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地理游记的作文
篇一: 莫干山游记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或许每一个人心中曾今都有这样的梦想。当有一天我们可以抛开一切,背起行囊踏上旅行的路。每当我看到网上形形色色的人发着他们那些旅行日志时,我不禁有马上去实现这个梦想的冲动。可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些还是遥不可及的。于是我只得从我的身边开始一个一个的去实现我的梦想。身为一个德清人,莫干山对于我们是最为熟悉的景区,于是我决定独自一人去一趟莫干山。
莫干山属天目山余脉,被誉为“江南第一山”,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莫干山,乃是干将和莫邪铸剑之地,取二人的姓氏得名。
相传干将是楚国赫赫有名的铸剑师。楚王命令他给自己铸剑。干将花了三年工夫,终于铸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剑。雌雄双剑,集天地之精华,通人性之灵气。当然,也凝聚了干将莫邪的爱情和生命,后人称它们为干将剑和莫邪剑。
然而,楚王并没有因为干将铸造了绝世宝剑予以嘉奖,而打算把他杀掉。干将也自知献剑必死无疑,于是,让怀孕的莫邪躲入山中,告诉莫邪雄剑所在之处。有朝一日,让腹中的孩子取出雄剑,给自己报仇。果然,干将献剑,被楚王杀害,雌剑也落入楚王之手。多年后,其二人之子赤,又名眉间尺,循着干将的指令找到了干将剑。然而,赤的报仇之路并不顺利。楚王梦见赤拿着干将剑来刺杀他,于是楚王
下令缉拿赤。天无绝人之路,赤遇到了一名异人,异人说愿意帮赤报仇,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要吃的头颅和干将剑。赤答应了。于是,异人带着赤的头颅和宝剑来见楚王。楚王命人把赤的头颅扔进油锅。待楚王走近油锅时,说时迟那时快,异人斩断楚王的脑袋,扔进油锅,又割下自己的头颅,也掉进油锅。刹那间,三个脑袋都煮烂了,只熬下一锅汤。楚国将士目瞪口呆,没法分辨哪一个是楚王。不得已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称之为“三王墓”。
这个故事尽管不真实,但是寓意深远,从中也透露出统治之道。帝王用人,首先就要信人,这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我与几个不认识的人一起包了一辆车,向莫干山进发了。莫干山的盘山公路,总共有260多个弯道,绕来绕去,同车的有几个似乎不耐烦了,可是我却乐在其中,欣赏着沿途的风光。
下车后,我和同车的几个就分道扬镳了。一个人,一部相机,一个背包,我走走停停拍拍,沉浸在这一片独特的景色里,似乎空气中都充满着自由快乐的气息。
我先去了磨剑石——两尊青铜雕像,赤抡起锤子,砸得石头火花四溅,莫邪抽出宝剑,剑气冲天。旁边有绝壁,瀑布飞溅,流水潺潺,竹影婆娑,现实和历史在这里交集。我又在周围逛了逛,很快到了中午。寻了一阴凉处,我拿出预备好的干粮和水,吃了起来。可能是周围环境好,也可能是心情愉快,这顿不丰盛的午饭我吃得特别开心。
下午去了两个景点。第一个是毛泽东下榻处,一座漂亮的石头楼。毛泽东睡的板床还在,阳台上的藤椅也宛然如故,只是一切已尘归尘,土归土。任你当初叱咤风云,应者云集,任你是沉默的大多数,卑微如草芥,最终都会成为历史。
接着就去蒋介石和宋美龄下榻的武陵村。
据民国《莫干山志》载:屋脊头在金家山东北,地势轩爽,登眺最佳。与莫干山其他景点相距较远,环境幽静,自成天地,犹如陶渊明笔下之“世外桃源”,故名“武陵村”。这里绿荫蔽天,景色秀丽,掩映于绿树芳趣之中,这里也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度蜜月之地。
参观了蒋介石货币改革会议室,再去参观蒋介石的卧室,明显的奢华多了。宋美龄的卧室一定要有很多扇窗户,再次得到印证。这个留学美国的丽人,一辈子喜欢自然,喜欢清风,喜欢鸟语,只是,与一般女人相比,她多了一点心机,多了一些翻云覆雨的手段。
当我还陶醉在这一切中时,天色渐渐晚了,我也踏上了回程之路。
莫干山之游,其实,与山何干。任何一种旅游,都是在寻找自己,这不是很奇怪吗?但,这又有何不可呢?
