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六年级作文(通用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俗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习俗六年级作文 1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有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哦!
习俗六年级作文 2
傣族的风俗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和竹楼、竹桥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
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傣”为本民族自称。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平方公里。相传有个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领,为了捉到一只金色的鹿,翻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大河,眼前现出一泓美丽的金湖,金鹿跃入金湖,刹时湖面莲花盛边林木苍翠,百鸟啼鸣。帕雅拉吾深深地爱上了这“美好而神奇的乐土”——勐巴拉纳西,这就是今日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千田西双”即十二,“版纳”为一千块田。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域划成十二个田赋单位,每个“版纳”为一份田赋额。后来,他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生长着两万多种植物,仅热带高等植物就有大约5千种,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也是天然动物园,有珍禽异兽200多种。同时也是“南药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
习俗六年级作文 3
苗族有作客的习俗,兄弟姐妹之间、朋友之间随时可以走动,彼此探望,传递亲情、友情和爱情。最近,我就到好朋友家作了一次客,非常有意义。
大宝是我的好朋友,我们都是苗族,因为居住在不同城区,又在不同学校上学,已经很久不见,十分想念。周末的`时候,我随父母亲去苗山土菜馆参加苗家人聚会,便顺道去大宝家住了一宿。
走进大宝家,只见墙上挂着一把小芦笙,这是苗家人的标志物,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见我到来,大宝特别惊喜,立马把我迎进自己的房间,顺手就把门关了起来。
因为天气寒冷,我们便脱掉鞋子,钻进被子里,在被窝里打手电照明,说悄悄话。大宝说,最近有些烦恼,主要是同桌的她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比自己好,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兴趣课太多,双休日成为劳动日,没有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玩,无聊得都快变成老爷爷了;父母亲把电脑管得太严,有难题、有苦恼无法上网找小朋友聊聊,找父母亲论理,又论不过他们,真是白白焦急。
我听了很有同感。我对他说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要是姐姐不在南宁,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不知找谁解决;在班上,我喜欢的同学,他们不喜欢自己,而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他们又老来缠我,搞得十分狼狈;最近一次考试,数学答错了题目,只得70分,又被老爸狠狠地骂了一通,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就对他说,最近偷偷地下了决心,设法写点东西,挣点稿费,好买一部手机,这样,有烦恼、碰困难就可以直接找姐姐了。大宝听了,也感到很高兴,他问我怎么写稿子,我对他说,不用担心,随便写什么,写好了就交给老爸,他懂得处理,我曾经跟他去报社领过稿费,潘叔叔给了我一百多块钱呢。
我们聊了一个晚上,直到天亮了还有说不完的话。我喜欢大宝,更喜欢和他一起谈论自己烦恼的童年,希望寒假早日到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住到一块了。
习俗六年级作文 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节日也是数不胜数,比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而今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冬至。
