柴锅米菜自有爹爹伯叔他们背着,他们负重前行,却走的威武风生。于是追风戏蝶,逗狗赶鸭,一路欢畅。
老祖的坟地在老家的北边7,8里的河边阶地,不知道为什么选择那么远,莫非是因为背山面水好风水。小时每每返回时走不动了,就羡慕那些坟地近的人家,现在想来,路长也延长了与亲人同行的时间,好事。
到了,大人们搭锅做饭,我们找满地里跑找野蒜。
感觉时间不长,便已经饭菜飘香。帮忙端菜献饭,被组织着按辈分为小组依次磕头。好圣神,个个一本正经,不再打闹淘气。
开饭,有股与家里的饭不一样的香,大概有花草的香,有太阳的香,石头的香。天为棚,地当椅,清风拌饭,鸟声下菜。好奢侈的排场!
多少年过去了,斗转星移,已经不是旧时记忆中时光。
倒一杯水酒,祭奠过去如歌岁月。
清明的散文随笔 7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的散文随笔 8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如果撇开上坟祭祖的习俗不讲,清明节是一个饱含诗意的节日。《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藤蔓绿了栅栏,四溢的芬芳弥漫空中,令人心旷神怡。
北宋有《清明上河图》传世,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实,清明不仅是一幅民俗画,更是一幅山水画。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清明节的色彩是不同的,从年少时的色彩斑斓,逐渐变色,变得有些灰暗,从暖色调转变成了冷色调。当人到中年,有的亲人会不幸离自己而去。因而当清明临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便越来越深,就像清明的雨总如约而至,那么冰冷那么潮湿。
年少时,成长在亲人的关心、爱护之下,衣食无忧,对世界的认识都停留在美好的层面。那时的清明草儿很青,花儿很香,天空很蓝,云淡风轻。大人手里的纸钱、祭品,坟前升起的缕缕青烟,在自己这里没有丝毫哀伤的意味,那时候的自己不谙世事。少不更事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你不知道的真相永远不会伤害你,不会让你心痛。
生命的年轮在原本空白的.认知上打上了印记,渐渐地,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当岁月的沧桑撕破了懵懂的外衣,痛觉神经开始苏醒。在人生的道路上,辣苦甜酸轮番向自己袭来,全然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亲人会老去,再后来有的亲人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任凭眼泪在你的脸颊肆虐。当人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自拔时,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一切事物的色彩都被剥离,这个时期的清明节自然是灰色的。
而当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看世界的眼光才趋于平衡和真实。他会看到清明时节的烂漫,也会体味清明时追忆往事的痛楚。他用诚挚的心去准备祭品,到先人坟前扫墓,遥寄哀思。清明的雨营造出了恰当的哀思氛围,为烟雨清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年龄段的清明是青色的,是景物的绿色和心情的蓝色调和之后的色彩。
其实,清明应该是属于暖色系的,因为清明是个饱蘸亲情的节气,是提醒人们不要数典忘祖的节,一个“情”字便可诠释清明的真谛!
清明的散文随笔 9
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让这个春天,莫名渲染上一丝忧伤的气息。在去往公墓的山路上,看着路边一簇簇的小草,我所有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外婆健在时的那些快乐时光里。
犹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外婆的家邻山,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山上除了遍地的山花烂漫地开放着,更有许多小草葱葱郁郁地生长着。草丛中还有许多小蒜,它形如小葱,却带着一股特有的诱人香味,在那个贫苦的年代里,把小蒜洗净切碎,调入面粉搅匀,再煎成油饼一直是我相当喜欢的一种美食。应着这一份诱惑,每次去外婆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山挖小蒜。
有一次,我骑着车子带着邻居小胖去外婆家,照例喊了声“外婆,我来了。”就奔向了山上。小胖在我后面担心地喊:“你干吗不让你外婆陪我们一块去?”我得意地一笑,说:“放心,马上她就会追来的。”果然不等我们挖了几棵小蒜,外婆已经喘着粗气跑到跟前来了。我和小胖相视而笑,外婆则嗔怪着骂:“你这孩子老不听话,这山上有老虎,你们就不知道害怕?”
