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作文

时间:2022-10-14 09:46:12 习俗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

家乡习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家乡习俗作文 篇2

  大学毕业来广东湛江一晃快18年了,看到雷州半岛过年的一些风俗,不禁也想起我老家过年的一些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安庆市下面的一个小山村,家乡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平时,大家都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只有春节,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时节。

  接祖送祖

  我们家乡腊月24才是叫小年。进入小年,春节序幕就拉开了。而进入小年,头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这天的傍晚,每家每户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诉祖人:今天开始过小年了,儿孙请你们回来过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摆上饭菜供品,供祖人饮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户又要亲自到山上祖宗坟头,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请祖人回来过年,怕有遗漏。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这天早晨,各家又摆上丰盛的饭菜供品,欢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将结束,新春开始了,人勤春来早,祖宗也该回去开始耕作了。

  贴春联的寓意

  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只知道贴春联是一种喜庆的东西。随着自己大一点后,才听父母说:农村贴春联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穷苦,多数人家借债度日。而到年底,债主就不停地上门讨债。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债。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还是要回家的。而债主往往就在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这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贴上春联。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有一种约定:只要人家贴上了春联,就不能再赖在人家要债了。过年大如天。要债只待来年了。

  守岁点灯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岁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没有电灯,每到春节前,父亲早早将家里的煤油灯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灯光,而且要年三十、初一要连续点两晚,寓意来年兴旺。所以,这灯光很重要,要确保整晚不能熄灭。如果不小心被风吹灭,那家人心里就有点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点炮弄灭了,那是少不了一顿骂,或者几个手指“订板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睡得早,父亲总是守到12点后,然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开门红。一般门开得早越吉利,鞭炮越响越兴旺。

  年初一忌讳很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觉得这天心情如何,自然会预示一年的心情。所以,这一天忌讳很多,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孩子喜欢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过去农村人穷,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讨得一支低价烟,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别人家里,也不走亲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讨要东西。据父母说,现在人富了,小孩子们反而不再串门了,没有以前那种浓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骂人,因为这天如果被打被骂,也许一年到头运气都不好;还有初一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预示出门会有风雨。

  读大学,参加工作,一晃出来22年了。虽然远在外地不能经常回家过年,但是,每到过年,却常常想起家乡过年的年味,并不时打电话给父母,问问他们过年的情况。父母说,虽然现在年味淡了很多,但是,一些常有的习俗还是保留的,也就象我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家乡习俗作文 篇3

  咱家乡的习俗,最大、最热闹的自然非举国同庆的除夕不可。

  这大节日“派头十足”,不只是从除夕早上开始准备,而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就开始了。准备食材一:芝麻糕。首先,将芝麻倒入锅中翻炒,等到“香气四溢”,便可把花生、糯米、白糖、麦芽糖按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将它们进行“合体”后放置入模具,挤压、拍平,再用刀加工成长条状的糕饼,最后装入袋子内,拿上一个放入嘴中细细咀嚼,不仅香脆可口,而且“纯手工制作”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准备食材二:百变豆。看到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什么?是超市里的某种豆类零食?NO!NO!NO!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美食,想知道它怎样“诞生”吗?注意看:首先挑选上好的黄豆,帮它们“泡个澡”浸上一天一夜,直至它们喝饱水,紧接着给黄豆们来个“粉末性骨折”——磨豆子,将它们肚子里的“渣”分离,留下汁儿——豆浆,加热、撒葱花、倒酱油,喝上一口,淳淳豆得,回味无穷。当然百变豆不止会一种变身,只要在豆浆上滴上几滴盐卤,它便可以凝固,成功变身为豆腐。再变,把豆腐切成块,放入油锅炸,于是变身的又一个名字诞生了——油豆腐。

  食材俱备,下面进入除夕前最后一项工程——谢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我们一家赶到乡下老家,把吃饭的大桌子搬到屋外,摆上酒菜,酒都是自家酿的烧酒,菜也是“无公害纯绿色”,自家做的豆腐、香甜的米饭、肉馅红豆馅的年粽子、鲜活的鲤鱼用红纸包着,最后一道大菜——“鸡叼葱”。烧元宝、放花炮,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尽显其中……

