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

时间:2023-08-25 15:54:26 心理 我要投稿

心理作文锦集【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作文锦集【6篇】

心理作文 篇1

  上个星期五,妈妈去找了我的班主任马老师。回来后,妈妈对我说:老师说你这阵子学习态度不好,要做改正,只要自己做好调整,还是有希望的。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清楚,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也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曾多次我想改正,可总是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今天下午,妈妈不在家,我“偷偷地”发了一个信息给马老师,我知道虽然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可是还是想听一听老师的'意见。这些天,我自己也想了很多,我是选择在这时放弃,还是再努力一把,尽管我多次想改变,可还是没用,我是不是该放弃了,可是我想坚持,因为不坚持到最后,谁也没权利说放弃,我希望老师和妈妈能帮我一起把心中那把钥匙打开。

  这些天,我也曾想起妈妈对我说的那些话,我知道要人逼是不好的,我想改正,不知妈妈是否能给我这一次机会,我希望在需要时妈妈能来推我一把,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我想我会努力,努力地一步一步迈向盐中的大门。同时,我也希望有一个人能在我需要时,心听我吐露心声,我希望这个人是妈妈。今天下午,我趁妈妈不在家之时,偷偷发了短信给马老师,让她帮助我解开心中的钥匙。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心理作文 篇2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疲惫了,懒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热烈。在省城,我要去见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原本学古代汉语,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觉不满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鱿鱼,学起了心理学。

  三年后,他“功德”圆满。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心理咨询所。据他自己说,生意很火,也有人说他是吹牛,生意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好。不管如何,他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别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别人。

  我们见了面后,他很夸张地张开双臂,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变得比过去油嘴滑舌多了。在他简易的会客室坐定,我们开始聊天。

  他说:“好长时间不见,最近如何?”

  我说,烦恼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单位那些破事儿……当时我列举了许多。

  朋友笑了笑说:“你口渴吗?”

  我点头,说了一阵子话确实想喝水了。

  “咱们喝茶吧。”朋友说着起身去烧水,并吩咐我说:“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来一个自己用。”

  我起身,回头,打开柜门,有点儿吃惊。这家伙什么时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锈钢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现代的。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的显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我拿出杯子,又仔细看了看。这个紫砂杯子的确特别,光滑圆润的外表,看不出一点儿瑕疵,让人爱不释手。

  水开后,朋友帮我满上了茶水。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四周,为这个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几分雅致。

  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选择的杯子。突然他笑了。

  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这杯子有问题吗?

  他说:“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紫砂杯子用呢?

  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虚,我最不喜欢他这样。他经常会搞一些在我看来很可笑的心理测试。比如,他会很随便让你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来判断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是否忠诚;他可以让你随意说一种颜色,或者是动物,判断你一生会有几个情人。我总觉得,这有点儿恶作剧的意思,或者说就是一种消遣。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可以列举出很多道理来印证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专著,通篇全是各类测试,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事业的、家庭的等等,据说卖得非常火爆。

  “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吗?”他笑着,盯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的.样子

  我说:“必须回答吗?”

  他说:“是的,这非常关键,所以你必须回答。”

  我说:“连白痴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他说:“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吗?”

  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没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

  看到他非常认真的样子,我点头如实说,没有在意。

  他说,柜子里放了许多杯子,半年时间,他测试了二百多个人,几乎每个人在选杯子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个紫砂杯子,就因为这个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而大多数人在选择杯子的时候,忘记了杯子的功能是用来喝水的。

  我不解。

  朋友说,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杯子。没有杯子我们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开心、烦恼都是因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

  我当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这家伙几年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白学。

  就在我准备向他提一些问题的瞬间,突然发现他用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选的紫砂杯子还要精美。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做到彻底的超脱。

心理作文 篇3

  小时侯,我很喜欢玩,常常放假时就要爷爷带我去越秀公园玩,而且玩地很晚才肯回家。

  有一次,爷爷又带我去越秀公园玩,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公园椅子上一端坐了人,那么另一个人想休息的话一定会坐到椅子的另一端;如果有人坐到椅子的中间,那么就很少人会坐到那张椅子上了。我也问过爷爷为什么会这么奇怪,爷爷说他不知道。回家后,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道理?那些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不仅是这样,我看到人们排队买票时,他们相隔地也有一定的距离。

  长大后,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有关心理的书,里面有一篇就进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疑问。原来那种自然的现象被称作“人的心理距离。”