外婆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急急去找那些躲藏在草丛里的小蒜,就好像山上真有老虎,多呆一会就会把我们叼走似的。背着半篓子小蒜下山,山路弯弯斜斜的.,外婆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小胖,还不时地用袖口给我们擦着额头的汗。
再回到外婆家,我们便成了外婆的小跟屁虫了,看着她洗小蒜,切断剁碎,再看着她拿出土鸡蛋,打碎,和到面粉中去,搅匀,我们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最后,外婆不等把油饼煎到金黄色,便用盘子盛好递给我们,一边叮嘱着“慢点吃”,一边看着我们笑。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晃又是几年,我开始去外地上学了,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很多次电话里,外婆总是不忘问我:还想吃小蒜油饼不?
当听我肯定地回答说“想”的时候,外婆开始叹气,说:想吃怎么办呢?那么远,老不回来的,寄油饼也不合适呀?
可是不久之后,我却收到了一个包裹,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听你说想吃小蒜,你外婆特意挖了许多,把那蒜头制成了泡菜……
那片刻,我一下子眼睛湿润了,思念夹杂着幸福瞬间齐涌心头。这之后的好多年,我一直会收到这样的泡菜包裹;放假的时候,我会拣着小蒜葱郁的季节回去,陪着外婆一起上山挖小蒜,为的只是看到外婆那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外婆去世的时候,刚巧是小蒜变枯的时节。家里的蒜头泡菜依然富足,外婆却走了,躺在那群山怀抱之中,观望着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听着我们的脚步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清明的散文随笔 10
雪正在融化,草正在返青。不出半月,又将到清明了。
清明是怀念故人的节日,献一束花,烧几张纸钱,祝福几句,甚至流几滴泪,虽知人死后无在天之灵,但内心却感到莫大的宽慰。
怀念故人是痛苦的,是一种极度难言的悲伤。但这种痛苦又是人们的一种崇高的感情,再苦也愿意受。
今年开始,国家重新调整了干部职工的节假日,作了新的规定,其中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清明、中秋调成各放节假三天。这说明党和国家是非常尊重民意、尊重老百姓崇高的感情、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的。
无处倾诉和难以表述的感情,能净化人的思想,使其凝炼为诗或词。苏东坡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思念亲人的千古佳句之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至今吟咏起来,还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
但是,生离尚可重逢,而死别是无可挽回。再深沉的怀念,再感人的诗句,死者是无法感知的,愿相亲者、相爱者,一定要珍贵死后的怀念,更要珍贵的则是生前的疼爱!
清明的散文随笔 11
每年的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日——清明节,每逢清明节我都会想起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一个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小雨,天气大都阴沉沉的,今年也不例外,灰暗的天气好像代表我们悲伤的心情,在清明节那天,人们要去踏青,扫墓,插柳等户外活动。
在清明节这天,我们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餐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一家人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扫把,有的拿着贡品,香烛浩浩荡荡地出发,满山都是扫墓的人,他们把原本光秃秃的山装饰得花花绿绿、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我们首先来到曾祖父的坟前,发现四周长满野草,坟前有袋子、纸盒等垃圾,让人看了很心痛。来到坟前时,之前平时十分坚强的奶奶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看见奶奶哭了,我和姐姐连忙上前劝阻,我们拉着奶奶说:“奶奶,不要哭了,人都已经走了,他在天堂里看见您这样会更加伤心的呀!”奶奶听了我们的劝阻停止了哭泣,说:“乖,我不哭了,你们去帮爷爷他们干活吧!”于是,我们有的拿起锄头除草,有的扫地,我和姐姐则把五颜六色的纸花贴在曾祖父的坟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祖父的坟墓变干净了!一眼望去像穿着一件五彩的外衣,很好看,爷爷把供品放到坟前,点香祭拜,放鞭炮,祭拜完了再往下一个一个地祭拜,我和姐姐边吃东西跟在后面走,吃得很开心……
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我们才扫完墓,虽然辛苦了一天,但也是让我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个清明节。
清明的散文随笔 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
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
