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风景谈》教学教案

时间:2024-05-10 16:46:55 《风景谈》教学教案 我要投稿

《风景谈》教学教案

  《风景谈》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散文,是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中的典范篇章。文章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景谈》教学教案(精选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景谈》教学教案 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

  2.体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1.“预习提示”对课文的特点作了精要概括,是帮助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教学中要用好这把“钥匙”;

  2.以“思考和练习”为抓手,启发学生自读、自思、自悟、自练,辅之以必要的点拨、讲解。

  一、由作者简介及题解导入课文: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是其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风景谈》写作情况,见课文注释①(P225页)

  二、认真阅读“预习提示”,把握学习要点。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2.全篇共写了六幅画面,快速阅读,完成“课后练习一”。

  3.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试归纳,并概括段意:

  (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4.“预习提示”中说,六幅画面按照一定的次序先后排列,读者既能在视觉上获得次第加深的鲜明印象,又能在思想上得到逐层深入的教育。

  试简述如下:

  五段议论(其中二、三两幅画面是合议),点出逐层深化的内心感情。议论中“更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三句将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划分出三个等级。画面如珍珠,议论作彩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把这六幅风景画组合在一起的。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

  1.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腥腥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写“沙漠”的好处,可以从两点来考虑:

  ①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

  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作者之所以要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所以要“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

  2.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明确:作者先写沙漠的自然景观。“茫茫一片”“纯然一色”“不见有半间泥房”,“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驼马的枯骨”也只是“偶尔有些”,突出了它的贫瘠荒凉、人迹罕至,说明它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

  次写人的活动。 “昂然高步的骆驼”(绘形), “腥红的大旗”(绘色),“谐和的合奏”(绘声),使原本是“大自然的最单调钻平板的一面”的沙漠,顿时“改观”,显得庄严、妩媚起来了。

  最后通过议论,奏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旋律。这样就巧妙地自然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了”。

  《风景谈》教学教案 2

  导入

  宋代慧开禅师的有一首颇有禅意的小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世界如此美妙,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遇到很多风景,留下过目难忘的瞬间,让你记忆犹新时时品味。这节课,我们跟随文学家茅盾先生的回忆,一起欣赏留在他心底深处那些动人的风景。

  第一课时

  “人”是天地间最美的风景

  【学习目标】归纳六幅“风景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精神内涵。分析六幅风景画之间的关系,了解茅盾《风景谈》如何体现“文学家与革命家”的结合。

  活动一

  归纳“风景”场景,分析风景“精神内涵”

  1.《风景谈》主要描绘了哪些风景场景?请用四字词给每一处场景命名,体现场景内容。

  答:第一个场景:沙漠驼铃

  第二个场景:高原晚归

  第三个场景:延河夕照

  第四个场景:石洞雨景

  第五个场景:桃林小憩

  第六个场景::北国晨号

  2.文章题目为《风景谈》,请结合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的精神内涵,谈一谈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

  答:①精神内涵:

  沙漠驼铃,总领全文,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庄严妩媚。

  高原归耕,反映的是黄土高原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吃苦耐劳、乐观——人对自然的改造。

  延河夕照,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生命力。

  石洞雨景,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孜孜不倦、勤奋、内在精神生活充实、生命力。

  桃林小憩,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

  北国晨号,突显了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

  ②作者笔下的真正的风景,指的是伟大的人类,尤其指的是民族的精神。

  活动二

  分析六幅风景画之间的联系

  3.《风景谈》从表面看,只是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六幅风格各异的风景画,但仔细品味却可以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散乱的,而是和谐统一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①首先,每一幅画面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

  六幅风景画描写的着眼点虽然不同,但相互之间在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相互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人类伟大的赞美这一内容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②其次,每幅风景画结尾的议论是和谐一致的。

  如第一幅画结尾"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议论,确定了作者赞美的主基调,第二、三幅画结尾的议论则是对前者"人类"内涵的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第四、五幅画结尾的议论重在说明,人类既是"风景"的构成者,更是"风景"的主宰,使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在最后一幅画的结尾,作者将对人类伟大的赞美具体物化到两名抗日战士的具体形象上。"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才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的议论,较之前面的议论,就显得更为深刻了。这些议论乍看起来似乎差不多,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仔细玩味,就可感受到其议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和谐一致的。

  ③再次,每一幅风景画的结构布局也是和谐统一的。

  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先写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文章在结构布局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按照作者对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把六幅风景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显得既舒展自如,又谨严有序,表现出整体和谐统一,完满无缺,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活动三

  分析“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4.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分析。

  答:

  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第二课时

  赏析《风景谈》之文学性

  【学习目标】对比”劳动归来“场景,赏析战士剪影;分析“群像”和“具像”安排之妙;赏析句式效果把握“炼字”艺术。

  活动一 对比”劳动归来“场景,赏析战士剪影

  1.二三两段都是描绘的“劳动归来”场面,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

  答案:

  (1)两个场景时间不一样,一个是三五明月之夜,一个是夕阳在山;

  (2)描写人物不一样,一个是劳动人民,一个是革命青年;

  (3)刻画重点不一样,一个突出旋律愉快的歌声,一个突出长满老茧的双手;

  (4)表达目的不一样,一个是强调改造自然,一个是强调改造自身。

  2. 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特别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请寻找角度,赏析上面这段文字描绘的场景。

  答:

  ①对小号兵吹号和哨兵站岗景象的描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嘹亮的喇叭声”“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是动景,“万籁俱静”、战士“犹如雕像一般”是静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庄严的画面。

  ②注重色彩的搭配。粉红的朝霞、红绸子、刺刀的寒光交融在一起;朦胧的与鲜艳的、冷色的与暖色的、柔性的与刚性的色彩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表现抗日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形象的画面。

  ③结尾直抒胸臆,赞美了如雕像一般挺立在山巅的高度警觉的战士,歌颂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

  活动二 分析“群像”和“具像”安排之妙

  3.这篇选文作者描绘的“人的活动”包括“群像”和“具象”,请就作者为何这样安排谈谈你的见解。

  答:

  ①“群像”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一群人物形象,属于“面”的范畴;“具象”是个体的鲜明的形象。前者多有意境和主题烘托的作用,后者更多使用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也更浓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突出和强调作品主旨的作用。

  ②文中戈壁驼队的“红旗”与明月下的“晚归的种地人”及河边知识分子们舒展快乐的群像劳动场景为读者描绘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崇高的革命热情和投入革命生活的群众与知识分子朴实热烈的理想生活;

  ③篇末吹喇叭的号兵与荷枪的战士的具象形象,则意象化地表明新生革命队伍有坚决勇敢的革命斗志与毫不畏惧、刚烈果敢的革命精神,他们不仅守护家园更唤醒民众。

  活动三赏析句式效果和“炼字”艺术

  4.

