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时间:2023-08-13 13:19:52 心理 我要投稿

心理的作文5篇[热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的作文5篇[热门]

心理的作文 篇1

  一、试纳阶段的把握及“硬任务”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心理,并称这一过程为“悦纳”期。其实,就是在学习方面,也同样存在这种心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每逢新学年开始,初二和高一两个起始年级纪律好、学风好。这是因为新的目标,新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同学的勉励,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以及成人感、使命感促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成人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甘示弱,决心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原先基础好的学生更加满怀信心保持优势。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这一阶段的作文批改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有些教师喜欢在接一新班课时把作文分压得低低的,在作文批改中大刀阔斧地删削,以求按自己的风格定式。其实大可不必。这些学生从各自母校来到新班级,带有各自的长处,应让他们自由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说过:“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茂盛,不到它们完全长大结果,不把它的全辐热力放射出来。园丁也用同样的原则,不把修枝的剪子用到没有成熟的植物上去。”我们认为“修枝”是必要的,“爱”应是出发点,“给予温暖”是最基本原则。

  二、“高原”阶段的突破及“软任务”强化

  在通常情况下,初一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进入初二、高二后分化的速度加快。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两种相反的心理构成矛盾,形成一种“趋避冲突”。学生在第一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追求成功。但当初那种美好的憧憬经过一段学习实践,种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理想的圆月出现了缺口,逐步认识到世上的事物并不都是人们可以心想事成的。加上青少年各人的品质结构不同,有的能斩关夺隘,有的则畏缩不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意志坚定者,短暂的停顿后便又举步向前,意志薄弱者起初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心情开始焦虑,渐渐出现停滞状态,这种情形有时相当持久,相当顽固,这就是所谓“高原”阶段。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些人在起始阶段文章写得还可以,写了一段时间便出现了八股调,既很少离题,也不见有长进。还有些学生本来文学属上乘,越学越觉平平。

  这不是他们退步了,只是别人进步了,相形之下显得“逆水行舟”罢了。

  “高原”现象虽是学习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但课任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它自然消失,正确的态度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在个别指导,而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多方面指导,更利于抓住症结点批。老师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进行心理指导。面批的一般要求是琢文析理,精细诱导,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让学生心悦诚服。特别是对那些作文痼疾,更要深入分析,晓以利害。

  有的学生会被批得面红耳赤,头上冒汗,这正是收效的时侯。这一阶段的作文布置,不宜全班一题,而应分类进行。如对议论文差的就多作议论文,记叙文弱的就多练记叙文,还可根据情况分得细一点。也就是说,作文的重点要放在矫正篇上。这种暂时的不统一是为了下一步的统一。作文指导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分量,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端正写作态度,鼓起勇气。要重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有了这个前提再进行技巧指导。我们常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看成软任务,其实,它是“硬任务”教学得以深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特定阶段就更需要强化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在同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高原”阶段,这里只是就常有现象和多数学生说的。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高原”阶段,由于时间短暂而不自觉。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重视并及时突破僵持局面,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定势的调节及作文整、散训练

  突破“高原”阶段后,学生如同走过了艰难的羊肠小道步入坦途。很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会更多地考虑志愿定向、职业选择。他们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稳定、学习刻苦。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上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出现定势后,必须及时分析和调节,以保证向着有利于教学方向发展。

  定势调节的原则是“定势--不定势--定势”。在作文教学中,心理定势往往促进学生文章和文风成形,是有益的。心理的不定势往往促进创新,也是好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加以调节。定势调节的指导思想是“变”。从它形成起,教师就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去改变它、发展它,去创造新的定势。

  调节定势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培养他们散发性思维,又要培养他们集中性思维。在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要整、散结合。例如,在议论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论辩课,在论辩的基础上间以写整块文章。在记叙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情境和情节构想课,在此基础上写复杂记叙文。教师经过精心选择,集中一批比较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观点分歧的题目,进行课堂争辩。教师要推波助澜,创制激烈的气氛,把争辩推向白热化。辩论可以迫使学生千方百计搜求论据,又千方百计运用它去自圆其说,多面论证就在其中。又因为是辩论,各自不仅要维护自己的论点,又要批驳对方的论点,求异性思维也就在其中。关于情节和情境构想,也称为想象课。教师拿出雏形让学生发散联想,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非常有益。辩论和想象的最后落脚点在于写完整文章。

  在自然界,常见涓涓细流中漂着几片树叶,有时由于流量孝流速慢而树叶呈相对静止状态。当加大流量或流速时情形就会变化。定势中也存在障碍物,这种障碍物需要荡起激情来排除,而辩论课、想象课正为了这一目的。

心理的作文 篇2

  “常识?”刘猛反问了句,禁不住哼了两声。这天在绵阳市的一辆出租车上,他刚自我介绍说是心理咨询师,就遭到了司机的白眼。

  “哎哟,我们娃娃天天喊着找你们呢!”这个来自永兴板房区的男子用讽刺的语气说。这个板房区安置了北川曲山镇的1741户居民。

  去年圣诞节前后,这位司机家里来了一批心理志愿者,告诉他10岁的儿子,做完了问卷之后,过两天会收到一个玩具。打那之后,孩子就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但却始终没有消息。

