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传承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的传承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1
“泥塑”平时只是为了好玩,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和文化底蕴。今天,我们有幸来到老城区石板街文化大院,采访了做了一辈子泥塑的老人李正清。看到生动的作品,才真正体会到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感染力。
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6~7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唐代是泥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众所周知,《唐三彩》和泥塑有关。
一踏进文化大院,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民间气息。寻找这种味道,我们来到李正清爷爷身边。李爷爷已经80岁了,但他看起来还是那么聪明。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捏泥人、装帧纸等民间传统实用艺术。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对泥塑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这需要很大的毅力!我们刚到的时候爷爷正在《三国演义》做一系列英雄。在爷爷手里,会诞生一尊刘备的雕像,栩栩如生,仿佛会说话会呼吸。两道浓眉,略显夸张的鼻子,还有那双显眼的大耳朵,连“人”和眼皮都一目了然。就像活着一样。
除了三国英雄之外,还有令人难忘的泥塑:历史人物孔子、李白、神话人物观音菩萨、弥勒佛、历史典故“婆婆纹身”、抗战时期的.一系列“扶锋”泥塑。我最喜欢的是色彩斑斓的《竹林七贤》:嵇康,弹古筝无感,阮籍,弹琵琶随心所欲,阮咸,弹琵琶随心所欲。
后来,在大哥大姐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简单的模型制作泥人,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如愿以偿。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李爷爷,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学习,以后他可以免费教我们,我们很高兴。
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李爷爷的耐心和毅力,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教导,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真是一堂好课!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2
艺术,早在千年之前就已存在,它与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相互融合,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结晶,而这些结晶,也就是历史的见证物。陶艺也是其中之一,而我今天终于有幸亲身体验一下这陶艺的妙处了。
跟随着少年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我来到了做陶艺的地方,立即惊喜地看到这里到处都是精美的陶制品。有的是罐子,有的是盘子,还有一些小葫芦形状的东西。很快,我们组的第一项活动便开始了。陶艺大师拿来了一大块陶泥,启动一个酷似圆盘的工具,圆盘不停地转着,好像永远也不会停。大师把陶泥放在转盘上面,双手如同抚触一样轻轻做造型,奇妙得很,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葫芦出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看得我们都跃跃欲试,大师好像明白我们的心思,他让我们大家挨个制作陶制品。开始看着别人做,我总觉得他们慢吞吞,看上去明明很容易的事情,可他们半天就是弄不好,我在一旁瞎着急。好不容易,总算轮到我了。我眉毛一挑,撸起袖子,一弯腰坐到凳子上,摩拳擦掌,既紧张又兴奋。我将手伸到水盆里打湿,将手放到陶泥上,给它制作起了造型,可陶泥就是不肯听我的使唤,一下子就歪倒了。一位大师走过来,帮我修正了一下,它又变直了。我好生纳闷,为什么大家手上的`陶泥都不听使唤,而一到几位大师手上就温顺无比了呢?用了十多分钟,我竭尽心智也只是做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碗,碗边厚的不得了,感觉装东西也只能装一点点,真是失败啊。“看事容易做事难”我摇摇头,无奈地想起妈妈常常说的一句话。
接下来就是给陶器上色了,我捧抱起一个米色的大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歪着脑袋动脑筋想了想,我把陶罐顶部和底部涂成了蓝色,在中间画了一朵粉色的荷花,再给周围画上一圈古香古色的花纹,我的作品便完成了,站在近处欣赏一会儿,再站到远处欣赏一会儿,我非常的满意,甚至有些小小的得意。我还和它来了一张帅气的合影。
快乐的时光总是跑得飞快,让人难以抓住。很快,无情的时间便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这一天的陶艺给我带来了很大快乐,艺术带来的不仅是美,制作美的过程更是让人快乐,让人心情愉悦。陶艺是几千年来老祖宗智慧和心血结晶,是无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守护,来学习,来传承。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员,希望你也一样,让我们更多的人来爱护和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3
“泥塑”我们在平时只是随手玩一玩,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与文化底蕴。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老城石板街文化大院,采访了做了一辈子泥塑的李正卿老爷爷。看到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作品,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泥塑的魅力与感染力。
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6~7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唐朝是泥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像人人皆知的“唐三彩”与泥塑就有关系。
刚踏进文化大院,我便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民俗气息,寻着这气息,我们来到了李正卿爷爷的身旁。李爷爷已经有80岁的高龄了,可看上去精神还是那样的矍烁。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捏泥人、扎纸等民间传统实用艺术,这么多年从未间断对泥塑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们刚到时爷爷正在制做《三国演义》里一系列的英雄好汉。在爷爷手里,一尊刘备的塑像就要诞生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会讲话,会呼吸。两根上扬的粗眉,略显夸张的鼻子,还有那对显眼的大耳朵,甚至连“人中”与眼睑都一目了然。真像活了一般。
除了三国英雄,还有些让人过目不忘的泥塑:历史人物“孔子”、“李白”……神话人物“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历史典故“岳母刺字”和一系列的抗日战争 “支前”泥塑都让我们印象深刻。我最喜欢的就是色彩鲜明的“竹林七贤”:忘情弹奏古筝的嵇康、肆意酣畅的“阮籍”、随意拨弄琵琶的“阮咸”……一个个人物形神兼备,出神入化。
