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作文

时间:2023-12-17 12:00:07 阅读 我要投稿

阅读的作文【集锦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阅读的作文【集锦8篇】

阅读的作文 篇1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很感兴趣。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获“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为此,他们郑重其事地制订推荐条例,其中的“推荐条件”第四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情怀,有成为终身阅读者的习惯,高中阶段课外阅读量至少达300万字”是一项硬指标,而且,在“实施程序”中,将“组织面试组,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品质、学科思维品质、交流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记者问该校校长唐江澎,有关“阅读”的这一条指标有没有弹性,唐校长回答“这是硬杠”,并且认为这个要求不算高。最终被推选的一位学生,每年的阅读量都在300万字以上,包括很多英文原版书籍。

  对一生的生活品质而言,一个人早年的阅读经历非常重要。然而,在功利思潮的影响下,一方面,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阅读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量过低,已经成了课程改革的“瓶颈”——危及的不仅是语文学科,而是所有的学科。

  阅读的差异往往在童年就出现,但这时毕竟还来得及补救;如果这种差异继续存在,成年之后差距便会逐渐变大。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差距并非现实社会的“成功”与“不成功”——当今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富裕阶层的“发展状态”,可以看到,他们的真实学历往往并不高,即使有了所谓的“社会地位”,往往也并不具备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智慧。

  儿童时代的阅读,就是播种,一种精神的播种:播撒的是人性的种子,是爱与智慧的种子。这一时期通过阅读培育出的求知欲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志趣。如果基础教育太讲“实惠”,没有了梦想,学生以后一定飞不高,甚至根本飞不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文学社活动要讲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我问学生有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一半学生举手,其中好多是初中生;10年后,我在高中开《小说选读》课,问学生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有10多个学生说“看过电影《孤心血泪》”;我退休前,最后一次开选修课,问学生是否知道《远大前程》,学生反问:“网上能不能找到?”——和以前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阅读越来越功利。

  曾经听说,有高二学生问老师:“高考根本不会考小说,为什么要求我们读小说?”这位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思维,阅读底子差,他已经不知道这种话会贻笑大方。更奇怪的是,一些教师和校长也有这样的疑问。有教师问:教科书篇目与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书目,哪些会考到?能不能划个范围?——作为教科书的一名编者,我对这样的提问感到困惑: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匮乏到了如此地步,“底子”都不要了,怎么谈课程改革?教师错误的阅读观,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观;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阅读量过低,则必然影响他们的思维品质。

  其实,语文考试并不一定能准确测量阅读能力,特别是目前通行的检测方式。有些不重视阅读的学生,各科考试成绩并不差;而一些阅读量大、见多识广的学生,考试也没有显示出什么优势。但我认为这也不奇怪,因为只有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后,才有可能逐渐看出阅读对人的思想情感的滋养。我教过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质量有所不同,过了20年,能看出一些差异。我没有更多的样本去证明这些,但一些教师相似的经历或许可以促使我们共同来思考这个问题;阅读是少年儿童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如果评价体系有基本的客观性,这个认识就不大可能被彻底颠覆。时下使用的检测方式,非但多年不改,甚至一直缺乏有效的讨论,这是令人费解的。

  文学阅读能提升学生的境界和修养,如果有一天,学生开始“看不起”语文教科书了,对课堂的教学不满足了,我的'理解是:他开始嫌“不过是个例子”的教科书水平低了,因为他的眼界高了,而这恰恰是语文教育的追求。偶尔有20多年前的学生来访,还会谈到以前读过的书,因为那是他们在成长中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作品,因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的,因而就成了一生的“精神底子”。

  教师个人读书的经验有可能成为学生的阅读指南——有时和学生闲聊时提到的书,学生也会找来读。改革开放之初,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仍然有些家庭会给孩子买书的钱,让他去书店自由挑选书籍。我记忆中,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家庭有这样几种:尊重教育常识的家庭,有读书经验的家庭,有一定藏书量的家庭。当年,相当多的家长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甚至能说出“见识比分数重要”那样的话;有些家长文化并不高,但是他们尊重教育,在听清教师的解释后,鼓励孩子跟从教师阅读;有的家长想法也很朴素,认为孩子从学习中获得的愉快最重要,孩子手不释卷,肯定是好事。

