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周瑜论势败曹军哲理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瑜论势败曹军哲理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操攻下荆州之后,带兵顺着长江往下游推进,他给在东吴的孙权送去一封信,声称要以八十万水兵和孙权在东吴决战。
张昭等人对孙权说:“长江地势险峻,但现在敌人与我们共同占有了,而且敌众我寡,我们如何抵挡曹军的几十万大军呢,不如主动迎接他们。”
然而鲁肃却不这么认为,他劝孙权把都督周瑜从鄱陽湖召回来。
周瑜回来后,对孙权说:“曹操自称汉室丞相,实际是汉室的奸臣。将军驻守在江东,兵精将强,粮草充足,应当替汉室剿灭残渣余孽,曹操现在自来送死,怎么能迎接他呢?请允许我来为你分析形势。现在,曹操尚未平定北方,马超、韩遂还在关西一带,这是曹操的后患;曹操舍弃了车马,驾起舟船,来和东吴争高低,再加上天气寒冷,马吃不上水草,中原的士兵从中原赶到这里,在大江上作战,水土不服,肯定是会生疾病的,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我请求你拨五万精兵给我,保证大破曹操的军队。”
孙权说:“我和曹操这个老贼势不两立!”他抽出刀猛砍桌子角,说:“有谁再敢说迎接曹操,就和这桌子一样!”
后来孙权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
【大道理】:
我们看问题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决定事物发展的是本质而不是现象。
原因分析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各个地方势力之间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而要说最有名的战役,当属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其中赤壁之战又是最为著名的一战,虽然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罗贯中的杜撰,但是即使没有草船借箭,光看后人留下的诗词,如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李白的《赤壁歌送别》就知道这场精彩绝伦的军事对决有多么令后人惊叹与神往。
公元208年,荆州刘表病死,刘琮继任,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觊觎荆州已久,欲趁此机会拿下这块军事宝地,刘琮胆小怯懦,自知这三位大佬他一个也惹不起,于是很担心他们抢夺荆州这块烫手山芋的时候会祸及自身,十分忧心。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审时度势,劝服了刘琮归顺曹操,于是等曹操到达新野县的时候背着刘备亲自跑去迎接不说,还把荆州拱手相送。曹操起初不太敢相信有这等好事,怀疑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里面装的是火药,但是娄圭却深谙这些割据势力的嘴脸,知道刘琮此举必然不会是诈,馅饼里装的不仅不是炸药,还是真材实料的上等肥肉,于是就劝服了曹操接受刘琮的投降和荆州。等到刘备自己察觉情况不对劲的时候,曹操都快到荆州家门口了,急忙询问了刘琮,得知实情后刘备险些气炸,煮熟的鸭子就这么到了别人嘴里,他连心疼都来不及就急忙收拾包袱跑路了。
刘备一路往江陵跑,但是曹操连江陵都不想放过,于是亲自率兵拦截刘备,慌不择路的刘备妻儿都顾不上就在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的掩护下逃跑了,大量的人马辎重都便宜了曹操。与此同时,远在江东的孙权得知了曹操进军荆州的事后,日夜兼程想要赶在曹操之前吞下荆州这块蛋糕,但是还是晚了一步,不甘心就此罢手的孙权派鲁肃去找刘备,想要拉拢刘备,刘备欣然同意,同时派诸葛亮去劝说孙权和他一同抢夺荆州。曹操兵力雄厚,孙权本来不想跟他硬碰硬,但是架不住诸葛亮是个忽悠高手,一个激将法外加几句好话使出来就让孙权下定了与曹操为敌的决心。
曹操得了荆州之后愈加得意,想要继续拿下孙权的地盘,为了不落人口实,于是他没有贸然发兵,而是先写了一封信假意邀请孙权狩猎想要先探一探孙权的态度,不说这理由也是够烂的,跑到江东水域邀请人家打猎,还不如钓鱼有可信度,但是人曹操不在意借口烂不烂,他这醉翁之意孙权这等聪明人能看懂就行。孙权看懂了而且内心一点都不想跟曹操一块玩,他把手下召集起来让他们商议如何回复曹操,结果令他很失望,只有鲁肃赞同与曹操一决雌雄,之后他又把周瑜叫了回来拿主意,于是赞同攻打曹操的又多了一个人,孙权霸气上涌,直接拿剑劈了会议室的桌子以示决心,手下持反对票的再也没敢吱声。
周瑜分析了曹军的组合结构,知道曹操虽然带了十几万陆军和七八万荆州军力,但是都带有很大弊端,曹操的陆军长途跋涉,士兵疲惫,荆州的军力一时间也没法与曹操的人马配合默契,而且曹军很难适应江南的天气,水上作战的能力更是无法与江东子弟相比,于是只向孙权要了五万兵马,但是人力一时间难以凑齐,所以周瑜就率先带着三万人马出发了。孙权这边搞定了自己人后立马跑去找刘备要人,刘备得知周瑜只带了三万人马,对这场战的胜负十分忧心,但是也不好临时反悔,于是只能带着关羽和张飞及两千士兵硬着头皮跟在周瑜身后。
