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生哲理的经典故事三篇
有人生哲理的经典故事篇一
春秋战国时期,晋襄公手下有个大臣叫阳处父。此人平时喜欢高谈阔论,又好自以为是地教训他人,摆出一副有知识和学问的样子。
有一次,晋襄公派他到其他诸侯国访问,回来的时候路过鲁国的宁城。
宁城有个叫宁赢的人,跟他交谈后,认为他非常有学问,打算陪他一起同行。可是,走了几天后,宁赢却离开阳处父独自一人回家了。宁赢的妻子见他回来,感到很纳闷儿,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宁赢回答:“我同阳处父这个人相处几天后,发现他这个人就像一棵树,花虽然开得好看,可就是不结果子。”
宁赢叹了口气,颇为感慨地说:“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宁赢的妻子问:“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宁赢解释道:“阳处父这个人说起话来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开始接触时感觉他非常有学识,容易产生好感,让人佩服;但是接触时间长了之后,发现他这种人其实是华而不实的',没真才实学。时间一长这种人就会露底,露底了别人定会怨恨他,积怨多了,我再跟着他,不仅不能得到好处,还可能会受到牵连。所以,我就提前回来了。”宁赢的妻子听了点点头。
事实正如宁赢所说的那样,一年后,阳处父因为说话华而不实被人杀了。
一个人结交朋友,特别是选择哪一类人作为朋友至关重要。
选对了是一辈子的幸福,选错了是一种灾难,甚至还会跟着丢掉性命。
有人生哲理的经典故事篇二
徒弟去见师父:
“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再也不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师父说,“好极了!明天到山下的花店,买一把晚香玉来,要直直地去,不必绕路。”
“但不绕路就得经过风化区呢!”徒弟急着说。
“你去买花就是了。”师父挥挥手。
花买回来了,一入晚,馨香就四面泛滥,整个屋子都芬芳了。
“是照我嘱咐的,去那家花店买的吗?”师父问。
“是。”
“经过了风化区吗?”
“经过了,过了两次。”
“你不是去买花吗?怎么到了风化区呢?”师父眼里闪出寒光。
“但是不经过那个风化区,就买不到花。”徒弟急忙解释。
“过那种脏地方,花还能香吗?”
“香,香!您没闻到吗?比刚买的时候还香呢!”
“这就是了。你不经过以前那段日子,哪里能有今天。甚至可以说,你没有迷失的痛苦,哪能有寻得的欢喜?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但永远有那段过去,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只是而今你虽然出于污泥,却能成一朵莲花罢了。”师父露出慈颜:“觉今是而昨非,虽然是悟,却不是大悟。大悟就无所谓‘昨非’了,‘今是’里有‘昨非’呀!”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污泥。
没有一个今天的果实,能否定昨天的种子。
有人生哲理的经典故事篇三
春秋时,赵宣子见一个人卧在桑树下,因为饥饿,都站不起来了。
赵宣子就给了他一些食物。那人拜谢收下了,却不吃。
赵宣子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吃?
那人答道,要留给家中老母吃。赵宣子赞赏这人的孝心,就给了他一大块牛肉和一些钱。
两年后,晋灵公派了一批刺客追杀赵宣子。
一刺客追上赵宣子,一照面,惊道:“竟然是您,请让我代您死吧。”
赵宣子问:“义士何人?”
刺客说:“我就是您救过的桑下饿人。”说完,转身与追来的刺客搏斗而死,赵宣子得以逃脱。
当年,无论是赵宣子还是桑下饿人,都不会想到日后的搭救。
有些人为别人做了些事情,就总想着要回报。
似乎觉得这样才不亏。
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就觉得人心叵测,甚至发誓再也不与人为善。
也许忽然有一天,那个当年没有给你对等回报,你单方面已经绝交的人,向困境中的你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在他的眼中,你早已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英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余香留存,一生受用。
【有人生哲理的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的人生哲理故事有哪些11-18
幽默人生哲理小故事有哪些11-17
让人有启示的人生哲理故事10-09
你的眼里有什么人生哲理故事08-14
人生哲理小故事:有个“备胎”叫孙权01-14
人生哲理故事03-21
经典人生哲理故事09-26
人生哲理的故事11-22
人生哲理故事精选02-13
人生哲理故事:小蛇与青蛙的故事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