  (1)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3)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这三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由于用了不同的语气,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请分析。

  答:

  ①例(1)为陈述句,例(2)为感叹句,例(3)为反诘疑问句。

  ②这三句,像螺旋一样,愈旋愈深,有力地颂扬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和斗争。

  ③作者之所以基本相同的意思要选择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句式的单一;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即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加而起到不断深化主题的作用。

  5.本文语言看似自然,不事雕琢,实则匠心独运,炼字尽得其妙,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个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

  答:

  两只牛角从山脊上出现,可以说“伸”出来,也可以说“露”出来,还可以说“冒”出来,可是作者不用“伸”,不用“露”,也不用“冒”,却出乎意料地用了一个“长”字。这个“长”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一方面道出了山势之高,耕牛爬坡动作之缓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种田人晚归的出现与黄昏景色之协调融合,姗姗归来的耕牛给黄昏恬静的山野增添了诗意和生机,给读者以艺术的美感。

  (2)这几位晚归的种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黝黝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答案:这例中的“飘”字用得非常好,它把我们引入迷人的音乐境界,形象地描绘出了歌声的轻柔悠远,反映出解放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新生活由衷的喜悦之情。

  (3)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答案:一个“吐”字,可见白昼之炎热,傍晚之凉爽。一个“吐”字把静态的事物写活了,给黄土高原赋予了生机,也隐隐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延安的山水充满了喜爱之情。

  (4)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

  答案:这一段描写中,作者用“喧哗”、“跌”、“喷”三个动词形象地描写了延河的流水,给延河水赋予了青少年般的朝气、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段景物描写对反映延安鲁艺学员朝气蓬勃的新生活和精神风貌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

  《风景谈》教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风景谈》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内容。

  2. 理解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分析其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和含蓄委婉之处。

  3. 探讨文章中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军民崇高精神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2. 难点:理解文章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的含义,以及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茅盾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对《风景谈》产生兴趣。

  2. 讲解

  a. 介绍《风景谈》的主题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解释文章表面与实际含义的关系。

  b. 分析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讨论文章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和含蓄委婉之处。

  3. 阅读理解

  让学生阅读《风景谈》,并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讨论

  讨论文章中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军民崇高精神的表现。

  5. 拓展

  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延安解放区的重要意义,加深对文章背景的理解。

  6. 总结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强调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四、课堂作业

  阅读《风景谈》并撰写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讨论和作业,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及时纠正和补充相关知识,确保学生对《风景谈》有深入的理解。

  《风景谈》教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感受作者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和欣赏作者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类活动的手法,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3、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5分钟)

  介绍茅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风景谈》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和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

  2、阅读(15分钟)

  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同时提醒他们注意作者对自然风景和人类活动的描写,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3、讨论与分析(3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a. 文章中描绘了哪些自然风景和人类活动?它们有什么特点?

  b. 作者通过这些自然风景和人类活动要表达什么主题和情感?

  c. 文章中的“风景”一词有哪些含义?是否仅仅指自然风景?

  d. 茅盾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技巧?它们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有何影响?

  每组选出代表,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拓展与延伸(10分钟)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a. 你认为茅盾在《风景谈》中表达的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具有意义?为什么?

  b.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有过类似的“风景”让你印象深刻?请描述一下。

  c. 你认为茅盾的写作风格有什么特点?他在《风景谈》中的表现是否体现了他一贯的风格?

  作业与反思(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a. 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总结你对《风景谈》的理解与感受。

  b.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茅盾的其他作品和创作风格。

  c. 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互相启发与反思。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参与度评价(10分)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阅读理解能力评价(20分)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和课堂讨论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3、写作能力评价(30分)

  根据学生的读后感和拓展延伸环节的回答进行评价,引导他们在写作中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风景谈》教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茅盾及其作品《风景谈》的背景和特点。

  2.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4.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作者简介:介绍茅盾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特别是他的散文代表作《风景谈》。

  2. 文章背景:介绍《风景谈》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3.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和艺术价值。

  4. 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阅读《风景谈》,并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茅盾及《风景谈》

  介绍茅盾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特别是他的散文代表作《风景谈》。

  解释《风景谈》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2. 文章分析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以及各部分的关系和联系。

  语言特色:解读文章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手法、意象和表达方式。

  艺术价值:探讨文章的艺术价值,包括其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以及其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3. 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风景谈》,并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主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文章中的“风景”指的是什么?作者通过写风景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4. 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评论,表达对《风景谈》的理解和感受。

  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风景谈》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风景谈》的文本材料。

  2. 茅盾的相关介绍和评论。

  3.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资料。

  六、教学延伸:

  可以通过茅盾其他作品或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拓展对文学和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风景谈》教学教案 6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深化作品思想内容的表现手 法。

  2.本文借助风景描写,表现解放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六幅风景画面的特点。

  2.难点: 六幅风景画面表现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字词正音:

  黑魆魆 hēixūxū 形容黑暗

  坼chè 裂

  汤汤shāngshāng 大水急流的样子

  浅浅jiānjiān(也作溅溅)水疾流的样子

  掬jū 两手捧

  濑lài湍急的水

  碣jié 圆顶的石碑

  贻yí遗留

  籁lài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岚lán山里的雾气

  垭yā 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的地方;山口

  姗姗shānshān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颀qí高

  词语注释:

  顿时生色:立刻增添了色彩。

  百无聊赖: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非常无聊。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 安适、愉快的样子。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大方,有见识的内行人。崐

  万籁俱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万籁: 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姗姗: shānshān 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洋洋洒洒: 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活泼,挥写自如。

  下笔如有神: 形容文章写得好而快。

  氛围: 笼罩着某种场合的特殊气氛或者情调。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1916年参加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和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参加“左联”并担任领导工作,1932年完成长篇巨著《子夜》,同时完成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这些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3.27在北京逝世。

  背景简介: 《风景谈》写于1940.12抗战初期,当时茅盾在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崐1938年底应邀赴乌鲁木齐市(旧称迪化)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文学院任教。1940.5离新疆回内地,途经延安,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底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

  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本文共10个自然段,除4、6、8、10段是议论外,其余6个自然段的描写,各自构成一幅幅画面。

  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崐自然背景。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猩猩狭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第一幅画面(1自然段)“沙漠驼铃”

  对象: 戈壁滩景致。(戈壁:蒙语“难生草木的土地”,文中指大沙漠) 特点: “茫茫一片”(广度),“纯然一色”(色彩)

  铺写了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然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长方形猩红大旗领驼队于沙漠中之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的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更伟大,构成一幅“庄严”“妩媚”的画面。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自然景物+人的活动→风景

  这幅画面是全文的楔子,以下各幅,则是特写镜头,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第二幅画面(2自然段)“高原归耕”

  对象: 山地月夜的景致。

  特点: 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解放区的代崐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愉快心情。

  蓝天明月(色)+农民歌唱(声)→绝妙的题材

  第三幅画面(3自然段)“延河夕照”

  对象: 山地傍晚的景致。

  特点: 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鲁艺学员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

  河边彩霞(色)+学员晚归(声)→美妙的图画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5─8自然段)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崐界的贫乏。

  第四幅画面(5自然段)“石洞雨景”

  对象: 荒山上雨天的景致。

  特点: 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天然崐的石洞,在并不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男女青年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一般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 他们之间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雨天、荒山、石洞+促膝读书→显出无限的生机