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因为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落点和高处。
清明的散文随笔 13
在清明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要回我的家乡——清溪九乡。
在回清溪九乡的路上,我迷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呢?”爸爸不紧不慢的对我说:“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把先辈们当作镜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我回答爸爸:“哦,我知道了。”
我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帮我们准备好了扫墓的工具,叔叔爷爷也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我们拿好了扫墓的工具,妈妈说“出发了!”没过多久,我们就已经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比我还高的杂草,把脚轻轻地放在阶梯上,我马上又把脚迅速地收回来——阶梯上有一个小小的蚂蚁窝。我又把脚轻轻地放在第二个阶梯上,又马上迅速地跳下阶梯。妈妈马上开工了,它拿着镰刀,弯下腰,抓起一把杂草,把镰刀从杂草的下部割了下去,把草扔在一边,就继续这样割。妈妈看见我正在发呆,对我说“女儿,你拿扫把扫地啊!我割到哪儿,你就扫到哪儿。”我二话不说,拿起扫把扫起地了。
我们终于把杂草都除走了,我们把祭品放在地上,倒了三杯茶和三杯酒。我们现在把香点燃,香拜了三下祖先,然后把香插进黄黄的土里,让香慢慢燃烧。
我们开始烧祭品了,先用火机把一张纸点着,然后放进纸堆里。火十分大了,纸灰飞起来像龙卷风,我问爸爸:“爸爸,这一个‘龙卷风’代表什么呢?”爸爸回答我说:“这一个‘龙卷风’代表我们的祖祖辈辈来领祭品了。”
这次清明节真难忘啊!
清明的散文随笔 14
临近清明,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下午,我们手拿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烈士陵园。
大约步行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园里宽阔的道路上。来到一个巨大的碑下,我们停止了脚步,举目望去,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碑下,一个洁白的花圈静静地躺在上面,那两根漫天飞舞的布条像眼泪似的在为英雄们感到悲伤,旁边郁郁葱葱的几棵大树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也在为烈士们哭泣。正当我们满怀悲伤情绪为烈士们叹息时,少先队员代表朗读了为烈士们精心准备的悼辞的声音传到了我们耳边,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层悲痛。
请全体同学为烈士们默哀一分钟!随着大队长的这句话,我们都低下了头,一分钟过后我们又抬起了头。请各班同学为革命烈士献花!一曲铿锵有力的《歌唱祖国》突然响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没有烈士们,怎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没有烈士们,五星红旗怎能那么鲜艳?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们!于是,我郑重地将手中的小白花献给了烈士们。此时此刻的小白花不仅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与感激,而且还表示出我们会好好学习,继承革命先烈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
祭奠仪式结束了,我们又在公园里玩了一会儿,我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们却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而且还时不时地惹长辈生气,我们实在太不应该了排队了!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立刻爬起来,跟着队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园。
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一定会接下你们手中的火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清明的散文随笔 15
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我和小伙伴们相约,一起来到银川市烈士陵园,祭奠英雄、追思英烈。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鲜花簇拥着的革命烈士塑像静静矗立,象征着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长明灯”熊熊燃烧。我们肃立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向革命先烈致敬!
我们又来到烈士墓园,这里安葬着烈士的忠骨。在一排排青松簇拥下,整齐排列的烈土墓群,让我们肃然起敬!立在墓前,静默致哀,久久不舍离去。我还发现这些烈士中,不仅有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革命战士,还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救人而自己丧失了生命的平民。比如哈军,他就是为了救一个落水的职工,而壮烈牺牲,年仅17岁,这是多么壮丽的诗篇啊!
