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时间:2023-04-24 17:13:02 心理 我要投稿

【精华】心理的作文集锦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心理的作文集锦6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现在的我们经常会看到路边停放着黄色的,红色的,橙色的共享单车,共享电瓶车。生活中也会存在着共享书籍,共享电脑之类的共享资源。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的车流已经被我们骑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以前,其实也有一些和共享类似的事物,比如公共电话。但要澄清的是,共享和公共虽然有差不多的意义,实则在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就公共来说,单对于我而言,潜在的意识告诉我自己,公共是公家的东西,它并不是属于我的。而且公共是具有短暂的时间期限。是了,我猜想大部分人也会这么想。而共享就不太一样了,他让我们在心里得到了,类似于主人的归属感,此刻我付了钱,我要对这个事物付起主人的责任,并且可以拥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共享,在我使用之后,他人(陌生人)也可拥有分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移动的链——公共分享。

  两者的差距看似只是微妙的一点,但在我们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共享心理的产生。

  共享心理是当下共享时代的核心,不说简单,却也不复杂。

  在以前,街邻之间我的东西你可以用,他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用,虽说是图一个其乐融融,实则在我们心理有一个初步共享的概念了。试想,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礼炮声在彻黑的夜空中回想。在一户橙黄灯亮的家中,作者几乎人家,甚至一些其他的陌生人,一起围坐,谈天说地。这倒是有些像现在的“共享餐桌”不难看出。共享心理也存在互利,我们大家都有好的模式。这也解释了共享时代为什么能够带来一波覆盖。

  然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共享这一话题就被推入了一个爆炸的关口。当共享心理过分膨胀后,所带来的各种头破血流的跟风,都希望能够赶上这有去无回的最后一班车。各式各样,不知道怎么就冒出来的“共享女友”“共享男友”。看似十分荒谬,并无大灯意义。却又预示着来自共享的轰炸开始了。

  同时,有一段时间出现的.“共享单车被投江,被炸爆轮胎,占为己有”的这些事件也是一浪接着一浪。这背后其实代表着共享心理,作为共享时代的核心主体,已经开始不稳的摇晃。晃动的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是来自于共享时代的对立占上风。要么就是共享时代真正稳固,这些社会问题无疑是在考验共享心理。一旦一方居上,那么另一地势必要被扣上淘汰的帽子。我们也能感受到,共享这一新的观念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理念时,也触及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将它放大化。因为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动摇了人们内心其他的心理,共享心理在此时又被缩小。这时候,企业,我们,社会都要开始意识到共享心理。

  共享时代的利弊单凭现在,我们也不能盲目下断论。但它的主体——共享心理,若我们将它摆在一个正确的,不多不少的状态,它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便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我们自身。

  共享,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分享,或者可以说是公共享受。这个心理需要被我们重视,也是要慢慢地来。‘

  真正的共享的时代在来的路上。

心理的作文 篇2

  唉﹗今晚考试又得想作文还得写作文﹗唉﹗能怎么办?想呗﹗写呗﹗――题记

  作文是考人文采的一道题目,就像数学,你不想,它就解答不出来。看吧﹗想作文就是件特浪费脑细胞的事儿﹗但是,你不想的话,你的作文题就得交白卷又或者老师直接写个鸭蛋给你﹗看﹗想逃避写作文,那简直就是比登天很难﹗

  每当写作文的时候,我真想高歌一首﹕“作文啊﹗你为什么那么难写?为什么出现在卷子上?作文啊﹗你就可怜一下我吧,放过我吧﹗我伤不起啊……”呵呵,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以至于每次看到作文题既热情又欢迎我的到来时,我的心早已泪流满面,但我又不可以拒绝,因为它占了整张试卷百分之五十的分数――也就是50分,也因为我不可以眼睁睁地看着那快到了嘴边的“鸭子”飞走了。唉!真是让我又爱又恨。逃避写作文?No!No!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想被老师当众“表扬”和拿“满分”。