  “我们自己都不会骗娃娃,都要说到做到,可是这些志愿者呢?”这位父亲有些激动地问,方向盘猛地打了个弯。

  刘猛脸涨得通红,右手也不由自主地握紧了。下车后,他在附近的商店里花15元钱买了个奥特曼玩具,让出租车司机带回家。他再三叮嘱说,一定要告诉孩子这就是之前志愿者承诺的玩具,“让他相信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我不知道干过多少次这样擦屁股的事情了!”他无奈地表示。

  事实上,刘猛刚刚从永安板房区回来。那里有个6岁的小女孩常常在半夜醒来大哭,闹得幼儿园其他人无法入睡。小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此前也有人对她进行过心理干预,但在对方走了之后,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作为“善后者”,刘猛许诺每周过来看望一次。这对他来说是笔不小的成本,坐大巴车,换乘公交,再坐上出租车,基本上要花去4个小时的时间,还要为此在当地住上一宿。

  “如果这里也有志愿者,就不用我这样跑来跑去了。”当然,他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奢望。

  在永兴板房区内,就有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川援助站。对于这个“官方机构”,刘猛并不愿意过多置评。他尴尬地笑了笑,表示“不要把精力放在指责别人身上”。据说,他曾经希望和这家机构合作,却始终没有结果。

  这天下午4点钟时,援助站的办公室里并没有人。正在附近溜达的两位中年妇女说,她们压根不知道这个援助站的存在。

  距离援助站差不多100米的地方,就住着自杀未果的母广翔。这个33岁的羌族青年,因为过度思念在地震中丧生的妻女,在大年三十当天拿刀捅向了自己。

  几经打听,刘猛在大年初八那天找到了母广翔所在的医院。当时,这个年轻人正在为医药费发愁。他和母亲已经连续几天靠方便面度日了,身上只剩下33元钱。为此,刘猛给他补了1000元医药费,并到附近的饭馆买来盒饭。

  “在我之前,根本没有人来对他做心理咨询,结果媒体曝光后,来了无数个咨询师。”刘猛边说边随便在网上搜索,很快就看到了一条某心理咨询专家来关心母广翔的新闻。

  这个并不太愿意点评同行的咨询师忍不住敲起了桌子:“这个,你一定要写到稿子里!既然知道有人给他做了心理咨询,就不应该再重复地进行骚扰!”据说,母广翔本人也无法承受过多的心理干预,不到一周就被迫出院了。

  心理咨询师也不是万能的

  最初见到母广翔的时候,刘猛并没有马上展开工作。“那个时候他正缺钱呢,你上来就说要坚强地活下去,那不是扯淡吗?”他承认心理咨询师也有无奈的时候。

  在灾区,这位心理咨询师并不优雅整洁,他更像一位“居委会大妈”,忙乎着板房区里的琐事。这不,刘猛随便从衣橱里扒拉出一套运动服,不合时宜地配上一双满是尘土的皮鞋就出门了。

  这天下午,他一个人拎着桶油漆,在操场上画线。这是他专为板房区居民设计的羽毛球场。“要让大家的生活尽量恢复正常,体育锻炼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他解释说。除了羽毛球场,他还为妇女们准备了音乐舞会,为孩子们设计了图书室,甚至还要为没有收入的男人们介绍工作。

  “很多心理问题,都与灾民的实际生活困难有关。”他说。

  一个傍晚,3个女人相互搀扶着来到救助站,她们都是在地震中失去孩子,后来又怀孕的母亲。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母亲并没有流露出幸福感,反而充满了恐慌和不安。

  段雪梅地震后怀过一个孩子,但3个月时检查发现胎儿死亡。同行的两个妈妈情况类似,她们掰着指头数了一下,差不多有40多个命运相同的母亲。

  “老天为什么对我们这么不公平!”其中一个忍不住嚎啕大哭。时至今日,医生也无法解释胎死腹中的原因——她们各项生理指标都正常。

  在这些母亲的设想里,再孕可能是走出阴影的唯一寄托,可事实远非如此。住在城北馨居的申妈妈就满是心酸:“别以为我们怀了孩子就会忘记过去的那个。”在地震中,她失去了10岁的女儿,如今怀孕3个多月了。

  她拉着记者来到女儿的遗像前,声音哽咽地喊着:“申露啊申露,姐姐来看你了!”