  第五幅画面(7自然段)“桃林小憩”

  对象: 桃林的景致。

  特点: 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把我们也请入茶社,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桃林的景物+休憩的青年→茶社图

  第四部分(9─10自然段)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第六幅画面(9自然段)“北国晨号”

  对象: 北国朝霞的景致。

  特点: 朝霞、山峰、喇叭声,由嘹亮的喇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风景谈》教学教案 7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体悟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

  重难点:

  1.赏析六幅风景画的特点及其思想内容,体悟解放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

  2.赏析文章,多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学情分析

  由于时空距离,学生对课文内容兴趣不高,教学重点放在主旨理解和美学浸润上,要求不必过高。

  课前预习资料:

  一、茅盾及茅盾文学奖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写作背景

  《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

  1940年5月矛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矛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往往以苍茫、悲凉的基调居多:“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崔湜:《大漠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岑参:《寄宇文判官》);“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周朴:《塞上曲》);“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李益:《登长城》)。即令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名篇,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等,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了解塞上风物,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新授:

  任务1:《风景谈》中的风景以场景呈现,本文主要描绘了哪些季节哪些风景场景?请用四字词给每一处场景命名,

  活动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本文以新闻纪录电影拍摄的角度,讲述了看似不同而实则相互关联的六幅画面,自然地分成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可概括为“沙漠驼铃”。

  第二部分(第2段),写延安人劳动晚归的剪影,可概括为“高原归耕”。

  第三部分(第3、4段),写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劳动归来的欢乐场面,可概括为“延水夕照”。

  第四部分(第5、6段),写延安石洞中一对促膝而坐的青年男女,可概括为“石洞雨景”。

  第五部分(第7、8段),写延安青年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可概括为“桃林小憩”。

  第六部分(第9、10段),写抗日战士一一小号兵的英姿,可概括为“北国晨号”。

  活动二:用四字词语概括六个场景。

  预设答案:

  第一个场景:沙漠驼铃(新疆)

  第二个场景:高原晚归(高原归耕)

  第三个场景:延河夕照(延河声喧)

  第四个场景:石洞雨景(石洞趣读)

  第五个场景:桃林小憩(桃林茶社)

  第六个场景:北国晨号(黎明剪影)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六个场景的季节。

  【提示】①茅盾是一九四Ο年五月底到延安的,十月即返渝一幅画面恰恰描摹了“五月的北国”春季晨景。

  ② “月夜归耕”、“延河夕照”、“桃林小憩”诸画面显然提供了仲夏或初秋的景色——“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荞麦正当开花”……

  任务2:1940年5月26日到10月10日,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个月,11月下旬到达重庆后不久,就写了这篇“见闻录”式的散文。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他在《回忆录二十七》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如何理解“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预设答案

  ①文章描绘了四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高原晚归(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延河声喧)石洞雨景(石洞趣读)桃林小憩(桃林茶社),不仅写了自然风光,也包括了人的活动。

  ②文章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政治性。

  ③文章正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根据地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文章主旨,寓意深刻,含蓄委婉。

  任务3:体悟本文高超的“剪辑”艺术

  “剪辑”一词,而今被影视艺术专用,《风景谈》也确实有影视文学的味道。全文由六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画面组成,画面精当“剪辑”,突出文章主旨。

  把每幅画面后的纯议论文字连缀起来,作者用简赅的语言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

  《风景谈》的写作与代表体现了茅盾的“斗争艺术”,更反映了他在“艺术斗争”中的深厚功力。

  任务4: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分析“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

  答: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三、拓展延伸:赏析《风景谈》的美学特点

  《风景谈》是茅盾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对《风景谈》主题思想的分析,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的崇高精神面貌这一阐释上。但这种分析有些概念化、表面化,或者说是较为笼统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的角度重新认识《风景谈》。

  【提示】

  ①自然美。

  《风景谈》所涉及的“自然”,虽然有着特定的地域、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但作者的观点,却有着普遍的意义。

  作者认为,自然是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是美的,尤其在当时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显得更加美丽。这种思想充盈于全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茅盾先生的美学思想是和他的爱国主义感情交融在一起的。

  星星峡外那四顾茫茫的死寂的沙漠袒露着原始的、粗粝的阳刚之美;黄土高原那“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包孕着清新、静穆的优美,如此等等,基本上都属于作者张扬的第一自然美。

  三五月之夜,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月光的背景上,赶着牛、掮着犁,唱着短歌的归耕队伍所成就的田园诗般的剪影是美的;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那些从生产归来,散落在延河中舒心地洗涤、爽朗地谈笑的人群织成的“图画”是“美妙”的;二三十棵桃树下,半盘磨石,几尺短碣,开花的荞麦、屏风似的大麻和玉米组成的乡间茶社同样美不胜收——这些可以视作作者所赞美的第二自然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始终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更是自然美的主宰和灵魂;而美的自然只有成了人类活动的“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时,才有灵气、灵魂,从而具有了更深厚的美学意义;而且,人类的活动,还可以使不是美的自然有了动人心魄的美,如“石洞雨景”。

  如“沙漠驼队”,作者写道:“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在“桃林小憩”后面,作者强调指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茅盾先生认为,面对伟大的自然,人只有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战胜者,才能显出自身的“更伟大”,成就一种崇高的美。不然,人也会像沙漠上那些“驼马的枯骨”,以其“微小的白光”融入“四周的苍茫”,更无从谈美和对美的欣赏了。

  ②社会美

  《风景谈》涉及了人的形体美、心灵美,进步人类反抗侵略、创造新世界的社会实践美,非常鲜明地表达了社会美的时代性、阶级性以及作者崇高的、严肃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茅盾先生认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对国内外敌人两面作战的陕北军民,他们的一切活动,无论生产、生活、站岗、休憩的场面,无一不是美的,值得讴歌赞颂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就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的具体体现。

  其次,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是充盈于天地、照亮了环境的至纯至美的心灵美。

  作者赞美那在雨中石洞里忙着追求新知、追求真理的一对青年男女“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正因为有了他们,“四面寂静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的“大自然顿时生色”,成了“可以称道”“值得怀念的风景”。

  不仅处在抗战中心的陕北儿女的心灵是美的,就连他们的相貌、姿态动作、气质风度也都是美的。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更成为社会美的一种典范。你看,茶园的茶客都是美的。他们朝气蓬勃,朴实无华。他们中即便是“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的人,也是那样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当我们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背负着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希望,高举着救国图存的火炬,才使作者看到了光明,看清了未来。所以,无论这些人以何种方式来此小憩、小聚,他们里里外外都是美的。而且,由于他们“高贵精神的辐射”,还使这里有了“特别的氛围”,成为“值得留恋”的“风景”。

  “北国晨号”中的那个小号兵和那位荷枪的战士的飒爽英姿,严肃、坚毅、勇敢、凛然不可侵犯的钢铁形象更是那样完美,使作者不禁“看得呆了”,以至“惊叹叫出声来”,不禁赞叹:“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四、布置作业

  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居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猩猩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参考答案:

  ①形象告诉读者,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

  ②这样写有一定的区别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风景谈》教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1.归纳六幅风景图,了解寓于风景中的精神内涵,探究风景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2.欣赏写景技巧,体味语言表达,触摸作者情感内核。

  3.体悟作者对延安火热的敌后根据地战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领会文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慧开禅师的有一首颇有禅意的小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世界如此美妙,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遇到很多风景,留下过目难忘的瞬间,让你记忆犹新时时品味。这节课,我们跟随文学家茅盾先生的回忆,一起欣赏留在他心底深处那些动人的风景。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风景谈》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81年,中国作家协会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

  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到重庆,茅盾写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因为这篇散文发表于国民党统治区,作者不得不用比较含蓄的写法来表达自己意在言外的思想感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风景谈》主要描绘了哪些风景场景?蕴含了哪些精神内涵?