  写作文其实也不是个难事儿,不过就是把你脑子里的墨水给挤出来而已。你想想,只需把你那一瞬间想到的文字串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这样来来回回的,不就有一篇文章了吗?看!多划算的事儿!这样你不仅没把试卷上的作文题空白,还彰显了你的脑子里多得是墨水,当然也可以说你肚子里有很多墨水。不过不看点课外书也不行的,因为总有一天你也会词穷的。

  写作文是件难事儿,也是件趣事,是难是乐,自己去体会吧﹗如果你真的很讨厌写作文,那我只能告诉你作文其实并不难,要看你自己怎样的态度。所以,和我有一样心理的同学,尝试着接受去写作文吧。因为我们逃避不了,这是事实。

  希望同学们把写作文当成一门乐趣,同学们别小看它,它的威力非常可怕!它能振奋人心,还能鼓励人不断前进而奋斗,让我们一起来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吧!

心理的作文 篇3

  今儿个,张老师心血来潮让我们玩起了“石头、剪刀、布”这个老掉牙的游戏。不过,也有创新。不是面对面出牌,而是将自己的小兵(石头、剪刀、布)写在纸上。嘿,我最喜欢这类排兵布阵的游戏了。

  我的对手是余彦运,我扳手腕扳不过他,这“石头、剪刀、布”可一定要赢他。我早早地写好了三张牌,分别是石头、剪刀与布。我犹豫着要先出哪张牌,就扭过头去看看余彦运。只见他用手把纸捂得严严实实,谨防我偷窥。但我留心观察,他的手不住地动着,一笔一画写了许久。

  最后几笔,像是在写“月”字?不对,是“剪刀”吧!我拿出“石头”,用手遮着,他也捂着。我是急性子,率先亮出答案,他脸上有一种莫名的失望掠过。我抿嘴一笑,胜券在握地去翻开他的手。“剪刀”!哈哈,果然是“剪刀”,我赢了!首战告捷。

  第二战可不能靠猜了,第二局我一定要攻下一城。他刚刚出的是“剪刀”,我出的是“石头”,那么他这次应该会出“布”,那么我就出“剪刀”。嗯,此时,我就像他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拿着把锋利的剪刀剪破他的心理防线,约摸估量,知道他要出什么牌。我胸有成竹地拿出“剪刀”又回过头看看余彦运。他有些焦急,好像在思考到底该出什么;眉头紧锁,好像在想这回我一定要赢。

  突然,他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莫不是已经拿定了主意……我就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揣摩着他的心思;又像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自诩有识人心的本领;还像那十八般武艺精通的'将领,率着十万精兵,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亮题板!”我仿佛已稳操胜券,自信满满的亮出我那鲜明的“剪刀”二字。余彦运脸上的一丝笑容也立马消失,显然是又败下阵来了,一脸的沮丧与无奈。

  第三战,我还是用一样的策略,怎料想被他看破,失策了。原来他在我前面又走了一步,反咬我一口。哎,没事,虽然没有满盘皆胜,但按照规则,三局两胜,我已打了胜仗。就当是我让给他的吧,我也没有那么小气嘛!

  简单的“石头、剪刀、布”就在“呵呵哈哈”的欢笑声中临近了尾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对我们的一个心理考验,考验我们同学间对彼此性格的了解,考验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更考验我们的心理是否强大,是否在似战场的游戏过程中建立起了坚固的心理防线。

心理的作文 篇4

  本人是毕业工作后重新决定考研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什么工作不满意等等,只是很简单的毕业情节吧,工作后重新翻开心理学的教材,那种大学时代的气息再次扑面而来,然后灵光一现似的感觉自己本科时候还没有学够,便开始了辞职考研之旅。

  本科心理学 考的是A区某985。

  至于教材么,各种帖子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也不赘述,复试时一聊大家看得也都差不多是那几本,说说时间安排,复习策略等方面一些自己心得体会的东西吧!