  30年前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结束不久,人们对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与现在有些不同,教师课堂上的话也会引起家庭的讨论。我买了一本《丰子恺散文选》(好像是七角钱),两天就看完了,学生(初一年级)借去传看,读得很来劲,有两个女生“等不及”,放学后便到新华书店去买了这本书。一个多月后的家长会上,女生甲的家长(是个普通职工)说:“谢谢老师鼓励孩子多读书,那本书我看了,有些不懂,但孩子入了迷,看着看着,在家读出声来了。”女生乙的父亲(是个宣传干部)则很矜持地说:“那本书我翻过了,我对丰子恺这个人不了解,但我觉得他那些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不宜让青少年阅读……”当时这两位女生的学习成绩都一般,只是此后,她们的学习兴趣逐渐有所不同。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形成差异的背景。有意思的是,女生甲的硕士论文仍然是丰子恺研究,距她当年用七角钱买第一本丰子恺的散文,已经过去了11年。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愉快的阅读者,对子女而言,就是最好的示范。家庭没有藏书,不一定是缺乏经济能力,而在于家长的观念与志趣——相对于买房、购车,买书的花费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在城市,独生子女有200本课外读物,不算“奢侈”,然而,有些家长宁可为孩子买200本教辅书,也不在意孩子是否拥有一套文学名著,因为他不懂得文学对于人的重要。我们的身边不乏生活富裕但教养不足的人,如果不带偏见的话,相信能从他们的阅读史中找到答案。

  当然,学生形成极端功利的阅读观,学校也要负责,特别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不爱读书的“师”也会是学生的“范”。我无数次从学生那里听到,教师反对学生读小说,这中间有理科教师,也有文科教师,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他们不仅反对学生读小说,也反对读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除了学校功利的升学指标压迫之外,这些教师也以他们的经验来考量学生——他们的中学时代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没有读什么书,也考取了大学,也能找到工作,也能来当教师,也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我在参加各种评审时,还看到一些从不读书的教师获得了各种荣誉,靠狠抓升学率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得到家长的赞誉。在一个文化缺位的芜杂环境中,这些似乎也应当算“正常”。然而,若社会和学校的教育观被颠覆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便会出现混乱。

  一些基础好、阅读素质高的学生,即便面对强大的应试压力,仍然能保持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效率明显高于一般学生。这是因为早期的阅读积累形成的经验,令他在选择读物、理解文本和评价能力方面有了更为宽阔的背景,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一些教师有这样的“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会越来越强,优势越来越明显。他的“底子”比一般人深厚:见多识广,有比较鉴别的能力,有“联系”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有想象力。眼界开阔了,世界变大了,他不满足于课堂和家庭的教育,他有了“找寻”的意识,对未来充满期待——几乎所有对此作过认真观察的教师,都会注意到这种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落到实处,值得重视。我想说的是,中小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指望以后“补”,可能无济于事。如果他在学生时代就只是为了考试而阅读,那脱离考试甚至永远告别考试之后,就不可能形成阅读的习惯。阅读的量下降了,阅读时间没有保证,缺少作为美学意义和语文意义的欣赏,指望通过“检测手段”逼学生读点作品,学生获得的不是教益,而仅仅是“分数”。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对美的爱,难以想象,由这样的人组成的民族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阅读的作文 篇2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书上流泻,我感受到的是海南岛扑面的海风;当中午那酷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我感受到的是骑马上天山的凉意;当大雪纷纷落下,我感受到的是阳光的温暖。

  这便是我对阅读的第一印象。当我选择了读书,一切都悄悄地改变了。

  《诗经》从亘古的滑水中流淌而出;《礼》《春秋》从战乱的烽火中锋芒亮相;李白的《将进酒》豪情欲上青天;柳永的《蝶恋花》柔婉丝毫不减;元代《窦娥冤》越过千年,清代《红楼梦》代代相传。翻开略略有些泛黄的书页,在一霎那便仿佛穿越了漫长的几千年。穿过那些古色古香的记忆,时代的更替,帝王的更迭一一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就好像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不过它上演的都是那些永远在脑海中定格的画面。

  我举起了手中的书本,面向的还是那孤单的台灯,外面的风在呼呼地吹着,窗帘在风的吹动下似乎飘了起来,那灯光下的阴影亦在帘下舞动着,多像那在永不停息的翻滚着的历史巨幅啊!当我回眸而过,它仍在继续前行。

  我继续寻找着书本上文字的趣味,画面还在继续着。

  越过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我看见《老人与海》的独特魅力;在欧洲,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各有千秋;在寒桦森森的.俄罗斯,《复活》在向我招手。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将这世界连接了起来,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书连接了地球,各地的文化变迁,在书里都可以真切地体会出来。我忽然觉得眼前明朗了起来,整个地球似乎都在我的眼前,我忍不住心中赞叹起书的魅力。