事实证明周瑜料事如神,曹操的兵马不仅适应不了江南的气候在军队里出现了急症,还有晕船这个要命的毛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想到了一个事后令他后悔不已的馊主意,他命人把舰船的首尾全部连接起来以提高船只的稳定性,而对岸的周瑜看到曹军这么干的时候差点没笑出来,直接命令手下黄盖假装投降带着满载薪草膏油的船只放火烧了曹操的军队。
周瑜特意挑了刮东南风的一天诈降,不知是诈的曹操正在欣喜地看着黄盖带着十艘装满“物资”的蒙冲战船向他驶来,等到点燃的战船借着风力直接冲向他的时候曹军上下一片慌乱,却怎么也解不开绑得十分结实的战船。一时间,江面上火光冲天,上百艘战船熊熊燃烧的壮观场景印在了每个人的眼里、心里,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曹操一路仓皇逃回了北方。
周瑜凭靠着过人的观察力和精准的作战方案完美地打赢了这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使这场战争如同赤壁的大火一样印刻在人们脑海中,也让周瑜名声大噪。
周瑜如何分析敌我形势,认为曹操必败?
曹操给孙权下战书,据《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周瑜一回来,议事大厅就再度开会,他作了长篇发言。他首先面向孙权,其实是针对众人,严肃说道:“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意思是说,虽然曹操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质却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具有不寻常的军事雄才,凭借父兄开创的事业,据有江东,辖地纵横几千里;士兵精锐而且足够使用,物资充足,英雄人物乐于为您效力。就应当横扫天下,为汉朝除去这个奸凶;何况曹操亲自前来送死,怎么可以迎接他呢!
开头这段话,是立论的根本。针对张昭等人说不投降曹操“道理就不顺”,更针对曹操信中把孙权定性为“朝廷罪人”,做出有力的反击,从而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那么周瑜把曹操定性为“汉贼”,即东汉朝廷的奸贼、逆贼,他有根据吗?回答是不仅有,而且还非常充分。
根据就在这一年上半年,曹操的一次重大政治举措上。正月间,他宣布废除东汉朝廷一直实行的三公执政制,改用丞相执政制。于是,曹操就不仅在实际上,而且也在名义上,实现了对东汉朝廷大权的一人垄断,从而彻底把汉献帝变成了傀儡。西汉的中央行政体制,大体说来,是沿袭秦王朝,实行丞相制,以丞相为朝廷行政系统的首脑,丞相有时也称为相国。丞相一人执政,对皇帝的君权有潜在威胁,所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就废除了丞相制,改用新的三公执政制。三公是太尉、司徒与司空的合称,三者共同执政,瓜分了原来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对君权的威胁就大大减小了。
但是,朝廷中一旦出现强势的大臣,就又会恢复丞相执政的旧制度,以便自己独揽大权,此前的董卓就是如此。在当时,董卓是名副其实的汉贼,不然也摊不上关东各路联军讨伐他的大事儿。但是,要论对东汉朝廷祖传行政体制的叛逆,董卓还是比不上曹操彻底。董卓自己当了相国,却并没有敢明目张胆废除三公,所以王允还在当司徒,暗中筹划刺杀董卓。而曹操却来得更加生猛,一开始就把三公全都废除了,自己当丞相,大权独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确实比汉贼董卓还更加汉贼,所以周瑜对他的定性,一点也没有冤枉他。既然曹操是不折不扣的汉贼,坚决不向他低头屈服,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儿了。
接着周瑜具体分析敌我形势:“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现今北方既没有安定;加上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的后患;而且他放弃鞍马,凭借舟船,与江东一争高下,这原本就不是中原军队所擅长的本事;再说如今气候严寒,曹军的战马没有草料;驱赶中原将士长途跋涉于南方的水乡,不服水土,必定要生疾病。以上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却冒险违背;因此擒杀曹操,就在今天!
【周瑜论势败曹军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哲理故事:人生败于侥幸01-27
关于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哲理故事01-28
三国名人故事:周瑜01-19
周瑜打黄盖的成语故事01-27
一败涂地的故事01-30
刘备成于义,败于义的故事01-26
书势的作文01-31
两败俱伤的成语故事02-02
一败涂地的成语故事01-21
历史名人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