最后,我们去参观了烈士纪念馆,“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厚植家国情怀”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在这里举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阅读着每一个展厅每一块展版的内容,并聆听着解说员阿姨声情并茂的介绍,深深地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憾动,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出了烈士陵园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烈士们为了革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向英烈学习,就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动力,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英雄志、忠骨魂。英雄精神永远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清明的散文随笔 1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昨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说来也巧,我们刚刚出发,天上就下了小雨,但我们还是去给他们烧纸。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突然,我看见钞票上有天地银行,我就想啊,要是上面印中国银行就好了,这样就不差没钱花了。
但是,说来说去,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太快了,儿子们刚刚成家,刚刚要孝敬孝敬你老们,你们就走了,如果要是你们还在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好好的孝敬你们的。你们在天上要好好的过,我们也就高兴,但愿你在天上也要报你的下代平安。
清明的散文随笔 17
又是一年清明时,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道出了古人对亲人的眷眷思念,而我们家乡的清明节传承了古人的习俗:扫墓、吃青团、放孔明灯等等。
清明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去给我的太爷太奶奶扫墓,在路上,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爷太奶奶生前对我的宠爱,眼前浮现出他们那慈祥的脸庞,回想起太奶奶编毛衣的情景,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溜”了出来。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太爷太奶奶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一到那儿,爷爷就在太爷太奶奶的坟前摆上了苹果、饭团等供品,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轮到我了,爷爷一边叫我鞠躬,一边请太爷太奶奶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学。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太奶奶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等扫墓仪式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大家纷纷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轻松了许多的原因吧,他们表情不再严肃了,而是相互说说笑笑,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撑着篙,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姑姑随手折了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我一下子成了机灵小红军。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清明的散文随笔 18
四月二日上午,正值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陵园扫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到队伍里,没有人嬉皮笑脸,也没有人大声喧哗,队伍是庄严的、是安静的。随着校长一声令下,同学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阴沉沉的,空中飘着蒙蒙细雨,空气凉丝丝的,好像春雨给小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走了十几分钟,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浑身凉飕飕的。离陵园还有几里路,但同学们依然精神抖擞,迈着大步往前走。我有点累,边走边给自己打气:“红军为了革命胜利,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没有喊苦叫累,难道走这十几里路,我也坚持不下去吗?我一定要到陵园为烈士们清扫墓地,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又走了十来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鸡泽县烈士陵园。
陵园里,参加祭扫仪式的各界人士已经都已经到来。园内到处回荡着哀乐,大家静得出奇,少了以往的喧闹。上午9:00,祭扫仪式正式开始,向烈士敬献花圈、默哀敬礼、青年代表宣誓、领导发言、扫墓等活动一一有序进行。默哀敬礼时,我们的心情凝重,眼里好像有一层雾,看什么都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我站在队伍里,静静地呼吸着每一口空气,轻轻闭上眼睛,好像能听到同学们心跳声。大家垂着头,向烈士们默哀致敬,鞠躬、鞠躬、再鞠躬,眼睛渐渐湿润了。
最后扫墓时,我和同学们来到后院,一座座石墓呈现在眼前,一个个石碑矗立在墓前,我们看到只有个别墓上有烈士的姓名,其他的`全是无名墓,想着一位位为国捐躯的的`革命先烈竟然连名字也没留下,我的心一阵阵发疼。我认真地打扫着,感受着咫尺之隔的英灵,仿佛看到了当年中华儿女们,为了新中国建立,不顾危险,与敌人顽强战斗的场面,仿佛听到了那战争中阵阵响亮的号角声,仿佛闻到了与敌人战斗的硝烟味儿。
近一百年来,许多外国侵略者妄想吞了中国这块“肥肉”,但坚强的中华儿女没有让它们得逞,誓死保卫国家,将鲜血泼洒在了中国的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永远地沉睡在了地下,但他们的力量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扫墓仪式结束了,我的心却没平静下来。前辈们的英勇事迹和艰难历程,让我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深深感到,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辉煌!
先烈们与世长辞了,可他们永垂不朽!