  “铛铛铛”除夕的钟声敲响了。男女老少就开始忙活儿起来,妇女们成了“厨房中人”一会儿切些青菜,一会儿在锅里翻炒几下,一会儿做几个肉丸……当然她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老人们也会帮着买些菜、买些鱼肉,有时还会在厨房里搭把手……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相比与厨房内的繁忙,亲密“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们可是悠闲多了,放会儿鞭炮,玩会儿游戏,累了坐下来吃会零食,室外是孩子们的天地。

  到了晚上,看着一碗碗“美味”,把孩子们的馋虫都钩出来了,可还是得忍住,得等拜了菩萨,一家人就可以上桌吃饭了。老人们说,不论菜的好坏,每种菜都要吃上一口。于是,我就一碗碗“品尝”了——香脆的藕象征着“路路通”,鲜美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细长的面条象征着“长寿” ……

  吃完团圆饭,分压岁钱、看春晚、放鞭炮等活动接踵而来。守岁让整个城市昼夜不眠,鞭炮声让整个城市格外热闹……

  除夕,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举国同庆、中国人民海外华侨心连心的日子。

家乡习俗作文 篇4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家乡习俗作文 篇5

  【第1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按照我们这的规矩,春节是从腊月开始的。

  腊月初,春节的喜庆气氛就开始荡漾开了:大街上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店铺里也挂上了灯笼。

  到了腊月中旬,家家都忙活了起来:炸馃子,做馍馍,还要置办很多年货:买牛肉,杀鸡宰羊,买些瓜子和糖,就像是北京的“杂拌儿”。

  腊月末,大家就更忙了:要把家里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还要做年菜,整个大街上都是一股酒肉的香味,还得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

  除夕这天,无论在哪,都要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还要在家门上贴福字。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小辈要给长辈磕头,大人们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天晚上还要守岁,只有过了十二点放完炮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至初五这段时间,家家都要走亲访友,向亲戚朋友说些祝福的话,祝愿生活能更加美好,一派喜气洋洋。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这天,人们都挂上花灯,观灯,猜灯谜,还要吃元宵。尤其是晚上,五颜六色的花灯发出的那耀眼光芒,令人陶醉其中。

  正月十五一过去,年就过完了,一切都又恢复平静。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工作。但是,这段喜庆,团圆的日子还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

  【第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对联、剪纸、图画、刺绣等。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端午后、重阳节……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春节。我的外婆老家住在浙江仙居,家乡有好多亲人,还有一个年过一百岁的老阿太。所以每年春节我总是跟着外婆到家乡过年。

  在外婆的家乡过春节最热闹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准备年货,做年糕、包粽子、买各种各样的炒货、水果等。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大红对联,杀鸡、杀鸭的老板忙都忙不过来。在这一天,在外地工作或求学的亲人们千里迢迢都要尽力赶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家有说有笑,谈新闻、谈工作、谈理想,真是开心极了!

  年夜饭吃完后,就给小孩分发压岁钱。除夕之夜,每家每户灯火通明,这叫“守岁”。大人们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们玩小鞭泡。转眼到了12点钟,整个小县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服和亲人们一起逛公园。公园里人山人海,节目五花八门,真是热闹极了!

  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乡习俗作文 篇6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_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爸爸说,我们是客家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客家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老家村里的乡亲会聚在一个庙堂里,祈求新的一年里众人平安的话语。

  在老家过年,是我感到最好玩的时候了。看着大家团聚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大家在烟雾环绕的庙堂里,听着长辈们祈求平安的声音,看着庙堂的昏暗光线,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上完香后,准备放鞭炮的时候,我赶紧捂上耳朵,跟一群小孩跑出庙堂,准备看放鞭炮。大人们把鞭炮铺好后,大伯拿起火机,往点火线上一点,不一会,漫天都是一片红红的颜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鞭炮放完后,一些胆大的孩子,回家拿了香,等鞭炮上的烟散了,就在其中寻觅没有点完的鞭炮,拿着香触碰了引线,也来不及看到底有没有点着就跳开背过去,听着后面一声爆响,真是惊心动魄啊。

  过年时去别人家串门总是很让人高兴的,叔公叔婆一个个叫着,红包那个多呀,收的我那个心花怒放啊。

  过年的放烟花也总是让人兴奋的,放一种叫冲天炮的烟花时只有我一个人把它们插在沙堆上玩,我一个人点火速度不够快跑去找哥哥姐姐他们一起点,但是他们都不敢,玩完烟花后他们还一个劲地夸我胆子大。

  过年的饭菜丰盛得能让人口水流成河,桌上可谓是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呢,五彩缤纷,色香味俱全,在这里呆上几天,吃上几天就胖了好几圈。

  关于客家过年的习俗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如果想了解,就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家乡习俗作文 篇7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人民勤劳而善良,很早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工作,杀鸡宰猪,热闹非凡。而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四川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初一初二,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健康康,开心每一天。长辈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满我们的口袋,更塞满了满满的幸福。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街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热气腾腾的汤圆也端上了桌,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么有趣,这么热闹,这么让人满怀期待!