  【参考答案】

  沙漠驼铃:总领全文,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庄严妩媚。

  高原归耕:反映黄土高原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吃苦耐劳、乐观——人对自然的改造。

  延河夕照: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生命力

  石洞雨景: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孜孜不倦、勤奋、精神生活充实。

  桃林小憩: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

  北国晨号:突显了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

  四、赏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1、课文在画面描绘之后,往往有精要的评论性语句。请同学们找到用横线划出,并思考这些议论句有什么作用?

  文中议论性的语句,都在画面的末尾,是对具体场面描写的概括与总结,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从结构上看,这些议论语句如同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有机串连为一个整体,让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从内容上看,这些议论语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并且层层递进,深情地表达了对陕北根据地生活与战斗的讴歌与赞扬,对延安军民身上体现出的崇高、伟大民族精神的讴歌和赞扬。

  2、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①文章描绘了四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不仅写了自然风光,也包括了人的活动。②文章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政治性。③文章正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根据地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文章主旨,寓意深刻,含蓄委婉。

  3、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他的评价。

  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4、文段赏析

  (1)“石洞雨景”为什么要选择雨天、荒山、石洞作为背景?这一段采用对比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①“石洞雨景”选择雨天、荒山、石洞作为背景,一是可以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所处的环境进行鲜明的对比,二是用“物”烘托“人”,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衬出这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突出人是“风景”的主宰者。

  ②这一段从环境、穿着、行为、精神四个方面,将公园里的一对恋人与石洞里的一对革命青年进行对比,突出解放区青年具有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并为下文第6、8段的议论打下基础。

  (2)赏析第9段“北国晨号”描绘的场景

  ①动静结合:“嘹亮的喇叭声”“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是动景,“万籁俱静”、战士“犹如雕像一般”是静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庄严的画面。

  ②注重色彩的搭配。粉红的朝霞、红绸子、刺刀的寒光交融在一起;朦胧的与鲜艳的、冷色的与暖色的、柔性的与刚性的色彩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表现抗日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形象的画面。

  ③结尾直抒胸臆,赞美了如雕像一般挺立在山巅的高度警觉的战士,歌颂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

  《风景谈》教学教案 9

  导入:

  “文”历来被视为治国安邦的得力助手,它能移风易俗,导化人心,所以才有“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之说。写于抗战相持阶段(1940年)的《风景谈》正是这样的一篇散文,它和《白杨礼赞》是姊妹篇,都是以景为名,实际上是写主宰风景的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矛盾笔下景和人的完美结合。

  活动一:品读风景 体悟感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将《风景谈》这篇课文的整体行文思路理清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风景谈》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风景场景?

  明确:

  沙漠驼铃图

  高原归耕图

  延水夕照图

  石洞雨景图

  桃林小憩图

  北国晨号图

  2.“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的“风景”即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所以在作者笔下,自然风光有什么特点?人的活动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你品读作者对风景的描绘,体会人的活动对于风景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以第一幅“沙漠驼铃图”为例品读矛盾笔下的“风景”。

  请同学们看第一段,找出“沙漠驼铃图”中描写沙漠风光的句子,思考沙漠风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单纯而强烈的反光。纯然一色、苍茫一片。

  特点:平坦、寂静。单调、平板、荒凉

  再找一找“沙漠驼铃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明确:猩红大旗、驼铃的柔声、大小叮当、点——线——队——整齐的方阵、安详坚定、昂然高步

  特点:庄严、妩媚

  那么在这幅图景中,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1)沙漠的寂静反衬驼铃的柔声,让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

  (2)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更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所以作者在段尾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同学们的理解很深刻,应该也给了大家一些启发。下面请同学们以我们刚才分析“沙漠驼铃图”的过程为例,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剩下的五幅风景图。(给同学们分发卡片)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交流。

  高原归耕图

  找出描写高原风光的句子,思考高原风光有什么特点?

  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出黄土高原的特色

  找出高原归耕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去刻画“种田人”。“种田人心情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了。

  延河夕照图

  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思考延河风光有什么特点?

  延河余晖

  延河夕照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生产归来的人们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画家,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他们很勤劳。

  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操着不同方言的人兴奋的聊天唱歌,爽朗的笑声回荡四周,从歌声笑声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有信仰有追求充满了崇高精神有生命力的一群人,他们的出现使得贫瘠单调的自然顿然生辉。

  所以作者评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石洞雨景图

  找出描写雨景的句子,思考雨景有什么特点?

  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山壁石洞——条件简陋

  石洞雨景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他们“清楚地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任何情况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他们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有这么多风景,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石洞雨景呢?

  “石洞雨景”选择雨天、荒山、石洞作为背景,一是可以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所处的环境进行鲜明的对比,二是用“物”烘托“人”,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衬出这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突出人是“风景”的主宰者。

  桃林小憩图

  找出描写桃林的句子,思考桃林有什么特点?

  “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怪样的家具”,一连几个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使用,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

  桃林小憩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青年在这里休憩、谈笑。他们不嫌弃这里简陋,内心充实,有坚定信仰和精神追求。

  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这里实际用了“欲扬故抑”的手法。

  “第二自然”是加上了人类活动的自然,或者是被改造的自然,是人类在自然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活动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北国晨号图

  找出描写北国早晨的句子,思考北国早晨有什么特点?

  清晨的霞光,寂静清冽冷

  北国晨号图中体现人的活动的句子,思考“人的活动”有什么特点?

  号兵和荷枪的战士在寒冷的早晨精神抖擞地站岗,号兵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体现出他们的严肃、坚决、勇敢、高度警觉。

  荷枪的战士雕像一样站立,接着写飘动的红绸子,闪着寒光的刺刀,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作者仿佛看到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人的活动对于风景有什么作用呢?

  课文中着意写的是一个号兵和一个荷枪的战士在朝霞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严肃、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塑造,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所以作者评论这样的风景才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活动二:把握情感线索,探寻写作主旨

  同学们,集体的力量真大,经过我们一起努力,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1.《风景谈》 展示了多种风景的片断,时而是猩猩峡外的沙漠风光,时而是黄土高原上的朴实画面,时而是雨天的荒山,时而是烈日照射下的桃林……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的,散乱的,为什么?

