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时间:2022-02-15 16:58:57 谚语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精选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谚语吧,谚语内容非常广,类别繁多。还记得以前背过的谚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1

  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2

  宁波谚语。喻卖力干活 ,但得不到赞赏。宁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传统的宁波习俗中,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即男子不做家务。炒年糕须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于家务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窍门,会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会炒焦。他出了力气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遭到妻子的臭骂。由于“火旺”和“阿旺”谐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讲作“阿旺炒年糕”。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3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4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秦王三十六年,范雎被人陷害,魏齐疑他谋反,将他打的半死。于是范雎离开自己的家乡游说秦王。受大用。秦王四十六年,范雎杀掉魏齐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5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6

  秋战国时期,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蔺相如当时是一位赵王身边宦官的门客,被推荐完成送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做城的任务。

  当时秦国强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国蔺相如肩负国家利益和荣辱,冒生命危险以聪明才智和胆识完壁归,赵得到赵王赏识和封赏。不久秦赵两国国君在滇池相会,蔺相如又立大功为、找国挽回面子。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对蔺相如不满,觉得自己在沙场上为赵国拼命攻下无数城池,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动动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劳还大,很不服气。蔺相如得知廉颇对自己有意见,处处忍,让别人说他是怕廉颇,他却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能怕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入侵,因为赵国有得力将相,一旦我们不和就会削弱赵国力量,秦国趁机入侵怎么办?我不论功争权为的是国家大局,将相的共同利益。”

  此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也是身明大义之人,主动负荆请罪。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7

  中国古语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说法,这个论点或多或少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有转机的。

  其实这个“现象”很简单:船横着的时候受到水的大面积力量的冲击就发生了偏转,受到的作用力沿水流的方向,故船沿水流方向前进形成保持直向的受力稳定形状了。

  生活中亦是如此,许多的事情很微妙,常让人难以真正去透澈了解,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发展;譬如说小时候常常听到长辈们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总觉得这种想法很消极、甚至很阿Q,谁能保证船到桥头自然直呢?然而随著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句话还真有几分道理;上班族朋友们如果也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一定有助于在工作和学习中放松心情。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8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9

  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老大叫青山,老二叫红山,祖祖辈辈在山中烧炭为生。他们的父亲临终前把世代相传的那座山林分给了兄弟二人。

  弟弟红山年轻,父亲就分给他树木茂密的`西岗,那里的木头能烧出上等的木炭,而分给哥哥青山的东岗却树小林稀。

  红山非常勤劳,夜以继日地苦干,过了几年就挣下了一笔家业,生活幸福美满。但幸福中的不幸是,西岗的树木被红山砍得精光。

  青山分到东岗后,并不怪父亲偏心。他仔细研究了东岗的树木状况,制定了周详的计划:先砍伐不成材的树木,然后栽新苗补足,岗下种田,草坡养羊。虽然收入少,日子清贫,但由于他有长远的眼光,所以几年后,树苗成材,庄稼成片,牛羊成群。不管夏天洪水多大,因为山上有密密的树木阻挡,农田安然无恙。

  而红山呢,由于山上的树木被伐光了,一有洪水,泥沙俱下,甚至发生泥石流,把后来刚栽的树苗、庄稼也冲毁了。红山没有办法,只好向哥哥青山求助。

  青山拍拍红山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吃山靠养山,不广种怎能丰收呢?”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 篇10

  汉朝末年的时候,一个大官叫杨彪,他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名叫杨修,在宰相曹操手下做官。

  有一天,曹操的新花园修好了,曹操看后,什么也没说,只在门上写个“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懂他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

  “丞相是嫌门太阔了!”原来“门”中加个“活”字是“阔”。于是人们便将门改小了些,曹操看后很高兴。

  又有一次,西凉有人送了一盒酥糖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大家又不懂是什么意思,杨修笑道:“如果把合字拆开来读,就是‘一人一口酥’,我们大家分了吧于是一人一口吃了。曹操知道后,口头虽夸他聪明,心里却很忌惮他。

  曹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常常怕人暗害他,就对人说:“我梦里喜欢杀人,因此我睡着了,你们不要靠过来呀。”一天午睡时,他的被子落在地上,侍从慌忙取起给他盖上,结果曹操一剑把他杀了。又睡了过去,半天后起来,假装问:“是谁杀了他?”大家说:“是您在梦中杀的。”曹操假装伤心痛苦,命令手下好好抚恤他的家人。杨修叹气道:“丞相并没有在梦中,你真是死得糊里糊涂啊!”曹操听说后更加厌恶杨修。

  杨修和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要好,他预先给曹植写了有关军国大事的答案十条。曹操每次试问,曹植都对答如流,令曹操很喜欢。后来曹操听说是杨修教的,便存了杀他之心。

  这年,曹操带大军来进攻汉中,被诸葛亮连败了几次,心中很苦恼。正好有人来请示今夜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鸡,随口就说:“鸡肋。”杨修一听就命令左右收拾行装准备回去。左右问他原因。杨修说道:“鸡肋上没有多少肉,吃起来无味,丢掉了还可惜,所以我猜丞相是要退兵了。”曹操又一次被杨修猜中了心事,更加怒火中烧,说杨修造谣生事,扰乱军心,把他杀了。

  杨修死了,他的父亲非常难过。一天碰见曹操,曹操说:“啊呀!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杨彪叹气回答道:“我还怀着老牛舐犊之爱呀!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故事(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经典民间谚语07-27

民间谚语12-08

民间气象谚语01-18

大寒民间谚语08-11

民间经典谚语08-27

中外民间谚语10-23

冬至民间谚语(精选80句)12-23

中国经典民间谚语11-01

传统的民间谚语12-14

芒种的民间谚语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