家乡习俗作文 篇8

  我们的家乡青岛有许多民族节日,春节,就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平日,为了上学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到了过春节的时候,我就回到爸爸、妈妈家,妈妈也住在四方区。

  年三十这一天,我到了妈妈家,换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裳,心里别提多么高兴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我始终期盼着过年的饺子,虽然平时也经常吃饺子,但过年的饺子和平日的饺子还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里吃,因为吃了这顿饺子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一岁。

  在妈妈开始下饺子的时候,爸爸就下楼放鞭炮去了,有时我也跟着爸爸去放鞭炮,有时春晚节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里看电视,就顾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妈妈就带着我回太姥姥家,给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妈妈到亲戚家串串门。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妈妈回到家。

  每次过春节,奶奶、姥姥和亲戚都会给我压岁钱,有姥姥给我保存着,姥姥说:“压岁钱不能随便乱花,到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我学琴的学费,买课外书籍,都用我的压岁钱。

  因为还要学琴练琴,春节过后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爷会带我去糖球会,感受传统的民族庙会,逛小吃街。姥姥给我买传统的糖球、武汉豆皮、撒尿丸子、章鱼小丸子、炸鹌鹑蛋等等。姥爷说:“过去的人都是耍正月,过完了糖球会才算过完春节。”可想早年间的春节比现在更热闹。

  每年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觉得过春节最好。

家乡习俗作文 篇9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 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袓爷爷们袓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

《实用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习俗作文01-03

作文:家乡的习俗10-08

家乡的习俗作文09-07

家乡习俗作文精选01-18

家乡的习俗的作文03-12

家乡的习俗作文07-19

《家乡的习俗》作文08-04

家乡的习俗精选作文11-08

家乡的习俗作文07-21

家乡习俗作文06-22

实用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习俗作文9篇

家乡习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家乡习俗作文 篇2

  大学毕业来广东湛江一晃快18年了,看到雷州半岛过年的一些风俗,不禁也想起我老家过年的一些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安庆市下面的一个小山村,家乡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平时,大家都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只有春节,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时节。

  接祖送祖

  我们家乡腊月24才是叫小年。进入小年,春节序幕就拉开了。而进入小年,头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这天的傍晚,每家每户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诉祖人:今天开始过小年了,儿孙请你们回来过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摆上饭菜供品,供祖人饮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户又要亲自到山上祖宗坟头,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请祖人回来过年,怕有遗漏。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这天早晨,各家又摆上丰盛的饭菜供品,欢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将结束,新春开始了,人勤春来早,祖宗也该回去开始耕作了。

  贴春联的寓意

  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只知道贴春联是一种喜庆的东西。随着自己大一点后,才听父母说:农村贴春联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穷苦,多数人家借债度日。而到年底,债主就不停地上门讨债。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债。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还是要回家的。而债主往往就在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这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贴上春联。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有一种约定:只要人家贴上了春联,就不能再赖在人家要债了。过年大如天。要债只待来年了。

  守岁点灯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岁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没有电灯,每到春节前,父亲早早将家里的煤油灯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灯光,而且要年三十、初一要连续点两晚,寓意来年兴旺。所以,这灯光很重要,要确保整晚不能熄灭。如果不小心被风吹灭,那家人心里就有点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点炮弄灭了,那是少不了一顿骂,或者几个手指“订板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睡得早,父亲总是守到12点后,然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开门红。一般门开得早越吉利,鞭炮越响越兴旺。

  年初一忌讳很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觉得这天心情如何,自然会预示一年的心情。所以,这一天忌讳很多,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孩子喜欢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过去农村人穷,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讨得一支低价烟,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别人家里,也不走亲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讨要东西。据父母说,现在人富了,小孩子们反而不再串门了,没有以前那种浓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骂人,因为这天如果被打被骂,也许一年到头运气都不好;还有初一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预示出门会有风雨。