  我合起了书,拉开了窗帘,望着那无穷无尽的黑夜和天边那几颗若有若无的星,忽然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是那么的小,就是书,便可以带我穿越世界,跨过世纪。

  这时的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了,真想在这个黑夜唱一支一个人的歌。有了书,我在不安的深夜就有了一个归宿;有了书,一个人的路途也不会孤独。

  这时,在我的心中,阅读的快感油然而生。

阅读的作文 篇3

  我是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小书虫”。在我的房间里,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杨红樱写的、郑渊洁写的、沈石溪写的┅┅。读书,占了我生活的一大半。

  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那些灰姑娘、青蛙王子、白雪公主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百听不厌。我爱上读书是从6岁开始的,妈妈给我在邮局订了《故事作文》,我非常喜爱,每本都要看上好几遍。《故事作文》勾起了我对读书的兴趣。长大了,我看的书也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我还有一个定点书店——野文书店,那里有很多书,每天有很多小朋友在那里看书,有的`一看就一个下午呢!最近,我又有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爱好,爱上了“鬼故事”,越恐怖越好。有一次,我在书房看《大宇神秘惊奇》,爸爸在卧室看电视,我看到了恐怖的地方,我尖叫了一声,赶快跑进了爸爸看电视的房间。我还喜欢“侦探小说”,我在看《快乐侦探在行动》时,好象我自己也是一位出色的侦探,连妈妈叫我都听不见。虽然我最近迷上了“鬼故事”和“侦探小说”,但我还是忘不了我的老朋友------《杨红樱童话小说》,杨红樱的书我也看的很入迷,比如我看《笑猫日记》时,仿佛我就是笑猫;我看《淘气报马小跳》时,仿佛我就是马小跳。我经常在看书时看到伤心的地方,我也一起流泪;看到兴奋的地方,我也一起高兴;看到惊险的地方,我就大叫一声。我还喜欢看外国名人写的书。我家书太多了,多得可以叫做“书山书海”了。

  这几天,我甚至还想过要出一本书呢!这个暑假我看了40多本书,嘻嘻,收获不小嘛!多看书还有利于写作文,书里的好词好句也很多,把他们积累起来,写出的作文还很生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在我耳边响起,我一定要读更多好书,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阅读的作文 篇4

  书是启迪钥匙,可以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是人生第伴侣,能够让我们共度美好时光。它给了我无限的快乐,给了我无穷的知识,给了我无尽的收获,使我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也让我尽情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不受拘束地享受。

  读一本好书,就像乘上了一列远行的列车,眼望着新奇的风景,心情有时是纠结,但在理解后露出幸福的微笑。有时,又像是面对着一位陌生又亲切的朋友,听着他将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有时,在体会的主人公可贵的精神时佩服的神情,有时,在主人公遭遇危险时,我们的心也是时刻刻的揪着。

  我们要去阅读各国的'名著,中国的古诗词,可以借此来开拓视野,陶冶身心。所有的书籍都是人类才华与智慧的结晶。就像高尔基所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有时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好书是良友,终身不可离,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他会给我们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他会带我们奔向光明的前程。

  它们即充实了我们平凡的生活,开拓了眼界,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逐渐加深。也许你和那位永远不能谋面的作者,有了一种精神牵连。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你的朋友、你的精神上的亲人。

  书籍既有这样的本领,我们何不在这书香里遨游呢?让生活因读书而美丽!

阅读的作文 篇5

  小时候我不认得字,但喜欢听书,先后听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等,里面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精彩分层的故事演绎,我到现在还能记得。

  现在我上四年级了,认识了一些字,能自己看书了。

  我阅读了《海伦﹒凯勒》,我非常震撼!我认识了一个从小就盲聋,却成为了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的海伦,体会到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我们健全的天赋,像海伦那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优雅从容、朝气蓬勃地度过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

  我阅读了《魔塔》,我认识了书中的主人公吴所谓,体会到人要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要具有善良、机智、勇敢的品质。

