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修辞手法

时间:2023-11-02 12:31:56 炜玲 写作方法 我要投稿

作文的必备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小编收集了作文的必备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作文的必备修辞手法

  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

  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6、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拟 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

  (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4)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

  (5)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夸张

  1、定义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根据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2、三个要素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

  3、典型例句

  (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5)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借代

  1、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典型例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5)令人捧腹。

  对偶

  1、定义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表达效果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4)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5)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设问

  1、定义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典型例句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

  反问

  1、定义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2、表达效果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那怎么是一样的呢?

  (4)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5)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会做吗?

【作文的修辞手法】相关文章:

中考作文修辞手法的运用02-02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02-03

常用的修辞手法列举07-19

带有修辞手法的词语01-28

比喻修辞手法的词语03-17

中考作文考试常用的修辞手法01-28

中考作文指导:善用修辞手法01-20

高考英语作文常用修辞手法12-27

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大全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