  读大学,参加工作,一晃出来22年了。虽然远在外地不能经常回家过年,但是,每到过年,却常常想起家乡过年的年味,并不时打电话给父母,问问他们过年的情况。父母说,虽然现在年味淡了很多,但是,一些常有的习俗还是保留的,也就象我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家乡习俗作文 篇3

  咱家乡的习俗,最大、最热闹的自然非举国同庆的除夕不可。

  这大节日“派头十足”,不只是从除夕早上开始准备,而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就开始了。准备食材一:芝麻糕。首先,将芝麻倒入锅中翻炒,等到“香气四溢”,便可把花生、糯米、白糖、麦芽糖按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将它们进行“合体”后放置入模具,挤压、拍平,再用刀加工成长条状的糕饼,最后装入袋子内,拿上一个放入嘴中细细咀嚼,不仅香脆可口,而且“纯手工制作”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准备食材二:百变豆。看到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什么?是超市里的某种豆类零食?NO!NO!NO!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美食,想知道它怎样“诞生”吗?注意看:首先挑选上好的黄豆,帮它们“泡个澡”浸上一天一夜,直至它们喝饱水,紧接着给黄豆们来个“粉末性骨折”——磨豆子,将它们肚子里的“渣”分离,留下汁儿——豆浆,加热、撒葱花、倒酱油,喝上一口,淳淳豆得,回味无穷。当然百变豆不止会一种变身,只要在豆浆上滴上几滴盐卤,它便可以凝固,成功变身为豆腐。再变,把豆腐切成块,放入油锅炸,于是变身的又一个名字诞生了——油豆腐。

  食材俱备,下面进入除夕前最后一项工程——谢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我们一家赶到乡下老家,把吃饭的大桌子搬到屋外,摆上酒菜,酒都是自家酿的烧酒,菜也是“无公害纯绿色”,自家做的豆腐、香甜的米饭、肉馅红豆馅的年粽子、鲜活的鲤鱼用红纸包着,最后一道大菜——“鸡叼葱”。烧元宝、放花炮,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尽显其中……

  “铛铛铛”除夕的钟声敲响了。男女老少就开始忙活儿起来,妇女们成了“厨房中人”一会儿切些青菜,一会儿在锅里翻炒几下,一会儿做几个肉丸……当然她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老人们也会帮着买些菜、买些鱼肉,有时还会在厨房里搭把手……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相比与厨房内的繁忙,亲密“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们可是悠闲多了,放会儿鞭炮,玩会儿游戏,累了坐下来吃会零食,室外是孩子们的天地。

  到了晚上,看着一碗碗“美味”,把孩子们的馋虫都钩出来了,可还是得忍住,得等拜了菩萨,一家人就可以上桌吃饭了。老人们说,不论菜的好坏,每种菜都要吃上一口。于是,我就一碗碗“品尝”了——香脆的藕象征着“路路通”,鲜美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细长的面条象征着“长寿” ……

  吃完团圆饭,分压岁钱、看春晚、放鞭炮等活动接踵而来。守岁让整个城市昼夜不眠,鞭炮声让整个城市格外热闹……

  除夕,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举国同庆、中国人民海外华侨心连心的日子。

家乡习俗作文 篇4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家乡习俗作文 篇5

  【第1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按照我们这的规矩,春节是从腊月开始的。

  腊月初,春节的喜庆气氛就开始荡漾开了:大街上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店铺里也挂上了灯笼。

  到了腊月中旬,家家都忙活了起来:炸馃子,做馍馍,还要置办很多年货:买牛肉,杀鸡宰羊,买些瓜子和糖,就像是北京的“杂拌儿”。

  腊月末,大家就更忙了:要把家里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还要做年菜,整个大街上都是一股酒肉的香味,还得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

  除夕这天,无论在哪,都要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还要在家门上贴福字。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小辈要给长辈磕头,大人们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天晚上还要守岁,只有过了十二点放完炮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至初五这段时间,家家都要走亲访友,向亲戚朋友说些祝福的话,祝愿生活能更加美好,一派喜气洋洋。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这天,人们都挂上花灯,观灯,猜灯谜,还要吃元宵。尤其是晚上,五颜六色的花灯发出的那耀眼光芒,令人陶醉其中。