冬至这天,每个地区也是有着不同的风俗,二我们这个地区那肯定是要吃羊肉汤的。
传说,有一个皇帝在打猎的时候,追赶一只梅花鹿,追着这一只梅花鹿很久都没有追上她。可皇帝的肚子也饿了,正好有一股香味,皇帝顺着那香味倒了过去,发现有一个店铺,里面一个老人正在煮东西,那皇帝吃了过后,觉得十分的好吃,知道了那是羊杂汤。
现在那羊杂汤也慢慢变成了羊肉汤,这羊肉汤绝对比那皇帝吃的羊杂汤更好喝。
今天冬至,我们家里就要喝羊肉汤。
一大早,妈妈就去买羊肉了,在市场上每一个店铺都在杀羊,热闹非凡。
我在家里一直盼望着,想到羊肉汤那白白的汤上飘着的一个个油花,闪着光,盛一碗汤一口气喝完,啊――那味道都不能用好吃来形容,这羊肉汤必定在满汉全席上也是最耀眼的.。
一声叮――把我拉回了现实,我打开门一看是妈妈,手里还提着一块闪闪发光的羊肉,把羊肉放在菜板上,那种只有羊肉独有的骚味飘了出来,虽然现在很骚但是把羊肉做成了羊肉汤,那就是一种反转。
先把羊肉用水煮一下,去除了羊肉里的血。再重新起锅水把羊肉和所需的调料和在一起煮。我们家喜欢在羊肉汤里加一点纯牛奶这样会比普通的羊肉汤更加的白一点,味道也更丝滑。
经过了沉浸在羊肉汤里的香味里的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品尝的时候了。
这羊肉汤鲜味十足,喝一口就像在有的小雪的小溪旁,一缕阳光照在一株刚发芽的小草上哪种温暖的感觉。
我一边吃羊肉,一边喝汤,身上立刻暖和了,在这冬日里喝羊肉汤可真好。
妈妈告诉:“这羊肉汤啊,里面可有着丰富的蛋白质,有的散寒,化气,健脾,益气,补肾阳的好处”
我一边吃,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嗯……那……我要多吃点。”
这羊肉汤,在这寒冬吃也是不二之选。
习俗六年级作文 5
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菩萨过生日”,因为八年才轮一次,所以十分隆重。
菩萨过生日的前几天,我们家十分忙。这是因为那天我们家既要拜拜又要请客。吃的、用的都要在那几天准备好,请客的名单也要准备好,搞得家里的大人手忙脚乱,一刻也不停歇。
那时,全家人都有工作:大人要买食物和要用的东西;老人在大院里杀鸡、杀鸭和切菜;小孩则哪凉快哪待着。结果大人最忙,老人最累,小孩最清闲。
终于到了菩萨过生日这天,本来想着这一天很热闹,很好玩。谁知道啊,凌晨五点半就要起来拜拜。老人是自己起床的,大人是被手机铃声叫醒的,而我们小孩是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的。紧接着,大人们把桌子摆到门口,摆上供品,摆上香开始拜拜。我们一个接着一个拜,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拜什么,只是举着香,迷迷糊糊地跟着大人这边拜拜,那边拜拜。大人嘴里在念什么,我们哪里会晓得呢。但是,那种虔诚和肃静,让我们一点都不敢胡来。好不容易拜完了,又一阵轰轰烈烈的鞭炮声响起,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吓得连忙堵起耳朵。没过多久,大人们把供品收了起来,我们小孩却争先恐后地去抢能吃的东西。
到了9点多,又一个菩萨过生日的高潮来了,大人们摆好了十几个桌子,分别摆在了大厅、大院。然后又摆上了酒、醋、番茄酱和一些开胃小菜。接着,客人们陆续到达我们家,先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再找个位子坐下,我们小孩子也坐了下来。我们家准备的菜都是自己做的,并没有请厨师。一道一道的菜上桌了,我们小孩子的肚子一点一点的鼓起来。快乐的时光就这样在美食和美酒中溜走了,客人渐渐离去。
大人们又开始忙碌,收拾桌子,老人们帮忙打扫。而我们小孩子,丝毫没有困意,越玩越起劲。
就这样,菩萨的生日过完了,一天也过去了。我相信菩萨一定很开心,但我也相信大人们很累。
习俗六年级作文 6
清明节的习俗就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就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这就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就是儿童所喜爱。
