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元节的来历传说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说和文化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的来历传说,欢迎阅读!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说1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说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中元节几个主要传说的简介:
中元节的传说2
故事背景:这个传说源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目犍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其神通力著称。
情节概述:目犍连用神通力遍观三千大千世界,发现其母因生前恶业堕入饿鬼道,瘦骨嶙峋,无法进食。目犍连尝试用钵盛饭喂养母亲,但食物一到母亲口中便化为火炭。他无奈向佛陀求助,佛陀指示他在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救度其母。目犍连遵佛旨意行事,其母最终得以脱离饿鬼道,重获新生。
文化意义:这个传说体现了孝道和慈悲的精神,也是盂兰盆会(即中元节的核心习俗之一)的起源。
中元节的传说3
故事背景:在中元节的诸多传说中,孟婆汤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
情节概述:相传在阴间有一个神秘人物——孟婆,她的任务是让所有进入阴间的亡魂喝下她亲手熬制的孟婆汤。孟婆汤的配方独特,由忘忧草和奈何花等多种神奇植物熬制而成。喝了这碗汤,亡魂便能忘却前世的一切记忆,准备开启全新的轮回之旅。
文化意义:孟婆汤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生死轮回的独特理解以及对遗忘和重生的美好期待。
中元节的传说4
故事背景:牛头马面是中元节传说中深入人心的形象,他们是阴间的使者。
情节概述:牛头马面通常被描绘为半人半兽的形象,威严而又神秘。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穿越阴阳两界,引导亡魂前往轮回之地。
文化意义:牛头马面的存在为中元节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中元节的传说5
故事背景:这个传说与中元节的起源紧密相关。
情节概述:传说地藏菩萨的母亲去世后进入阴曹地府受苦。地藏菩萨为了救母,在七月十五这天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打开牢门放其母出来。然而这一举动导致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因此有了“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后来人们将这一天定为中元节以祭祀孤魂野鬼。
文化意义:这个传说进一步强化了中元节作为祭祀亡魂节日的地位。
【中元节的来历传说】相关文章: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08-30
7月15鬼节中元节传说的来历08-29
中元节的传说故事03-26
乞巧节的来历与传说06-20
小年的来历和传说02-02
年兽的来历与传说06-08
母亲节的来历及传说05-13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04-26
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08-30
粽子的来历及传说(通用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