  正月十五一过去,年就过完了,一切都又恢复平静。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工作。但是,这段喜庆,团圆的日子还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

  【第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对联、剪纸、图画、刺绣等。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端午后、重阳节……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春节。我的外婆老家住在浙江仙居,家乡有好多亲人,还有一个年过一百岁的老阿太。所以每年春节我总是跟着外婆到家乡过年。

  在外婆的家乡过春节最热闹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准备年货,做年糕、包粽子、买各种各样的炒货、水果等。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大红对联,杀鸡、杀鸭的老板忙都忙不过来。在这一天,在外地工作或求学的亲人们千里迢迢都要尽力赶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家有说有笑,谈新闻、谈工作、谈理想,真是开心极了!

  年夜饭吃完后,就给小孩分发压岁钱。除夕之夜,每家每户灯火通明,这叫“守岁”。大人们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们玩小鞭泡。转眼到了12点钟,整个小县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服和亲人们一起逛公园。公园里人山人海,节目五花八门,真是热闹极了!

  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乡习俗作文 篇6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_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爸爸说,我们是客家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客家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老家村里的乡亲会聚在一个庙堂里,祈求新的一年里众人平安的话语。

  在老家过年,是我感到最好玩的时候了。看着大家团聚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大家在烟雾环绕的庙堂里,听着长辈们祈求平安的声音,看着庙堂的昏暗光线,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上完香后,准备放鞭炮的时候,我赶紧捂上耳朵,跟一群小孩跑出庙堂,准备看放鞭炮。大人们把鞭炮铺好后,大伯拿起火机,往点火线上一点,不一会,漫天都是一片红红的颜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鞭炮放完后,一些胆大的孩子,回家拿了香,等鞭炮上的烟散了,就在其中寻觅没有点完的鞭炮,拿着香触碰了引线,也来不及看到底有没有点着就跳开背过去,听着后面一声爆响,真是惊心动魄啊。

  过年时去别人家串门总是很让人高兴的,叔公叔婆一个个叫着,红包那个多呀,收的我那个心花怒放啊。

  过年的放烟花也总是让人兴奋的,放一种叫冲天炮的烟花时只有我一个人把它们插在沙堆上玩,我一个人点火速度不够快跑去找哥哥姐姐他们一起点,但是他们都不敢,玩完烟花后他们还一个劲地夸我胆子大。

  过年的饭菜丰盛得能让人口水流成河,桌上可谓是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呢,五彩缤纷,色香味俱全,在这里呆上几天,吃上几天就胖了好几圈。

  关于客家过年的习俗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如果想了解,就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家乡习俗作文 篇7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人民勤劳而善良,很早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工作,杀鸡宰猪,热闹非凡。而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四川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初一初二,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健康康,开心每一天。长辈也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满我们的口袋,更塞满了满满的幸福。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街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热气腾腾的汤圆也端上了桌,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么有趣,这么热闹,这么让人满怀期待!

家乡习俗作文 篇8

  我们的家乡青岛有许多民族节日,春节,就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平日,为了上学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到了过春节的时候,我就回到爸爸、妈妈家,妈妈也住在四方区。

  年三十这一天,我到了妈妈家,换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裳,心里别提多么高兴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我始终期盼着过年的饺子,虽然平时也经常吃饺子,但过年的饺子和平日的饺子还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里吃,因为吃了这顿饺子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一岁。

  在妈妈开始下饺子的时候,爸爸就下楼放鞭炮去了,有时我也跟着爸爸去放鞭炮,有时春晚节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里看电视,就顾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妈妈就带着我回太姥姥家,给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妈妈到亲戚家串串门。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妈妈回到家。

  每次过春节,奶奶、姥姥和亲戚都会给我压岁钱,有姥姥给我保存着,姥姥说:“压岁钱不能随便乱花,到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我学琴的学费,买课外书籍,都用我的压岁钱。

  因为还要学琴练琴,春节过后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爷会带我去糖球会,感受传统的民族庙会,逛小吃街。姥姥给我买传统的糖球、武汉豆皮、撒尿丸子、章鱼小丸子、炸鹌鹑蛋等等。姥爷说:“过去的人都是耍正月,过完了糖球会才算过完春节。”可想早年间的春节比现在更热闹。

  每年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觉得过春节最好。

家乡习俗作文 篇9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 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袓爷爷们袓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