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泽厚《美的历程节选》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泽厚《美的历程节选》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曹植在魏晋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所谓“起调多工”,精心炼字,对句工整,音调谐协,结语深远……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所以钟嵘要说他是“譬人伦之有周孔”了。这一点的确具有美学上的巨大意义。其实,如果从作品的艺术成就说,曹植的众多诗作也许还抵不上曹丕的一首《燕歌行》,王船山便曾称赞《燕歌行》是“倾情倾度,倾声倾色,古今无两”。但由于《燕歌行》毕竟像冲口而出的民歌式的作品,所谓“殆天授非人力”,在当时的审美观念中,就反被认为“率皆鄙质如偶语”,远不及曹植讲究字句,“词采华茂”。这也就不奇怪钟嵘《诗品》为何把曹丕放在中品,而把好些并无多少内容,只是雕饰文词的诗家列为上乘了,当时正是“俪采百家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代。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一特征表现出来了。可见,药、酒、姿容、神韵,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采词章,才构成魏晋风度。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以说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骨法用笔”(线条表现)比“应物象形”(再现对象)、“随类赋彩”(赋予色彩)、“经营位置”(空间构图)、“传移模写”(模拟仿制)居于远为重要的地位。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线的艺术(画)(“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总一往顺利,不作挫折,转折也是不露主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对线的抒情性质说得很明确具体,可参考)正如抒情文学(诗)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有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康德所说线条与审美关系的一项是()
A.毕加索常用粗线条来勾勒少女的人体,用细线条来勾勒少女颈部。线条由细到粗的变化,进而勾勒出的少女轮廓才更加美丽动人,才使她的体态更加鲜明、突出。
B.中国岩画分布很广,南部地区岩画普遍用炽热的血红色调表现人们的祭祖及生产生活场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C.凡高的《星月夜》将线条演绎为大小不一的漩涡,整个夜空汹涌澎湃,仿佛要把我们吞噬,使个性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D.那些距今已五千年之久的彩陶器皿上所描绘的美丽纹饰,无论是水波纹、旋转纹还是网纹等都线条简练,形象生动,显示了远古艺术家对事物质朴的敏感。
【李泽厚《美的历程节选》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议论文阅读《气度》附答案阅读题答案09-03
《网络游戏》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09-07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节选02-01
《时间属于第四维(节选)》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09-03
议论文《人生莫惧少时贫》的阅读题及答案09-05
议论文阅读题08-30
议论文的阅读题阅读技巧01-29
《青花瓷》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