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独行,成长需要表达

时间:2024-02-19 08:36:24 需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命不是独行,成长需要表达

  “上课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这已经成为许多中学大学教师的心头隐痛。偌大的教室里只有老师唱着独角戏,一个问题抛出来,回答是一片低下的头颅和沉默的嘴。

  是问题太难,无法回答吗?不然,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存在,它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名校之中。每当我一次次感受那沉默地窒息,冷场的尴尬时,我会诘问自己:是什么在阻止我们表达禁锢我们的口舌?我们是否应该放下包袱、抛下羞涩,真正进行主动表达?

  对此我想说:“生命不是独行,成长需要表达。”

  表达,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知识、分享经验的最有效工具。积极表达,不仅是一种能力的展现,更是一种气态的彰显。所谓“谈吐不凡”即是如此。青少年时期,正是成长的关键窗口,在生命成长背景下主动表达,更突显了其锻炼交际能力,表达内心实感的作用。

  人的一生,是存在于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下,扎根于群体协作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交流和主动表达,是分工协作的传送带,是思维互动的金水桥,主动向社会展示能力呈现自我,是融入社会群体,赢得社会认可的必要途径。生命需要独处和静思,但决非独行和自我。生命需要协作,人生需要共赢。

  反观当今,羞于表达“蔚然成风”,拒绝交流成为“时尚”。以课堂为例,就可见一斑。每当老师抛出问题,只有极少数同学是因为不会而不作答。大部分同学处于比较模糊,不置可否的状态。对于这类学生,积极主动回答是最好的选择,它能让教师快速了解课堂吸收情况,及时排难解惑,调整课程速度节奏。若此时“装聋作哑”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课程的一种延误和对问题的遮盖。另有一部分人胸有成竹却冷眼旁观自认为已懂便无视尴尬,却不知他们的“冷漠”在抑制想表达的人的勇气!所谓“学霸都不说,你出什么风头”之流,则更是可恶,不愿表达,那是你无所谓;羞于表达,那是你没胆量;不屑表达,那是你无知;嘲讽表达,那就是无耻!

  其实何止课堂,现实生活中,成长历程里主动表达应该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素养,一种底蕴。青春的生命伴随烦恼,让表达解开心结,漫长的征途需要知己,让表达连结心灵。只要有主动展示自我的勇气,面对失误和过错的胆量,就不怕锻炼不出卓越的能力,就不会为少数人的嘲讽、不屑而失去信心。把握好成长的关键期,让主动表达成为逐梦的羽翼!

  生命之路艰辛,岂能独行,积极呈现自我才能收获喝彩。成长之途坎坷,无需畏惧,主动表达心灵就会不再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