后来,在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帮助下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用模型制成泥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了心愿。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与李爷爷告别,爷爷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学,他以后都可以免费教我们,我们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的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让我们学到了多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啊!李爷爷的耐心、毅力以及那种为艺术献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真是一个好课堂啊!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4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蒲菖酒美清尊共。”这首绘声绘色的《渔家傲》,乃宋代大家欧阳修所作,描绘的正是端午节场景。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浴兰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每逢这个佳节,人们纷纷佩香囊、挂菖蒲、观龙舟等,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包粽子、吃粽子。
大江南北,甜粽、咸粽,枣粽、豆粽,肉粽、蛋黄粽等等,各种口味、诸般形状的粽子,包裹着新鲜的竹叶、苇叶,散发着美食的清香,慰藉了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将节日的温馨和甜蜜,一丝丝化进人们的心田。
这样的端午佳节,既是舌尖上的欢庆,亦是文化上的盛时。如果说那首著名的《渔家傲》,给人以美食美景的直接感观,那么,一首名为《端午》的唐诗,则道出了这个节日的“精神根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斯人已去,唯余江波。诗人的传奇,却未随时光流淌,消失在浩淼江际。后世的人们,敬仰其德,追思其举,甚至创造出了一个特殊节日,以美食为佐、以赛舟为载,将缅怀之情含在舌尖、铭刻心头、融入传统。千年未绝的大道传承,也赋予了佳节厚重意蕴。
岁月穿梭,沧海桑田。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国门打开,西风东渐,异域之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而今已不为国人陌生,甚至追随者甚众。关于端午节为外国申遗成功的“传闻”,更加深了一些人的忧虑:传统的华夏佳节,是否到了全民保护之时?
其实,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此忧虑大可不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历观中国的文明史,凡开放者荣,凡闭关者衰,此乃历史的铁律。以大国之自信,对于外来文化,大可不必有狼来了的小心惊恐。君不见,小小的粽子,不也还是国人最爱?美食的形,文化的根,早已深入血脉。
不过,却也不必妄自菲薄,将传统的精髓,一概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篓。紧要之处,应是珍惜当下,善待文明。端午吉时,从舌尖上品味,留住对美食的念想,尝出文化的滋味,感悟历史的韵味。过节,过节,亦是文化传承的契机。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5
西方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各种推陈致新的艺术作品,亦有很多吸取前人知识精华,锐意创新的历史人物及其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
我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就是在历代书法大家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而逐渐形成的一门艺术形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秦汉以来众多的书法佳作,像秦代大书法家李斯,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三国大书法家钟繇,以及被称为“草圣”的张芝等许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自唐以后,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从他那儿吸取过营养。据说他曾经跟张旭学习笔法并且向“二王”、褚遂良以及当时民间的书法作品多方面借鉴,才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书风。
近代文学大师李可染先生也曾说过:“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的结果也只能是亚军”。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希望你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历史的车轮行驶至今日,书法艺术成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在经历了五千的岁月洗涤后,逐渐沉淀凝实成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于前人传承的基础之上,而传承又依赖于创新而不断汲取营养,二者相辅相成。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6
我国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演变、发展,传承存续至今,为世界文化史中所罕见、珍贵的艺术形式。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些地方,说唱艺术的生存、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涉及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体制等。 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统计,中国的说唱类艺术共有345个曲种。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曾经演出过的400多个说唱曲种当中,如今仍然能够演出的只有不到80个。这不足80个曲种当中,除了相声、评书、二人转、苏州评弹等,其余的曲种都只能勉强维持,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一些曲种甚至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说唱艺术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一旦消失,其损失无法估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说唱曲种中很少产生能够和传统优秀曲目相媲美的新曲目。历史上曲艺艺术的繁荣、发展,主要依靠不断产生出的可满足广大群众欣赏需求的新作品、新曲目。而缺乏优秀的新曲目,主要是由于创作、演出人员深入生活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也缺乏大批高素质曲艺人才。