鞠就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就是用足去踢球。这就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就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就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就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习俗六年级作文 7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立冬节日。立冬是中国传统节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立冬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下面是汉魏时期关于立冬的一个历史故事,同学们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平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农历十月,作为节气点的立冬,就在这个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的11月7、8日。此时,在北半球,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1937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习俗六年级作文 8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街上弥漫着喜庆的气氛,街边的小摊有卖玩具的,有卖元宵的,还有卖春联的。今天,我跟爸爸一起出来买春联,爸爸一连选了几个,还买了一个“福”字,拿着爸爸买的春联,嘴里嚼着糖葫芦,我们准备回家贴春联。
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贴春联的来历。春联最早被称为“春贴”。古人在立春当天,会在门上贴写有“宜春”二字的.纸,有迎祥纳福的寓意,后来春贴渐渐发展为春联。
终于到家了,我左手拿胶带,右手拿胶棒,对爸爸说:“我准备好了,让我来贴吧!”爸爸笑着说:“行,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干啊!”我拍着胸脯应道:“放心吧,小事一桩!”我先用胶棒在春联上涂了一遍,然后拿着春联的上联,把它往门口左侧的墙上一按,双手慢慢抚过整个上联,让它贴得更紧实,最后我又用胶带把上联的四个角紧紧粘在墙上。“大功告成!”我大笑一声,接着说:“了一半!”我越干越起劲,又用相同的方法把下联也贴好了。横批要贴在门框上边,我够不着。不过,这也难不倒我,我搬来椅子,站在上边把横批也贴好了。
当我把“福”字也贴好后,我擦擦头上的汗珠,看着自己贴的春联,心中甚为得意。虽然我是第一次贴春联,但我感觉比老爸之前贴得好多了。去年他贴得歪歪斜斜的,大不如我。于是,我大喊道:“老爸,我贴好了,快来看看。”爸爸闻声而来,他摸摸我的头,笑道:“贴得不错,不过‘福’字这么贴不对,要倒着贴。”
我心中不服,辩解道:“什么倒着贴啊!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嫉妒我比你贴得好!”爸爸笑着说:“你贴得确实不错,但我也没说错,你仔细想想,我往年是不是倒着贴的?”我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只好又把“福”字倒过来贴。此时,看着倒贴的“福”字,我忽然明白了这么做的用意。小伙伴们,你们猜到倒贴“福”的含义了吗?
习俗六年级作文 9
在非洲,有五彩斑斓的“世界”,有奇特的民族习惯,还有许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参观”呢,今天我就带大家来参观非洲的习俗及他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非洲,他们用非洲最流行的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非洲人讲究发型,尤其是妇女,她们除了穿着艳丽多彩的服饰外,还喜欢梳新颖、雅致的发型。在非妇女们梳头发也很有趣的,她们头发生来卷曲,因为自己无法梳理,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
在非洲各国城乡,到处可看到专门为妇女梳头的流动摊位。非洲理发师心灵手巧,能根据不同年龄、身份和职业,设计、梳理出各式各样美观大方、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型。小姑娘的发型大都轻巧活泼,有的是冲天小辫,直立头顶,有的以头顶为中心,从上往下紧贴头皮梳成排列匀称的多条发辫;青年妇女喜欢圆型发式,由向四周竖起的无数根辫子组成,或用青丝黑线缠绕编成各种图案;中年妇女则用丝线与头发一起编成辫子,或挽在头顶,或披在肩上,有的将短发拉成紧贴头皮的一条条小辫,形如西瓜,有的'将头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块,扎紧后相连,状似菠萝。此外,因形状而得名的还有“鱼鳞型”、“螺丝型”、“贝壳花纹型”。有的妇女还在发型上装饰贝壳和珠子,显得光彩照人。
近年来,非洲理发师又设计出一种新发型,即在头顶和脖根之间,梳起两排高低一致,相间有序的多孔小桥,恰似“小桥流水”,特别别致。非洲妇女梳一次头很费时间,短则一二小时,长则三四小时。怎么样,你们又了解了很多,非洲的习俗和五彩斑斓的“世界”是不是很有趣呢?非洲还不指着些呢!?