  明确:

  不是孤立的、散乱的。(那这些风景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风景不是天南地北漫无边际的风光,而是中心突出,主要描写延安的风光。

  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都是先写“风景”, 后写人的活动。每幅“风景画”之后都穿插着精辟的议论,把各不相同的“风景画”连缀成为一个整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既各自揭示了每幅风景画的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主题,这些精辟的议论是统摄全文思想内容的“神”。这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精辟的议论就可以表现本文的主题,在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

  明确:

  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的。

  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朱德邀请其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延安的新生活、新气象,使他感到耳目一新,仿佛一个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人陡然看到了光明。在宝塔山下,在延河两岸,处处都展现着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景象,茅盾很快融入到延安的新生活中。在延安期间,他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为《中国文化》、《大众文艺》等报刊撰文。延安的新生活正是他多年动荡奔波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在延安,矛盾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之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重庆处于只准作家“多谈风月”,不准议论国事的白色恐怖环境里。矛盾虽然在延安生活只有短短的五个月,延安的生活却给他以鼓舞,令他终身难忘,对他人生历程、文学创作产生重要的转折作用。回到重庆后,茅盾陆续完成了《风景谈》、《白杨礼赞》的创作。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明确主题:

  作者表面上是在写风景,实际上是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那些以崇高革命精神和辛勤的劳动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延安抗日军民。

  3.由于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文网森严,所以《风景谈》写的很含蓄,通篇找不到“延安”“根据地”等字样,但细心的你们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的真实用意,感受到根据地的蓬勃景象。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我们叫做“曲笔”。

  我们学了矛盾的文章,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在今后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运用这种手法,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活动三:言为心声 文以载道

  1.著名戏剧家张光年曾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

  通过学习《风景谈》这篇文章,体味作者的革命性和文学性,跟同学交流。

  明确: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风景谈》教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风景谈》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风景描述与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风景谈》原文、相关背景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任务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风景谈》,尝试总结每段风景描述背后的社会寓意。

  教学过程

  引入阶段(约5分钟)

  情境导入

  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风景除了美之外,还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引出“风景与人生”的话题,自然过渡到《风景谈》的学习。

  新课讲授(约25分钟)

  文本解读

  分段解析

  选取文章中的几个关键段落,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风景来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的。

  象征意义探讨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如荒漠驼铃、石洞雨景等场景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自然风景与社会生活的象征关系。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实践活动(约15分钟)

  角色扮演

  选取文中一两个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文中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创作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短文或画一幅画,表达自己对“身边的风景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与反馈(约5分钟)

  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风景谈》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交流反馈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正面评价和建设性反馈,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布置作业

  阅读茅盾的其他散文作品,比较其风格与《风景谈》的异同。

  完成一篇关于“我心中的风景”小论文,探讨个人经历中某一处风景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风景谈》教学教案 11

  【教学要求】

  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作者把深刻政治内涵寓于自然风景描写之中的写法。

  三、仔细分析这六幅画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教学重点】

  1.这篇文章作者借“风景”来写人,赞人。这样委婉曲折地进行写作,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写作上“映衬”方法的运用,以突出文章主题。由此,教师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清楚写作目的,方可使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进而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巧之处。

  2.教学时要把“六幅画”的关系理清,并辨别其写法上的异同之处,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有层次地突现文章主题的。

  3.指导学生找出感情色彩浓厚的描写和议论性的语句、段落进行诵读,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说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2.背景

  《风景谈》写于1940年12月抗战初期,当时茅盾在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1938年底应邀赴乌鲁木齐市(旧称迪化)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文学院任教。1940年5月离新疆回内地,途经延安,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并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底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在这个程度上说,“风景谈”即谈风景。

  二、学习课文

  (一)诵读并正音、释义

  1.难字音义:

  颀(q í,高)曳(yè,拉。摇曳,摇荡)

  掮(qián,用肩扛东西)姗(shān,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坳(ào,山间平地)魆(xū,暗)坼(chè,裂)掬(jū,用两手捧)履(lǚ,鞋)偎(wēi,紧挨着,亲密地靠着)碣(jié,圆顶碑石)贻(yí,遗留)氛(fēn,气)籁(lài,孔穴中发出的声音)荷(hè,扛)岚(lán,山中的水蒸气)

  2.词语释义:

  (1)汤汤(shāng 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

  (2)鬣鬃(liè zōng,马、猪等兽类颈上的长毛)

  (3)洋洋洒洒(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活泼,挥洒自如)

  (4)调朱弄粉(旧时指妇女美容打扮)

  (5)百无聊赖(形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非常无聊)

  (6)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

  (7)氛围(笼罩某种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

  (8)斑斓(灿烂多彩)

  (9)矫健(勇武强健)

  (10)幽远(幽静深远)

  (11)萧索(缺乏生机)

  (二)讨论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六幅画面,并简要概括六幅画面的大致内容。

  【明确】

  1.沙漠驼铃

  由《塞上风云》入题,介绍沙漠风光。重点描写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与猩猩峡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2.高原归耕

  主要写高原梯田中生长丛密、挺立的庄稼,写到了牛,写到了月明天蓝之夜以及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

  3.延河夕照

  主要写从生产归来的人们,他们操着七八种方言,兴奋地谈话,快乐地唱歌,爽朗地笑。原本是美术家、音乐家和木刻家的他们,享受着劳动带给人们的乐趣。

  4.窑洞雨景

  捕捉一个偶然的场景,定格了一个维美的画面。一对促膝读书的年青人,在雨景中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

  5.桃林小憩

  描写了茶社的简陋粗朴,只开花不结果的桃树,石磨盘,断石碑,破石阶凑成的“茶桌”—— 一切都都是那样的简陋。然而,这里却有纯洁的交流,有快乐的读书,有热烈的讨论。

  6.北国晨号

  为读者创设了一幅剪影:号音中透着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小号兵,雕像一般严肃、刺刀在朝霞中闪着刚性的寒光的哨兵。

  【思考讨论】

  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的?为什么? 【明确】不孤立。

  六幅画面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整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除猩猩峡的沙漠风光外,其余五幅画面均描写了延安风光,并非漫无边际。二是六幅画面都不着眼于表现延安的自然风光,而是全力讴歌主宰自然的人,这便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旋律。

  【思考讨论】

  有人认为这六幅画面重复多余,顺序杂乱,你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不重复。

  写不同的人,农民、文艺工作者、青年男女和战士的不同活动: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和战斗,反映了延安军民火热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

  【思考讨论】

  这六幅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明确】

  筛选并摘录出文章中的议论语句,共五句话:

  1.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3..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4.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5.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小结:上述议论语句中的“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其实是把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分出了三个等级。这些议论语句犹如一根彩线,贯穿起六幅画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本文是以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逐一深化为顺序把六幅画面组织在一起的。

  总结:本文是对那些坚持抗战、克服物质生活贫乏的困难,保持人类高贵的精神,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不息的人们的礼赞。这些人就是西北黄土高原,特别是延安解放区的人们,他们和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他们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精神,构成了当时中国一道最绚烂的风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赏读课文所描写的六幅画面,归纳并学习作者高妙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入认识作者借风景抒怀的巧妙构思。

  2、过程与方法:诵读、涵泳、讨论、探究。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人类、尊重自我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牢记先驱者的伟大人格与奉献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艺术手法的鉴赏。教学难点:作者的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明确:

  1、自然景观的特点: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哄哄火响。

  2、人的活动的特点:高步的驼队成点成线成队、猩红的大旗、谐和的合奏丁当丁当、庄严妩媚。

  3、对比之后效果:完全改观。

  4、议论重点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5手法归纳:衬托、先抑后扬、绘色拟声摹形。

  思考: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猩猩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①形象告诉读者,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曲笔”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思考:

  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总的写法大致相同,即先描绘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的写法上:

  第一幅写“人的活动”比较简单,虽然点到了人物的登场,但未“亮相”,连“人形”也没有出现,而且只是把人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而没有看成主宰大自然的能动者;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从而突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样写,就使第二部分的内容比第一部分深化,因而第二部分末尾的议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也自然地比第一部分末尾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升上了一个台阶。

  思考:在这幅画中,作者认为公园里的一对和山洞里的一对“颇有点味儿不同”,这里的“味儿”指什么?怎样不同?