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专业曲艺人才比较集中,但现在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无论是专业曲艺团体的数量,还是曲种,乃至演员水平、演出质量,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当前,北京的曲艺演出团体大都演出较少,并逐渐失去观众和市场,除相声以外,大多数演出都需要补贴、赞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北京的曲艺演出团体往往顾不上抓剧目、提高演出水平,而是要先跑演出市场、四处演出创收。而演出市场的不景气,又迫使许多年轻演员改行,人才的流失导致了曲艺行业后继乏人和演出质量下降。曲艺界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持续多年。据调查,如今全北京市只剩下10余名职业曲艺弦师。弦师的青黄不接必然导致鼓曲、单弦等曲种无法传承。
曲艺的传承、发展有自身的模式和途径,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模式是行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机制。曲艺没有固定的教授方法,很多传统曲目没有底稿,完全是靠口传心授,加上表演当中的经验积累,甚至经过几代人的推敲和完善。曲艺老艺人培养徒弟讲究“熏”“过”“溜”。“熏”是指徒弟平时多看、多听前辈和同行的演出;“过”是指师傅向徒弟传授表演技巧,即“过活儿”;“溜”是指徒弟要在舞台演出当中不断磨练,又称“压场”。现在的专业曲艺演员,或是毕业于曲艺学校,或是由业余转入专业,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承机制,自然会造成艺术传统的缺失,传统知识、技巧的遗失也在所难免。
如何使说唱艺术这项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如何使传统表演技艺和传统曲目得以保存和传承,既是今天的曲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保护和传承说唱艺术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首先应该注重扶持曲艺艺人和曲艺演出团体,特别是在抢救性保护传统曲艺的工作当中,艺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种的代表性传承人,更应大力提供资助,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和整理传统曲目、书目。
对于传统曲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活态传承。建立曲艺人才培训体系乃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兴办各级、各类曲艺学校,尤其是要创办高等曲艺院校。传统的师徒传授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高级曲艺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事实上曲艺人才的匮乏,不仅体现在创作和表演人才方面,理论研究、市场经营、音乐创作等专业人才都要由高等院校来教育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应当适时在综合性大学或高等艺术院校建立曲艺专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将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说唱艺术的传承,除了需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在社会中进行传播和普及,使其进入学校课堂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逐步开设了传统音乐的相关课程,包括曲艺、戏曲的欣赏和模唱等,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20xx年,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从北京等省市试点逐步向全国推广,这一举措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说唱与京剧的现状相类似,同样面临着受众减少、市场狭小、人才流失等难题。让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而传统音乐进入学校课堂,或许将成为音乐教育乃至素质教育的新特色,同时也是应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
艺术的传承作文 篇7
“咚咚——”这奇怪的响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呀,原来是从西泠印社的篆刻工作室传出来的。于是,我进去看了看。一进门,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桌子旁边坐着一位老爷爷在专心致志地刻印,他的水平可是大师级的。
环顾四周,哇,橱窗里陈列着各个年代的印章,书体不同大小形状不一,真是大饱眼福了,我既想看这个又想看那个,哈哈,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位爷爷听到我的赞叹声,笑眯眯地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慢慢地给我介绍起了西泠印社的历史:《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西泠印社自1904年成立,跨越三个时代,承继六任社长,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爷爷摸着一块印石,停了一会儿,又笑了笑说:“一个民间学术团体能生存百年,在中国似乎还没有第二个,也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亮点。它的成长旅程,经过了许多波折、困难。为了印社宗旨的实现,几个嗜印的好友多少岁月聚在一起,无数次商讨事项、分工落实、出钱出力,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从孤山数峰阁的原址为中心,上下左右开拓,建成不少屋舍景点和业绩,使西泠印社名扬四海。综观开创者们的思想行为,归纳成一句话:是爱社如家的奉献精神啊。”
爷爷说着说着,似乎忘记了我,直到我指着一方印询问,他才晃过神来。“这印是哪个年代的?这方印是谁的印章?”脑海里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想问出来,因为我太喜欢刻章了。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学习刻印,我喜欢刻章里的文字,喜欢刻章的独特艺术。今年我还参加了西泠印社组织的篆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呢!过了一会儿,爷爷竟然从橱窗里拿出好几方印,并一一给我介绍起了印石:这是潘天寿的青田石刻章、这是叶为铭寿山石印章……说着说着,爷爷情不自禁回到刚才的座位,从盒子里拿出一方石头,又拿出篆刻工具,当时我心想:“爷爷又要准备篆刻了,今天我要好好学习学习”,正想着,爷爷笑眯眯和蔼地抚摸着我的头说:“来,你这么喜欢篆刻,在这儿我教你刻一方。”听了,我既激动又紧张地坐了下来。爷爷用满是皱纹消瘦的手握着我的手,一点点地教我如何把线刻直,如何运用手腕刻转弯处。在爷爷细心地指导下,我终于刻好了一方印,平时感觉刻得还不错的我,此时难免有些害羞,因为第一次在大师面前这样篆刻。可爷爷最后却鼓励说:“刻得很不错嘛!要坚持练下去,西泠印社的传承靠你们这一代。”听着爷爷的鼓励与指导,我汹涌澎湃,我想我要好好继续学下去。希望西泠印社在我们杭州代代发扬光大!
【艺术的传承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艺术的传承作文(精选22篇)08-15
艺术的传承作文(通用38篇)07-04
传承家风作文03-30
传承美德作文11-08
传承美德作文(经典)10-17
传承孝道作文02-04
孝道传承作文02-05
传承家风作文01-22
孝道传承作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