篇二:自然地理环境之福建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度30分至28度22分,东经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福建与台湾渊源流长,关系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陆地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西北有高峻的武夷山脉为屏障,削弱了冷空气的入侵;东濒海洋,暖湿的海洋气流可不断向内陆输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温暖湿润为显著特色。大致上以福州―福清―永春―漳平―上杭一线为中、南亚热带分界线。省境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为440~530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2000小时的等值线与中、南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吻合。年均温17~21℃,最热月均温在28℃左右,最冷月为6~13℃,大于10℃活动积温为4500~7500℃。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向西呈两低两高现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以春夏季最多,夏秋间有台风雨,冬季降水虽少,但也可达160~240毫米。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福州,福建省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雅称榕城、温泉城,有“江南胜地”之誉。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是福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福建省最大的工业城市。辖五区、六县、二市,总面积11968(市区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560(市区140)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31个少数民族。福州是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渊远流长,人才辈出。汉初为闽越王都治城,唐开元间始称福州。因城内于、屏、乌石三山鼎立,故又称三山。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具重点佛教寺院6座(涌泉、西禅、林阳、地藏、万福、雪峰),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又是我国主要侨区之一,250万华侨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州风貌独特,市内有山,有江,三山鼎峙,闽江、九龙江迂回东流。四周翠微环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北有莲花,南有五虎,风景秀丽,青山如玉,碧水环绕,风光旖丽,具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又有得天独厚的分布广、水量大、水温高、适于疗养特点的优质温泉。
篇三: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及感想
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来已久,地理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然而进入到20世纪末的中国地理教育却陷入了困境,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地理学科教育内容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从远古到今天无时无刻不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最初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起始于对居住环境和取食环境的有意识的选择。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到现代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依赖、顺应、掠夺到协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知识不断积累,地理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人地关系的理论由曲折通向坦途。这些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必然的结论:地理知识相伴于人类而产生,地理知识相伴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地理学科教育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丰富充实了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地理知识的积累,可以引导人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活动,从而进一步加
深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中世纪的远征探险开始,每次地理发现必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社会震动,推动了社会产业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地理研究方面的运用,使人们对地球环境乃至宇宙环境在更大范畴和更深层次上有了了解。如计算机制图使制图速度提高了许多倍;遥感
技术的运用亦延长了人们的视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当然,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尽全是有益的一面,与其它事物一样,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亦走过了曲折的过程,如人地关系的探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人民经过了两次大的浩劫,追其根源与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有关。“地缘政治地理学”成为一种政治上的工具,为统治者所利用。这种理论目前仍被西方政治家所推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理学科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及地理教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地理知识产生和丰富的过程也是地理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古代的地理教育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传授的内容主要是辨认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寻找食物来源和如何避灾。在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贵重金属和香料,以及对传播基督教的热忱,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加快了,各种探险活动风靡西欧,地理知识信息成为重要的商业信息。与此同时,因探险活动的需要,亦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据史料考证,15世纪的葡萄牙为了航海贸易的需要,出现了地理研究的专门学校,对水手和船员进行航海、测量、绘制地图等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培训。17世纪中叶夸美纽斯率先主张地理在学校教育中单独设科教学,而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和李特尔为地理学科体系的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
随着地理知识的丰富和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地理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较过去有了全新的发展。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资源
的需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已经确定在“地球表层”。现代社会,因为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需要从高空俯视地球并进行勘探,因此促使了地理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因研究内容更加广阔,拥有地理信息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从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走向定量模拟。所有这些在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中都得到体现。
中国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认同,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们一直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这反映了地理知识的价值在一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对地理知识价值的认同。从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居址到末期的“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就有了从事地理位置测定及天象观察的专门人员,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古代地理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强烈的迷信色彩,并常常与“风水”联系在一起,但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它对古老的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对地理科学也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丰富了世界地理科学的宝库,如古代中国的地理游记及制图是世界上领先的。我国是世界上进行地方志教育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地方志史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著作,为进行传统的地理教育作了素材上的准备。而像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那样,为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举世瞩目成就的老一辈科学家,激励了几代人投身到地理学科教育和地理研究的行列,也使地理科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地理,选修课选了《地理科学与人文素养》,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带给我心灵的震撼,青藏铁路、原子城、地震、南极科考??回顾这些高中时学过的知识,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我喜欢地理,也想从事地理教育工作,因为现在的高中地理老师是很紧缺的,但我学的是外语,自己也一直在这中间徘徊着,希望能够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地理游记的作文】相关文章:
游记的作文12-29
游记的作文12-04
中考作文游记范文作文桂林游记08-16
太阳游记作文-游记作文01-25
国庆游记作文:北京游记04-26
地理名人经典名言02-27
暑假游记优秀作文:燕子山游记04-26
地理作文600字(精选20篇)08-08
精选地理作文400字四篇08-30
我的地理老师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