  我还阅读了《疯狂绿刺猬》《老人与海》《海里两万里》《七彩阅读》等等,这些书从不同的方面,给了我许多的知识和启迪。

  这其中,《生命的故事》给我印象很深。这本书以五幕剧的形式,讲述了地球上生命进化发展的故事。那一幅幅生动画面的呈现,一段段优美文字的解说,帮我们穿越时空,走过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全新世,走进了延续到今天的全新世,帮我们去感知在那些时代里的各种鲜活的'生命。“春天的……草在变绿,温柔的小雨催开早春的花朵。……羊儿们欢快地啃着新鲜的嫩草。……小溪边,青蛙们在唱歌,唱着春天的歌。”多么鲜活的生命生活在多么美好的生命舞台上啊。

  它告诉我们,生命不管是坚强,还是脆弱,世界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只要是生命,都应该视为可贵,得到尊重!同时,我也理解了什么叫“适者生存”的道理。三叶虫、恐龙等物种的灭绝,虽然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应该是环境的改变、生物链的断绝。

  这使我联想到我们人类。我们人类在现在看来好像是无比的强势,对动物能大开杀戒,对植被能滥采滥伐,而这不就是在破坏生物链吗?这不就是在蔑视生命吗?这样下去,到头来也将毁灭我们人类自己!

  “生命的故事像一出永不谢幕的戏剧,常变,常新,永远令人欣悦和惊奇。”我们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让我们人类扮演主角,在常变中能够常新,永不谢幕!

  ……

  阅读,让我感受了文字之美;阅读,让我享受了读书之乐,阅读,更让我获取了力量之源,成为精神更富有、生活更充实的人。

  我,走在阅读的路上。

阅读的作文 篇6

  暑假读书是充实闲暇生活的最好方式,孩子们在书香中漫步一定会过得充实而快乐。眼看假期生活已过去一半儿,怎样让孩子度过余下的时光?我经过与孩子商量,决定让孩子在图书馆阅读来充实余下的假期生活。孩子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孩子像上班一族一样,在下午三点准时到达图书馆。

  我领着孩子踏入图书馆,便感觉一股清爽侵入心脾,整个人仿佛精神也为之一振。图书馆里凉爽宜人,阅读氛围浓厚,很适合孩子阅读。我很庆幸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到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洗礼。

  我们踏进阅览室后,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读者多是在家长的陪伴下来读书的。有的是爷爷奶奶陪着,有的是爸爸陪着,更多的是妈妈陪着。孩子们年龄大约在三到十岁左右。

  阅览室人很多,平时空空的阅览室,一下子被人们填满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两个座位,儿子便立即坐下,不由分说打开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我也赶紧拿起挑好的书开始阅读。不一会儿,我们便都沉浸在阅读所带来的美妙境界里。

  突然一声训斥打破了阅览室的宁静,后来得知:原来是图书管理员看到两个小女生不看书,而是凑在一起看手机视频,才忍不住对她们发火。两个女生对此训斥,好像无动于衷,仍然我行我素。看来管理员也是爱莫能助,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我很好奇,便不由自主的向她们望去,顺便想看看带小女孩们来的'大人作何反应?我竟然发现带她们来的两个老人也是表情漠然,仍低声聊的不亦乐乎。好像此事儿与她们大人无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我心想:怪不得她们不爱读书呢?大人的做法对于她们的阅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试想如果带她们来的大人一书在手,漫步书香阅读之中,她们还好意思浪费时间,以看手机视频为乐吗?

  可见大人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阅读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两位老人的放任不管甚至漠视,导致孩子对于阅读认识的不足。她们在阅览室的言行也未给孩子们带一个好头。

  我觉得大人们如果能够做到在阅览室认真阅读,用行动陪伴孩子阅读,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认真阅读,珍惜在图书馆里的阅读时光。我旁边的一位妈妈,用自己无声的教育影响着她的孩子们。她的一双儿女各执一书,沉浸在书香里,妈妈也是手不释卷。两个孩子时而轻轻交流阅读心得,时而掩卷沉思。那种温馨的阅读场面令我不禁对她们竖然起敬。

  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从镜子里模仿学习。如果大人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孩子们也会纷纷效仿。那位妈妈就是很好的例子和榜样。

  我认为图书馆里展现人生百态,最能反映人们对于阅读重视的问题。如果您置身其中,且留心,一定会有所发现。我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现象:喜欢阅读的孩子一定有一个喜欢阅读且善于引导的家长。 家长对于阅读的重视直接导致孩子对于阅读的热爱。图书馆里人满为患,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家长对于孩子们阅读的重视。我觉得家长们仅仅是重视还不够,还要身体力行的做好阅读的榜样,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乐趣,从阅读中感受书香,感受阅读的美好。

