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作文

时间:2021-04-15 10:54:06 习俗 我要投稿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年习俗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

过年习俗作文 篇1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不同。我的故乡灵宝,汉节习俗大致是这样的:

  在农历十二月,新年的气氛越来越强,成人和儿童正在为新年做准备。在农历十二月初八(通常称为腊八节),??每个家庭都在清晨制作腊八粥。腊八粥包含大豆,绿豆,河豆,花生,小米,大米,红枣和饺子。将它们放在锅中煮熟后,倒入同时准备的浇头(豆腐,胡萝卜,白萝卜,调味料)。将粥放在院子中部准备好的桌子上,以崇拜神灵。之后,我和家人一起吃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通常称为新年。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做饺子和买甜瓜。到了晚上,古老的厨房神将被送往天堂。整个家庭都应该将准备好的对联粘贴在旧的厨房神雕像的两侧。对联是:上帝讲好话,回到宫殿带来好运。在古老的厨房神面前的桌子上,放置了诸如甜瓜之类的牺牲品。整个家庭还不得不在旧的厨房神雕像前烧香和敬礼,最后将旧的厨房神雕像烧掉。

  在第十二个农历月的二十三个月之后,人们变得更加忙碌:杀猪,宰羊,买菜,磨面条,蒸面包……

  在新年前夜,人们忙于清洁和粘贴春节对联,每所房屋都必须在门口放上财务指挥棒。人们还必须煮饺子。除夕晚餐准备好后,他们必须张贴新邀请的厨房神。贴纸完成后,他们必须崇拜神灵并放鞭炮。最后,全家人将一起吃除夕晚餐。长者吃完饭后会给孩子新年钱。这个晚上,人们不得不熬夜,叫寿穗。

  新年的第一天,在拜神并放鞭炮后,全家人开始吃早餐。饭后,人们开始互相称呼新年,并祝愿彼此新年快乐。

  从新年的第二天开始,人们会互相拜亲以庆祝新年。

  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每个家庭都吃元宵节,把灯笼挂在门上,孩子们则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比其他人的灯笼玩得更好。

  转眼之间,农历正月十六日到了,这一年结束了。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生活。

过年习俗作文 篇2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小朋友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过年习俗作文 篇3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敲响大姨家的门。门开,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很多好吃的,最令我惊喜的是给我包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的伯伯不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去值班去。“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大姨和妹妹,我又踏上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外一个大姨家在娄底,要向娄底进发——!坐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住在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进来。”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中饭,我们又来到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这一天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晚上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

过年习俗作文 篇4

  过年习俗 我的家乡在巴马县的坡帮村,那里的过年习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听我说说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过去说:“你们去河边把我们家的牛、猪、鸡、鸭……给带回来。”说完,把一个笼子和两条绳子交给了我们,我就拿了一条绳子,心想:“真刺激,我还是第一次去赶牛呢!肯定很好玩。”这样我就和哥哥高高兴兴地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还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去要他们 家的牛、猪、鸡、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我一看河边什么动物都没有,更没见爸爸所说的牛、猪、鸡、鸭……只见河边只有一块块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问哥哥:“我们家的牛、猪、鸡、鸭……在哪?”

  哥哥指着河边的石头说:“在那里呢。”接着说:“走,一起去把石头装进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的鸡、鸭、牛、猪等。”我不懈地问哥哥:“这些是石头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装进笼子里呢?等真的牛、猪、鸡、鸭来了怎么办呀?”哥哥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跟我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这些石头代表了牛、猪、鸡、鸭……。每年年三十的早上,这里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来把它们拿回家,先放在门外,到了晚上12点放完鞭炮后才能拿进门放在家里,表示来年家禽兴旺、有吃有财的意思。”我一听,这才明白。我心想 :既然是这样,我就多拿几块石头回家,我们家明年就家禽兴旺,有多多的牛、猪、鸡、鸭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选了几块石头装进笼子里,又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就高高兴兴的拿回了家。 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过年习俗作文 篇5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贴春联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过年习俗作文 篇6