  上面写了:每个人都有心理距离,通过分析,心理学家猜测那些人在想什么;坐在长椅一端的人本来只想休息,当另一个人也想在椅子上休息时,他就会迅速观察到在长椅另一端的人,这时他会对这个人起疑心,怀疑这个人不怀好意,为了安全起见,他会选择坐在椅子的另一端;如果一个人想到长椅上休息时,但那张长椅中间却坐着人,他也不会再去坐那张椅子,他当时会想:这个人装成大王一样坐在椅子的中间,肯定是“非善类“。

  这就是我小时侯发现的东西;就是人类千奇百怪的心理,这个发现启发我,要有好奇心,要关心生活中一些奇怪的事情,这样才能令你知识更广。

心理作文 篇4

  本我能够看做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地运作着,它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思考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的寻找快乐,这种快乐个性指、生理和情感快乐。

  超我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对应。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于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的价值观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这是一个人想让自我努力成为的样貌。这样,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强迫本我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自我是一个基于现实的自我方面,来调整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选取那些能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同时又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自我是受现实原则支配的,这种原则为快乐的需求带给现实的选取。比如,自我会阻止考试作弊的冲动,因为他思考到被抓住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他会用以后更努力的学习行为或者寻求教师同情等方法来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中来尽量满足两者的需要。然而,当本我和超我之间压力十分紧张时,自我很难制定出最优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义

  从上方的定义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与自我的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都是这三个“我”之间的“思想斗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国旅游,游山玩水的过一辈子——这个“想”的过程就能够理解为本我欲望的驱动力,也就是内在本我的体现,然而她哀叹了几声后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为什么呢?哲学上说,物质决定意识,也能够理解为现实决定思想。在心理学上来讲,又是一个“超我”与“自我”的过程,“超我”可能会说:工作是你的职责,是你就应完成的分内的事,是你“该做的'事”,这个“该做”是以必须的社会道德观及个人价值观为基准的,超我往往是自我想成为的那个“成功的我”的样貌;自我是什么呢,它是现实的我,理性的我,它会分析,如果不上班会有什么后果,会意识到自我还没有足够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所以一般状况下“自我”会帮忙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及决定。而且这个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会愈加明显,即我们会愈加倾向做出贴合现实的“正确的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观的事情,譬如打架斗殴,是因为他们“本我”意识很强烈,甚至超越“超我”范围,而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又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即“自我”的现实性不强。诸多因素造成的行为。

  一句话,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礼貌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个人的内心若想没有冲突或把冲突减到最小,就要合理并协调发展这三个“我”。

  个人觉得最佳状态是本我、超我与自我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方向的,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与舒适。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贴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具有现实好处。由此想到了许三多——这个在许多人眼里的“笨人”,明显看出在他的心中内在的快乐就是奉献,“奉献”贴合社会道德观又具有现实好处,所以虽然在别人看来他很傻,但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相比较那些过于计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很精明会算计,但他的内心却是挣扎的,不和谐的,最终会心病缠身,将自我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有工作有钱花却不快乐?两个可能,要么他没有切实的爱他的工作,将其化作一种情感快乐的源泉;要么他很清楚自我的快乐不在工作上——只是为了挣工资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乐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内心的冲突感和压抑感。

  弗洛伊德说,人是带着道德面具的动物。这也看出为什么人的心会那么复杂,人远没有动物单纯,要保证人像个“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缚——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驱使。比如地上有个钱包,你的本能欲望是去捡,归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层面,是要遭到批评的,所以这个行为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个道德观的束缚,我们的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抛弃“超我”,即以现实的手段来满足个人快乐与欲望而不顾社会道德观,那么短期看,他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为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我觉得这种人能够看做“短视者”。

  总之,这三个“我”最重要的是平衡发展,过分压抑哪一个都是不好的。

心理作文 篇5

  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

  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清醒状态)和合适的行为模式.

  做好压力管理首要原则是要对压力有所觉察.机体对压力往往有一种天生的吸收-缓冲机制,一般的生活压力会被身体转化成活力与激情.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流动的、不停变化的压力丛中,他的机体不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饱满能量的.

  压力过小的生活让人消沉、昏昏欲睡、机体懈怠、思维变慢.但有两种压力可能使机体调节失常,一是突如其来的过大压力,二是持续不变低量的压力.

  觉察压力有三个层次:稍微过多的压力引发纷乱的情绪.较大的压力带来躯体各种不适反应.过大的压力出现意识缩窄,对环境反应迟钝,心身处在崩溃的边缘.