阅读的作文 篇7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是我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的最爱,也是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见的第一本小人书,名叫李逵下山,虽然还不认识文字,只是好奇地看画面,却被书中李逵英勇打虎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于是就拿着小人书缠着大人讲故事,非要弄清书中画面的来龙去脉。然而接触了这本小人书以后就爱不释手了,无奈是借别人的小人书,只能悻悻然地还给人家。

  自从看见小人书后,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高兴并喜欢着,我就天天闹着要李逵的书。我奶奶就到县新华书店去买李逵下山,可是书店没有这书。她只好去别人家里借了几本其他的小人书给我看,我却非要一本属于自己产权的李逵的书不可。奶奶没有办法,只能又去借几本小人书来应付。

  翻了这几本小人书后,才知道原来不止李逵下山好看,还有三国演义、武松打虎、闯王进京、等等都非常吸引人,一批自己认为武功高强、神通广大的英雄好汉,在无知的小脑袋中生根发芽,成为幼小心灵中的偶像。也难怪韩国总统朴槿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把赵云作为自己的偶像。

  从此,我开始千方百计收集小人书,到了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收藏了几十本,还专门做了个箱子装小人书,号称八宝箱。每当有同学来我家想看书的时候,我就把八宝箱拿出来,让他们挑选着看。我们村里有三、四个小孩家里都有收藏几十本的小人书,我们就经常互相交流小人书看,看完后各归各的。也有拿出部分小人书互相对换,对换以后就是产权转移了。偶尔,也去地摊上租小人书看,把有连续故事的情节补上。

  小人书让我涉猎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水浒传的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三国演义的吕布、赵云、马超等一批绿林好汉和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像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正义举措和侠义精神,都会拿到同学中宣扬。当时对于小人书的痴迷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小孩玩游戏机。

  小人书的绘画技巧让我惊叹和佩服。一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画得神形兼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区别每个人。还有用特定的符号来理解动作,如用细线条表示速度,小星星表示撞击,手掌印表示挨打,人口冒气表示人物对白的口白等等,简直妙不可言。后来还出现了红楼梦、地道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

  小人书的魔力在我小时候的身上,还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功效。有几次我病了,喝下中医并不怎么见效,然后就带病看小人书,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立马舒服起来,过一阵子整个人就生龙活虎了。小人书除了丰富文娱生活外,居然还能够解除肉体上的不适,可见精神力量的重要。

  在困惑、动乱的年代里,十分缺少影视音像作品,只有小人书伴随着我走过童年、少年时期,也启蒙了我阅读于欣赏的兴趣。当我进入青少年时期,这种看小人书的兴趣,就顺理成章地转向阅读文学作品。

  阅读兴趣的驱使,我又转入借书看书的行列,读起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来。小人书是当时的童年读物,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小人书应该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阅读的作文 篇8

  我是一个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虽说我是个学生,但我喜爱阅读的程度毫不亚于科学家喜爱科学的程度。

  要讲我是怎么喜欢上读书,就必须说一说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我上二年级时,姥姥姥爷陪我去买辅导资料,姥爷一眼就看到了《伊索寓言》,对我说:“这本书的作者可是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他的这本书连我国著名学者、语言大师钱钟书先生都很喜欢呢!”我拿起书,胡乱的翻了一下—它既没有漂亮的封面,也不是浪漫的.童话故事。但是,姥爷坚持让我读一读,说我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姥爷,我可能就不会喜欢阅读了。回家以后,我细细地读起那本书来,瞬间就被书中一个又一个故事迷住了。从那以后,我爱上了阅读,读了一本有一本书。从《弟子规》到《爱的教育》,从中国作家冰心的《小桔灯》到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从诗歌到散文……

  可是,阅读也给我带来不少麻烦。

  世界名著《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于当时每晚八点我还在津津有味地看。妈妈催促我:“赶快睡觉,长时间看书会近视的!”这可不行,我在心里暗暗地说,我还没畅游小人国呢!不过没关系,我有秘密武器—手电筒。哈哈,现在我可以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了!可谁知妈妈半夜来查房:“哼,跟我斗心眼,你心里打的小算盘我还不知道?赶快睡觉!”唉,看来这办法不可行,我还是乖乖睡觉吧。

  虽说妈妈怕我看书近视,但还是支持我看书,这不,一放暑假,妈妈就开始制定亲子阅读计划了。在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青铜葵花》,我们一章章地读,一点点的分析内容,人物性格……亲子阅读不仅让我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增进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感情。

  阅读伴随了我的童年,我希望将来,书香能够伴随你,我,他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