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时间:2024-08-22 10:21:46 海洁 写作基础 我要投稿

关于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既然要写好应用文,那就是要把应用文的一切了解清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1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

  (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2

  1. 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

  ①使文章言之有体。“体”指体裁。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

  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

  ①严谨自然。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②完整匀称。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如文章一般都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三部分比例要协调,主体要内容充实,不能虎头蛇尾或尾大不掉;对并列内容的处理,要注意处理好详写和略写的关系,以保证结构的完整和匀称,使之浑然一体。

  ③清晰醒目。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而要求纲举目张、清晰醒目,以便读者把握要领或贯彻执行,所以常采用加小标题、写段首撮要、条目式等形式。这在一些法规性文体中最为明显。

  4. 结构的内容

  ①层次与段落。层次是文章中作者表达主题的阶段和次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层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是问题的各个侧面和作者思维的过程,又称为“意义段”、“逻辑段”、“章”、“节”等。段落,又称“自然段”,是组成文章、表达思想最基本、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段落的形式是层次的再分割,是文章意思的间歇或转换,以换行为为标志。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层次侧重于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形式的表现。有时一个段落恰好是一个层次,有时几个段落表现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内有几个层次。安排层次有两种模式:

  (1)纵式,即思路纵向展开的结构方式。具体有两种类型:时间顺序式和逻辑顺序式。前者是按照事物的生产流程、事情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不能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逻辑顺序关系是按照事理内在的逻辑顺序安排层次。这种逻辑关系表现为: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宏观——微观,个别—一般等。按照这样的关系先后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安排结构,就是逻辑顺序。

  (2)横式,即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方式。表现在形式上,它是把整体划分为若干相对的层次,各层次之间互不交织、平等并列,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共同揭示了事物的整体面貌和主旨,或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或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按照问题的不同侧面等。这种结构形式,在应用写作中运用很广泛,述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等均可采用。

  ②过渡与照应。过渡是指层次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周密严谨,浑然一体,还能使某些关键内容得到强调,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当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意思转换时以及表达方式变化时,需要安排过渡。过渡的形式有段落、句子或词语。如上下文空隙大,转折也很大,常用过渡段连结。上下文空隙小,多用提示性的句子,如公文中,常有“特此如下通告”、“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为此,特制定本条例”等作过渡。在意思转折不大的情况下,多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作为过渡词。

  在应用文中,常用的照应方法有:

  (1)首尾照应,即在文章的结尾处,把开头交待的事或提出的问题再次提起,有的进一步加以概括、归纳、补充,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文题照应,即指在行文中时时照应标题,对主题加以强调、提示。如大多数公文标题中都包含着“事由”,文章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照应。

  (3)文中照应,即文章自身前后内容间的照应,如某些细节和问题在行文中不断被提起,这样能强化印象,更好地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③开头与结尾。开头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展开全文的作用。结尾是全文的收束和结局,能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把握全篇,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目的式。就是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直接说明。一些公文常用这种方式,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

  (2)根据式。就是开头阐明撰文的根据,或引据政策法令和规定指示,或引述全文,或引据事实和道理,常用“根据”、“按照”、“遵照”等领起下文。

  (3)原因式。就是以交待行文的缘由作为开头,常用“由于”、“因”、“鉴于”等引出原因或简述某种情况作为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

  (4)概述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对文章内容的背景、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加以概述。采用这一方式,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结论式。就是将结论、结果先作交待,再由果溯因。

  (6)提问式。就是开篇提出问题,然后引起下文,常见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7)引述式。常用于有具体规定格式的文体中,如“合同”,或引述下级来文、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政策法规,以此作为撰文的依据。如批复、函等常用这种方式。

  常见的结尾方式有:

  (1)自然收尾式。就是在主体部分写完之后,事尽言止,自然收结。

  (2)总结归纳式。指在主体写完后,对全文的主旨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全文。

  (3)强调说明式。是在应用文的结尾处,对全文的主旨意义、重要性进行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4)希望号召式。就是在结尾部分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以鼓舞斗志。

  (5)专门结尾用语式。就是在结尾处,采用特定的用语结束全文。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3

  一、公告与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一)公告的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政府职能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公开性。