习俗六年级作文 10
立夏自古有“秤人”的习俗,即立夏称重一次,立秋再称重一次,人们以此来观察夏季身体的变化,防止疰夏,保持健康。
在我小时候,也有见到这一个事,那是在立夏前后,我们如同往常般吃饭。饭后村里人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当时来了许多人,村里多数人都来了。人们聚集在这一杆大木秤前,村里的人脸上都面带微笑,这场面我只在秋天丰收的时候看到过。那个秤钩上悬着一个凳子,一会儿就走上前去一个人,来秤人的人被叫做司秤人,他一边打着秤花,一边还说着吉利话,惹得小孩哈哈大笑。
所谓“秤人”,即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着一把椅子或竹篮,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体重。可见,立夏“秤人”很有仪式感,要用传统的杆秤操作,而不是现代人熟悉的电子秤。这也有讲究:司秤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要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这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我一看,“哇,这也太热闹了吧。”于是,满眼都在这大木秤上,还有司秤员上,接着一位老人坐上前去,他笑着说“来来来,秤秤我怎么样。”司秤员看有人来秤了,赶忙开始着手。不出意外,司秤员笑着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接着许多老人上去秤了也全是一个样,人们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接着来了一些刚刚成年的姑娘们,她们的脸上还有一丝未脱的稚气,但是她们已经让在场的年青人的.目光向她们靠齐了,也就是说目不转睛了,其中的一位姑娘住在凳子上,司秤人也对她说出了“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这让那位姑娘十分开心。秤人习俗表达了平民百姓们对自己未来的路的期盼,和祈求上苍给自己带来好运的想法。
习俗六年级作文 1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转眼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只为迎接这位如约而至的使者——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老百姓为了不让洞庭湖里的小鱼小虾破坏屈原的躯体,包了许多的粽子,撒入湖中。
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包粽子,赛龙舟,这已经成了世人眼中的习俗,而我最期待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节,婆婆都会准备好粽叶、糯米、蜜枣、五香肉和各种各样美味的食材,等我们回来,一起到太阳底下包粽子。你想啊,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说笑笑,还有暖洋洋的太阳温暖心窝,这是多么美好和谐的事啊!本来我是旁观者,看着看着,我也忍不住包了起来,拿起粽叶往里折,形成一个回凹,铺上薄薄的一层糯米。我最喜欢往上夹很多的五花肉,一旁的'大姨就会笑盈盈地说:“这可真所谓是真正的肉粽啊!”“那可不是,等会蒸不熟,可别闹腾。”妈妈也在一旁附议道。我才不管呢,还是一个劲的往里头塞,待要合上却发现底下撑破了。我赶紧向妈妈求救,谁知妈妈一边帮我,一边又数落起了我。我才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了方便确认,我特意打了个蝴蝶结。外婆拿起包好的粽子去煮。
过了许久,外婆拿出了一大篓的糯米粽,我不停地在里面翻找,生怕自己的肉粽子被抢跑了。终于找到了,我赶紧剥开热乎的肉粽吃了起来,不多的糯米,吃起来特别软弱,鲜香的五花肉被蒸过后,色泽更加艳丽,一口咬下去满嘴油,特别满足。吃着自己包的糯米粽子,心里美滋滋的,有一种由心底而生的成就感。
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内容绚丽多彩,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
习俗六年级作文 12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中医养生专家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时令饮食是: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保健果品"。
习俗六年级作文 13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迎门,生意兴隆。这不,今天老爸老妈便带着我和妹妹来剃龙头了。
一路上我好奇地问:老妈,为什么要剃龙头啊?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去理发,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之际,理发迎新年呢。那妹妹为什么又叫剃胎头呢?俗说,因胎发沾染有母体的血污及秽气,不剃的话宝宝的头发又黄又稀疏,为了让以后的头发更黑更亮更秀丽,必须要剃胎头,头发还可以做成毛笔,多有纪念意义!老妈一本正经地说。要怎么剃,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的心里哼了一声,故弄玄虚!
到了理发店,向老板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后,便开始剃胎头了。只见老板弯下身,在熟睡的妹妹的脑袋上轻轻地抹了一层爸爸剃胡子那样的泡沫。我纳闷:要这玩意儿干什么呀?老板一只手拿起小刀片儿,一只手轻轻按住妹妹的小脑袋,在妹妹的头上小心翼翼地刮了起来。那小刀片儿犹如一辆推土机,在妹妹的头上来回推着,推过的地方连一丝头发也看不见,像一块白纸,滑滑的,可谓所剃之处,寸发不生。
突然间妹妹动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妈都吓坏了,生怕妹妹被小刀片划中。只见阿姨轻轻站起身,走到跟前来抚摸着妹妹的`头,低声细语地说着:小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马上就剃完了。话音刚落,妹妹果然又沉沉睡去。
不一会儿,妹妹的头发剃完了。老板洗走了小刀片上的头发,在妹妹的头上又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清理。妹妹突然醒了过来,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睁着个大眼睛,不哭也不闹,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妹妹的头皮渐渐变成红色,便开始露出黄色的橡皮屑不,是胎渍呀!