  年味的清香渐行渐近,随着唇齿上腊八粥余味的淡去,年味也飘到了咱家。

  在熬过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样后,我也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咱家虽说离同学们没有百八十里,但也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每当人们驾着车,拉近与我家距离的时候,长辈与小辈们必定出来迎接客人。如果紧闭窗门,并且门可罗雀的话,说明这家主人并不好客,也不方便接客,只好让你在寒风中受冻,最后知趣的离去。到了下午家中便热闹起来了,特别像我奶奶有七姐妹,爷爷有八兄弟的家庭。没个大圆桌,没几十道好酒好菜又怎样招待客人呢?

  说到吃饭,就不得不提家喻户晓。儒妇皆知的年夜饭了。这可是除夕夜的重头戏,热闹的十几人围一桌,冷清点的也有一个家庭,这是一家人团圆的好日子。在外边做事的人,除外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桌还必须是圆的,象征团团圆圆。在饭桌上大人向小孩们表示期许,小孩则向大人祝福,大人与大人之间也不再拘束,举着酒杯互相敬酒。除夕可是孩子们的天堂,这一天可以借着理由尽情玩耍,大人也不会在这一天让孩子们上床睡觉。

  正月初一虽没有除夕那么热闹但节目却丰富得多。

  这天,人们不可向外泼水,不许扫地,这仿佛是期望财源滚滚的意思。大约在早晨四五点时,爷爷就会点燃“迎春炮”祈福。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第一天中,人人都想给来年起个好头,这一天中,人与人之间不许吵架,孩子也不能哭出眼泪,不许说脏话。门前堆着爆竹纸皮,孩子们也会在这丛中翻翻找找,希望找到未放出来的鞭炮玩。爷爷也会带着我向常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太公,向他的墓碑说声“新年好”。除夕与初一也正是收红包的好日子,初一早上醒来便会发现枕头下的红包,去拜年也会收红包。除夕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来咱家吃团圆饭的人,都会给小辈们发红包。

  俗话说:岁岁年年花相化,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一年的人们虽在变,但民风民俗却今昔未变。

过年习俗作文 篇7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过年习俗作文 篇8

  农历12月30号,也就是大年三十——陆河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早上一早起来,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每家每户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午饭我们一般吃的是刀切粄,因为下午我们要准备祭祀的东西,怕到时候间不够。

  到了下午我们要把甜粄、茶、米酒、咸鱼,鸡等一系列东西准备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祭拜祖先了,用客家话来说就是拜公太,过程就是:上香,请神,念文(让公太保佑我们之类的文办),烧纸钱,送神。我最喜欢的就是上香这一步,每每上香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门外的对联和灯笼都被大人们前一天换成新的了。

  拜完公太以后,我们就要洗澡,穿上我们买的新衣服。趁我们洗澡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把年夜饭准备好,年夜饭是有诸多讲究的,比如:一定要较早的时候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等。

  年夜饭吃完后,等大人忙活好一切后,我们就要准备开始走亲戚了。也就所谓的拜年。

  我们这边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在年三十晚上最接近十二点的时候再拜一次公太。为什么呢?因为十二点意味着第二天的早晨,也就是年初一的早晨,这个时候拜了公太,也就意味着明天不用早起,还有拜完公太后要吃素,也就是一些豆腐,饭甜枣木耳汤,酱油花生。我小时候问过爷爷问什么要这样,爷爷说这是祖先传下来的规矩,要遵守。拜完公太后,父母要回老家和店里打开门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

  奶奶从一早就开始嘱咐我们睡觉时不能关灯,而且要一直维持到年初二,整个房子的灯也不许关,要开着,表示着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年初三不能通宵开灯,年初三开灯意味着老鼠多。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相关文章:

德国过年习俗07-17

过年习俗作文 15篇04-29

过年的习俗作文(15篇)04-29

过年的习俗作文15篇04-29

过年习俗小学作文6篇04-29

过年习俗作文(合集15篇)04-29

过年的习俗作文(集合15篇)04-29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4篇04-29

过年习俗作文汇编15篇04-29

过年的习俗作文450字(通用26篇)02-26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年习俗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过年习俗作文8篇

过年习俗作文 篇1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不同。我的故乡灵宝,汉节习俗大致是这样的:

  在农历十二月,新年的气氛越来越强,成人和儿童正在为新年做准备。在农历十二月初八(通常称为腊八节),??每个家庭都在清晨制作腊八粥。腊八粥包含大豆,绿豆,河豆,花生,小米,大米,红枣和饺子。将它们放在锅中煮熟后,倒入同时准备的浇头(豆腐,胡萝卜,白萝卜,调味料)。将粥放在院子中部准备好的桌子上,以崇拜神灵。之后,我和家人一起吃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通常称为新年。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做饺子和买甜瓜。到了晚上,古老的厨房神将被送往天堂。整个家庭都应该将准备好的对联粘贴在旧的厨房神雕像的两侧。对联是:上帝讲好话,回到宫殿带来好运。在古老的厨房神面前的桌子上,放置了诸如甜瓜之类的牺牲品。整个家庭还不得不在旧的厨房神雕像前烧香和敬礼,最后将旧的厨房神雕像烧掉。

  在第十二个农历月的二十三个月之后,人们变得更加忙碌:杀猪,宰羊,买菜,磨面条,蒸面包……

  在新年前夜,人们忙于清洁和粘贴春节对联,每所房屋都必须在门口放上财务指挥棒。人们还必须煮饺子。除夕晚餐准备好后,他们必须张贴新邀请的厨房神。贴纸完成后,他们必须崇拜神灵并放鞭炮。最后,全家人将一起吃除夕晚餐。长者吃完饭后会给孩子新年钱。这个晚上,人们不得不熬夜,叫寿穗。

  新年的第一天,在拜神并放鞭炮后,全家人开始吃早餐。饭后,人们开始互相称呼新年,并祝愿彼此新年快乐。

  从新年的第二天开始,人们会互相拜亲以庆祝新年。

  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每个家庭都吃元宵节,把灯笼挂在门上,孩子们则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比其他人的灯笼玩得更好。

  转眼之间,农历正月十六日到了,这一年结束了。人们再次开始忙碌的生活。

过年习俗作文 篇2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小朋友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过年习俗作文 篇3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敲响大姨家的门。门开,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很多好吃的,最令我惊喜的是给我包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的伯伯不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去值班去。“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大姨和妹妹,我又踏上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外一个大姨家在娄底,要向娄底进发——!坐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住在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进来。”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中饭,我们又来到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这一天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晚上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

过年习俗作文 篇4

  过年习俗 我的家乡在巴马县的坡帮村,那里的过年习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听我说说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过去说:“你们去河边把我们家的牛、猪、鸡、鸭……给带回来。”说完,把一个笼子和两条绳子交给了我们,我就拿了一条绳子,心想:“真刺激,我还是第一次去赶牛呢!肯定很好玩。”这样我就和哥哥高高兴兴地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还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去要他们 家的牛、猪、鸡、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我一看河边什么动物都没有,更没见爸爸所说的牛、猪、鸡、鸭……只见河边只有一块块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问哥哥:“我们家的牛、猪、鸡、鸭……在哪?”