  明确:指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前者平庸,后者生命力旺盛,明白生活意义,具有高贵精神。

  思考:文章是用什么手法表现二者不同的?

  明确:对比。分别从对象、环境、穿戴、行为和精神等方面加以对比。

  思考:作者认为构成这片“风景区”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上体现出来?什么叫“第二自然”?为什么说“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明确:(略)

  思考:9~10段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先写景观,再写人的活动,最后议论。

  ①总起:第一句话。→②听:喇叭声破空而来→③想:贴照相簿上的侧影→④看:小号兵和荷枪战士→⑤感:民族精神的化身→⑥议: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从听到“嘹亮的喇叭声”,而想到照相簿上的号兵的艺术形象,进而披衣出门去看现实生活中的号兵形象,思维活动合乎逻辑,行文自然,层次清晰。

  讨论探究:讨论:“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明确:“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课文中着意写的是一个号兵和一个荷枪的战士在朝霞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严肃、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塑造,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布置作业:请从以下三个表现手法中选择一个,写一则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性文段。(1)构思巧妙;(2)夹叙夹议,情景交融;(3)语言生动,绘形绘色。

  《风景谈》教学教案 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描绘的各幅风景所蕴含的意义,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文本细读、情景再现等方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文中风景描述与人物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其深层含义。

  难点

  体会文章中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风景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风景谈》原文、相关背景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预习任务

  学生预读《风景谈》,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风景描写,简述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你心中的最美风景是什么?”进而引入《风景谈》,提出问题:“在茅盾笔下,风景不仅仅是自然之景,更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部分的主要风景及其对应的人物或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至两幅风景进行分享,探讨这些风景背后的社会意义或情感寄托。

  三、深入分析(20分钟)

  选取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分析文中风景的象征意义,如荒漠驼铃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工厂夜景映射社会变革等。

  讨论人物与风景之间的关系,比如人物在特定风景中的行为、心理变化,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或冲突。

  识别并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讨论其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以“我眼中的风景”为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写一篇短文或诗歌,尝试通过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小组展示

  小组内交流创作成果,选出代表在全班分享,师生共同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

  回顾本课重点,强调风景描写的多重含义及文学作品中风景与人性、社会的深刻关联。

  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风景谈》的读后感,要求结合文中至少两处风景描写,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课后反思

  教师应根据课堂互动情况和学生作业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于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风景谈》教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能把握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

  2.了解课文结构安排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风景”的独到看法。

  【教学重点】

  1.《风景谈》谈的内容(政治意义、美学意义);

  2.谈的方法(对照、烘托的手法;写景和写人相结合,递进式精辟议论贯穿六幅画面,使散文的“形”“神”达到完美统一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本文的构思,作者如何巧妙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2.从美学意义方面理解文章描写的几幅“风景”。

  【教法设想】

  1.文章的美学意义,教学的难点最好能通过诉诸形象(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悟。

  2.教法上让学生多诵读,多领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教学要点】:

  提纲挈领,明确《风景谈》的谈锋所及,分析作者如何“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那篇散文曾以它崇高的境界和强烈的感情激动过我们的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它并称为姊妹篇的作品《风景谈》(板书)。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白杨礼赞》相同,哪位同学能说说它的背景是怎样的?

  (学生回忆作答,教师补充。)

  二、概括文章描绘的六幅风景,明确《风景谈》的谈锋所及

  (一)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谈了哪几幅风景?试给每幅风景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1幅“沙漠驼铃”第2幅“高原归耕”第3幅“延河夕照”

  第4幅“石洞雨景”第5幅“桃林小憩”第6幅“北国晨号”

  (二)提纲挈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多采用含蓄的标题,间接地揭示中心。《白杨礼赞》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属于托物言志。《风景谈》谈的是什么?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学生速读课文,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

  (1)题目“风景谈”,照字面理解就是谈风景,但是作者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实际上就是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赞扬延安儿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的民族精神,属于借景抒情。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的内容。

  1.第1幅“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说明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第2、3幅“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3.第4、5幅“石洞雨景”与“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4.第6幅“北国晨号”--写清晨山峰上两名战士的雄姿,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人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2)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它的政治意义。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方面,大家想想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最好能通过PowerPornt中的幻灯片浏览模式演示两组照片:一组是纯风景,另一组是在此风景的背景上加上一些人的活动,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哪组照片更好,更有意义?)否则,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每一幅画面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是什么使得平凡的环境构成了生动美丽的风景。

  明确:《风景谈》这篇课文向我们揭示的一个真谛:人的精神境界的美赋于自然风光的美以生机,这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所蕴含的意思。这是《风景谈》谈出的第二个方面--它的美学意义。

  课文中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那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静穆的自然和充满活力的人组成,“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落笔于绘景,着眼于写人,以景物突出人物,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构思十分巧妙。

  三、探究式讨论:

  1.本文的六幅风景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明确: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猛然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请看每幅画面后面的议论语言)。

  2.五段议论性文字在文章的思想表达和结构组织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五处议论,连缀了六幅内容不同的风景画,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一幅历史长卷。五处议论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是统帅全文思想内容的“神”。五处议论,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增强了音乐美。

  四、巩固式练习

  第二课时

  【本课教学要点】

  分析写作特点(对照和烘托),解决难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衔接导入,归纳已知,分析写作特点:

  (一)讨论

  1.课文为什么不直接标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而且第一幅画面并不是在解放区,那为什么要写?

  明确:上节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再想想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么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另外通过对沙漠的描绘,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脊的沙漠地带,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大地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文眼,它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是一曲交响曲中的“序曲”。

  2.既然说到文眼,那么请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呢?

  学生:“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及贯穿全文的五处议论。这五处议论逐层深入,象一条红线把六幅画面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3.启发思考:文眼是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五处议论,那么文章在写作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对照和烘托的手法,使主题更加鲜明。如沙漠中“纯然一色”烘托“猩红大旗”;沙漠中形、声、色与驼队出现的形、声、色的对比;石洞中的一对与公园里一对儿的对照;静穆的大自然与弥漫着生命力的人的对照……把事物表现得鲜明醒目,强化了主题。

  二、解决难点:

  (一)教师范读(突出重点词语、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强化感情,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在读完每一部分后,依次分别讨论、明确下列四个难点问题。

  (1)文章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入笔有什么作用?(在讨论前,有条件的话,可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塞上风云》的电影剪辑.)