老板刮走了胎渍,我们就匆匆地赶回家。我本以为这就算剃完了。可一回家,老妈就把鸡蛋泡在了艾叶水里。泡好后,拿着鸡蛋在妹妹的头上滚来滚去。老妈好像知道我要问什么,微笑着对我说:哥哥,这艾叶可以排毒。哦,原来如此!
这就是我们家乡剃胎头的习俗!
习俗六年级作文 14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非凡的春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登高爬山的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而我对元宵节情有独钟。
元宵节,早上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里煮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里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光谷夜市好热闹呀!五彩缤纷的服装货摊,各式各样传统风味的小吃摊在人行道的一侧由东向西排成了长龙队,来往的顾客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来到了光谷夜市。这儿展出的是各个机关团队的职员制作的彩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彩灯围成的“新年吉祥,万事如意”,高悬在街头,匾下,一只大公鸡昂头翘尾,雄纠纠,气昂昂地立在灯从之中。那火红鸡冠,油亮亮的.脖子,有神的小眼睛,惹人喜爱。大公鸡旁是我们中国的国宝。胖胖的身子,肥肥的四肢,小眼睛,小耳朵,两只眼睛外面有两个黑圈,像戴着一副特大号眼镜。它具有熊的笨拙,也具有猫的可爱,难怪大家喜欢他。
我们兄妹俩急忙跑过去,抚摩着大公鸡,用彩纸做成的羽毛,又去抚摸用黑白纸做的熊猫,真有趣。再往前走,展出的灯可多了,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有莲花灯,走马灯,塔灯,牛灯……你看那牛灯,用灰布围成牛的形状,用小灯泡做眼睛,再在肚子里装上响声器,隔一阵牛灯便会发出“哞哞”——的叫声我们乍一听还着实吓了一跳了!还有那塔灯,由香水制成,五屋飞檐式建筑,挂小彩灯,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突然听到一个小弟弟稚嫩的声音:“好美呀!工匠们手艺真巧啊!”“看烟花!”
转眼间,烟花放完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随着人流回家,这次元宵真令人难忘啊!
习俗六年级作文 15
外婆家在宜兴,那里过年家家户户除了买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种年货以外,还有用糯米面包团子的传统习俗,新年吃团子,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团子过新年。吃完早饭,外公外婆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外婆负责剁肉馅、青菜馅、萝卜丝馅,还要煮红豆做豆沙馅。外公的任务是和面,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进盆里,倒入热水后,使劲地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再搓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团。还有一部分面粉是用事先准备好的艾叶汁去和,雪白的面粉很快成了草绿色,外公说这是要做豆沙馅的青团。两人配合多年,显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种馅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绿的小面团。
开始包团子了,我也跃跃欲试,想一起参与进来。征得外婆的同意后,我说干就干,洗干净手,卷起袖子,加入包团子的队伍。我照着外婆包团子的方法和步骤慢慢地学起来。首先把小面团搓圆了,再用手把面团捏成圆圆的`、扁扁的小碗状,接着放入一勺菜馅,轻轻地把小面碗在掌中一边旋转一边用右手封好口,捏紧,捏尖,菜馅都被包进面里,一个圆圆的团子就包好了。外婆为了区别菜馅的不同,还会在萝卜丝肉馅的尖顶上捏个小凹槽。我也学着捏一下,做个记号。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兴极了。在大人们的鼓励下,我又继续尝试包了几个团子,还用同样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馅的青团。外公把我们包好的团子排在蒸笼里,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台边转了十多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香喷喷的团子吃起来,又粘又糯,还有菜和肉的鲜香,味道好极了。外公外婆也都夸奖我的“手艺”不错。
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新年即将来临,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做着美味的团子,过个团圆年,其乐融融,真是开心。
习俗六年级作文 16
春节习俗,有的人可能只熟悉家乡,对外国一无所知。北京的风俗很有趣