  (2)形式多样性

  (3)行文庄重性

  (二)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在肯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2、通告的特点

  (1)制约性。对遵守性通告而言,他带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需遵守。

  (2)周知性。通过公告可以提示人们知晓或留意相关事项。

  二、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分

  1、告知范围

  2、约束性

  3、事项重要程度

  4、发文机关级别

  三、公告与通告的写作方法

  1、标题

  公告和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完全是标题、非完全是标题两种。完全是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的标题。如《国家教委关于维护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公布施行<福建省消防条例>的公告》。非完全式标题只有三要素的一个或两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关于京通快速路施工期间制止机动车通行的通告》、《公告》《通告》。

  2、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包括:

  (1)公布公告的缘由。它是公布公告的依据,因何事而发,通常用一两句话概况。

  (2)公告的详细事项,写清晰时间、地点、大事、打算等。

  (3)完毕语。一般另起一行,写“特此公告”“现予公告”。

  其次中写法:只写详细事项。

  通告正文的写法。

  (1)公布通告的缘由。

  (2)通告的详细事项,写清晰什么范围内、告知谁、告知何事。

  (3)完毕语。通告的完毕语依据详细内容而定,一般写执行通告的要求,作为强调;

  也可以写明执行的时间、范围和有效期;还可以用“特此通告”“此告”作完毕语。

  3、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标准化简称,有的直接加盖公章。联合发文时,将主办单位名称写在最前,其余分行书写。发文日期另起一行,注明年、月、日。

  四、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1、公告的写作要求

  (1)行文简要。

  (2)用语得体。

  2、通告的写作要求。

  (1)目的明确。

  (2)行文清楚。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4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或个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

  二、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通用类事务应用文:如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公务文体

  法律应用文:如起诉书、自诉状

  经济应用文:如经济合同

  专用类

  礼仪应用文:如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

  应用文涉外应用文:如涉外函电、备忘录

  书信类:如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申请书

  私务文体条据类:如借条、请假条

  其他

  新闻文体:如新闻、消息、通讯

  其他:如论文

  三、应用文的作用

  1、规范和准绳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交流和沟通作用

  4、凭证和档案作用

  四、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1、实用性

  2、程式性

  3、时效性

  4、朴实性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5

  一、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格式

  1、行政公文的格式的概念

  2、行政公文的格式的内容

  (1)眉首

  (2)主体:是文件的主要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八个部分。

  (3)版记:版记也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最下部,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二)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个机关的文件,按照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

  基本行文规则: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3)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5)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以下两种情况不宜用抄送:

  1、请示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其下级机关抄送;

  2、凡与办理公文无关的机关一律不予抄送。

  二、12种应用文体的写作

  (一)计划与方案

  (二)总结

  个人总结行文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

  正文:

  1、前言:交代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情况;

  2、全面总结一般包括成绩收获、经验体会、问题教训三个部分;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努力方向。

  落款:写作者姓名、日期

  (三)简报

  简报是反映所在单位或系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值得注意的新思路,或某项调查研究的成果和有价值的统计数字的内容简要的内部资料,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沟通、交流经验的作用。

  工作简报的版式由版头、正文、版尾等要素组成。

  简报的写作要求:

  1、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2、准:材料真实确切、问题切中要害、政策把握准确;

  3、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

  4、快:迅速及时,快编快发;

  5、全: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为了工作需要和特定目的,对某一事物、问题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分析、加工,利用调查材料和研究结论整理撰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也称为考察报告。其主要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

  二、是用事实说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三、是揭示规律性—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调查报告按照调查范围和内容,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按照作用,则可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澄清事实真相的调查报告等五类。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等三部分构成。

  (五)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撰写的汇报内容提要。按照汇报内容分为综合工作汇报提纲和专题工作汇报提纲。汇报提纲在内容上具有特定的针对性,结构上具有逻辑条理性,语言上要求朴实简练。

  汇报提纲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在开会过程中,由专门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如实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一般由记录头、记录主体、审阅签名三部分组成。

【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相关文章:

作文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的结构06-26

应用文写作基础:应用文的材料09-16

关于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格式07-10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04-26

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05-25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02-25

2015最新应用文写作基础试题02-12

应用文写作基础:语言运用的要求11-30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