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敖家坟作文
游敖家坟
敖家坟墓群座落在金沙县城西北50公里清石公路右侧鹿崽楼村牛项坡山地。山腰里,两组占地约千平方米的银灰色石头构筑物,好似一丛不凋的奇葩,点缀于青峦碧流,小桥黔西北民居的村景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墓群由南、北两组组成,相距约20米许,分别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和三十一年(1905),均座东朝西,沿轴线布局,均四层台依山势而立,一层高过一层,自西向东逐一递增,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四进式整体。从两墓群外观之,均为“门楼、牌坊、栏栅、侧照壁、后照壁”与分段“墙垣”连接合围,形成横直的大铁钟。墓群门楼前,皆墁石坝、置石级、墓内院坝、台阶、牌坊、冢室及高平台等组合部,均为精确的微风化料石构筑。
立足于高达数米、低于米许的构件组合体中央,看那一道道饰瓦顶的墙头,那一座座的牌坊,其上的圆雕龙凤,浮雕翼角,镂雕吻饰,至高无上的各类宝顶等部件,纵横镶嵌,参差错落,显得敦厚凝重,典雅幽静。
阅览书刻、观赏版画及从心灵深处追溯墓群建筑上有什么石刻?匠师是谁?书画出自何人之手?也来多次,很有必要探过究竟。
全墓图画运用各种人物千余,马匹近百,动植物体30多种,花纹图象20多类。诸如琴棋书画、福禄寿喜、文官升堂、武官坐帐、人狮共舞、太公钓鱼、空成计、武松打虎、黛玉葬花、双狮绣球、三阳开泰、四世同堂、六鹤同春、二十四孝、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龙凤呈祥、渔樵耕读等等。一面面不同体例不同刻技的作品,楷篆行草兼有,多用阴刻和双勾线勒技法,以相宜内容的书体题词着句,分别镌刻在“石匾、立柱、额坊、装板、墓碑”等规范的程式化部位。其上共有楹联、题词、律诗、散文、墓志等作约30面约3000余字。
除常见的墓志铭外“福、寿”、“大地奇观”、“冰雪精操”等书刻,字径达0.60至1.5米不等:联局及题词、匾额等,字径均在15至20厘米左右。驻组足细看。特别是在众多的图画中,有两幅各占面积约1.2平方米的古战场画面,兵马众多,形态各异,有的匹马当先,挥旗令战,有的飞骑出击,冲锋临阵,有的.持枪执盾,短兵相接,有的擂鼓呼叫,呐喊助威,把古战场描绘得绘声绘色,那叱咤疆场的气息,动人心魄,令人感叹不已。
从北墓群可以了解到,敖家坟墓群是一个名叫敖正科的祖孙三代之憩居之地,国治家境贫寒,但经过惨淡经营数十年后,便发家致富。后来,敖国治死后,敖正科继承了家业,成为一方巨绅,光绪二十年(1894年),敖正科年方25岁的独子步锟,抛下双亲和妻子不幸身亡,仅仅才过两年时间,敖正科又撒手而去,敖家“两代居孺甚惨然”。1898年,敖氏建成北墓,后不到十年时间,敖氏遗孺又先后死去,“正科一门绝矣!”
两墓群聚葬着敖氏祖孙三代七人,即“国治、正科、步锟、顾氏、曾氏”以及二名“罗敖氏”。然而,两墓志上的正文为何铭刻“正科大人之墓”和“正科正魂之墓”呢?依据民间“夫妻相依”的葬俗,叫做“生不同路死同埋”。其二葬实葬一人,这只不过是“躯体冢”和“衣冠冢”的区别罢了。
敖家坟墓群的石刻是由一个名叫唐再廷的匠师雕琢的,其用料除五座碑楼式墓碑镶嵌的十五方墓志为青石外,其余全为银灰色的细砂石。整个墓群的匾额版画也好、楹联书刻也好、墓群建筑上的人物、动植物体、花纹图象、石刻也好,淋淋总总,均系当地名流—清末秀才杨佐清撰写。
正科一死,其妻、媳两代遗孀开始变卖田地而建造茔墓。不到十年两墓建成,但积劳成疾,顾氏、曾氏相继全殁。期间,族亲邻友便迁敖氏二代血骷遗骨,与之葬入“敖氏节墓”。试曾想像,倘若不是在那个封建时代,敖氏二代绝不会因守贞操而“吊死在一棵树上”,难怪乎!北墓群一进墓门右手牌坊上贞操守节的“贞”为何为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