进入腊月之后,就有文人在店铺的屋檐下写春联,赚点压岁钱。祭灶之后,春联渐渐发粘,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人用朱剑,有人用红纸,只有皇宫和皇储用红蓝边的白纸。不是皇族的不准私自使用。
农历十二月,梅花被捆起来,放在一个大腹口的仪器里,大约在地下五英尺。地面稍暖时,梅花会逐渐变白,用纸笼住,在城里卖。莫莫,玉立,迎春也可以。繁华地区,搭棚卖图。妇女和儿童竞相购买,以求享乐。
腊月初一,市场上粥卖水果的排起了长队。也有卖核桃、柿饼、红枣、栗子、马蹄干饭的,把它们放在肩上的篮子里,喊着卖。其次是肥雉、关东鱼、野猫、野比目鱼、腊肉、铁雀、果盖、大佛花、豆光千块、娄子庄元宝。过了第十天,就卖魏画、门神、吊钱、金银箔、黄钱、卖金、烧纸、玻璃镜、窗上的眼睛。20后卖蜜瓜,蜜饯饼,糯米竹饼,关东糖。烂草抄豆,23号送灶时神马用的。北京还有卖窑的.,瓷碗用铜银,香炉用烛台;闷葫芦,孩子省钱;支撑锅瓦,炉口作为辅助。25日之后,芝麻秸秆、松柏枝、苍术被卖去“煨”。腊月的物价和钱比平时贵,所以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说法。老人到了,总劝晚辈小心花钱,于是有了“二十七八,拿货抓货”的说法。
腊月初八,是太子蜡,家家煮果粥。他们都是前一天准备的米和豆,刻了几百个水果当人物。半夜煮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喂邻居,这就是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红豇豆、去皮枣泥等熬制而成。并用红色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和白糖、红塘和猥琐的葡萄进行了染色专色。千万不要用莲子,扁豆,薏米,或者吊元。用了会伤口味。每隔七天打完蜡,剥去水果,洗餐具,通宵操作,直到天亮粥熟。除了祭祀祖先和佛之外,还要给亲朋好友,不要吃午饭。还有红枣,核桃等。做成狮子、小孩等。以便看到聪明的思维。
习俗六年级作文 17
跳火,是我们这里的旧习俗。在人们的心底里,正月十五晚上放火,意味着财运;火势越高,家里的财运就越旺;跳火,意味着可以摆脱病魔,平平安安。因此,就是在前几年地不长稿,做饭无柴的情况下,人们也要想方设法弄来些柴禾放火、跳火。但人们也没有因此而财运旺盛,相反,他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这儿年,党的政策好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不愁吃,不愁穿,柴火堆得满地都是。因此,放的火一年比一年高;跳火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更是如此。 明月悬挂天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昼。放火开始了!上至80岁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下至刚能行走的孩童,都走出家门参加跳火来了。
火着了,火焰呼呼作响,直蹿夜空,有两人多高。这时候最活跃的,要数姑娘小伙子了。你看,这是凤凤,只见她把长长的辫子向身后一甩,倒退几步,然后起跑。等跑近火堆前,身子向上一跃,像只轻盈的燕子,只在火中一闪,就“飞”过去了。那二狗子,前些年还是村里有名的懒汉,现在却是全县出名的勤劳致富模范。这会,他见凤凤跳了过去,也想跟着跳过去。可刚跑了两步,又退了回来,直往自己身上瞧。
原来,他着一身崭新的.新子衣服,怕火星溅上着了。小顺子在一旁,用狡诈的眼光瞧着二狗子,嘻笑道:“怎么? 二狗哥,不敢跳?我凤凤姐都跳过去了。”二狗子瞪了小顺子一眼,二话没说,就朝火堆奔去,就在他刚跃起身,向火跳的当儿,只听小顺子一声喊:“新衣服着了!”二狗子一慌,身体失去平衡,“扑”地坐到了地上。 这时,小顺子爹走出人群要去跳火。小顺子妈急了,忙过去阻拦:“顺子他爹,别逞能了,你又不是十七八,快五六十的人了,也不怕你的老骨头摔坏!”然而,他还是挣脱了小顺妈的手。他跳火去了。 火越烧越猛,火焰越窜越高。以至于天空中的明月也逊色多了。火光中,人们正忙着跳水.他们跳着,跳着……
习俗六年级作文 18
时逢元宵,我轻执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栏头,只望夕阳拍遍芳亭。你轻倚在我的肩膀,闭目呢喃。望着满亭的碎金与斜掠的双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满,只有安祥。
黄昏裹着一层薄纱退去,月儿便浮上柳梢。清净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湿透一片情谊。你的耳语在静静萦回,于我的胸前,我的脑海。不知月宫上的仙子,是否还深情地望着吴刚?也不知那棵桂树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灯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带着孩童般的天真牵着我冲进花海。天上下着绚丽的烟火雨,雨点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颜。你轻扯我的'衣襟,只为人流的喧闹。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灯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灯火,还是身旁带笑的你。