  首先是复习顺序,有些童鞋建议说先看普心,然后发展,然后教育,实验,心理统计,大家普遍的复习顺序也都是如此吧!但考研没有高考时老师的带领和辅导,全靠自己,所以每个人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调整,鉴于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考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这种策略……至少对于我还是相当不管用的的说……。我当时的复习顺序是先实验统计,然后其他学科。

  普心知识较为基础,任何一个认真复习的童鞋估计也都很少会在普心上丢分,发展和教育这两门的性质和普心差不多,重点在背,水平上较为简单。而稍稍翻过心理学统考试卷的就会的发现,试卷越来越难,背的知识越来越少,难点还是在试验和应用方面,尤其是被大家大呼恐怖的今年的试题,主要区分考生的部分就在更加注重实验与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而这也是大部分同学们觉得难的地方。如果你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或者和我一样实验心理学比较薄弱(祈祷俺们实验心理劳斯看不到看不到……)的话,也可以考虑采取我的方法,见仁见智。

  其次谈谈我对各个考研科目的体会吧。 先说政治和英语吧!

  很多童鞋在现在就开始高呼“政治肿么办啊肿么办”,告诉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政治!本科期间的政治课是怎么上的……大家都懂的,所以放宽心——所有考生开始都是政治白痴!而且就20xx年政治来讲,八月份考刚一出,大家都愣了,改动幅度很大,那些提前几个月看的结果还要重新开始看。本人教材不建议序列一etc.就看政治红宝书就可以了,其他的考研教材大家买来就知道了,都是从红宝书上摘摘抄抄重新攒的,买来一堆最后发现都是废物。至于习题,我做的是1600题和序列2,1600题是红宝书看完一章就做一章,并且大言不惭的说……序列2其实也根本没做完- -,真的是没时间。至于时事么~这个方面任汝芬老爷子是值得充分信任滴!至于模拟卷,肖秀荣老爷子点题的水平也灰常高~

  英语,阅读、真题、背单词、练作文,没啥好说的。

  下面重头——专业课!

  首先要纠正一下,那些所谓的`“重点和不考点”全是胡扯!咱们再次翻开历年考卷,亲耐滴童鞋们看看啊~从选择到简答,有百分之多少的考点是所谓的重点?我一开始复习时也是按着本科期末考试的感觉来复习,然后亲身做了真题才发现,根本不对!尤其是今年最后一题,哪位考研砖家敢说我之前说过这个是重点?今年最后两道大题一共六十分,俺们今年的考生是考的灰头土脸、哀嚎遍野、哭天抢地的60分啊!

  考研考的是整体水平,以我自己的观点,就好像所有的知识点放在筐里,出题人几乎就是随机抽取任意考点就来考……

  普心、教育、发展,出题大部分在选择和简答,由于要防着出题人最后来个什么变态题目,所以大家还是要争取不失分少失分。于是,从重点到非重点,每个知识点咱们都得熟记,我当时就是这样,这三门加上其他科目需要背的知识点,看完一章就要把这一章的全部背下来,然后再做该章的习题~当然最后的结果不是要变成一个能背诵教材的家伙,而是要做到把所有考点都烂熟于心,至少非常非常熟悉,而不要做到那种天天看书,放下书本却不能复述。这样的话,考试时如果是选择,还好,但如果是简答,很有可能答不上来,或者缺知识点却不自知,最后落得一个考完看到答案“啊,这部分我看过”的结局。

  实验,知识点部分同样要背,这没说的,但同时,考纲上实验心理学后面还有很大一堆“著名心理学”实验,数量众多,而且不知道出题人抽风就考了哪个小角落里的考点,大多数童鞋都很担心这部分。其实这里的很多实验在普心和实验心理学前面的部分都已经复习过了,而其他生疏的实验,我当时是全部很认真地看了两遍,这两遍对自己的要求是:对于里面的概念和特殊试验方法要做到做选择题时“很眼熟”能够选出来,对于实验过程,不要求烂熟于心,但总体的实验思维要清楚明白,大概的思路要记得,能够突然问某一个实验,至少说得出大概的流程。

  统计,可能有些文科的同学觉得统计有些困难,其实统计这部分大家可以采取表格框架的方法复习,先是十几章的基本概念,然后细细的向下分类,各个公式,各个公示的使用条件等等。统计这部分大家也一定要注重考研是没有什么重点不重点的,本人再次吐槽一下今年,大家半年以来都在很辛苦的看着方差分析,回归等等最后几个大块的内容,结果竟然考了卡方分析,之前考研也考过非参数检验……所以真的是没有重点,每个知识点都要很熟悉。