  遗像前摆放着一瓶百事可乐和一种名叫“浪味仙”的膨化食品,还有一个镶满亮片的发卡。这些是女儿生前喜爱的食物和首饰。每隔一段时间,申妈妈都会给女儿添置玩具和零食。

  事实上,她本来没有打算再次怀孕。“我想好了,即使到了下辈子,也要和申露再做母女。”直到有一天她默默祈祷,希望女儿投胎到自己家,这才计划再生个孩子。

  但她并没有就此摆脱痛苦。“我一天也没有停止思念过去的`女儿。”她流着泪说。时至今日,这位母亲仍拒绝用“死”这个字眼。

  面对这群母亲,刘猛也显得手足无措。他唯一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把她们集中起来,希望“状态好”的母亲能够感染别人。

  为此,他筹措6000多元钱办起了“妈妈之家”。在一个打通的板房里,他买来颜色艳丽的沙发和毛绒玩具,在墙上贴满婴儿欢笑的照片,还养了群小金鱼,希望悲伤的母亲们能够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

  3月23日下午,刘猛咳嗽着接听了记者的电话,表示自己正在去医院的路上。一周前,他做体检时发现,血常规25项中有10项不正常。

  “我这是一种病态的坚持。”他一语双关地说。

  尽管如此,刘猛拒绝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病情。“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不停地有人问我还能坚持多久。还有人感叹说,你已经不行了,赶快离开吧,你已经耗竭了,必须马上离开!”这些质疑让他很不舒服:“我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是,你和我们一样,终究也要离开。但起码我现在还没有。”

  他刚刚接到一个灾后心理危机培训班的通知。据说,这是业界某“大牛”组织的,报名费每人2000元。“参加的人是为了拿证,搞活动的人是为了挣钱。”刘猛苦笑道:“这前前后后被培训的,怎么也有上万人了吧,但是有人来灾区吗?”

心理的作文 篇3

  哎!又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心情不由地紧张起来。

  一大早起床吃完饭,老师亲切地把我叫到跟前,叮嘱我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该写对的一定不能失分。

  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发下考试卷子,我粗略看了一下,嗯,有点难,顿时便更加揪心了。可就在这时,坐在我后面的同学一直在唠叨:“题难不难,题难不难?”这声音可真叫人心烦意乱,我实在受不了了,便狠狠地回应道:“难!别再说话了好不好”。

  开始答题了,写着写着,呀!有一道题居然不会写了,我的心情更加紧张起来,小心脏砰砰砰直跳。可紧张归紧张,还是得努力思考啊!我想呀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一点儿思路,急死我了,急死我了!心急得都快跳出来了。

  哎,空到那儿,先写其它的'题吧!我当机立断调整了思路,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写完了剩下的题。我又开始接着想这道题。哈哈!灵光一闪,居然想起来了,我兴奋地叫了一声,把安静的考场给哄乱了,老师点了我的名,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在偷偷地乐着。

  写完了所有的题,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检查起来,经过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终于,查出一道错题,快速把它改过来。收卷了,我竟然还有点紧张,真想再检查一遍,可是,已经不可能了。( )

  我心里也在不停地安慰自己,不要太紧张了,还是专心迎接下一场考试吧!

心理的作文 篇4

  小时侯,我很喜欢玩,常常放假时就要爷爷带我去越秀公园玩,而且玩地很晚才肯回家。

  有一次,爷爷又带我去越秀公园玩,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公园椅子上一端坐了人,那么另一个人想休息的话一定会坐到椅子的另一端;如果有人坐到椅子的中间,那么就很少人会坐到那张椅子上了。我也问过爷爷为什么会这么奇怪,爷爷说他不知道。回家后,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道理?那些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不仅是这样,我看到人们排队买票时,他们相隔地也有一定的距离。

  长大后,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有关心理的书,里面有一篇就进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疑问。原来那种自然的现象被称作“人的心理距离。”

  上面写了:每个人都有心理距离,通过分析,心理学家猜测那些人在想什么;坐在长椅一端的人本来只想休息,当另一个人也想在椅子上休息时,他就会迅速观察到在长椅另一端的人,这时他会对这个人起疑心,怀疑这个人不怀好意,为了安全起见,他会选择坐在椅子的另一端;如果一个人想到长椅上休息时,但那张长椅中间却坐着人,他也不会再去坐那张椅子,他当时会想:这个人装成大王一样坐在椅子的中间,肯定是“非善类“。

  这就是我小时侯发现的东西;就是人类千奇百怪的心理,这个发现启发我,要有好奇心,要关心生活中一些奇怪的事情,这样才能令你知识更广。

心理的作文 篇5

  心理的健康就像一道菜,酸、甜、苦、辣、咸,全由自己来调适。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所以,不如放下你外表虚荣的美丽,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相信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乐趣。

  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要叠100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推倒骨牌只要几分钟。要轻营成功的.实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只需一个错误决策。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只需要做一件事。一根火柴棒,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下列四项:

  1、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

  2、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

  3、顽固不化的个性;

  4、狭隘无情的心胸。

  检查看看,我们随身携带了几根火柴棒

  不要小看“心理”,这两个小小的字。健康的心理,能使人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

【心理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心理的作文:时间与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7-20

心理作文07-27

心理的作文11-26

心理的作文06-17

[经典]心理的作文08-04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1-26

有关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01-28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疗伤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