清明的散文随笔 19
徒步走在荒凉的街道上,遥望四周,廖无人烟。怕也是因为这清明缘由吧,我自嘲的望着天地。
看着这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当真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终于我看到了些许人烟,她们齐齐奔向祭祖之路。踏青山,拜青冢。我不禁跟上她们的步伐。
终,我走到了一片白桦树林。此时此刻,一股温热的`暖流流淌在脸颊。
是啊,这便是他最后的栖身之所啊,这是我亲爱的母亲啊。我跪在地上已泣不成声。微风缓缓佛过我的脸颊,仿佛是想擦去我的泪水。这白桦林还是白桦林只是少了一位白发妇人倚在这罢了。
我慢慢向前挪动,摸索着母亲的墓碑。“娘,我回来看您了”。只可惜她再也听不到了。这是她最爱的白桦林,她最爱的孩子啊!虽未能对着白色的蜡,烧堆蜡黄色的纸,放匹响亮的鞭炮。我则只能在此向着您的坟头深情拜别。
微风吹起片片树叶,卷起丝缕灰烬,伴着袅袅炊烟,直上云霄。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城市和乡村,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的`一切他者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成就了我。”那些过去的再美好也终究是过去,是回忆。此时,春光正绚烂,负出清明的承重。
这天地广阔无垠,人生何其渺小。看世间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
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泣且喜。
清明的散文随笔 20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日子,让人平添了不少的怀念与愁伤。
本来要趁这个假期给姥爷上坟的,没成想姥姥和小姨提前一天把坟上了。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一个月不能上两次坟,没去成,心里很遗憾。
在我心里,姥爷比舅舅都年轻,我是从小看着他的相片长大的,那是他二十四岁时候的样子,一直是那个样子,那么英俊。
去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和姥姥去了长江边上,我是带着去玩的心,一路上无忧无虑,除了吃就是玩,特别开心。可姥姥的心情和我却完全不一样,她是带着一个念想去的`,带着对姥爷的思念去的。
姥爷年轻时在湖北宜昌生活过很长时间。姥爷在世时,常对姥姥说他年轻时在长江边的事,怎样上学,怎样生活,以至后来怎样在长江边捞木头,筹集回家的路费,怎样回到的家。姥爷的这些事情深深的烙在姥姥的心里。她常给妈妈、小姨和舅舅讲,我们长大了也常给我们讲。
姥姥站在长江边上待了许久许久,向来顽皮的我也不敢去打扰她。看着姥姥面对长江那复杂得表情,我似乎读懂了近七十岁老人的心情。“风大了,”姥姥说“我们回去吧。”我扶着她,偷偷的看了她一眼,发觉她眼角挂着泪珠。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或许许多年以后,我也会站在长江边追忆起今天的人或事……
清明的散文随笔 21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最亲的亲人,你们已经远行了很久很久,久的让我忘记了时间,但是你们疼我爱的那份深情永远深埋在我心间,你们是最疼我的亲人,却在我还不成熟的时候相继离开了我,那时,我对生活的绝望,对爸爸妈妈的眷恋,让我这个还不涉世事得女孩是多么彻心悲凉,无望、痛心几次让我险失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每天晚上坐在窗前望着夜空,总是幻想着爸爸妈妈的身影在夜空中出现,哪怕让我看上一眼呢…。
一年又一年,我在思念和伤痛中度过每一天,羡慕同龄女孩能依偎在妈妈怀里,羡慕同学们周末急着回家见爸爸妈妈,回来述说着爸爸妈妈为她们做的好吃的.,好玩的.,羡慕同龄女孩能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羡慕一家人亲亲热热散步逛街……而我却孤零零在外奔波……
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你们远行的日子里,我在期盼中成长,在困苦中磨练,在思念中思索。如今,我成熟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选择了继续求学,刻苦的学习不但会忘记一些痛苦,还可以让我懂得许多。现在我已经是大人了,虽然还不很成熟,但是励志了很多。
清明节里寄哀思,老天也好像识我意,这两天就细雨纷纷,仿佛在为我送去绻绻的思念,为远方的爸爸妈妈送去女儿最亲的祝福!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远方安心吧,为你们的遗愿,我会好好坚强的生活,会好好的努力,用精彩去拥抱未来!
清明的散文随笔 22
清明在我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农种的大好时节。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郊外的田野开满鲜花,远山坡也披上了绿色的新衣。蜻蜓飞舞在如图画般的春景中。清晨,当花瓣上还挂着露珠,人们便三三两两结伴去踏青。微风拂面,黄牛悠然漫步,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了出来。村庄里的顽童不知躲在哪里偷偷射鸟,吓得树上的鸟儿惊慌失措,结果却引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开车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柳绿花红,传来一串串悦耳的'“歌声”,原来是几位少女在踏青时发出的欢快笑声。
畅游在春天里,欢笑在春风中,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游玩。如果累了,在河边的石头上休息,边欣赏着如画一般的春景,边享受着春风的.凉爽,这是多么舒服啊!