  最后就是复习策略了。本人采取的方法是先看一章背一章做一章习题,第二遍同理,换本习题接着做,然后真题和调剂心情的各种综合卷,到最后一个月到半个月,抛开一切习题重新翻书,至于考前点题卷么,专业课的咱千万别去理他,政治的可以去做肖秀荣,老爷子还真能点几道选择题。考研班么,我是没有去上,觉得考研这种事儿,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节奏,考研班,尤其是非常不成熟的心理学考研班,我是不信的,那些不过线不退钱怎么样的也没用,他们是按国家线走的吧,过了国家线没过学校线,其实咱还是没考上不是。

心理的作文 篇5

  江畔的垂柳轻柔的挥着手,送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天空做好了梦一样颜色的襁褓等待着第一颗星星的诞生;最后一抹晚霞也在西方的天空悄然隐去;轻风来回的在每个人耳畔喃喃底语,宣布着夏夜的来临。

  时间滴滴嗒塔的过去了,街上的灯也一盏一盏的熄灭了,渐渐的街上只剩下路灯,但是我的房间的灯依然还在发光,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想,想那天我们说的话。

  我问她“你害怕上高中吗?”

  她的回答很坚决说“不,那你呢?”

  “我很害怕”

  “为什么啊”

  “我有恐惧感,我懂得的太少了。”

  “我到希望马上毕业”

  “你难道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你为什么希望马上毕业啊?”

  “我认为毕业了上了高中我就可以自己挣钱。我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社会,我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对父母也可以回报了当然,大学毕业我肯定还要学习的社会,是个挺现实的问题,不过我不怕什么事,我都可以撑着真不知道你都在担心什么啊?”

  “我怕别人会讨厌我真的啊”

  “你也有讨厌别人的权利啊。你知道为什么我下五子棋总会瘾,那是因为我总去安排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走,让他们去斗吧,我只走我的路。”

  “你难道就不在意同学对你的看法吗?我怕同学会讨厌我。我什么也不懂,而且我有太多的缺点

  “你可以改变你的缺点啊,世上没有绝对的缺点也没有绝对的优点的”

  “但是有些缺点是改变不了的',我怕同学会在背后说我怎么怎么样的”

  “我知道了你除了害怕以外还有自卑对不对?你害怕你是乡下的孩子所以你害怕别人会看不起你对不对?你太傻拉,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把它改变过来啊自卑只会让你更堕落”

  面对她的话语我沉默了我无话可说,对我还有自卑感,上帝让我来到农村是想让我能更努力的去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看我一天一天的堕落人不可能是完美的。缪塞曾经说过“不该在任何东西上寻找完美,不该向任何东西要求完美,即不向爱情,美丽和幸福要求,也不该向德性去要求,但是应该热爱完美,才能成为有德之人,以便达到人类所能到达的美丽和幸福的境界。”我明白了世上真的没有绝对的缺点,缺点也有好的一面,我应该要往好的一面去想。鲁迅先生曾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被的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只要我好好学习我就可以飞出这口井,去翱翔美丽的天空,我不应该被心中的冰点冻死啊。

  在生命的延续里,我是黎明,是夜孕育了我,夜告诉我,要敢于暴露自我――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人,要有勇气敲打自己,激励自己,抛开所有肮脏的东西,去孕育一个清纯新鲜的晨……

心理的作文 篇6

  一、试纳阶段的把握及“硬任务”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心理,并称这一过程为“悦纳”期。其实,就是在学习方面,也同样存在这种心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每逢新学年开始,初二和高一两个起始年级纪律好、学风好。这是因为新的目标,新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同学的勉励,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以及成人感、使命感促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成人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甘示弱,决心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原先基础好的学生更加满怀信心保持优势。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这一阶段的作文批改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有些教师喜欢在接一新班课时把作文分压得低低的,在作文批改中大刀阔斧地删削,以求按自己的风格定式。其实大可不必。这些学生从各自母校来到新班级,带有各自的长处,应让他们自由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说过:“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茂盛,不到它们完全长大结果,不把它的全辐热力放射出来。园丁也用同样的原则,不把修枝的剪子用到没有成熟的植物上去。”我们认为“修枝”是必要的,“爱”应是出发点,“给予温暖”是最基本原则。

