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爷爷让座》作文教学案例评析

时间:2025-01-09 08:50:01 飞宇 爷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老爷爷让座》作文教学案例评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老爷爷让座》作文教学案例评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老爷爷让座》作文教学案例评析

  案例(一):

  培训的第二天下午,我正在批改孩子们上午的默写。放学了,班上三个男生背着书包来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拿着桌上的魔方就开始玩起来。为了和这三个孩子套近乎,我主动询问他们仨的名字并记住,然后问其中一个孩子是否能将魔方的六个面都能拼好,他很诚实地回答说还不行并拼好一面给我看。我及时鼓励了他,我能看出他脸上露出的浅浅的微笑。玩了一会儿,孩子们很自觉地找了个空位,开始完成刚发下来的试卷,我的周围立马安静了下来。这时候,张老师从教室回来,开始指导孩子们的功课。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是班上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张老师是想把他们培育得更优秀。

  评析:只是孩子们放学后的表现,当时张老师并不在,二年级的孩子在稍作游戏之后,能够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开始完成课后作业,可想而知,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和一位老师的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和优秀示范分不开。

  张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孩子们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辅导,可以看出张老师对待孩子是一视同仁的态度,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案例(二):

  孩子们巩固了基础知识之后,张老师将三个孩子喊到电脑旁开始辅导作文,而我作业也已经批改完了,于是我也成为了学生的一员。这是一篇看图说话的作文。图片上呈现的地点是公园,一位小学生正扶着一位老爷爷往附近的长椅上去休息,天空中还有一些小鸟。张老师的教学开始了,她是以提问题的方式来引导的:1.这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他叫什么名字?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明是要给老爷爷让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爷爷?3.小明是怎样过去扶老爷爷的?

  在孩子了解这幅图片的主题是《给老爷爷让座》之后,张老师就开始让他们讨论这个下午发生了什么故事。孩子们凑到另一边开始七嘴八舌地给图片编故事了,而张老师这时候正在电脑旁敲打着什么。“今天,阳光明媚,小明在公园里玩。忽然他看到天空中飞来一群小燕子,便追着小燕子玩……”孩子们的思绪如泉水般被张老师打开来,个个说得津津有味,我在一旁听着都直感叹太不可思议。

  孩子们讨论完了之后,张老师又将他们喊到电脑旁,此时的电脑桌面上已经出现了张老师为他们写好了开头,中间的衔接句,并又开始为他们整理思绪,“第一自然段写小明去公园散步,这时候公园里的景色,空气还有你所看到的其他景物。第二自然段小明玩累了,坐到椅子上休息,忽然,小明看见了……(应该将老爷爷的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清楚)小明心想:________”指导完之后,便给他们每人一张标有300字格子的作文纸。我很纳闷,孩子们才二年级,为什么看图说话要求写300字,但张老师说他们现在能写300字了。

  情况也的确如此,经过张老师的指导之后,孩子们奋笔疾书,没有过多的犹豫。我顿时对这样严要求,有效指导的张老师肃然起敬!

  评析:张老师在指导孩子作文的时候,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用一个个的问题不断开启孩子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在指导孩子看图的时候,把图片放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将静态的图片想象成动态的,大大地降低了想象难度。在讲空气清新的时候,会不由得大口呼吸,联系到学生经过厕所时,条件反射性的捂住口鼻的反应。运用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张老师的教育体现在课堂和课后的方方面面,体现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巧妙的语言艺术。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水平。

  一、教学目标明确合理

  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紧密围绕本次作文主题。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对于写好“给老爷爷让座”这一事件中的人物至关重要。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场景,从真实经历中挖掘素材,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引导学生树立关爱老人、文明出行的道德观念,将作文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教学方法多样有效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播放公交车上的视频,创设了与作文主题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迅速融入到“给老爷爷让座”的场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事件发生的环境,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公交车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让座时的内心想法等。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拓宽了思路,不仅丰富了写作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范文引导法: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安排情节等。通过对比自己的构思与范文,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三、教学过程清晰流畅

  导入环节:以视频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作文主题,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写作氛围。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如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动作描写要准确生动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素材收集: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

  写作指导: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对作文的结构、字数、重点内容等进行了明确的指导,让学生清楚写作要求,避免了盲目写作。

  批改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认真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效果显著

  从学生的作文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生动地描述给老爷爷让座的过程,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改进建议

  在素材收集环节,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公交车上,在其他场合遇到老人需要帮助时的做法,丰富作文的主题和内容。

  在评价环节,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让学生在评价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写作困难,增强写作信心。

【《给老爷爷让座》作文教学案例评析】相关文章:

让座初中作文03-06

让座美德作文02-12

让座位作文《强迫让座,已让关爱变味》07-22

让座看图作文04-12

给爷爷让座作文07-25

修鞋的老爷爷作文02-09

那个老爷爷作文10-02

修鞋老爷爷作文08-20

让座的作文500字02-03

让座的作文300字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