  明确:《塞上风云》是反映抗战时期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影片。作者在延安时期观看后,深受触动,回重庆写此文时,忆起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激起感情的浪花,触动了记忆的闸门,这样开始下笔,就交代了触动了记忆的闸门,这样开始下笔,就交代了写作的缘起,起到了领挈全文的作用。这与学过的《故乡的榕树》、《土地》两篇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相同的?

  (2)“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指谁的手?

  明确:茅盾同志在病危之际,曾嘱托他的儿子韦韬说明:“(调朱弄粉的手儿)应指鲁艺的一些做文艺工作的女同志。”

  (3)“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一句中,“天下最难走的路”是指什么路?

  明确:

  A.他们年纪虽轻,但在他们这一代革命青年人来说,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走过了曲折的人生道路。

  B.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阻止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爱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设置了重重关卡,因此爱国青年等人要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自然的、人为的许多困难。

  (在进行这一步时,可用投影仪播放一些各地青年克服困难,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电影或历史资料片断)

  (4)第六幅画面写小号兵时,为什么又加入了白天所见到的一张照片这个材料?[可用叠加的办法放映一幅山岗上小号兵

  (左上、远景)和照片上小号兵(右下、近景)的幻灯片]

  明确:这是因为山岗上的小号兵离得远,只能做粗线条的勾勒,照片上的号兵就在眼前,可以做细致的刻画,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使两者形象结合在一起,就使山岗上号兵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了。

  三、呼应开头结束

  提问:学了课文,你觉得与姊妹篇《白杨礼赞》作比较,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白杨礼赞》先写白杨树(实写),描绘和赞美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铺垫后升华,篇末点明主题,赞美了北方农民,赞美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立意比《风景谈》更明确,全文用了象征手法;《风景谈》在语言上比《白杨礼赞》更富有打上时代烙印的含蓄性。

  四、布置作业:《学习指导用书》上的本课练习

  附: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人的精神境界的美赞美党领导下的延安儿

  延河夕照赋于自然风光的美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

  石洞雨景以生机(美学意义)的民族精神(政治意义)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风景谈》教学教案 14

  (一)教学要点

  1.基础知识

  (1)掌握字词的形、音、义:

  (2)理解文中的比喻句的用法

  2.阅读

  (二)教学安排

  1.本文是散文精品,在了解课文结构中心的同时,要通过读来体会本文特点

  2.课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2.题旨

  二、了解课文内容,把握全文布局

  (请生读预习提示,教师补充)

  1937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茅盾不堪忍受日寇的蹂躏,“带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1939年3月,来到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返回内地途中,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呼吸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爱。因此,年底写下此文。

  《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请生读课文,讨论完成练习一,

  沙漠驼铃沙漠风光

  高原归耕 月夜晚归

  延河夕照 生产归来

  桃林小憩 桃园即景

  石洞雨景 促膝读书

  北国晨号 黎明剪影

  本文通过对六幅“风景”的描绘,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三.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根据练习一进行归纳分析,理清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三部分(第5-8段)

  第四部分(第9-10段)

  即第一画面--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即第二、三个画面高原归耕和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即第四、五个画面一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即第六个画面---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四.课政研读课文,完成练习一.

  第二教时

  讨论

  1.这六幅画的背景都在延安吗?

  2、这样安排有何用意?为何第一幅画面没描绘延安的“风景”?

  3.课文为什么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写起?

  (根据第一段讨论)

  4.文中议论性的语句有何作用?

  5、根据以上分析,归纳课文写上的特点: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文章第一段并不是延安的“风景”、是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写沙漠的好处是:

  其一,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谅、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其二,这样写也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其三,使文章别具-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

  为了点明“塞上”,引起作者的联想,交代作品缘起。影片反映的是各民族团结抗日的故事,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情不自禁亿起延安见闻的,所以不仅领引第-部分,而且领引全文。

  请生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加以体会并归纳:

  文中议论性的语句,都在画面的末尾。从结构角度看,能把六个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从表达中心角度看,起了点明中心,使中心思想反复得到表现,从而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本文的构思巧妙表现在落笔于绘景,着眼于写人,以景物突出人物。

  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艺术自由活泼、不受约束的特点,信手写来,展示了多种“风景”的片断。各个画面内容紧紧相连,都和人们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又都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赞美,构成了一个有机

  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的整体。

  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直至最后,完成主题。

  本文不长,却能描绘出六幅图画。每幅画文字简短,但内涵丰富,含义深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善于运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描述人物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风景画,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还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乍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

  谈

  二:重点研读,要求学生读课文有关部分,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第1段写猩猩峡外的“沙漠驼铃”采用了什么写法?这一描写和后面的议论的关系怎么样?.

  2、“石洞雨景”为什么要选在雨天、荒山、石洞做背景?这一段采用对比的写法,又有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从沙漠的广度、亮度、色彩、声响四个方面极力写沙漠的单调、平板;然后由远而近地描写驼队的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着意写沙漠中出现驼队后的庄严妩媚。一静一动,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以此来表现“完全改观”。

  这一描写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面的议论.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石洞雨景”选择雨天、荒山、石洞做背景!一可以和“西装革履”“烫发恭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所处的环境进行鲜明的对比,二是和”沙漠驼铃”中所写的“沙漠”的作用一样,强调这样的地方确无“风景”可言,突出人是“风景”的主宰者,这样就与第6、第8段约议论发生了联系。同时用。物”烘托“人”,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村出1一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公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这一段通过环境、穿久、打为、精神曲个方面,将公园里的一对与石洞里的一对进行对比,突出解放区青年人具有崇高精神和高尚惜操,并为下文第6、第8段的议论打下基础。

  3.“民族的精神”在课文里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4.文中的议论性的语句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课文中多运用烘托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民族的精神”在课文里指的是‘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和侵略和压迫纳精神.课文眷念写的是一个小号共和一位荷枪的战士在朝阳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产意、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墨逢,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文议论性语句,从文章结构看,它把六个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长卷,从内客的发展,它点明了六幅“风景画”,每一幅都有特定含义;从表达主题看,层层深入地起到了画龙点晴、发人深思、感人肺腑的作用。真正使六幅画面的“形”集中到歌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神”上。

  用“物”烘托“人”,如用北国晨光、朝霞、山峰来正面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衬出一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

  《风景谈》教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一、茅盾的《风景谈》选自职业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一单元中,这是一篇教读课文,在高一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理解和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因此训练学生把握文义则成了这个单元的重点也是教读这篇散文的根本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能力,据此制订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

  2.弄清课文的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

  3.体会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

  4.掌握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理解文义,读书是基础。为了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上以反复阅、朗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精讲、点拨。

  教学过程:

  1.由复习《白杨礼赞》导入新课的学习。

  由于《风景谈》与《白杨礼赞》属同一时期、同一时代的同类作品,它们的体裁、内容和写法有类似之处,且初中学生学过《白杨礼赞》,故教学之始先从复习“白文”入手,并结合作者的思想经历、写作的时代背景。

  2.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六幅画面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讨论、并给每幅画面用四字格形式起一个名称。

  (2)教师提问、归纳、板书:

  a. 沙漠驼铃b.高原晚归c.延河夕照d.石洞雨景e.桃林小憩f.北国晨号

  3.朗读课文,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品味文中的精彩之笔,阐述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1) 教师正字正音。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将六幅画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看看它们是如何围绕中心逐层展开、逐步深入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阅读时,引导学生注意文中每幅画面的描述之后的议论段落或议论句子,它们是文章中将各种材料串联起来的链,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连成一线,文章的中心就凸显出来。

  (3)品味语言。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理解和阐释的方法”,指导学生抓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并把这些句子与文章的中心、具体语言环境联系起来。另外文章善于运用准确、精练和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描写人的活动,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的风景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细品味。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配乐朗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与练习

  抄写本课注下生字词。再认真读课文,背一背精彩的片段。

  《风景谈》教学教案 16

  教学目的:

  A.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发扬他们所代表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B.掌握课文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A.掌握每个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B.掌握每个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A.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如何有机联系的

  B.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C.哪些词语准确、精练、生动、含蓄

  6、教学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讲解第一幅画面。第二、三幅画面由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复习,学生讨论第四、五、六幅画面。总结本文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文章的语文入手,分析第一、二、三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教学重点:一、二、三幅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教 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 法:讨论法、听记法

  (一)导入新课

  导入时,力求做到先声夺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他们对课文的直接兴趣。

  导语:描写风光景色的文章我们学了不少。“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为什么要用“谈”字呢?先由同学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指政治寓于风景之 中”这一句话。作者写风景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赞颂解放区的军民,赞颂那些主宰大自然、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而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文中的议 论来揭示的,所以用一“谈”字。

  这也与作者生活在重庆有关,为了能在重庆发表,文章只能写得含蓄些、隐晦些。第5页“黄土高原”,10页的“北国”,指的是延安。第6页多处描写了 “河”,那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文音、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 “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

  (二)、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 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 《蚀》(包括《幻灭》、《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三)教学过程:

  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碎片的叠加,而是首先感知到了整体的现象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无素。据此,我在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处理思考练习题一,从而明确六幅画面的名称。

  它们分别为庄严妩媚的“沙漠驼铃”、古朴纯净的“高原晚归”、弥漫着生命力的“延河夕照”、清新怡然的“石洞雨景”、注入了“第二自然”的桃林小憩、粗犷 刚性的“北国晨号”。这一幅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表现了“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 者”。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在这里也教学生学会利用“阅读提示”,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2.课文分析: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

  A.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四顾茫茫一片、平坦、纯然一色、寂静)。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

  B.找出具体描写驼队语句(黑句、安祥而坚定、昂首高步、铃铛“丁当”的柔声、和谐、长方形猩红的大旗)

  C.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这个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平板“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 什么呢?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 的深刻意义。如果说描写的是“画龙”,那么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D.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为什么文章首段要写并不是延安的风景呢?

  明确: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 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

  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 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也体现了本文含蓄的语言特色。

  3.学生讨论第二、三幅画面。(分析“沙漠驼铃”采用的主要是接受学习的方法,在耳濡目染之中给学生以思维训练、学法示范),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在活 动,采用的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这一方法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在学生讨论时,区边巡视指导, 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3.讨论学习第二个画面(高原晚归)

  A.作者用了“于是”、“又”作衔接和过渡,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

  B.“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

  C.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选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 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敌后能有这样的一份乐土,心情愉快,就是要表明他们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 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4.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A.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B.这些人是什么人?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 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抗日,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 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 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 画”

  C.第4自然段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发的劳动的生活的赞颂。

  (四)、小结

  1.第一个画面写“沙漠驼铃”,这不是抗日根据地的风景。在结构上,写这一段的目的在于揭示题旨,领起下文。

  2.第二、三两个画面是写根据地军民的劳动生活,说明人的活动能使自然改观,人类比自然伟大,写到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和议论的关系,完成作业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风景(沙漠):茫茫一片、平坦

  纯然一色、寂静

  最单调、最夹板 议论人类更伟大

  人的活动:黑点、安祥而坚定

  和谐、猩红大旗

  高原晚归

  风景(黄土高原):秃顶的山、梯田、高杆植物、

  月明之夜、黑的山、蓝的天

  人的活动:掮着犁、姗姗而下、粗朴短歌 议论

  自然伟大、人类更伟大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

  延河夕照:(面的描写)

  风景:夕阳在山、满天彩霞、河水汤汤、

  喧哗、雪白的泡沫:“急、冲、跌、喷”

  人的活动:一对“生产”归来的人、

  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语言入手,分析四、五、六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教 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 法:讨论法、听记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老师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了解和学习第四、五、六幅画。

  (一)、教学过程

  1、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1)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出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还写到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构成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

  (2)、“值得怀念”的是什么?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它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2、第五幅画面(桃林小憩)

  桃林环境描写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 了“奢侈品”。“值得留恋”。这样的变化,充分增添了景色。(在这里请学生注意,本文所写的自然环境都不美,荒凉的沙漠,贫瘠的黄土高原,原始的石洞等, 但在作者的眼中都是一幅幅风景,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第六幅画(北国晨号)

  由照片(静态)写到现实生活中所见(动态),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 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高贵精神,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 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的压迫的精神。这一段议论在表达上同前面的议论有些不同。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还用“真的”去修饰“风景”,表示毫 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接着是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战士身上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作者赞 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总结本文特点

  1、课文用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运用了反衬和烘托的手法。

  2、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色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 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 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 卫,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

  (四)、小结

  1、第四个画面,写那在石洞中促膝而坐、“明白生活意义”的一对男女,表明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是“大自然的主宰”。

  2、第五个画面,通过写人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表现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最后一个画面强调了民族精神的体现者——英雄战士乃是伟大中最伟大者,层层深入,最后完成主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三、四题:

  练习二目的是进一步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练习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练习四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石洞雨景(点的描写)

  风 景: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

  静寂灰黄、天然石洞

  议论

  人的活动:延安一对(促膝谈心) 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重庆一对(偎依低语) 是“大自然的主宰”

  桃林小憩(面的描写)

  风 景: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

  几尺断碣、荞麦、大麻、玉米

  议论

  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人的活动: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争论哲学问题

  北国晨号(点的描写)

  风 景:空气清洌、朝霞、粉红的声色

  议论

  民族精神的化身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人的活动:小号兵、荷枪战士 (严肃、坚决、勇敢、高度的警觉)

【《风景谈》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风景谈》教学设计范文10-01

《风景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08-08

谈任务型教学的教案设计09-24

《风景谈》节选阅读答案与解析11-22

固城风景谈_3000字08-19

谈教学反思11-14

谈教学反思11-14

《谈读书》教案04-26

谈礼貌教案07-26

《谈生命》教案07-22