  二、“高原”阶段的突破及“软任务”强化

  在通常情况下,初一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进入初二、高二后分化的速度加快。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两种相反的心理构成矛盾,形成一种“趋避冲突”。学生在第一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追求成功。但当初那种美好的憧憬经过一段学习实践,种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理想的圆月出现了缺口,逐步认识到世上的事物并不都是人们可以心想事成的.。加上青少年各人的品质结构不同,有的能斩关夺隘,有的则畏缩不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意志坚定者,短暂的停顿后便又举步向前,意志薄弱者起初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心情开始焦虑,渐渐出现停滞状态,这种情形有时相当持久,相当顽固,这就是所谓“高原”阶段。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些人在起始阶段文章写得还可以,写了一段时间便出现了八股调,既很少离题,也不见有长进。还有些学生本来文学属上乘,越学越觉平平。

  这不是他们退步了,只是别人进步了,相形之下显得“逆水行舟”罢了。

  “高原”现象虽是学习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但课任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它自然消失,正确的态度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在个别指导,而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多方面指导,更利于抓住症结点批。老师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进行心理指导。面批的一般要求是琢文析理,精细诱导,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让学生心悦诚服。特别是对那些作文痼疾,更要深入分析,晓以利害。

  有的学生会被批得面红耳赤,头上冒汗,这正是收效的时侯。这一阶段的作文布置,不宜全班一题,而应分类进行。如对议论文差的就多作议论文,记叙文弱的就多练记叙文,还可根据情况分得细一点。也就是说,作文的重点要放在矫正篇上。这种暂时的不统一是为了下一步的统一。作文指导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分量,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端正写作态度,鼓起勇气。要重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有了这个前提再进行技巧指导。我们常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看成软任务,其实,它是“硬任务”教学得以深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特定阶段就更需要强化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在同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高原”阶段,这里只是就常有现象和多数学生说的。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高原”阶段,由于时间短暂而不自觉。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重视并及时突破僵持局面,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定势的调节及作文整、散训练

  突破“高原”阶段后,学生如同走过了艰难的羊肠小道步入坦途。很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会更多地考虑志愿定向、职业选择。他们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稳定、学习刻苦。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上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出现定势后,必须及时分析和调节,以保证向着有利于教学方向发展。

  定势调节的原则是“定势--不定势--定势”。在作文教学中,心理定势往往促进学生文章和文风成形,是有益的。心理的不定势往往促进创新,也是好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加以调节。定势调节的指导思想是“变”。从它形成起,教师就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去改变它、发展它,去创造新的定势。

  调节定势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培养他们散发性思维,又要培养他们集中性思维。在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要整、散结合。例如,在议论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论辩课,在论辩的基础上间以写整块文章。在记叙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情境和情节构想课,在此基础上写复杂记叙文。教师经过精心选择,集中一批比较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观点分歧的题目,进行课堂争辩。教师要推波助澜,创制激烈的气氛,把争辩推向白热化。辩论可以迫使学生千方百计搜求论据,又千方百计运用它去自圆其说,多面论证就在其中。又因为是辩论,各自不仅要维护自己的论点,又要批驳对方的论点,求异性思维也就在其中。关于情节和情境构想,也称为想象课。教师拿出雏形让学生发散联想,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非常有益。辩论和想象的最后落脚点在于写完整文章。

  在自然界,常见涓涓细流中漂着几片树叶,有时由于流量孝流速慢而树叶呈相对静止状态。当加大流量或流速时情形就会变化。定势中也存在障碍物,这种障碍物需要荡起激情来排除,而辩论课、想象课正为了这一目的。

【心理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心理的作文:时间与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7-17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11-26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1-26

有关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01-28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心理描写02-02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02-02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疗伤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