清明祭祖“前三后四”,人们带上些许酒水瓜果,带着香钱蜡烛,带领全家去扫墓。告知儿孙生生不息的传承,家族的光荣和梦想。也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孩子们学习好;大人们工作顺利;老人们身体健康。暮色降临,游玩了一天的人们,意犹未尽地踏上新的路程,带着新的期待,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清明的散文随笔 23
又到清明了,每当这时,心中总会有丝丝淡淡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不去,就这样萦绕在心头,纠缠着,有为亲人的,有为死去的英烈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描绘出的一副春寒料峭,春雨连绵,悲思感伤的艺术画面。前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那天,纷纷的雨是否会如期而至,好似有了这磅礴的雨,方能显示出它悲凉和怀恋的味道,使人一想便能陷入无穷无尽的漩涡中去,无法自拔。
清明节这两天,天公果真不作美,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势磅礴,是入春以来最大的一场雨。暴雨中还携夹着狂风,站在雨中,我觉得自己都要被刮走了。滴答滴答的雨珠飘落在地,瞬间汇聚成河,哗啦哗啦地向低处流淌,此情此景,可是天空也在为逝者哭泣,以表达它们的哀思?这雨,为清明更添抹了一缕悲凉的情愫,深入人心。
渐渐地,清明对我来说更多了一种怀念之情,这是在外婆去世之后。外婆是个慈祥的老人,待人也很和善,对我也格外的好,可能是我是最小的一个外孙女的'缘故吧,外婆特别的疼我。外婆走后,我很想念她,每年的清明节对她的思念更多了一层。都说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但我对外婆的爱永远都不会减少一分一毫。或许对于至亲至爱的人这句话恰恰相反吧,即使过了再久的时间,我也不会忘却她的容颜,她的微笑,她的举止,这些在我心中历久弥新。
每至清明,思绪飞扬。
每至清明,哀思遍地。
每至清明,怀念倍增。
清明的散文随笔 24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母亲就让我换上军色的春装,带着纸钱,领着我上坟去。
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别鸡坡,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转好几道车。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母亲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满山遍野地到处玩,直到母亲把我拖上车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不愧么的有趣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清明的散文随笔 25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抹余晖,春风目送最后一只燕儿归巢,我默默地站在风里,思念着我的太公。
我的太公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每年,我们都回去给他送上美好的祝福和虔诚的祭拜。今年清明,我们又回去了。
祭台摆着太公的照片,香炉上插满了一支支香烟,整个房间里烟雾缭绕……我猛然发觉,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但对太公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如昨天。
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我们拎着一大箱烧乳猪,来到太公的墓地。看着隆起的坟堆,想起长眠于地下的'太公,我不禁回忆起当年太公抱着我,慈爱地摇晃着,给我唱《两只老虎》哄我睡觉的场景,如今,我却再也听不到这首歌了!
我把焚香小心翼翼地插在香炉上,然后退到一边低垂着头,一边低声地哀唱。突然一阵风吹过,纸钱烧得更旺了起来,香烛也愈发扩散着红红的火点。难道已故的人,真的有灵性?我们都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往事历历在目,我知道,他不是死了,而是游过了大海,跨过山脉,去到了遥远的彼岸而已。他只是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地方生活了而已,我常常这么想,来安慰自己。
我默默地站在风中,归来的.新燕在叽叽喳喳地叫唤,我目送着它,托它带去了我对太公的思念,愿你在遥远的彼岸,能够无忧无虑的生活。
风儿带着我的祝福与牵挂,吹散到四面八方。太公啊,您可知道,我有多想你!
【清明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散文随笔(精选21篇)01-02
心情散文随笔01-06
中学散文随笔03-07
友谊的散文随笔08-06
散文随笔大全06-12
旅行散文随笔11-09
散文随笔习惯11-29
初心不再散文随笔10-07
关于生活的散文随笔11-10
劳动节散文随笔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