  压力管理的第二个原则是平衡.躯体与精神两种压力有点像翘翘板,躯体压力大,精神压力也会慢慢增大,反之亦然.通过放松来释放躯体压力,精神的.压力也在释放.

  当我们集中心智工作太久,或者长期处在竞争的状态里,可通过机体的放松来释放内在的压力.而当我们懈怠太久,无所事事的时候,通过机体的运动来保持精神的活力.

  压力管理的第三个原则是处理压力的技术.管理好各类压力有很多可操作的好方法,如写压力日记、生物反馈、肌肉放松训练、冥想与想象、倒数放松、自我催眠、一分钟放松技巧等,并按照各种生活场景给予恰当的提示与指导,可以作为人们压力管理的手册.

  压力管理的第四个原则是保持积极心态.良好的心态可增加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不良的心态本身就像一团乱麻,干扰人的内心.

  当然,更主要的是要对压力有正确的观念.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压力有不恰当的观念与反应.越怕压力就越会生活在压力的恐惧中,喜欢压力的人在任何压力面前都会游刃有余.

  如果学会管理压力,就可把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动力:行为有效、感情丰富、精力充沛……

心理作文 篇6

  我想,也许要换一种方式,把我的种种感悟,特别是很多访者所给予我的宝贵精神馈赠,用字去表达,去传递一种友爱和成长的信念。一本书的定价不过几十块,普通人吃一顿家常饭的花费。如果有人在看到这书的时候,书中某句话轻轻地碰撞了一下他的心,引发了一点点思考,就是我莫大的喜悦了。

  ——摘自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前言

  这句话引起了我莫大的共鸣。作为老师,面对学生,难道不正是这种心理吗?如果我们能教给学生一点知识,给予学生一点生活上的帮助,给学生一点人生的启发,我心里也会感受到莫大的喜悦。同样,今天我所写如能给大家一点思考,我也同样感到莫大的喜悦。

  《谁是你的闺蜜》一中的张小锦不惜花钱要除掉妈妈的闺蜜,原因很简单她认为妈妈的闺蜜在毁掉她们的家庭。可是妈妈的'闺蜜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是一个"小三"相反,妈妈的闺蜜对"小三"深恶痛疾。正是由于她一直鼓励小锦的妈妈与出轨的小锦爸爸离婚,所以小锦才想着要除掉这个人。天真的小锦以为只要没有了妈妈的闺蜜,她们家庭就不会破碎。小锦之所那么讨厌妈妈的闺蜜,原因还有就是妈妈总是以为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妈妈选择把所有事都瞒着小锦,只跟自己的闺蜜讲。而小锦认为自己才是妈妈最应该倾诉的人,自己才是妈妈真正的闺蜜。于是她想尽办法吸引家长的注意。她装生病,她逃学,她离家出走。小锦很苦恼,妈妈不理解她,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爸爸不理解她,认为她任性胡闹。老师也不理解她,觉得她无心向学。

  生活中我们总是以大人自居,小孩永远是小孩。殊不知,小孩已经在我们不知道不觉中长大了。他们想的,他们懂的比我们比能想象到的要多得多。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引导,也许她就走进了死胡同里出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可是为人父母却不用考证。可是大家都知道,父母对于孩子说是多么重要的啊!父母教育孩子、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这个孩子的成长。

  作为家长,我感悟到一定要以爱与平等的交流作为前提,一定的心理知识作为辅助,把我们的孩子引领到一条光明的大道上去。切不可以为孩子好,就作一味的隐瞒。这其实就是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家长也是需要考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长,决不能故步自封,(fsir)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孩子的真正引路人。还记得以前我看过一部记录片《镜子》,讲的就是父母、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原有很多时候,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作为老师,我感受到的是老师之路任重道远。老师一要定时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数据信息和现象。而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疏导或激励。要知道,站在讲台上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在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时,我们应该忘记教师的身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掌握的一门技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可能改变一个人。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助人知识帮助身边的人,减少或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一向喜欢毕老师的作品,是因为我认为她的作品洋溢着人性的温暖。这一本《心理咨询手记》也是这样。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总是面对千奇百怪的咨询者。这些形形色色的咨询者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和问题。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许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你我读罢此书,都有所获。

【心理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心理的作文:时间与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7-20

心理作文07-27

[经典]心理的作文08-04

心理的作文(精选)08-14

心理的作文11-26

心理的作文06-17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1-26

有关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