你拉着我选一对花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于来往不息的人流里,两朵花绽着粉扑的笑颜,如你我的笑颜。我此刻只愿:今夜永驻,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们的欢颜。
花零水流,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阳颤影。只是夕阳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条长长的孤影,碎金亦被润得迷糊。眼前犹是那对春燕,唯不见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阳,落入山岗。
月据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灵。我的胸膛,我的脑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广寒宫寂寥,把你偷去?还是你忘时日?冰冷的月光倾注在我的脸上,留下泪花。
烟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凉在我的心头,我仿佛只剩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此刻的我终于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烟火,而是身旁曾带笑的你。
人流将我冲至花灯前,还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花影里映着阵阵的忧伤,眼影里泛着曾经的你。我的泪终于决堤,湿月亮,也湿衣襟。我此刻只愿:悄无今夜,悄无今夕。天上,那颗星终于暗,地上是我的伤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阳却不曾升起,我颤抖的手在发黄的草纸上书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不知纸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泪水?
习俗六年级作文 19
黎明犹如一只宏大的手,徐徐拉开了夜幕,又一个绚丽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拿出昨天买的艾草,准备将它挂在门前。只见妈妈拿来一筒透明胶,把艾草缠绕在门前的把手上。我见了非常好奇,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 “为什么要在门前挂艾草?”妈妈听了后,便和蔼可亲地对我进展了一番讲解,说是:“在门前挂艾草是为了驱邪,能让平安永远在我家。”我听了,感到很意外,每想到一株小小的艾草,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端午节不仅要在门前挂艾草,还要在屋里的各个角落喷雄酒。这是为了让家里的虫子少一点儿。妈妈喝了一口酒,便立马满脸通红,如同秋天里田野上的红高粱一般。我见妈妈这般摸样,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端午节还有一个风俗——吃粽子。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要先包粽子的喽!只见妈妈取来三片芭蕉叶,用乖巧的双手在里面放上了糯米和各种不同的馅,如肉馅、枣、红豆……最后用双手娴熟地包成一个圆锥体,用线加以固定,多绕几圈,以免散掉。瞧!包好的粽子多像一个个淘气的胖娃娃呀!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手也控制不住地拿起几片叶子,凭着记忆也开始胡乱地包了起来。不料却弄巧成拙,把好好的一个粽子弄得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最后只好为难地洗了手,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终于,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之后,粽子全部包好,统统被放进了高压锅里,蒸了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粽子也差不多可以出锅了,但必须再放上个两三个小时,使其入味。望着眼前这盘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的'粽子,我的嘴开始止不住地流起了口水,双眼始终盯着眼前的这盘美味的佳肴。
端午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的风俗。这种风俗,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身体安康的卫生活动。今天这些卫生风俗仍然是开展的,并应弘扬传承的。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沉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
【习俗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冬至习俗六年级作文11-14
家乡的习俗六年级作文精彩04-2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习俗的作文07-31
习俗的作文08-01
习俗的作文05-14
习俗的作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