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根据初中阶段的写作具体目标: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简单地说,就是会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内容具体明确,语言文从字顺;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基本上涵盖了上述精神。
一、作文评分总体要求
以安徽省2009年中考题“师生之间”为例,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具体分析,具有可解读性和可操作性。这个命题作文,它的内容很宽泛,可写的东西很多,有关师生之间的事、物、情,皆可入文。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1、要审清题目。文章要切题,不能写成“我的老师”, 要扣住“之间”来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2、体裁要分辨清。叙事有起伏,阐述有哲理,写人须有触动人物内心深处,抒情、议论兼而有之。
3、立意要有创新。文题看似平平淡淡,没有精心雕琢,但要写出独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师生老师与学生的界定可以引申、拓展,也可以是广义的。
4、文章有真情实感。写事要具体可感,语言要流畅,有文采,有点睛之笔,行文思路清晰,感情充沛。
二、作文分等分类简述
就阅卷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作文情况,作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力求创新。力避旧瓶装新酒,有的同学在考场中将师与生进行引申、比喻,文章开头引用《三字经》中的“生不学,师之惰”,接着亮出自己的观点,“生不学”未必是“师之惰”,用“诸葛亮与刘禅”这对师生来佐证。以思辩的眼光去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倡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篇文章结构完整、首尾照应、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应属一类文(得54分)。
(二)形式新颖。
形式新颖,内容详实、描写具体。比如一位考生列了四个小标题:“酸”、“甜”、“苦”、“辣”,分别写了与老师之间的四件事,也都有师生之间的活动,有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内容具体真实,可成为一篇佳作,属一类中等(得50分)。
(三)误读题意。一位考生将师生之间写成了“教与学”的关系,整篇文章围绕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写。在立意、内容上只能归属为三类下、四类上。(得30分左右)
(四)选材陈旧。在选材方面流于俗套而缺乏真挚的情感。比如很多考生写在我生病时老师不顾羸弱的身体背着我去医院,老师在下雨天送我回家,把伞让给学生,自己却淋透了,生病了等。没有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新颖的、感人的事例来表现主题。这样的事例不够典型,情感也抒发的不到位就难以达到感动人的目的。属三类下。(得32分)
(五)切题不紧。中等成绩的考生的作文都更倾向于写老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主要写老师是如何关心我,如何辅导我的学习,这样的文章中老师的行动是主体,其中穿插了学生的感悟与体会,但占的笔墨不多,因为写老师的文字中必然有学生的活动。这样的文章不能说完全切题,也不能说离题,因为它写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属于二类下、三类上。(得38分)
(六)文体单一。绝大多数写成记叙文,显得平铺直叙,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选择写议论文的很少,即使有所议论,也是空发感慨。基本上分数不会太高。(得25分上下)
三、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解读
我们通常用语言优美、立意新颖、结构独特、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感情真实、表达恰当等方面去评判优秀学生的作文。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评分标准的制定有所局限性,就安徽省而言,主要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对作文的评分细则简要解析。
(一)内容方面:
新课标所提倡的作文理念,在安徽省的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中已得到很好的体现。内容具体、充实的作文也不在少数,考生视野开阔,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出现了一大批关注亲情友情、关注社会自然、关注艺术历史的佳作。如2007年安徽省的“我们的心近了”,有考生写通过感悟李白、李煜和岳飞的诗词与他们的爱国之心;有写通过印度洋海啸与世界人民的心近了,通过中国免除非洲债务,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心近了……这些选材与立意都是很高的,有部分考生写社会生活的一些小小的细节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近了,如写为瓜农提供方便,与辛苦劳作的人心近了;到山区体验生活与农村孩子的心近了,选材立意温暖人心……我感到:出题人与考生的心近了,考生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历史的心近了。具体得分点有以下几点:
(1)中心明确。有些考生选材虽好,但中心不够明确,如有考生写了三个片断:与同学的心近了,与老师的心近了,与父母的心近了,但各有自己的中心,没有将三个片断统一到一个主题上。还有将“心近了”误当成团结、友爱的同义词,写成了“团结就是力量”、“友爱使人快乐”等主题。
(2)文章切题 。未抓住题眼“近了”,“近了”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有些考生未作为重点。如有一个考生重点描写了父母与自己的矛盾,而对矛盾解决的过程即“近了”只是一笔带过就总结说“我们的心近了”,作文主次不分明。个别考生干脆将“心近了”写成“心静了”,严重偏题。有的同学字顺文美,读之感人,但读后和材料要求对照,跑题了。
(3)内容充实。少数学生为了出新出奇,另辟蹊径,对“老师”和“学生“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如有学生把“书本”、“大自然”等比作“老师”,写出自己徜徉其中的经历和感受。有些考生将作文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虽反复点题,但内容不够具体,缺少有力的论据或感人的细节,只是空洞的议论或抒情。如:无视“我们的心”,写成“他们的心近了”。如一个考生创作了一篇小说,笔触细腻地写了两个小女孩由竞争到互相帮助的过程,但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没有“我们的心近了”之意,很遗憾地与一类作文失之交臂。其实只要将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换成“我”即可。大部分考生都能围绕中心有话可写,内容也较充实。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所写内容都能较好地兼顾“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紧扣中心,表达有技巧,具有一的表现力,演绎出师生之间的情感变化,常令人耳目一新。
(4)感情真实。出现了许多题材雷同的套作。可能是时代变了,考生的作文中有不少写对后妈由排斥到心近的过程。有许多夫妻离婚可以理解,怎么父母离婚了,孩子都是跟着爸爸?后妈个个都那么宽容、忍让?这类作品有些感情不够真实,很难得高分。
(5)立意新颖。作文关键抓住“心近了”来立意,选材涉及到对题目中的 “我们”的具体所指,大多数学生理解为“我与父亲”、“我与母亲”、“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朋友”、“我与后爸”、“我与后妈”等,具体所指的身边人物,当属切题作文;还有把“我们”理解为台湾与祖国大陆,香港、澳门与祖国,时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属立意有一定的高度;还有理解为中国与世界、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与日本、涉及到中日两国由来已久的渊源关系,到当下的中日关系;中国与印度,涉及海啸中中国人民的友好援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焦点问题的思考,眼界相当开阔,立意也很深刻。
除以上几方面以外,还有就是我与书,我与语文,我与古代名家,像李白、杜甫、陶渊明、李煜等等,写得是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充分显示了学生深厚的文学底蕴,这些当属一类作文中的上品。
(二)表达方面
(1)表达方式运用得好。多数考生表达方式运用的合理,但也有一些考生处理不好。如:出现了一些结构不够完整,表达方式单一,甚至不知所云的作品,如一些考生通篇记叙自己与父母关系“近了”的事实,没有动人的细节描写,语言平淡无味,缺少感染力,缺少个性;从表达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出现在卷面,缺乏书面语,缺少语文的文学气息。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如:一位考生的考场作文,全文的结构如下:师生之间是加减乘除。一:师生之间是+,老师+学生=家;二:师生之间是-,减去烦恼;三:师生之间是×,师生相乘,走向成功;四:师生之间是÷,除去陋习,让学生改邪归正。总结:加减乘除都是爱。
(三)字数的要求。安徽省及芜湖市均有明确的规定: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一分。但是,一篇文章写的字数较少分量自然很轻。其实,400字、500字的作文扣分不过2分,可再少就不仅仅是字数的问题了。从考场作文实际看,600-700字的作文很多,分数上也偏向这些文章。
(四)、卷面书写。试卷最后一项得分栏就是卷面得分,共5分。根据是书写干净与否;有无涂抹和大面积改动;字体端正、匀称、工整与否。卷面整洁,书写、标点、格式正确等一般给4—5分,最少2—3分。从得分看,字体有形、书写清楚的文章得分较高,好作文卷面分也很高,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实,作文评分标准只是参考,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
【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相关文章:
2015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05-0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09-10
深圳中考作文评分标准09-22
初中中考作文评分标准01-18
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01-22
2015年小升初作文评分标准解读02-26
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详解07-22
2015河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06-20
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