  哥哥指着河边的石头说:“在那里呢。”接着说:“走,一起去把石头装进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的鸡、鸭、牛、猪等。”我不懈地问哥哥:“这些是石头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装进笼子里呢?等真的牛、猪、鸡、鸭来了怎么办呀?”哥哥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跟我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这些石头代表了牛、猪、鸡、鸭……。每年年三十的早上,这里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来把它们拿回家,先放在门外,到了晚上12点放完鞭炮后才能拿进门放在家里,表示来年家禽兴旺、有吃有财的意思。”我一听,这才明白。我心想 :既然是这样,我就多拿几块石头回家,我们家明年就家禽兴旺,有多多的牛、猪、鸡、鸭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选了几块石头装进笼子里,又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就高高兴兴的拿回了家。 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过年习俗作文 篇5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贴春联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过年习俗作文 篇6

  年味的清香渐行渐近,随着唇齿上腊八粥余味的淡去,年味也飘到了咱家。

  在熬过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样后,我也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咱家虽说离同学们没有百八十里,但也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每当人们驾着车,拉近与我家距离的时候,长辈与小辈们必定出来迎接客人。如果紧闭窗门,并且门可罗雀的话,说明这家主人并不好客,也不方便接客,只好让你在寒风中受冻,最后知趣的离去。到了下午家中便热闹起来了,特别像我奶奶有七姐妹,爷爷有八兄弟的家庭。没个大圆桌,没几十道好酒好菜又怎样招待客人呢?

  说到吃饭,就不得不提家喻户晓。儒妇皆知的年夜饭了。这可是除夕夜的重头戏,热闹的十几人围一桌,冷清点的也有一个家庭,这是一家人团圆的好日子。在外边做事的人,除外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桌还必须是圆的,象征团团圆圆。在饭桌上大人向小孩们表示期许,小孩则向大人祝福,大人与大人之间也不再拘束,举着酒杯互相敬酒。除夕可是孩子们的天堂,这一天可以借着理由尽情玩耍,大人也不会在这一天让孩子们上床睡觉。

  正月初一虽没有除夕那么热闹但节目却丰富得多。

  这天,人们不可向外泼水,不许扫地,这仿佛是期望财源滚滚的意思。大约在早晨四五点时,爷爷就会点燃“迎春炮”祈福。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第一天中,人人都想给来年起个好头,这一天中,人与人之间不许吵架,孩子也不能哭出眼泪,不许说脏话。门前堆着爆竹纸皮,孩子们也会在这丛中翻翻找找,希望找到未放出来的鞭炮玩。爷爷也会带着我向常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太公,向他的墓碑说声“新年好”。除夕与初一也正是收红包的好日子,初一早上醒来便会发现枕头下的红包,去拜年也会收红包。除夕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来咱家吃团圆饭的人,都会给小辈们发红包。

  俗话说:岁岁年年花相化,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一年的人们虽在变,但民风民俗却今昔未变。

过年习俗作文 篇7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过年习俗作文 篇8

  农历12月30号,也就是大年三十——陆河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早上一早起来,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每家每户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午饭我们一般吃的是刀切粄,因为下午我们要准备祭祀的东西,怕到时候间不够。

  到了下午我们要把甜粄、茶、米酒、咸鱼,鸡等一系列东西准备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祭拜祖先了,用客家话来说就是拜公太,过程就是:上香,请神,念文(让公太保佑我们之类的文办),烧纸钱,送神。我最喜欢的就是上香这一步,每每上香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门外的对联和灯笼都被大人们前一天换成新的了。

  拜完公太以后,我们就要洗澡,穿上我们买的新衣服。趁我们洗澡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把年夜饭准备好,年夜饭是有诸多讲究的,比如:一定要较早的时候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等。

  年夜饭吃完后,等大人忙活好一切后,我们就要准备开始走亲戚了。也就所谓的拜年。

  我们这边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在年三十晚上最接近十二点的时候再拜一次公太。为什么呢?因为十二点意味着第二天的早晨,也就是年初一的早晨,这个时候拜了公太,也就意味着明天不用早起,还有拜完公太后要吃素,也就是一些豆腐,饭甜枣木耳汤,酱油花生。我小时候问过爷爷问什么要这样,爷爷说这是祖先传下来的规矩,要遵守。拜完公太后,父母要回老家和店里打开门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

  奶奶从一早就开始嘱咐我们睡觉时不能关灯,而且要一直维持到年初二,整个房子的灯也不许关,要开着,表示着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年初三不能通宵开灯,年初三开灯意味着老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